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圖書交換站 曹小莉
今天散步路過一個花園,有人在籬笆旁邊建了一個街坊圖書交換站,蓋得像一間微型小木屋,上麵寫著以書易書,小木屋漆著多種顏色,畫著花卉,籬笆裏麵開著玫瑰花,種著各種蔬菜,花木扶疏.我好奇地打開看看,二三十本舊書整齊地放置在架子上,另外兩位路過的男女好像是來換書的,我們站著聊了起來,誇讚這個絕妙的設計,我先生蘇阿冠說,今天的報紙上登載了一條消息,就是講這樣的書籍交換站,一般都選擇在街區的整理有致的花園房屋外建立,正要像雨後的蘑菇那樣在溫哥華遍地出現,我說是雨後春筍,他們三人笑了,說西方是蘑菇,東方是竹子,各個民族有自己意象鮮明的形容詞.
在小木屋上,寫著古羅馬哲人的話:如果你有花園,有書籍,你就有了世間萬物.我說中國也有古哲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也是類似的意思.中國古代的書是竹簡,竹子總是和讀書人和人的氣節連在一起,因為它高而挺直,不彎不屈,"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蔭待我歸"的詩句此刻湧上心頭,又想起竹林七賢的故事,看來園林和書籍是人生的必需,古人今人洋人華人都想到一起去了.
我想起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二十三年前,我到台灣著名作家陳若曦家去作客,當晚住在她在舊金山奧克蘭的家中,她的房屋地勢很高,風景絕佳,而且窗前有五棵參天大樹,氣象宏偉.她告訴我她不幸聽從古人教導,在房屋周圍種了幾棵竹子,不料在加利福尼亞這樣溫暖的地方,竹子不是溫良恭儉讓的君子,而是瘋長一氣,根莖粗壯,肆意蔓延,幾乎破壞了下水道,挖都挖不掉,她是叫苦連天,再也不敢居有竹了.
在這個溫馨的街區圖書交換站前,我們和路人聊古談今,看來都是愛書之人呀.記得一位猶太醫生對我說,到一個人家中,首先看看他的書架上有什麽樣的書,就能判斷主人的品位.在他的社區圖書館裏,一直存在交換書籍的習俗.
二零一三年十月七號
讀曹小莉文章談竹子的一點聯想 梁娜
Dear Shirley,
謝謝你的來信和讓我拜讀你的大作。
我喜歡你的文章。文如其人文字漂亮,生動,有深度有思想。我常讀你們的報紙,的確有些耐讀和有質量的文章,不像有些報紙僅僅是information.
你談到竹子,不禁讓我聯想到多年前在我家發生的一件事。我的外國鄰居在與我相連的地界上有一棵美麗的楓樹和一從清秀竹子。當時我們買這個老房子,大約鄰居是個green thumb 也是原因之一吧,楓樹和小竹林的確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後來我母親,(當時是一位退休的大學文學老師) 來加拿大探親,看見這些竹子,倍感親切,因四川是盛產竹子的地方。她雖說不是一日看三回,也是每天定光顧一次那些竹子。我知道她不習慣加拿大冷清寂寞的生活,睹物思鄉了。一天她興奮無比地告訴我,在我們的地界上長出了二棵健壯無比的小竹筍,於是她開始每天去看那兩棵小竹子,並每天都給我講小竹子又長了多少了。那時多雨,這兩棵小竹子以驚人的速度生長著,轉眼間快一米了,媽媽照看它們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無比細心和滿足。我也樂得淸閑至少她不再提起要回國的事了。
一天,我的外國鄰居敲我的門,滿臉歉意地說, sorry , for these invaders, I cut down the roots and it won't happen again." 我看著他手上拎著的被砍斷兩棵可憐的小竹子,傻了,一時間竟不知說什麽好。等我緩過來我想,天啊,我怎麽給我媽媽解釋這事呢? 果不其然,為此我媽一個星期都拒絕與我講話,說我應給鄰居事先商量一下,既然是已長在我們的地界上了,就應讓這二棵無辜的小竹子生長下去.....我知道這不僅僅是兩棵小竹子的亊,但是沒能讓我母親如願的這件小事,卻讓我自責了很久。
今天是感恩節,祝你們全家節日快樂!
梁娜 二零一三年十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