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雅美之途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重返我們美國旅程的起點

(2018-10-25 13:31:43) 下一個

作為南方人,我見識超過膝蓋的積雪是在屬於北國的聖路易斯,我在出國前特地查出聖路易斯的緯度相當於山東濟南。我初抵美國的第一個聖誕節十分寒冷,風吹臉麵可以讓你感覺攝氏零下二十度的那種冷。那天我的室友跟美國朋友參加聖誕活動去了,我是一人在家。他從外麵打來電話告訴我,無論如何也應該打開暖氣,別再吝惜那些有限的美元了。他比我年長整整一輪,為華中師大派來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學習法律的。他像兄長一樣,為我在美國的人生打氣,他曾經這樣對我說:“我們再怎麽說也是美國人邀請來的。他們怎麽來的?他們當年幾個月的海上顛簸,人會死一半,上岸還要跟印第安人打仗”。

當時我們倆的太太和孩子都還沒有抵美國,我們在節日期間也曾在周圍的具有曆史感的社區四處遊蕩,闖進過這裏的私人街區,在這銅像前感概美國之富有。我們當時如果還知道什麽叫美國夢,充其量就是能在美國存活下來,這裏的嚴冬是可以凍死人的。今天確實是激動人心的一天,從來沒有想過我們會有一天在這裏居住,成為這裏的主人。很多原因使我們不會有這樣的幻想,包括受訓期間不穩定的生活以及不理想的學區,最緊迫的還是需要把足夠的食物放在家裏的飯桌上。今天應該也是值得自豪的一天,別人總說揣著幾十或一百美元闖美國,而我來美國時是負數,欠了國內一萬多人民幣的債務,飛越太平洋的機票和剛來時的五百美元的生活費全是美國老板借給我的。

這次搬家源於我在網上閑逛時的偶遇。還有我對建築持續的興趣,我曾經無數次開慢車帶朋友來這裏欣賞輝煌的建築,對這裏的興趣才有可能讓我們又回到城裏。在我們等待買房手續的日子裏,我還發現一個現象:在這小區開快車的是這裏的居民,開慢車的則是前來看建築和風景的遊客。這裏甚至有這樣的規定,作為曆史登記文物有些建築必須擇時開放,供非居民進房子裏麵參觀。這裏正是我們以前街區的鄰居,用矮牆隔離的,我在涼台上就能看見那裏。記憶細胞瞬刻將我帶到我們花九百美元買首部汽車時的興奮歲月,但是這路我們卻走了二十八年。

我要感謝太太同意讓我們重返美國城裏,她是適應了郊區生活的。我們現在孩子大了,沒有學區的考量,可以步行上班,也是對減輕全球變暖的貢獻。當然問題也來了,那就是如何將這屬於曆史文物的Georgian風格的房子保護好,使她能帶著風韻傳給下麵的買家。這裏的房價比上海、北京或香港好區的公寓相對便宜,但是我真是不能用價廉來形容。在我看來這是美國航空母艦打出來的價格,正是美國強大的軟和硬實力才能使普通美國人擁有這樣的生活品質。因為放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這裏都是豪宅和高尚的社區,至少在我走遍的美國、歐洲和日本。還有一個就是美國社會結構的變遷,現在真正的美國富人都住在森林裏麵去了。

另一個使我們決定重返這美國最美城市公園附近的原因,還是那最原始的美國經曆的呼喚,這是我在那篇題為《遠離故鄉的第一個中秋節》文章中的所言:“當年我出國時仍囊中羞澀,同時代的人都是如此。我從北京轉道香港飛美國舊金山的單程一千三百多美元的飛機票還是老板預付的,來後則需逐月償還這筆不算小的費用。我是8月13日抵美國的,因為我是毫無猶豫地來到美國,自然不會在意老板選擇的這個13號的不吉利日子飛行。這樣我在外麵過的第一個中國節日就是那二十幾年前的中秋節。當時中國學生學者在華盛頓大學主校園內舉辦Party,我沒車隻好打聽清楚路線後,沿Lindell大道走了三至四英裏才能赴會。熟悉這裏的朋友知道,那條道的南側是比紐約中央公園更大的森林公園,北邊臨街的則是聖路易斯的富有古典美的一棟棟歐式豪宅,僅欣賞那些整理得不能再好的富人家的草坪就是一種享受”。

我曾經說過,我是實現了美國夢的人。現在又回來了我的美國起點,似乎是循環但卻不是簡單的重複,我把這裏看成是重新開始做夢的地方。

我很早就知道聖路易斯著名的黑人主播Julius Hunter寫的這本書。照片為我們看房時,我拍下的前任房主書桌上介紹此曆史區的書,下麵是Amazon介紹這本銷量超過13多萬冊的所謂咖啡廳的書籍的說明,以及我翻譯的大意。

“Nowhere in America has the private place flourished as it has in St. Louis, and no private places have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at city's or the nation's history than Westmoreland and Portland.  Owned by the residents rather than by the city and governed by a board of trustees responsible for lighting, sewers, roadways, security, landscaping, and refuse removal, Westmoreland and Portland are lined with spectactular houses in the style of Italian palazzi, French chateaus, and English country estates.

