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外出歸來,剛下飛機刷手機就看到一條視頻,京劇大師童祥苓去世了, 百感交集。過了兩天,另外幾位文藝界大師瓊瑤,劉家昌,黃準相繼去世,心中更是沉重,這12月怎麽了,剛剛開始就不消停?
瓊瑤的去世最引人注目,網上悼念文章不可枚舉。菲兒,劇團,雲兒等一眾城中大咖紛紛寫出高質量懷念佳文,表達了大家的心聲。畢竟,瓊瑤的言情作品在80年代後期進入大陸,正好填補了彼時中國民眾精神饑渴的空白,引來收看狂潮,也引來一代人尤其是女同胞的集體懷念。
童祥苓則不同,他出名早於瓊瑤十幾年。他的當紅正值中國的文革期間,那會兒的中國是文化沙漠,以前所有的中外作品都成了封資修(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修正主義之簡稱)產物。收音機裏和電影裏帶給老百姓的文藝作品隻有8個樣板戲,包括5個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紅燈記》《海港》和《奇襲白虎團》,以及兩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和《白毛女》,再有就是交響音樂《沙家浜》。一年後又推出鋼琴協奏曲《黃河》與鋼琴伴唱《紅燈記》。前三個京劇中的所有人物的唱段,整天縈繞在人們耳邊,幾乎城市中所有的人包括老人中年人和孩子都能唱上幾段。
童祥苓是上海京劇院的台柱子,他主演的《智取威虎山》中英雄人物楊子榮,嗓音高亢,激情飽滿,唱念做打,渾然天成。《智取威虎山》中最經典唱段莫過於《迎來春色換人間》,黑龍江蒼莽林海在悠揚圓號伴奏中顯得靜謐、深遠,楊子榮以極其優美的“馬舞”出場,當他唱到“迎來春色換人間”時,一個亮相,那真叫英姿颯爽、威風凜凜,童祥苓臉上洋溢著喜悅、憧憬、展望的神情,容光煥發。這句唱詞原來叫“迎來春天換人間”,毛澤東在1966年冬第二次觀摩此劇時將“春天”改為“春色”,還將另一句“同誌們整行裝飛速前進”改為:“同誌們整戎裝飛速前進”。順便一提,老毛在1959年還幫童祥苓的妻子改了名字,將“張蘭雲”改為張南雲,一直用到現在。老毛喜歡給人改名是眾所周知的,1966年8月18號天安門城樓上,給他戴紅衛兵袖章的宋彬彬被他改成了宋要武。
童祥苓先生出身在赫赫有名的“童家班”,兄弟姐妹中大多是武藝高強的京劇能人。他的做功由喜連成的鼎鼎大名雷喜福先生開蒙,唱功由培養出馬長禮、李鳴盛的教育家劉盛通先生親授,武功由錢富川先生教導。幼年學藝,少年成名。十九歲拜在馬連良先生門下,曾在北京京劇團隨馬先生一邊學藝一邊配戲多年,深得師父的頗多傳授,並於上世紀60年代,與《智取威虎山》中的搭檔參謀長扮演者沈金波一同拜師當時上海京劇院院長周信芳先生。
童祥苓先生一家人合影,四姐童芷苓也曾是梨園著名旦角,1995年病逝於美國。
馬連良先生和周信芳先生是京劇界老生的泰鬥。我爺爺是京劇的票友,我很小的時候就聽他講,京劇界最頂端的演員有8位:四大須生譚言馬麒,即譚富英,言菊朋,馬連良和麒麟童(周信芳),四大名旦梅程尚荀,也就是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與荀慧生(均為男扮女裝)。這其中又以馬連良周信芳和梅蘭芳最為出彩。 北京京劇團的馬連良和上海京劇院的周信芳被稱為“南麒北馬”,一位“京派”、一位“海派”,兩位大師共同垂青傳藝的徒弟找不出其他人,隻有童祥苓有此福緣。
