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博客

許多人或事,大概是不能按照鬥爭哲學那樣用“兩個凡是”來分類的,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何一對死敵都愛吃同一種佳肴、都愛娶同一類美女了。
個人資料
正文

神奇的一生(12)- 譯審及出版人:田心

(2013-10-13 18:49:05) 下一個

 

 

 

青春 苦 旅

1933 -1946

 

 

這本傳記不同於你以前所讀過的任何書籍……

 

房子呻吟著,就像被死亡纏住了。灰泥從天花板上像雨一樣掉下來,牆中的灰泥像爆米花一樣被爆出來。一個很大的劈啪聲響在那邊的廳裏。地板猛烈地震動著,就像房子被移動著,使得比爾撞在洗臉間的門上。接著緊靠著他後麵又響起一聲劈啪聲,隨即有木頭破裂的聲音。整幢房子就像要從地基上連根拔起。

比爾跑過客廳,衝出前門。他不知道剩下的一半門廊已與房子完全分離,於是一腳踩進了冰冷的水中…

 

你們將要窺視到超自然的王國……

 

在世界的某處,一個真誠的少年正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神真的存在嗎?若存在,他是誰?他在哪裏?這位神關心我的生命嗎?

此書是獻給你的,年輕的尋路人!因為我曾經也是尋路人。


 

青春 苦 旅

1933 -1946

 

  

 

第二冊作者前言 ………………………………………………………  89

 

12    站在空中 ………………………………………………… 91

13    神秘之星再現 …………………………………………  101

14    看到未來的教堂 ………………………………………  110

15    結結巴巴地求婚 ………………………………………  114

16    像從地獄出來的蝙蝠 …………………………………  121

17    充滿希望的婚姻 ………………………………………  125

18    密歇瓦卡之行後的錯誤 ………………………………  130

19    黑幕落下 ………………………………………………  140

20    洪災 ……………………………………………………  148

21    厚普去世 ………………………………………………  153

22    一生中最悖逆的時刻 …………………………………  160

23    掙紮回歸 ………………………………………………  167

24    畸形的腿變直了 ………………………………………  174

25    米爾頓的奇跡 …………………………………………  185

26    迷失在颶風山 …………………………………………  194

27    殺人公牛 ………………………………………………  203

28    天使和岩洞 ……………………………………………  213

29    他手上的跡象 …………………………………………  223

30    被囚的得釋放 …………………………………………  228

 

第二冊作者解釋 ……………………………………………………… 235


 

第 二 冊 作 者 前 言

 

 

逆境可以有一種理由。使徒保羅寫道:“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有時候神允許我們經曆嚴峻的考驗,是為了指引我們去成全他的更大意圖。威廉·伯南漢的人生經曆是這樣,我本人也一樣。

我第一次聽說威廉·伯南漢是1970年,他去世五年之後。聽到的事情使我驚訝。那完全不像一個普通傳道人的故事,它更像神的手再次直接和公開地幹預了人類的事務。懷著極大的好奇心,我迅速地閱讀了關於威廉·伯南漢的兩本短小傳記:戈爾登·林賽1950年寫的《威廉·伯南漢 一個從神那裏差來的人》和佩裏·格林1969年寫的《先知行傳》。渴望知道得更多,我研究了我能得到的每一項關於這位非同尋常之人的資料。我發現關於他非凡經曆的最豐富詳細的資料,莫過於他的錄音講道集中所分散記錄的。這使我感到,若是把他的經曆收集起來並按年代順序進行整理,那會對讀者產生多麽大的鼓舞和啟示啊。那時候我就開始夢想自己來寫這部傳記。

