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古董社區的節日景色。
最近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中國新冠死亡的鑒定標準:“由於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呼吸衰竭為首要死亡診斷,歸類為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死亡;因其他疾病、基礎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導致的死亡,不歸類為新冠導致的死亡”。
他們把新冠死亡標準仍然局限在肺炎或呼吸衰竭,無視新冠是一個綜合症,這是十分荒唐的。以此標準天朝新冠死亡最終應該隻有幾千,最多一萬人,而全國各地的火葬場外排長龍。他們曾經糊弄了武漢的新冠死亡人數,現在又把這騙術擴展到全中國了。這標準是與美國所有陽性都算完全不同的,這樣戰狼和小粉紅們又擁有了很多炮彈。這種在科學上都公開扯謊的地方,還有什麽可信度?
根據中國標準美國新冠確實隻死了6萬人,大家討論新冠死亡時應該牢記這個差異,這是我以前寫的:“美國新冠死亡的94%是擁有2-3個基礎病,75%擁有甚至4個基礎病,美國隻有6%的新冠死亡是因為單一的病毒感染造成的。也就是說,如果美國新冠死亡100萬,隻有6%是新冠肺炎造成的死亡。按照中國標準,美國隻應該有6萬新冠死亡”
父母至今還好,但是妹妹感染了,燒的不是太高,應該沒事的。造成中國如此迅猛傳播的另一個原因是,現在中國如果是陽性還必須帶病上班。當權者因為準備太倉促,他們害怕國家機器癱瘓,但是陽性人則是一個流動的傳染器。美國長期的政策是,如果陽性必須在家裏自動隔離一周左右,以前華大規定是必須陰性後才能來上班,現在是應該隔離五天,這就是所謂Covid holidays說法的由來。
我是實在弄不懂,中國當政者怎麽可以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以全世界都不可能發生的方式。幾個星期前是一個陽性病人,他們可以將整棟樓強行拖去隔離,中國航班大白出現在美國和歐洲機場。現在是完全不管,陽性醫生上班將自己病人全感染,醫院連吸氧裝置都沒有。
現在我們麵對的突變株來自全球6億5千萬的感染,中國在幾月之內超過這個感染數字後,需要觀察突變株的變異。如此超級傳播力的病毒,真不知道是否出現了新突變株。當然全球感染人數隻是參考,真實感染是六億的幾倍。我在法國時咳的是死去活來,每天早晨是濃痰,照樣加入到歐洲洪流中。
這個美國醫生反應的情況就不好,與國外的表現很不同,美國以兒童輕症為主:“我們同學說兒童比較重, 她一天看門診其中有40個熱驚厥的, 醫院不要求查covid、 她查了5個, 都是陽性, 其他都不查了。 兒童體溫上升很快, 夾雜腦炎, ANE 不少。 另外一個同學說肺炎不少。武漢也許這波兒童是重災區”
美國或世界華人在美國和歐洲藥房搶購退燒藥,還是不要這麽缺德好不好?美國和歐洲普通民眾也是需要這些藥的,又出現了買空別人的口罩的時候。你們又不問一問,為什麽皇帝在藥物都沒有準備好的時候連夜開放?