1966年5月16日,文革正式開始,全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童祥苓的四姐童芷苓和江青三十年代都混跡於上海文藝界,不知何故得罪了江青被批鬥。童芷苓的遭遇禍及童祥苓,這個舞台上威風凜凜的楊子榮,由於和姐姐劃不清界限,同樣也被關進牛棚。童祥苓白天在牛棚裏扮鬼,晚上在舞台上裝英雄,造反派們逼著他與四姐劃清界限,可是童祥苓做不到,他根本不懂得這是一個階級情感、鬥爭意識高於姐弟親情的年代。為了“挽救”童祥苓,以保持樣板戲的革命純潔性,張春橋親自找童祥苓談話。此時的張春橋已是上海革命委員會主任,同時在場的還有姚文元、徐景賢、於會泳,這些都是文化大革命中炙手可熱的人物,他們集體約見童祥苓,足見談話的重要性。但是,談話的結果沒有按照張春橋的意圖使童祥苓心回意轉、重新回到革命的正確道路上,童祥苓反而和張春橋互相拍了桌子,不僅不承認四姐是反動權威、更不承認四姐是文化特務,惹得張春橋口不擇言說:“你們童家能有幾個好人?”童祥苓毫不買賬反唇相譏道:“童家有幾個好人曆史會見證”。說完,扭頭便走。既然童家沒幾個好人,那麽就繼續批鬥,童祥苓和四姐童芷苓同台批鬥,姐弟倆在無產階級專政的舞台上翩翩起舞,作為被專政者聯袂演出,直到把童祥苓批得連死的想法都有。
1973年元旦,太座與我第一次約會,共同在成都市紅旗劇場觀看了省歌舞團的演出。演出前,前麵幾排突然走進一大群穿著軍大衣的人。定睛一看,童祥苓也在其中,原來他們是上海京劇院來成都演出的劇組人員。那幾天他們正好在成都錦江大禮堂演出《智取威虎山》,讓我好一陣激動。那會兒不知道,童祥苓頭上雖然頂著巨大的光環,可每天演出完以後還要被批鬥,同時還要給劇組其他的人洗碗,打掃清潔,最多的一次連洗了600多個碗。
文革後清算四人幫,樣板戲頓時成為了垃圾,童祥苓作為主要演員自然不能幸免,繼續挨批。盡管沒有查出什麽結果,但童祥苓藝術生涯幾近斷送,生活上的待遇也久拖難決,兩個兒子雙雙失業,退休後,童祥苓開了一間餐館給兒子維持生計。命運對他如此不公,他猶如無根浮萍,可謂淒涼無比。
1994年,“童祥苓麵飯館”開張了,位於上海法華鎮路西端,規模不算大,大小餐桌十餘隻,還有一間小包房,店堂裏掛著不少童祥苓夫婦的劇照,給來這裏用餐的顧客營造一種藝術文化氛圍。雖然慕名前來的顧客也有很多,但是始終不能發達,最後黯然收場。人至暮年,童祥苓做了一段“早貼早輕鬆”的廣告,卻又成為相聲中經常諷刺的對象,真是處處倒黴。人間多次變換,童祥苓滄桑依舊,這也許是一種宿命,中國伶人的宿命。
看到了童祥苓如此不堪的結局,《智取威虎山》中飾演小常寶的演員齊淑芳心有戚戚,幾年後采取了一種大膽的行動。1988年她帶領上海京劇院30多位演員赴美演出,大受歡迎,任務結束之後,決定集體留在美國不回中國了。一開始比較風光,後來逐漸被冷落,鋼琴家殷承宗熱心幫他們申請了美國綠卡,生活才逐漸理順。2003年,齊淑芳京劇團登上紐約百老匯舞台,也算是苦盡甘來,媒體記者們報道,特別誇讚他們“武技相當精彩”,甚至美國政府也為京劇團頒發了特別貢獻獎。
行筆至此,想起當年與樣板戲有關的幾件趣事。
樣板戲之一的《奇襲白虎團》主角宋玉慶,也在1990年44歲的時候移居美國。當年他在戲裏麵扮演誌願軍英雄人物嚴偉才,唱出的那句:"打敗美帝野心狼"讓人記憶深刻。宋玉慶在國外的名聲不輸國內,平時出去買菜或者出去吃個飯、都能被認出來,還經常被邀請參加演出。一次,宋玉慶跟美國朋友聚會,美國人一時興起,想聽那部經典《奇襲白虎團》。宋玉慶推脫不過唱了一段,當聽到"打敗美帝野心狼"時,美國人哈哈大笑,全然沒有表現出粉紅們的那種愛國情懷。
