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人

隨性而作,想要寫博客,就是希望世界多一點理解!
正文

你的粉絲感動了我,張國榮!

(2013-03-31 17:11:31) 下一個

你的粉絲感動了我,張國榮!

今天,41日是張國榮的10年祭日,他的粉絲們一如既往,為這一天籌備了各種紀念活動,當你深入他們之中,會發現:不光他的情人唐鶴德為他十年守身如玉,粉絲們“思念哥哥”的深情依舊那麽灼熱。我感到不解,很想知道,張國榮——一個藝人,究竟有一個什麽樣的人格,讓這麽多世人為他如此癡情。

以前幾乎從沒有關注過張國榮其人,近來不知哪根筋不對,看了不少相關文章,聽他唱的歌,看他所演的電影,卻不能找到滿意的答案。鳳凰鏘鏘三人行許子東如是說:難忘有三,其一因為他那憂鬱的眼神,其二英年早逝,其三是自殺。我斷定他是在走進演播室之前的瞬間想到的,且不管我是否讚同,但它啟發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完美(對事業、對情感、、、、)、真實(他縱身一跳,為這份真實畫上了完美的句號)、以及人們對現世的遺憾和失望。

現實中的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不同程度的追求著各式各樣的“完美”,“蘋果”就是因為它的完美理念而獲得商業上前所未有的成功,使喬布斯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神人”。當查爾斯和戴安娜的世紀婚禮和隨之戴安娜的慘遇還在人們心中徘徊,又一場世紀婚禮拉開帷幕,那一天凱特和威廉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盡管人們對其中的不完美心知肚明,但絲毫不會妨礙人們對“完美”的追求和想往,王子、王妃站在輝煌的教堂正中接受神父的祝福,那個瞬間他們就是童話故事中的男女主角,與我們這些塵世俗人毫不相幹,但我卻一直在電視機前不願走開,我喜歡“完美”,是夢也罷。

女作家張詒和文革期間在監獄渡過將近十年,獄中那些水靈活鮮的女囚犯讓她不能忘懷,出獄後她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女囚的故事,她自己坦言:每寫一個故事都會讓她從頭哭到尾。獄中女囚基本都是婚姻犯罪或是性犯罪,就是說,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罪人血淋淋的愛情史,什麽樣的“罪愛”讓這位六、七十歲的女作家如此動情?——那是一種真實而自然的流露,一種“對靈魂與肉體的渴望與追求,其動人之處就在那瞬間的無私和浪漫”。我又想到了張國榮,他和唐鶴德的同誌戀或許正是那種真誠的“無私和浪漫”。

一個“完美”的歐洲,一直是文藝複興之後那些人文主義者的終極理想,在他們看來“、、、、君主和百姓應自願的以和平的方式將個人的、利己的、國家的權利服從於全人類兄弟般的共同利益”“公正地解決爭論”,他們認為:人類的道德一定會到達更高的境界,普天下人終會言歸於好,相互理解。那麽現在這樣的歐共體,這樣一種歐洲貨幣同盟是否越來越接近他們的夢想呢?肯定的回答是迷茫的,否定的回答是:政治家門看重的是名利、自己的記功薄,而忘記百姓的切身利益。人們看不到那個“完美”的歐洲,它可能永遠是一個烏托邦式的空想,盡管如此,還是有人棄而不舍的追求“完美”。

我常常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人類來到這個世界究竟是為了什麽?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告訴我們:是為了體驗世界上最“純真的快樂”,得到真正的“個人自由”。張國榮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他最純潔、最真實的情感,他會到天堂尋找那個自由世界吧,他是一個完美的人,這完美來自於真實,值得人們永遠的懷念!——XH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