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行生克

(2012-11-09 06:54:43) 下一個
    五行,在群組前麵的帖子裏說到了,就是人肉眼能觀察到的五大行星的運動規律與地球上的氣候變化規律有一致性,從而定義的。

    也說了,最初我們的老祖先,用的是十月曆。一年分五季,一季兩個月,一月36天。每年從冬至日開始,再到來年的冬至前五天或六天。小年五天,大年六天,這五到六天不計入甲子,做為過年日。

    測算冬至,是豎個竿子在地上,測陽光的影子,一年中影子最長的日子就是冬至,最短的就是夏至,冬至與夏至的影長的中間值一年中有兩次,第一次為春分,第二次為秋分。


     兩分兩至,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現代的節氣也是按太陽運動規律而來的,所以這節氣和上古的是一致性的。這兩分兩至,是陰陽交替之時,故而在這四個時間裏,病加重了,即預示病難愈甚至死亡;病減輕了,即預示病很快愈。而一般老人、重病病人,能不能過這兩分兩至,是關鍵,能過就預示還能活一陣子,不能過就在當天,或是前一兩天內死亡。(有很多好事者,在醫院和殯儀館統計,證明這個理論的真實存在。)

     五行就五個季節。我們常說的一年四季,那是渾天學說的陰陽合曆中的,這五季是最早的蓋天學說的。

    依著順序來,木季過後是火季--土季--金季--水季,水季後又輪回到木季。於是,就有了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生,就是一年五季的順次變化。

     因為五個季節,都有各自明顯的季節特征:

木、代表生發(萬物複蘇)、代表風(中國大陸是季風性氣候,春天多風)

火 代表炎熱

土 代表濕悶

金 代表幹燥

水 代表寒冷


    木季是播種的季節,如果此時幹燥少雨,則不出芽、難出苗。所以金克木,燥製約生長。

    火季是作物成熟期,需要熾熱的氣溫,才能使作物豐產。而此時如果天冷,天寒,熱量不夠,稻、麥之類的就不灌漿,就收成不好,甚至絕產。所以水克火,寒製約熱。

     土季是雙搶前後,悶濕。是農作物收割與播二季稻的時間,如果此時逢東南台風盛行,則會加重雨濕,一會讓第一季的穀子漚爛在地裏,二會讓第二季的種子播不下去,不但第一季欠收,第二季也影響。所以木克土,東南台風加重雨濕,製約濕季的搶種搶收。

     金季是二季的收割時間,或是一熟地區的一季收割時間。也是很多果實收割時間。秋高氣爽,幹燥少雨,天氣轉涼。這一涼就讓掛的果,長的米粒兒特別的甜。秋果甜,就靠這股子涼氣,這股子收斂的氣。如果此時,天不轉涼,反而炎熱,又加幹燥,那就大旱,這一大旱就欠收了,這收成就沒了。所以火克金,炎熱促燥無收成。


    水季是農閑時節,地裏沒作物了。但得養田,這地不養好肥,來年播種不了,種下去了不豐產。如果此時多雨,這田老讓水泡著,又天寒地凍,這地來年就沒法播種了。大家去山區看下,有種田叫冷水田,就是一年四季老讓山泉給泡著,太陽很難曬到的田,冷水田種什麽都不豐產的。這就是土克水了,濕加寒,這田就沒法種了。

    古人觀星、測月,推曆法,不是為了哲學,不是為了好玩,就是為了種田用的。農耕社會,以種田為最大。

    到了漢後,知識分子都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了,所以不明白這上古天文是為農耕服務為主的。把這些陰陽五行都當作了,預測天下有啥大事之類的了,這叫本末倒置了。

    天朝開國初年,有個叫郭沫若的家夥,不種地,不曉民生,拍著個腦袋說五行就五個元素,神經病!當初毛很欣賞他的,後麵馬王堆出土了一批書,老毛拿了些去看,就再沒搭理這個家夥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WarmHerz 回複 悄悄話 蒙城老師,您好
我在自學中醫,初級的那種。
建壇的薛成醫生向我推薦來看
您的群。

記得您在文學城開有一個群組,可我沒有找到。能不能請您把群組名告訴一下。

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