《紅燈記》與《海港》是5個樣板戲中最枯燥最難看的兩個,但是前者的演員深厚的功底是後者難以望其項背的。扮演李玉和的錢浩梁是中國京劇院的台柱,可是由於姓錢,銅臭味太濃,被江青改成了浩亮。《紅燈記》開始是戲劇,後來又延伸出了鋼琴伴唱《紅燈記》。鋼琴演奏者殷承宗出身於廈門鼓浪嶼富豪,琴藝高超,可是名字實在有點兒不革命化。承宗承宗,承繼祖宗。於是江青給他改成了殷誠忠,一下子就體現出了對領袖的忠誠。文革初期,乒乓球隊的李富榮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李富勇,“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首演者俞麗娜改名為俞麗拿,如出一轍。《紅燈記》中李奶奶的扮演者高玉倩,外形一般,唱功可是非常了得。我後來接觸過好幾個業內人士,都對她的唱功佩服得五體投地。可是文革前高玉倩扮演的卻是才子佳人,她最出名的一出戲是《人麵桃花》。記得五湖兄對崔護的這首詩情有獨鍾:“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鋼琴協奏曲《黃河》的指揮李德倫,指揮沉穩,大將風度。我們家去成都以前曾經在北京和平裏住過一年,就在中央樂團的對麵,一天到晚聽見他們那裏叮叮當當的響聲不停。中央樂團合唱團《黃河大合唱》的指揮嚴良堃是家父多年的的朋友,經常來我家相聚。他與李德倫解放初期都到莫斯科學習音樂。有一次來我家,講起了一件李德倫的往事。初到莫斯科時,李德倫不熟悉俄語。每天早上散步總見到一個蘇聯老頭嘰裏呱啦跟他講什麽,他以為對麵在介紹自己的名字,便順口說一句:“我叫李德倫”,其實老頭是在表述中蘇友好。久而久之,老頭爛熟於心。後來一個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老頭作為當地代表參加了會見。雙方握手的時候,中國代表團成員向他表述了中蘇友好的熱情詞語,他為了顯擺自己也會中文,脫口而出一句中文:“我叫李德倫”,令全體中方人員懵圈。
劉詩昆,中國泰鬥級鋼琴家和音樂教育家,與傅聰、顧聖嬰、李明強、殷承宗一起,被稱為“中國鋼琴五聖手”。1974年曾與小澤征爾指揮的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前妻葉向真是葉劍英元帥的女兒,曾經執導過著名電影《原野》。文革中劉詩昆被多次批鬥並關進了監獄,獄中十年不能練琴,他隻能對空練手。監獄裏沒有收音機,他偶爾在空中聽到幾次大喇叭中傳過來的鋼琴協奏曲《黃河》的曲調。文革後出獄回到中央樂團,在鋼琴前麵坐下不看曲譜,直接完美地彈奏出了《黃河》,驚煞眾人。改革開放之後,劉詩昆去了香港。
繼五個樣板戲之後,江青又推出了兩部京劇《龍江頌》與《杜鵑山》。《杜鵑山》一上演頓時引起大家的關注,原因無他,扮演主角柯湘的楊春霞實在是太漂亮了,碾壓李鐵梅和阿慶嫂。她憑借俏麗的容顏、端莊的氣質,以及扮相佳唱功好而成為觀眾心中真正的美女大明星代表。86年版電視劇《西遊記》,她還獲邀出演了白骨精。文革結束之前坊間紛紛傳說,她與中共副主席王洪文關係非同一般。當時的王洪文,資曆雖然不深,地位可不淺。人參花博主就經曆過與假王洪文的弟弟王洪章相處的場麵,人人待他都恭敬有加。文革之後,楊春霞很氣憤的到處辟謠。孰真孰假,誰也說不清。
童祥苓的離世,是中國京劇的一大損失,令人唏噓,讓人感歎。他在視頻中演唱的經典唱段,依然精神矍鑠,聲音洪亮。時光流動,滄桑變遷。拂去附加的政治塵埃,《智取威虎山》依然還在舞台上,童祥苓塑造的楊子榮形象依然在發生著藝術影響力,至今還延宕在人們的生活中。說童祥苓為京劇現代戲創作立下了不世功績,絕非虛妄。這位傳奇藝術家走完了他輝煌而堅韌的一生,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懷念。
先生一路走好。
(三幅圖片均來自網絡)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5350/202501/3160.html
前幾天剛在微信裏看到“打敗美帝野心狼” 哈!
