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男初長成

和大家分享子女教育的點點滴滴。
正文

考試要準備嗎?

(2012-04-15 20:40:04) 下一個
 想起我們讀書那時候,每逢中考大考的,心裏總是十分的緊張。可是印象當中,從小學到中學,孩子們似乎重來不需要“準備”考試的。下個星期要考試了,這個周末照樣開開心心地瀟灑。是美式教育的長處嗎,學生都不用為考試發愁?

 

我的 "Lessons Learned" 就是:高中還是不同的,考試還是要準備的。這是因為考試的結果對學生的學習有如下心理的和現實的意義:

1養成積極做準備工作的好習慣  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有計劃和準備的。如果總是“腳踩西瓜皮-- 滑到哪裏是哪裏”的話,多數情況下,很難做好事情,尤其是做好多步驟,多層次,和需要較長時間來完成的事情的。

     
臨時抱佛腳是需要的,但應該是用在事先沒想到的意外上。作為一種臨時的補救措施,而不是一種通常的作法。


2
養成總結經驗的好習慣中小學的教育,采取的是一種“bottom-up”的教育方法。學生們在前麵的學習階段,其實並不知道為什麽要學那些知識。隻是學校教了,就學了。準備考試,不是光為了得一個好分數。而是通過準備,重溫學過的知識。這是一種“從後往前看”的過程,往往在這個時候,會領悟到為什麽以前要學那些知識 -- 原來是為後麵的學習作知識準備的!這樣,學生就會慢慢地重視每一個階段的學習。


3
分數,自信, 與評估考試的準備及其充分與否,對考試的結果是有直接聯係的。獲得一個好分數,重要性是多重的。對學生自己來說,得到一個好分數,是一個極大的自我鼓勵,也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對於建立和維護學生的信心,作用不可小看。

     
另一方麵,自十年級開始,考試的分數開始被正式列入大學申請的材料之一。一個好的分數的記錄,對於今後大學入學的選擇,財務資助的獲得,非常的直接。

 

因此,無論以前在小學或初中孩子們是否為考試做準備,到高中以後,一定要為考試做充分的準備。其實,為了有一個好的習慣,在中學開始,即使不是為了得一個好分數,也要通過準備考試來養成一個準備考試的好習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