要寫一部長篇傳記,需要很大的奉獻精神和和成熟的思想,然而在我二十多點歲的時候,這兩樣都還不具備。所以我就在1973年先寫了一篇較長的關於威廉·伯南漢的小冊子,而沒有寫詳細的傳記。我自己將它印刷出來,發給幾個我認為可能對此感興趣的傳道人和熟人。他們的反應大大出我所料。人們開始成千上萬本地訂購我那小冊子。不久我就收到從世界各地來的信函,要求知道更多關於威廉·伯南漢生平和事工的資料。由於我時間不夠,我的資料來源也不足以滿足他們的要求。我就讓幾個基督教傳教團體來接管印刷和郵寄那小冊子的工作。接下來二十年裏,用幾十種語言翻譯的幾十萬份小冊子,分發到了世界各地。

人們對於那個小冊子的需求,使我認識到,有必要寫一部更詳盡的威廉·伯南漢傳記。然而要寫這樣一部傳記所需的研究任務和涉及的資料堆積如山,似乎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是全職在家族農莊工作的,農莊裏種植著一望無邊的六千五百英畝小麥。我還在一個小教會裏擔任兼職牧師。另外我還要撫養我的四個孩子。我怎麽能找到時間寫作呢?看起來根本不可能。

但是,如果神要我們做什麽事,他知道怎樣使我們進入角色,去做那件事。19863月,我的家庭遭到一係列的不幸。首先是我的妻子要接受一項很危險的背部手術。接著我自己在一次滑雪中嚴重受傷。第三,我失去了我的兼職工作。第四,由於與政府的一個合同的糾紛,我們家族麵臨失去整個農莊的危險。真是禍不單行啊。在這種情況下,我重新審視了我的目標,並為我的前途向神禱告。神究竟想告訴我什麽呢?一個想法不停地出現在我腦海,就是我先前要寫威廉·伯南漢傳記的夢想。終於,我戰戰兢兢地把自己交托給了這一項任務。

靠著神的恩典,我的妻子和我都康複了。還有,我們也最終解決了與政府的合同糾紛,沒有失去農莊。通過這些,我要寫威廉·伯南漢傳記的承諾得以持守。在兩年的時間裏,我每個星期花十二個小時做這項寫作的研究工作。我閱讀關於威廉·伯南漢的報紙和雜誌上的文章,研究那些照片,看他在醫治聚會上行神跡奇事的錄像。我又到威廉·伯南漢生前行過神跡奇事的地方訪問,與目擊者交談。但是我絕大部分時間用於聽伯南漢的上千場講道錄音。我實際上正式著手寫作是1988年,在那之前我已經把上千頁的筆記加以分類。

如果說有什麽事能證明逆境都有其目的的話,那麽威廉·伯南漢一生的這一部分就能證明。1933年到1946年他所麵臨的那些試煉和悲劇,都成為鑄就他品性的工具,使他樂意去做神要他做的任何事……神想要他做許多事。經年以後,威廉·伯南漢說:“品性是一種得勝,而不是一種恩賜。”這的確是他的經驗之談。我希望威廉·伯南漢得勝的生平故事,能在你的一生中鼓舞你。我的禱告是:但願你從這本書中確實地認識到神的力量和今天耶穌基督離我們是多麽近,並對神對他所有兒女的關愛,有一種全新的體驗。

 

歐文·喬金森,1995


 

 

12

1933

 

 

威廉·伯南漢新建立的信心不像塗在麵包上的奶油和果醬,不是附加上去的,也不是額外的東西。那就是他的麵包。過去的二十四年裏他毫無目標地漫遊在他自己靈性的曠野中,饑餓到了極點;從屬靈的意義上說,為了生存他甚至吃那些樹皮,樹葉和草。現在,在他生命中,第一次吃著那些真正有屬靈營養的食物,就是耶穌基督從天上降下給將死的人得永生的生命食糧。比爾覺得他的靈力天天在增強。突然這世界對他來說不隻是汗水、氣泡、排斥和混亂;而是希望、愛和永生的目標。他對耶穌基督的信心很快成為他生命的中心,是他的思想和行動環繞的軸心。