(在美國任何地方,你找不到像聖路易斯這麽昌盛的私人住宅區,也找不到像西莫蘭和波特蘭這樣對這個城市或整個國家的曆史影響如此深遠的私人小區。居民而不是城市擁有,董事會管理它們的路燈、下水道、道路、保安、草坪以及垃圾,西莫蘭和波特蘭兩個街區座落著成排的擁有意大利宮殿,法國城堡和英格蘭鄉村別墅建築風格的壯觀豪宅)。

The residents of Westmoreland and Portland have run many of the largest businesses and industries in St. Louis and in many ca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04 they were among those who planned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world's fairs ever, and in 1927 they helped finance Charles Lindbergh's transatlantic flight.  They served in the cabinets of presidents Cleveland, McKinley, Theodore Roosevelt, Taft, Wilson, Coolidge, and Hoover.  By examining these and many other accomplishments of these families, Julius Hunter provides a uniqu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past century of American life.

(西莫蘭和波特蘭的居民曾經擁有聖路易斯不少最大的生意和工廠,有些甚至放在美國也是如此。他們中的有些人,在1904年曾經規劃了當時最為壯觀的世界博覽會之一,在1927年資助了查爾斯•林伯格橫跨大西洋的曆史性飛行。他們曾經作為內閣成員服務於七位美國總統(Cleveland, McKinley, Theodore Roosevelt, Taft, Wilson, Coolidge, and Hoover)。通過研究這些家庭的眾多成就,Julius Hunter以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現了上個世紀的美國生活)。(注明:本書寫於1988年)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Hunter presents vivid descriptions of glamorous social occasions in Westmoreland and Portland--weddings, balls, even funerals--and he shows that the residents were sometimes united, and sometimes split, by bonds of family, marriage, religion, club membership, and political preference.  Interviews with people who lived on those streets early in this century provide a unique glimpse of what it was like to grow up in the prestigious neighborhood.

(除了那些曆史背景,Hunter生動地呈現給我們當年西莫蘭和波特蘭的那些上流社會的生活景觀,包括婚禮、球賽甚至葬禮,他展現的是居民們根據家庭、婚姻、宗教、俱樂部隸屬以及政治傾向而時爾團結時爾分歧的曆史事實。對那些在本世紀生活在這些街道的居民的采訪,讓我們可以瞥見當時在這個高尚社區長大會是什麽樣子的)。

Hunter's text is superbly illustrated.  More than 200 color photographs depict the houses as they appear today, including architectural details and interior views.  More than 200 black-and-white photographs provide a glimpse of St. Louis's past.  Every house that has stood in either Westmoreland or Portland is shown.  All of these mansions were designed by architects, many of them of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nd an essay by Esley Hamilton supplie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the architects and the styles in which they worked.  A Chronology of Owners presents the ownership dates for every resident, past and present.

(Hunter的文字配有精美的插圖。超過200張彩色圖片描述著今天我們見到的房子,包括建築細節和室內設計。超過200張黑白圖片則讓我們一瞥聖路易斯的過去。座落在西莫蘭和波特蘭的每棟房子在書裏都有涉及。所有這些豪宅全由建築師設計,他們其中的很多人擁有全美甚至全球的聲譽。建築評論家Esley Hamilton的文章為我們進一步闡述了各建築師以及他們作品的風格。居民的年表含有現在與過去每位房主的擁有時間)。

The engaging text and the beautiful illustrations combine to make this book pleasurable reading for everyone interested in either the St. Louis of the past or the city of the present.”

(生動的文字配上精美的插圖,會為每位關心聖路易斯的過去和今天的讀者,帶來愉悅的閱讀時間)。

小區的局部街景。

放幾張該區最近在市場上的一棟房子,與我家無關,僅供大家欣賞建築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桉椏 回複 悄悄話 恭賀喬遷,搬進曆史文物的Georgian的老家和有悠久曆史的老區。你的家應該有200多年曆史吧?羨慕!好奇車庫建在哪裏?很喜歡Geergian規矩整齊的紅磚風格。你貼的那個房子好漂亮,是Italianate嗎?我對建築不懂,瞎猜的。謝謝分享!
雅美之途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osaline' 的評論 : Thank you so much!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雅美先生,恭賀喬遷之喜!
zizifan 回複 悄悄話 文中的豪宅便是樓主的夢! 加油!
nightrider 回複 悄悄話 I have not finished reading your article, but find what your friend said really inspirational: “我們再怎麽說也是美國人邀請來的。他們怎麽來的?他們當年幾個月的海上顛簸,人會死一半,上岸還要跟印第安人打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