現在幸虧是奧密克戎,在某種程度上還是要給中國皇帝credit的,讓中國老百姓躲過了Delta,這也成了他們宣傳的要點。我在很久以前為中國皇帝出的應該開放的宣傳理由就是這個,現在的認知是國家管了大家三年,大家應該在億萬病毒的世界裏遊泳了。天朝是個產生奇跡的地方,應該感謝南非人為中國帶來了奧密克戎。
防止醫療擠兌需要向公眾解說,我們都有義務。中國到了必須開放的時候,不然經濟會垮的,以後還是要再開放的。
這些是美國居民出差回北京所遇,似乎是反例,但是也可以用現在中國病毒濃度或者人口密度異常高來解釋:“都是在美國熬過近三年沒有過的;我先生打過兩針摩德納,兩針輝瑞加強針;我一個同學紐約回去,四針mRNA疫苗中,還包括奧密克戎的二價疫苗。結果,他們兩個這次在北京都第一次了。而且,我那位同學,她先生是紐約的麻醉師,最近體檢新冠抗體強度2000以上(一般人陽性反應是1[Facepalm])。孩子們過去楊過,而他們在美國都沒有確診得過新冠肺炎”
北京現在出現這種情況:“老百姓關心的是北京疫情情況,火化都排隊到一個多月以後,要麽花3萬元能幾天內火化。中央台每天卻播送國外大雪影響交通消息,對北京疫情的嚴重情況隱瞞不報裝聾作啞,這就是對“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真實詮釋。”
肖傳國群裏分享:“陽第四天,症狀加重了:主要就喉嚨痛得像刀割,完全不能喝水不能咳嗽。倒沒發高燒,最高38.5,口服泰諾就退了。但是考慮到28號就要飛美國看兒女,還是有點耽心。老朋友協和醫院姚尚龍院長得知,立即想辦法搞了一盒輝瑞產的新冠特效藥,托人最早的第一班航班當天送到深圳。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這是當初學英語時的名言。看著老姚當天送到的藥,腦子裏就跳出來這句名言。回國這麽多年,英語忘差不多了,到美國可能要結巴幾天”
我的跟帖:“老肖定會恢複,Paxlovid 越早用越好,有可能陽性反彈,屆時你免疫反應也上來了,旅途愉快[Worship][ThumbsUp][ThumbsUp]”
同濟教授和武漢協和醫院前麻醉科主任姚尚龍在武漢疫情初期感染過,他從原始毒株感染經過住院後活了過來,他這次在開放後也陽了。這是他最近的感悟:
“希望我的經曆與體會有助於緩解對當前疫情緊張恐懼心理。2020年第一波我感染新冠,住院30天。這次又感染奧密克戎,居家隔離治療四天康複,抗原多次檢測陰性。兩次被陽的經曆,有以下幾點體會:
1、“楊康”還是“楊過”已經無關緊要了,目前大家都是“李向陽”;
2、但是單純“早晚都得陽”的觀點是片麵的,能晚一點感染總比早感染好,更何況確實會有一部分人員是不會被感染的;
3、單純指望“戴口罩”、“限製外出”等措施是不可能完全避免感染的,也是不現實的,但我們還是要重視這些能減少感染概率的“預防措施”;
4、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或稱之免疫力才是預防和避免感染的根本措施。這些措施包括保障適度的營養,保障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態及高昂的精神麵貌。一句話就是“吃好,睡好,玩好”,“該幹嘛就幹嘛”。
5、一旦感染,正確麵對。一般來說是不需要特殊治療的,唯一提升機體免疫力才是治療的根本;
6、“退熱治療”和“抗生素應用”必須慎重又慎重,“升溫治療”更能讓機體免疫係統處於“浴血奮戰”的狀態,除非體溫升至39℃以上才考慮“退熱治療”;除非合並或並發有細菌等感染才考慮應用抗生素;
7、“楊過”不害怕,但還是要盡可能預防和避免“王重陽”。
8、疫情一定會過去,春天一定會到來!”