比爾聽到牧師說,全能神將他的思想寫在聖經裏,是要讓每個基督徒知道主在他或她自己生命中的旨意,而基督徒需要做的就是讀經和禱告。這些話觸動了比爾,他狼吞虎咽地讀起了聖經,急切地要獲得更多的道的知識,以便能把它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聖經對於他來說,好像是突然得到的裝滿了寶藏的一幢房子。他想進到每個房間,拉出抽屜,打開櫃子,檢查壁櫥,要確切地看看他現在擁有的是什麽。

從他結束七年的學校教育以後,這十年間他所讀的書不多,因此他的閱讀技能是又差又慢。他足以知道聖經的大意,但不能正確地發出舊約中那些難讀的名字,如亞達薛西、尼布甲尼撒、所羅巴伯、比拿雅等。他常常要努力去弄懂英皇欽定本的奇怪的文法,因為那與他的肯塔基方言相差甚遠。在1933年初他首次講道,但他對他能否大聲地讀聖經沒有信心,就勸說厚普坐在他後麵的台上,當他示意她時,她就幫他讀經文。他的主題是講在參孫喧囂的生命中神的恩典和關懷。厚普讀了比爾要她讀的《士師記》中的經節後,比爾就開始詳細講解。不久,他需要引用在《約翰福音》第14章中耶穌說的話。他向厚普點點頭,她就開始念:“你們心裏不要憂愁……”讀到這裏比爾就打斷她:“你們聽到這裏說什麽,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他又對厚普點點頭,她就繼續讀:“你們信神,也當信我……”比爾又一次打斷她:“你們這樣做了嗎?你們真的相信嗎?”他首次探索性的講道就是這樣的……既笨拙又斷斷續續。是的,但他那極度的真誠彌補了這些弱點,使得他的講道很有說服力。

愛拉·伯南漢坐在聽眾中聽比爾講道,她仔細地思想著他兒子的話。比爾的生命中發生的戲劇性改變以及他得到的神奇的醫治,喚醒了在她自己靈魂深處的一些屬靈的事情。39歲的她把她的生命奉獻給耶穌作為回應。比爾滿懷喜樂的心情,為他媽媽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施洗。

在他媽媽回應的鼓勵下,比爾開始催促他的爸爸去教堂聽道。盡管比爾盡了最大的努力,查爾斯·伯南漢還是拒絕了,沒有朝這個方向稍微移動一點。這使得比爾很煩惱,但沒有動搖他對失喪靈魂的關心。因為在14歲動手術時他那可怕的經曆,就是他似乎掉進那失喪和飄蕩的靈魂之處,比爾就常常為這事禱告:“親愛的神,不要讓我爸爸去那種地方;請讓他看到你的恩典,來接受你的饒恕。”

有一天晚上,他家裏的人都上床睡覺了,比爾躺在前麵房間的草鋪上,為他的父親禱告,他去了當地的小酒館。他禱告的時候有一個感覺,好像有一個聲音說:“起來。”他不知為什麽,就站起來,走出門外,覺得有什麽東西在拉著他朝前走。

他家後麵,有一條小路穿過幾塊空地,空地上長了很多微紅色葉子齊膝高的草。比爾借著星光沿小路走到地的中間,就跪下來,交叉手指握著,繼續為他的父親禱告。突然他睜開眼睛,吃驚地看到一個人站在他前麵十英尺的地方;一個很不平常的人,矮小瘦弱的身材,垂肩的頭發,修得整齊的短胡須,穿著白袍,清楚地站在星星下。從比爾的方向看,這人側著站在那兒,麵向東方。他外貌安詳,他的雙手折疊在胸前,他的腳交錯著,有一隻腳稍微在前頭。比爾第二次看了看這雙腳,不可思議地,它們沒有挨到地麵!

“等一下,”比爾想著,他狠狠地咬了他自己的指關節。“我沒有睡覺,不,我在這裏為我的爸爸禱告,有聲音叫我出來…而這人站在這裏。”

那情景看去是非常真實的;微風吹動著高高的草,也引起這人的白袍飄動。比爾折斷一根幹草棒,像牙簽一樣放進他的嘴裏。他想道:“那看上去像主耶穌,我想知道他是不是?”

