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血證的道理一樣,瘀得不嚴重或是血虛的,用補血的藥加點行氣的藥,這血就旺了。要是堵得很厲害,你再加補血的藥,不但補不了血,血反而向表皮滲,全身皮膚多處能見瘀斑。
血瘀嚴重的:看舌頭,有明顯青紫,甚至有瘀斑;舌底有兩條靜脈管,會很粗,嚴重的甚至會有扭結。還有就是身體會覺得痛,而且這痛是那種銳痛,是拒按的痛、是痛處不移的痛。這類的,無論是氣滯導致的、寒凝導致的、氣虛導致的、還是外傷所致,在這篇都不展開討論,就一句話,血瘀嚴重的,不能直接吃四物湯,得辨證論治,先去瘀。
四物湯就四味藥。熟地、當歸、白芍、川芎。最早是唐朝藺道人的一本治骨傷的書,《仙授理傷續斷方》中的一個方子。
中醫行業內有句話,“中醫不傳之秘在劑量”。的確很多人在跟師或是在學校讀書時,問師傅或老師,這方子的劑量為什麽要這麽定。其實多數時候師傅和老師自己都不明白,能謙虛的直接就說自己也不明白,但多數碰到是不謙虛的,跟你子午卯酉地說一大通,最後你沒明白,他自己也讓自己說的給繞糊塗了。
其實中藥方的劑量就是取自古代術數。先看你用方思路是河圖、先天易、洛書九宮還是自己瞎蒙。用河圖的就用河圖書,用先天易的就用先天八卦數,用洛書九宮的就用三陰三陽數,瞎蒙的就亂湊數。
四物湯,首先是一道補血劑。血為脾所生,血為脾所統,脾主甘,所以定性了這道湯得有淡淡的甜味,你做出來的不是微甜的,那就說明你這湯劑配方錯了。
“良藥苦口利於病”,這是明清時代的庸醫發明出來的,中醫最落後的階段就是明、清和我朝上個世紀。大家去找十大名方,或百大名方之類的,去嚴格按上麵的方劑比例配伍,煎來喝喝,隻要不是主要用於涼血、鎮心神、熄肝風之類的,就不會是苦的。而苦的藥,讓對證的人喝,也不覺著苦。為什麽?因為這類人舌蕾都幾乎沒了,平時吃東西都要特別重的味才行。
所以,一般隻要是病人難以下咽的藥,不是不對證,就是藥雜亂無章了,療效就自然打了很大折扣。如果病人說,這藥喝起來味道還行,或是很好喝,這病好起來很快。這在臨床中很常見。
還有,四物湯裏,熟地的份量要重,但並非份量重的藥,就是君藥。一個方劑中,針對主證的藥才是主藥。中醫湯藥是從烹飪發展來的,我們都明白,誰也不會說魚香肉絲,那份量最多的木耳是主菜。在這四味藥中,當歸是主藥,熟地是臣藥,白芍是佐藥,川芎是使藥。臣藥就是協助君藥的,熟地也是補血的,但補血之力遠在當歸之下,隻能為臣。白芍就象炒菜裏的佐料,魚香肉絲中,醋是臣藥,花椒、八角是佐藥,你可以不放。也就是說佐藥,在沒必要那功能時,可以不放的為佐藥。而川芎就是使藥,就象魚香肉絲中的辣椒,有了這味,才是地道的川菜。你可以不放辣椒,但整個菜的風味全變。四物湯如果你不放川芎,那整個風味也變了。如果你放太多了,這個風味也變了。所以使藥,是要放的,但不能重於主藥和臣藥。
從而我們就能輕意組方。因為整個方子的組方思路,用的是洛書的後天環境對人體影響,故而取數也是洛書數。
熟地 24克 (若是血熱的,熟地換生地)、當歸 9克(如果月經血色濃為6克、血色淡且常易頭暈12克)、白芍6克 (若是有腹痛或經期腹痛,且喜按喜溫,或按、或溫痛減,加為9克)、川芎6克
(若月經有血塊,加為9克)
水兩升煎至一升半或一升,全程慢火,分三次溫服。每次均為飯後半小時。若每次藥湯內再放小一杯黃酒,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