也看到瓊瑤的遺書,她是非常智慧的人,活的瀟灑,死的也瀟灑。
先祝老鄉聖誕快樂?
留言的《杜鵑山》唱詞是個 Test,看看老鄉的記憶有多深。那句不是柯湘唱的,是壞蛋溫七久挑撥她與雷剛關係的唱詞,尤其“毫不相幹啦”,很有味道。柯湘最有名的是《家住安源》,當然我也能全段背唱,不差一字,不過印象最深的仍然是溫七久那句。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15022/202412/14863.html
關於瓊瑤和劉家昌,唱了一首歌,把他倆都包括了。
童祥齡的影響,有一種說不出的淒苦。文革洗腦的東西,原本想忘卻,無奈心理大師佛洛伊德已經闡述了,心理底層叫潛意識的東西,一旦進去了,就永遠出不來了,潛伏著等待那一天。
《深山問苦》,我們排演過這一場,該死的我恰恰就飾演的楊子榮,童的唱腔自然是太太熟習了 ……,快60年了,不用復習,不用台詞,張口就可以從頭至尾,思想的烙印太可怕了。
當然,從小我隻能“喜愛”的八個老樣板戲加上《盤石灣》和《杜娟山》,唱腔依然揮之不去,嘴一張,就:
「有樁案件牽涉到裘二能,事關機密你休要打聽 …… 」
「黨代表是礦工生在安源,與毒蛇膽無怨無仇,毫不相幹啦 …… 」
其實,腦子的糟粕還有,老三篇、語錄歌、狠鬥私字一閃念、諸如此類 ……
不是那代人,頭腦就簡單多了,沒有那些餘孽。
冒泡祝水星兄和朋友們闔家聖誕快樂!:)
水星兄對京劇很有研究啊,不知是不是也能唱上幾段?
《紅》的音樂是中國近代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吳的作品成功的將中西音樂的精華相結合。
曾經有幸看過厚厚的一大本8開本的《紅色娘子軍總譜》,還保有一本較薄的25開本的《紅色娘子軍主旋律樂譜》。
手機裏下載的用來常聽的各種體裁的歌/曲有三百餘首,《紅色娘子軍》選的一段就是《南霸天祝壽》,編曲形式分明有拉沃爾《波萊羅》影子,一個旋律用不同的樂器不同的變奏反複播放,其中個人以為最大的亮點是用三弦播放的那段。還有好多好多印象頗深,序曲,解放區,常青就以後的解放。至於快樂的女戰士,簡直不能再聽了,耳朵早就出了繭子,就像《天鵝湖》裏的四小天鵝一樣,都有點怕了,手機裏錄的是《天》劇中的《西班牙舞》。
《紅》劇的作曲是由吳祖強為首的五人小組完成,裏麵最年輕的王燕樵還是學生。
弦樂曲《二泉映月》也在手機裏有所收錄,可惜不是我心目中那個夢想版本,那個版本裏的弦樂撥奏,別提了,簡直就是在撥你的心。
手機裏還有收錄的中國優秀曲目是《瑤族舞曲》。
本人地下室唱片牆上幾十張黑膠唱片為數不多的幾張中國音樂唱片就有《紅色娘子軍》《瑤族舞曲》小澤征爾執棒波交訪華演出由劉德海主彈的琵琶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
我上一個留言裏說了對馬長禮的唱功的欣賞。
但是總體來說,我最喜歡《紅色娘子軍》的音樂。
我個人觀點,《紅色娘子軍》的音樂是近代中國最優秀的音樂作品之一。
作曲家是吳祖強。
他是劇作家吳祖光的弟弟。吳祖光名氣更大。也許一個原因是他娶了新鳳霞。但我對舞台劇不感興趣。所以更欣賞吳祖強。
吳祖強留學蘇聯。他的風格是中國的音樂元素加上西洋的配器。這正是我喜歡的。
除了《紅色娘子軍》以外,吳祖強寫的弦樂曲《二泉映月》是中國音樂元素加上西洋配器的另一個傑作。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也是中國音樂元素加上西洋配器的另一個傑作,當然作曲家是別人。有意思的是,這兩個方麵是來自兩個不同人:何占豪提供中國音樂元素、陳鋼提供西洋配器。可惜,改革開放後,陳鋼被名利衝昏了頭腦,試圖修改曆史,說《梁祝》的靈感來自他自己的戀愛。這導致兩人反目。又經過了很多年,兩人又和好。也許名利對陳鋼的誘惑漸漸淡了下去。不知道陳鋼是否正式承認《梁祝》的旋律來自何占豪,但這一事實已經是世人皆知。
《毛的最後舞者》裏有尼克鬆在江青陪同下看《紅色娘子軍》一段戲,感觸良多啊。
那裏的江青就別說了,那些芭蕾演員簡直就像一群木偶,裝扮怪異不說,音樂也像是地獄裏的聲音,表演更是與中國原版的《紅》劇大相迥異。個人認為,此劇的這個片段完美的詮釋了什麽叫惡意醜化,相比之下李存信跳得那段《唐吉珂德》,那表現的簡直是完美無缺巨帥無比。好萊塢你可以借電影表達你的政治觀點,但你能不能遵重點客觀現實!!!
