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這次趁在丹麥開會之機,我們終於有機會去盼望已久的挪威,去欣賞那裏迷人的海灣和布道石,還有奧斯陸和西部海港城市Bergen,我們現在挪威第三天。
在幾乎是丹麥最北部的城市Hirtshals, 我們住在城裏的Hotel Hirtshals。涼台即風景,這平靜的北海曾經是世界大戰的激戰水麵。
早上離開前與店主聊上了,他主動問我是否為中國人,從這點看他已經與北歐人不一樣了,北歐人很少主動搭訕。談開後才知道他去過香港、深圳和佛山,家裏有產業在香港。他指著自家旅店裏的鋼扶手和傢俱說,這些都是在深圳買的,質量很好,價格隻有丹麥的20%。中國任何貨品如果傾銷歐洲,歐洲人怎麽可能受得了。
他向我陳述了一個很好玩的現象:他在中國多半與女性談生意,他說與男人談生意可以像上戰場般,與女性談生意則最難,因為你需要禮貌,在歐洲多是男人在職場上有發言權。他說中國人相當聰明,隨後補一句,中國人與歐洲人一樣聰明,他認為中國在未來一定會很厲害。談及人的聰明,他立即吹牛有位家裏的親戚得過諾貝爾獎,並且馬上在網上找。旅店前麵還有一個石牌,紀念與那位諾貝爾獎得主同姓的兄弟,這兄弟則在商場創立了這個生意。
他執意要親自開車送我們去海輪處,但是隻有400多米,我們謝絕了。他問我們覺得丹麥貴吧,然後用手指瞄準太陽穴說:挪威會貴成這樣。
從Hirtshals坐海輪去挪威的Kristiansand, 需要三個多小時。當我們入挪威時,所有人都在一個長廓上走向岸邊,隻有我們被挪威的海關專門挑出來檢查。這位海關的挪威男士隻在行人中挑亞裔,白人一律放行,明顯瞄準我們。太太對他說我們需趕火車,挪威海關在檢查了我們的美國護照後馬上放行。太太永遠是我們家最為勇敢的那位,她在與挪威海關交涉時,舉起手機拍照,挪威海關官員當時有些緊張,刻意往後退避免在視線內,但是仍然沒有完全離開鏡頭。
當時我考慮他有權完全阻止我們入境,所以沒有抗議。後來我咽不下這口氣,重新走回去對他發火道:“You should not do this"; "This is pure racism"(你不應該這樣做,這純粹是種族主義行為)。挪威海關人員每次隻這樣回答我:“You can say whatever you want" (隨便你怎麽說)。我回去時那幾位亞裔仍然被扣留著, 看見她們手上已經拿著護照準備接受檢查。
當時我在氣頭上,現在細想覺得說得過重,有些後悔。那是歐洲國家自己的政策,德國至少在2012年之前Racial profiling為合法行為,以前訪問德國時當地的中國人就告訴過我們。我不能以美國標準對待,Racial profiling在他們看來是有效的工作方式,他們應該有原因支持他們這樣做。我替挪威海關換位思考:同行白人在歐洲國家基本上不需要簽證,隻有亞洲國家的人需要簽證,所以鎖定我們檢查可以理解。
我將這段故事放校友群後,一位走遍世界的資深校友這樣留言,值得分享:
“汗顏啊!你若拿的不是美國護照,哪來那麽大的底氣,要知道挪威海關有權羈押並且不讓你入境的。因為你是美國人,那些海關官員不想丟掉飯碗,才忍氣吞聲”。
“我在埃及,下了飛機後在機場照相,埃及警察立馬上來抓人,我們不知道在埃及,是不允許拍機場大樓的,那是軍事目標。一看我們持的是美國護照,後來就放行了。因為如果抓美國公民,會很麻煩,要求廿四小時之內,報告美國領事館,而且美國領事會立刻出麵幹涉,除非涉及重大事情,沒有一個國家會去惹這一麻煩,這就是美國護照的含金量。”
“最氣人的是去加拿大,第一次拿著中國護照,讓我下車去小屋子麵談,打開護照,看到我有美國綠卡,就打發我走人,我問幹嘛讓我下車進來,那海關關員挺有禮貌地告訴我,下一次,請把您的綠卡放在護照上麵,最好別拿出您的中國護照。無語”
"我廿年前去日本時,入關紙上有一條,持美國護照者,凡有事馬上第一時間向上級首長報告,你說這是不是國別歧視"
台灣對大陸來的人觀感不好,可能歧視。
我拿中華民國護照回台灣,海關態度很好。
---------------------------------------------------------------------------
這麽想就對了,這和種族歧視無關。既然想通了,又何必寫這麽有誤導性的文章。博主的同學似乎更理路不清,你的中國護照上又沒有加拿大簽證,你不給人看綠卡,人家怎麽能不檢查,真是腦子有病。By the way, 對人拍照是很無理的,跟勇敢風馬牛不相及。
以我的旅行經曆來看,中國、美國海關基本墊底。比中國美國更爛的是柬埔寨,直接要錢,不過還算有禮貌。日本海關最客氣。
對了,我這輩子見過的最爛的海關是台灣。那是我這個對歧視不敏感的人都覺得深受歧視的經曆。
“最氣人的是去加拿大,第一次拿著中國護照,讓我下車去小屋子麵談,打開護照,看到我有美國綠卡,就打發我走人,我問幹嘛讓我下車進來,那海關關員挺有禮貌地告訴我,下一次,請把您的綠卡放在護照上麵,最好別拿出您的中國護照。無語”
美國加拿大是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成員。成員國公民或永久居民相互旅行有優惠。美國綠卡當然比中國護照管用。這個是條約規定,與歧視無關。海關關員有禮貌,更證明沒有歧視。
工作簽證延長更新處,那才不分什麽鳥國。美國護照也照樣刁難。自身資格夠強,能進去辦公室當麵和審查主管對質說明必須給延長。 不然接待窗口,就打發走人。
估計國人有偷渡的,查一下也是應該的。挪威是旅遊國家,到處廣告宣傳種族零容忍,發生這樣的事,應該立刻向上級匯報。
隻有在瑞士遭遇過傲慢的審問犯人式的對待。素質很低!
中國,美國海關都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