比爾走了幾步,移動了一下,想多看一點這人的臉。他清了清喉嚨:“哼,哼。”那人沒動。比爾想:“我認為我要叫他。”他大聲說:“耶穌?”

那人轉過身,伸出他的雙臂。

這是比爾能記得的最後的情景。他失去了知覺,向前倒在地上,但此前看到的那張臉永遠印在他的記憶裏。世上沒有一位藝術家能描繪出如此豐富特性的臉。這是一張嚴肅又威嚴的臉,看上去好像他隻要說一聲,世界就會終結; 然而從他的眼中卻流露出如此的仁慈、憐憫和愛。

黎明時分,比爾醒了過來,發現自己還在草地中,因為夜晚寒冷的空氣和潮濕的睡衣使得他渾身發顫,顯然他的睡衣是被他的眼淚浸濕的。他走回家,換好了衣服,抑製不住內心的興奮,徑直去他牧師的家裏聽聽他的意見。

大衛博士對這件事的反應極為冷淡:“比爾,它會使你發瘋的。那是魔鬼。不要讓那種虛無的東西愚弄你。”

這是比爾非常尊敬的人所說的使人沮喪的言詞。他帶著恐懼和困惑的心離開了牧師的房子。還想聽聽第二個人的意見,於是比爾就去拜訪他的老朋友,麥肯尼牧師,把所發生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這位年長的牧師。“喏,麥肯尼弟兄,你對這事有何看法?”

麥肯尼牧師撫摸著他的下巴沉思了一會兒說:“好,比爾,我告訴你。我認為如果你能持守你潔淨的生活,並隻傳講這本聖經裏有的東西,就如神的恩典等等,我相信你會比現在更好。若我是你的話,我不會去追求稀奇古怪的東西。”

“先生,我不是有意要追求稀奇古怪的東西。我隻是想弄清楚這是什麽。”

麥肯尼牧師點點頭:“比爾,初期的教會裏,他們常常有這類的經曆。但當使徒們去世之後,這些事情也就隨之停止了。現在我們唯一有的東西表明這些現象是出於魔鬼和巫師的。”

“哦,麥肯尼牧師,你這樣認為嗎?”

“是的。”

比爾越想越害怕。“哦,神啊,憐憫我!麥肯尼弟兄,你願意跟我一起禱告嗎?求神永遠不要讓這事再發生在我身上。你知道我愛他,我不想在這些事上做錯。”

“好的,我願意,比爾弟兄。”

他們倆就跪在牧師房子裏的地板上。麥肯尼牧師禱告說:“天父,我求你攔阻這些屬於魔鬼的事困擾這位年輕的基督徒的生命。”

“是的,天父,”比爾也同樣地禱告說,“不要讓這些事再發生在我身上。”

但這些事仍舊經常地發生在比爾身上。有時他感覺到一種奇怪的壓力壓在他的皮膚上,似乎有某種看不見的東西或某人站在邊上並向他吹氣。他的皮膚會有麻刺感,令他毛骨悚然。有時他正在做工,突然發現他自己在其它地方呆了幾分鍾,好像坐在前排看一場演出那樣清楚,正看著有些事情在發生。然後異象結束,他又回到他原來之處,生活一點都沒有發生變化。但這些看到的事情卻留在了他的腦海裏。他曾經在那裏。他忘不掉那些他看到過的事情,也不能不理它,盡管他不知道它的意思。