可想而知,別說是異國番邦人,就連中國人,如果不是看過原劇的話,那麽樣板戲《紅色娘子軍》就是那樣,就是芭蕾舞劇裏的另類與垃圾,這就是洗腦的功能。
有次偶爾在中國城買了個CD,交響音樂《沙家浜》,感覺旋律配器真的不錯,就是聲樂唱段太多,往往容易顛覆交響樂的認知。可能當年江青想在樣板戲中填補這個空白,而苦於無有像樣的大師與曲目而硬弄一個,所以大段大段移植了京劇唱段。但個人理解,這也不失是一種嚐試。交響樂中配聲樂,貝九是一大成就,再有就是馬勒弄了好幾出。江青走得更遠,但也不算出格。很喜歡。
對馬長禮演的刁德一印象最深。” 老兄在現場看過北京京劇團原汁原味的演出,太讓我羨慕了。現代京劇出現的時候,我已經到了成都,隻是在文革前到劇場看了一出成都市京劇團出演的“蘆蕩火種”。後來在廣播裏聽和電影裏看“沙家浜”,也是對馬長禮最為欣賞。記得他是譚富英的弟子,也是馬連良的義子。譚元壽的演唱也好聽,不過我對他的欣賞更多是在於他是譚富英的兒子。聽慣了袁世海演鳩山的唱腔,想象不出來他演胡傳魁是個啥腔調。老兄節日快樂!
以為童祥苓挺老呢,網上一查,他是1935年出生的,文革的時候,演楊子榮才30出頭。
看到你在花花文下的留言(老大爺會說英語)笑噴了,你咋這麽能逗!
這些個劇目,隻看過電視劇版的《林海雪原》,是個好故事 :)
老兄厲害呀,看來你對京劇一定頗有研究和喜愛了,不知道有沒有這個福氣來聽聽老兄你的演唱?問候友人,周末快樂!
對馬長禮演的刁德一印象最深。
演郭建光的譚元壽出身名門,名氣更大。可是在劇場,馬長禮的音色、音量都強很多。
那天,演胡傳魁的A角沒上,由袁世海代替,反而比A角名氣更大,隻不過不是收音機裏聽慣了的那個A角的聲音。袁世海也缺少了A角塑造出胡傳魁可笑的一麵。
那個時代的荒唐事和荒唐人真叫人心酸。童先生一家俊男靚女,命運卻隨著時代沉浮。尤其先生後來開麵館維生,和先生對京劇藝術的建樹相比,不知道該說什麽。
大哥的故事也好看,喜歡。
柯湘是漂亮,唱段身段也美,不火沒天理。
祝大哥節日快樂。
今天好多好文,來不及拜讀!今年的12月份,真好像有點不吉利啊,一下子走了好幾個。
‘水星兄講樣板戲和這些英雄人物如數家珍,引人入勝。”, 這篇紀念童祥苓的文也是一個時代的記錄,水星兄寫得太好了!
哇塞,水星兄還見過童祥苓的演出。童祥苓有血性。上海的“童祥苓麵飯館”還沒去過呢。
我家LD做教授的母親也喜歡唱京戲,是票友,在人民大會堂表演過,劇照很漂亮。:)
我在油管上看了幾個文革樣板戲,感覺良莠不齊。我喜歡“威虎山”和“沙家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