這應該是古董社區今年最後收樹葉的日子,麥律師雖然參議員競選不門,但是仍然深愛著這個偉大的國家,他將聖誕節弄成了獨立日似的。確保私人財產不受侵犯,才能讓有才華和努力的人們享受古董社區的美麗四季。
聖市Central West End到處都是節日的氣氛,一片祥和,我在過去二年的聖誕時分都會為美國讀者打氣,我都會說在邃道那邊看見了黎明的曙光,現在美國已經戰勝了從武漢傳來的新冠病毒。如今國內親人正在煎熬新冠海?,妹妹和幾家親人全部感染,希望能夠過這個坎。
那麽這是國內的最後一個新冠冬天嗎?我希望如此,但是遠沒有當年預測美國邃道曙光那麽有信心。原因比較簡單,因為中國的信息是管控的,我們隻能知道碎片般的消息。另外,人類從來沒有經曆過,在這麽短時間內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感染一種病原微生物的先例,這為未來帶來了不可預測性。所以希望曙光會有,但是遠沒有當獨裁者消失後那麽光明。
這個推論在邏輯上有瑕疵。說94%的人有兩、三種基礎病,並不等於說94%都沒有肺炎症狀、呼吸衰竭,其中有些也可能複合中國標準。盡管如此,中國的新冠死亡標準顯然不合理。到時候大家隻能根據超額死亡人數來判斷中國的新冠死亡人數。
唯獨中國大陸用的標準不同,嚴格的出奇;現在北京大量老人因新冠死亡,但是官方發布每天都是零到個位數。
所以博主說的沒錯;如果用中國大陸的標準,美國有95%的死亡都可以不計入。
------------你這文章怎麽看啊?光印度就不止6個億了吧,何況全球。
COVID-19 Death:
Decedents with a positive PCR COVID-19 lab report (≤ 30 days from death or post-mortem)
Decedents with a death certificate that lists a COVID-19-related term as a cause of death in Part I and have a history of a positive PCR COVID-19 lab report
COVID-related terms include names for COVID-19, such as SARS-CoV-2, coronavirus, coronavirus-19, etc.
Decedents with a pending cause of death that had a positive PCR lab test within 30 days of death AND symptoms indicative of COVID-19 (per investigation or medical report)
Decedents with a death certificate that does not specifically list a COVID-19-related term that had a positive PCR lab result ≤ 30 days before death and/or died within 30 days of COVID-19 symptom onset AND died in a manner of death deemed to be ‘natural’ on the death certificate
Exception: Deaths due to non-natural causes (e.g. accidental, intentional self-harm, homicide) should not be counted as a COVID-19 death even if the deceased had a confirmatory positive lab test within 30 days of death
從2020年夏天開始,一直到現在,這兩年半時間裏(占疫情總時間 5/6),【美國所有新冠陽性死者都算新冠死亡】和【美國基礎病死亡隻要是新冠陽性都算新冠死亡】都不是真實信息。
這兩年半裏,開車撞死的、基礎病和新冠無關的如腦溢血死的,即使死時新冠陽性,按 CDC 規定都不算在新冠死亡裏。
這不是真實信息。
以下是 CDC 對新冠死亡定義的原文:
“When COVID-19 is reported as a cause of death on the death certificate, it is coded and counted as a death due to COVID-19. COVID-19 should not be reported on the death certificate if it did not cause or contribute to the death.”
“如果新冠沒有導致或促成死亡,就不應在死亡證書上填寫新冠。”
舉例,某人因腦溢血這一基礎病而死亡,隻要醫生判斷新冠沒有導致或促成死亡,按 CDC 規定,即使死者在死亡時新冠陽性,也不算新冠死亡。
WHO文章指出,2020-2021年,全人類報告了542萬人死於COVID-19,但WHO計算出的這兩年全球超額死亡人數為1,483萬,為報告的因COVID-19死亡人數的2.74倍。
奧密克戎造成的死亡人數一點都不比毒力更強的德爾塔少。在美國,2020年新冠造成死亡38萬多人,2021年是46萬多,均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第三大死因,而2022年至今,新冠致死22.5萬,仍然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與癌症。即便不算2021年底有一部分死亡也是奧密克戎造成,僅在今年奧密克戎造成的健康危害也一點都不“弱”。
雅美之途 在10月就說過類似的話。但這不是真實信息。
美國並不是所有新冠陽性死者都算新冠死亡。
根據 CDC 規定,要算新冠死亡,新冠必須“在死亡過程中起了作用”。
in order for a death to be counted as a COVID-19 death, the disease had to have played a role.
例如,某人開車撞死,即使死時新冠陽性,根據 CDC 規定,不算新冠死亡。
麥律師的聖誕裝飾真逗樂,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