他又回想起牧師的話:“若你想知道神在你生活中的旨意,那麽去讀聖經和禱告。”比爾找到一棵老橡樹下的地方,在那裏為這事常常禱告至深夜。有一次禱告過了半夜,他拍拍身上的塵土,起身走回家去。他媽媽聽到他進來,就叫他,並告訴他,他妹妹病了。比爾就在他妹妹德羅麗斯睡的房間門外停下,跪在那兒為他三歲大的妹妹禱告,然後上樓去他自己的房間。他一關上門,就聽到好像兩根裸露的電線之間發出啪啪響的電弧聲。房間裏有電線短路嗎?當他的眼睛在察看牆上的插座時,房間裏充滿了一種奇怪的淺黃綠色的光。瞬間之後,房間在他眼前完全消失了。

比爾似乎站在空中。驚駭臨到他心裏。發生了什麽事?是他要死去嗎?還是他已經死了?那光仍然籠罩著他全身,像是從頭上某處照下來的。他往上看,嚇得目瞪口呆,一顆巨大閃亮的星飛轉著向他襲來。比爾的心“嘣嘣”直跳。他的胸部緊張得喘不過氣來。他試圖喊叫,但無法出聲。更奇怪地,那火球越來越近時變得越來越小,直到它小到他的拳頭那麽大。它撞到他的胸上,感覺不到一點力度,卻埋進了他的心裏。

此時,眼前的景像變了。比爾發覺他自己站在長滿了青草的小山上。在他前麵的地上放著一個老式的玻璃糖罐,是方底圓蓋的。罐中裝的不是胡椒薄荷棒棒糖,而是捕來的一隻很大的煙草飛蛾,它狂亂地對著玻璃飛,盡力想飛出來。比爾想看一看鄉村景色,就轉向他的右邊。一位天使站在那裏,嚴厲又可畏,穿著一件似乎從他自己身上發出來的白色的光袍。比爾斜著眼盡力想看清這天使的臉,但無法看清楚。天使的樣子好像是一團模糊的光。

天使說:“注意,注意看我要給你看的東西,”他指著前麵的那罐子。

比爾回頭看那罐時,就看見一隻手投出一石子,擊中那玻璃罐,那罐就破了,打碎了飛蛾的牢房。這肥胖的煙草飛蛾竭力想飛走,卻無法離開地麵;它粗短的翅膀承受不了它沉重的身子。這飛蛾張開了它的嘴,從嘴中飛出了一大群蒼蠅,它們嗡嗡地怒叫著,向四麵八方飛去,充滿了整個空間。其中有一隻蒼蠅飛進了比爾的耳朵裏。比爾畏縮著。

天使對他說:“注意,蒼蠅代表邪靈,就像占卜和算命的靈。一定要注意。”

比爾不知道他是如何回到家裏的。一會兒他站在長滿青草的小山上;一會兒回到他自己黑洞洞的房間裏,還不到眨眼的工夫。他在哪裏呢?他怎樣去了那兒,又是怎樣回到家裏的呢?這經曆使得他站立不穩,所以他就爬到床上。那晚他無法入睡,腦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想起天使的警告,想知道它是什麽意思。

第二天比爾在工作時格外小心,精神緊張。他希望有什麽特別的事發生。午餐休息的時候,他停在喬治·迪阿克和他弟弟埃德一起工作的那家雜貨店。比爾正在店後麵跟喬治講那異象,有一婦人從店的前門進來。一種特別的壓力臨到比爾身上,這與他乘上長腿獵狗巴士的時候感覺一樣,那次一位占星家向他搭話。他對他的朋友提起過它。“喬治,這女士有些古怪。”

這婦人停在收銀台,對埃德·迪阿克說:“我在找一位名叫伯南漢的人。有人告訴我他是個從神來的人。“

“喔,你真幸運。他正在店裏。”埃德向店後麵喊道,“比爾,這裏有人想見你。”

比爾一走出來,那婦人就問道:“你是威廉·伯南漢,神的先知嗎?”

“我是威廉·伯南漢。”

“你是在醫院裏給威廉·梅利爾行神跡的那位,也是醫治殘廢了17年之久的馬利亞·德·奧哈連的那位嗎?”

