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博客

許多人或事,大概是不能按照鬥爭哲學那樣用“兩個凡是”來分類的,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何一對死敵都愛吃同一種佳肴、都愛娶同一類美女了。
個人資料
正文

偷渡流向分析在比較政治學中的重大意義

(2014-10-11 06:06:33) 下一個

偷渡流向分析在比較政治學中的重大意義

 

 

 

 

 

美國公民斯諾登在其它國家申請政治避難一事,被一些罵美國的人大喜過望地抓作把柄,說“美國人也偷渡。其實斯諾登的情況不屬於偷渡。我們可以說柴玲、吾爾開希等學運領袖逃出中國屬於偷渡,但我們不能說方勵之夫婦在北京美國大使館內住了一年多之後再轉移到美國也屬於偷渡,後者屬於外交。英文用 human smuggling(意為人口走私)表示偷渡,這說明偷渡屬於商業行為;而外交屬於正兒八經的政治行為。

 

前一陣國人辯論憲政的時候,普通百姓第一次聽說有一門學問叫“比較政治學”。其實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比較各種政治製度好歹,也是一門學問。一時間萬言論文紛紛湧現。我看,能讀完那些文章的人很少,能讀懂那些文章的人更少。在下認為有一種最簡單的論證方法,就是偷渡流向分析。請比較政治學學者們看看,可否把它列為比較政治學教科書裏的重要一章。

 

請看,偷渡的風險很大。中國有一部電影叫《逃港者》,韓國有一部電影叫《北逃》,還有許多歐美電影,都描述了偷渡的風險。偷渡者或在逃出國圍追堵截的機槍掃射中倒下,或在途中的集裝箱裏悶死,或在逃出國境之前被抓住生不如死。再看,偷渡的成本很高。美國紐約有一條街兩邊,從福建來的偷渡成功者超過二十萬(當然絕大部分現已轉為合法移民),他們交給蛇頭的費用,從八十年代初期的三萬美元到如今的十幾萬美元,在偷渡成功後從打工收入中扣除,也有人一輩子都沒有還清蛇頭費的。世界史上最著名的大規模中國人向美國偷渡,可能數美國加州淘金潮和修建太平洋鐵路時期的華工,導致了天使島移民監和排華法案。其實那一波坐輪船偷渡潮,基本上都是青壯年男子,總數量不超過十萬,他們的親屬則大多是在美國廢除排華法案之後逐步合法移民到美國的,那就是後來被稱為“美籍華僑”的主體。再就是達賴喇嘛率領數十萬藏民步行翻越喜馬拉雅山偷渡到印度,活著到達目的地的人數大約有二十萬。再晚就是文革初期從深圳到香港的三天偷渡潮,成功到達香港的人數據說有六十萬,那些人後來成了英國和英聯邦各國的公民。至於獲得美國六四綠卡的十萬中國人,其中隻有少數學運領袖本人屬於偷渡,絕大部分人都屬於合法移民。從美國向中國偷渡的案例呢,可能也有,但肯定隻是鳳毛麟角。

 

再看冷戰時期的偷渡流向。朝鮮向韓國偷渡,北越向南越偷渡,東德向西德偷渡,東歐向西歐偷渡,中國大陸向港台偷渡,等等。這是當時偷渡的主流向。反流向偷渡的有沒有?可能也有,但肯定隻是鳳毛麟角。

 

如今還處於現在進行時的大規模偷渡活動,主要是以墨西哥為主的南美向美國偷渡,以及非洲向歐洲和北美洲偷渡。反流向偷渡的有沒有?可能也有,但肯定隻是鳳毛麟角。

 

所以,在下以為,比較政治學若回避偷渡流向的分析研究,那就成為完全脫離實際的純理論政治學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