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去附近的熊貓快餐店,孩子喜歡它家的陳皮雞,想買一份給她做宵夜。時間有點晚,臨近打烊,好多菜都見了底,但顧客還是不斷地進來。
我前麵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黑人小姑娘,又瘦又矮,她要了三碗陳皮雞澆飯,雞肉隻剩了很少一點,店員刮著盆底,也隻勉強裝了兩碗。她和後麵要陳皮雞的顧客隻好等著廚房現炒。
等菜的時候,進來一個非常高大健壯的黑人女士,站到那個小姑娘身邊,估計是她媽媽。很快,新的陳皮雞炒好了,店員盛了滿滿兩大勺,蓋到米飯上,裝好她們點的第三碗澆飯。因為剛炒了一盆量很充足,這碗的雞肉明顯的要更多一些。這時那位媽媽說話了“你可以把之前那兩碗各加一勺嗎?”店員聽了,立刻把先前的兩盒打開,各加了一勺肉,又重新蓋好。
因為顧客多,我去結賬時,那對黑人母女也還沒付款,但是馬上就要輪到她們了,前邊的顧客已經在刷卡,收款員已經把她們的袋子放到收款機的桌台上了。這時有個店員過來幫忙,開了另一台收款機,準備給她們後麵的我結賬。那個媽媽又及時地說道: “我先來的。應該先給我結。”當店員表示她那邊用不了半分鍾就到她了,那位黑人女士表示:“我很著急,馬上得走。”
店員見我沒有異議,她又一直堅持,隻得先給她結。而我隨即去旁邊的收款機付款,我刷卡,她付現金,又等著找錢,結果我們是同時離開的。
過後想起這事,覺得這位女士,像個時刻維護自己權益的鬥士。一般人可能都不會喜歡她的斤斤計較。可是,細想一下,盡管她的做法很不討喜,然而,她並沒有做錯什麽。餐廳本來就不應該因為菜品斷檔而缺斤短兩。而她也確實排在我的前麵。
如果餐廳沒有少給她菜量,如果那個店員先給她結賬,她就沒有機會暴露小氣和計較。
當然,社會不是童話世界,每個人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不公,當被不公正對待時,哪些人的反應更敏感和激烈呢?是經常遭受不公,還是極少遭受不公的人?就像快餐店那個媽媽,那種隨時捍衛自己權益的姿態是她的生活常態嗎?
而麵對類似情況的處理方式,是由人品性格,修養涵養,經濟條件,還是過往經曆決定的呢?顯然,在那個黑人媽媽看來,謙和豁達是不可取的。
不由得聯想起另一件事。
多年前,還沒有Uber,一次聖誕節全家度假。因為假期二十多天,先生計劃把車停在機場附近一家旅館,隻需要付一百多元,旅館負責機場接送。
那天早上,約定六點半集合,我們提前幾分鍾到了旅館。先生把預約郵件和收據給前台看了之後,便去停車,我帶著四五歲的女兒在大廳等他。
當時大廳裏已經聚了五六個人,不一會兒,來了個五六十歲的老先生,像是司機,他先確認了人數,又詢問大家的航班時間,然後說,一車裝不下,可能要先送一批,返回來再送一次。可是大家的航班時間又都很近了,不能等,老頭說了聲他想辦法,就出去了。
一早起來暈暈乎乎,也沒仔細看那些人。這時,一個瘦高的白人男子,約莫五十來歲,向我走了過來,沒打招呼,就既傲慢又粗魯地說,“你們是後來的,不能先去機場。”
我一直自覺很有涵養,不過,那家夥真是氣到我了。我先斜著眼睛盯了他好幾秒種,直到他心裏有點發毛,才狠狠地翻了他一眼,鄙夷地說道;“你誰呀?誰讓你管事的?”
留下他呆呆地站在原地,我拉起女兒走到遠處靠窗的沙發旁。剛好這時,先生和司機一起進門,司機找來了另一輛車,兩車一起送機,問題就解決了。
冤家路窄,上車時,我又和那個猥瑣男分在同一輛SUV。我坐中排,他在後麵。一路無話。下了車,我讓先生領女兒去拿行李,等那個男子最後下來時,我在車門口堵住他,在他耳邊說了句“下次你再和女士說話時,不必那麽無禮,顯得很沒教養。”事出意外,他一時楞在了那裏。
快步追上先生和孩子。先生問,你跟那人說什麽呢, 我回答,沒什麽,我誇他長得帥。先生知道我開玩笑,接道“帥嗎,我怎麽覺得照我差遠了?”
事情已過去很久了,不知為什麽今天又想起來。那天早上,我們確實比那個白男晚到,如果隻有一輛車,先送他們,我不會有任何意見。並且當時根本沒有人和他爭。他的維權無疑有些太著急超前了,忘記了除了急赤白臉,赤膊上陣外,還有兩個詞叫紳士和風度。
想起《菜根譚》中那句“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食。”有些時候,真不必那麽累,總是寸利必爭。適當地退一步,讓一分,不是懦弱,而是大氣。
溫良恭儉讓在美國人眼裏是total loser and stupid
這是一種潛意識,基於自卑心態的傲慢表現,本質上是一種矯枉過正的行為模式。
也就是這種人時刻是緊繃著,uptight,這種人格在生活中是沒人喜歡,也不會有朋友的。而這就更加孤立他,讓他覺得世界都在與他作對,占他便宜,這屬於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