比爾搖搖頭:“女士,你搞錯了。我是威廉·伯南漢,這兩件事發生的時候我都在場,但不是我醫治他們。是耶穌基督行了那些神跡。”

這樣回答使她感到滿意:“我失去了一些房產,我想叫你幫我查一查。”

比爾不明白她說的是什麽意思,但確實知道這就是昨晚天使在異象中警告他的事情。他說:“女士,你找錯人了,你一定是在找一個靈媒或交鬼的。”

她似乎很驚奇,說:“你不是一位靈媒嗎?”

“我不是,靈媒是出於魔鬼的。我是個基督徒,我有神的靈。”

她的臉色變得冷冰冰的。突然比爾意識到她自己就是一位靈媒。他說:“昨晚主差派一位天使在異象中警告我你要來,並告訴我要小心。你做的工作是從魔鬼來的,它使得神的靈憂傷。”

那女人抓著她的心:“我……我要吃些藥。”

“女士,停止做這些事,你的心就會好的。”

她用腳後跟轉過身,生氣地跺著腳出了店。在他們還能看到她時,她停下,又一次抓住她心髒部位。隨著一聲尖叫,她倒在人行道上。等到埃德和比爾趕到她那兒,她已經死了。

其它信息也藉著異象臨到,但並不總是有這樣清楚的解釋。在一個異象中,比爾發現他自己在灰色的黃昏中沿著一條路向下滑。他感到如此地輕鬆和快樂,與他首次把他的心奉獻給主耶穌基督那天有同樣的感覺。在異象中他高興得跳躍,對著影子打拳表達他的喜樂。突然一個大黑影向他跑來,好像是一隻狗要來咬他。比爾大吃一驚,用腳踢它並喊道:“狗,滾開。”

那影子形狀的東西站起來了。使比爾驚奇的是,他看到的並不是隻狗,而是穿著黑衣服的長得高高的人。那人咆哮道:“你喊我狗。”

“對不起,先生,”比爾道歉著,“我以為你是隻狗,因為你用手和膝撐在地上。”

那人嗥嗥叫:“叫我狗,是嗎?我要為此殺死你。”他從腰間抽出一把長長的軍刀,慢慢地向比爾走來,腳步堅定,他的眼冒著殺氣。

“不,先生,”比爾懇求著,並向後退著。“請理解我。我不知道你是個人。我真的以為你是隻狗。”

那發狂的人毫不躊躇,每向前走一步看上去就越像魔鬼。“我要教訓你,你敢叫我狗。我要殺你。”

猛地,比爾的背碰到一條涵管。他無處可退了:“先生,我不怕死,因為耶穌在我心裏。隻是我想要你理解,我誤把你當成狗了。”

那黑影隻是沒有頭腦地嗥叫著:“我要殺死你。”他高高地舉起那彎彎的刀,擺開架勢準備攻擊。

比爾大聲呼喊。就在那時,他聽到頭上有聲音,使得他朝上看。從天上俯衝下來一位穿著白袍的人。他穩穩地用腳站在比爾的右邊,用嚴厲和毫不畏懼的眼光盯著比爾的對手。這攻擊者向後退去,他的刀還高高地舉在空中,顫抖著,然後從他的手上掉了下來。這黑影轉過身,拚命地跑掉了。

這穿白衣的人轉過臉對著比爾笑了笑,至少比爾覺得那是笑。比爾努力想看清他的臉,但天使的麵貌是模糊的和難以辨認的。那人拉緊白袍裹住自己,返回到天空中。異象就這樣結束了。

它是什麽意思呢?比爾不能確定,直到某些事使他想起這個異象,他才知道這異象的意思是神會差遣天使保護他脫離魔鬼為他設的每一個圈套。

 

威廉·伯南漢認真地開展他新的事工。他信守他的誓言,利用每一個機會傳講福音,與他的老朋友們、偶而認識的人和完全陌生的人分享他的信心和耶穌的仁愛良善。在他首批帶領歸主的人中,有一位是肖特先生,就是那位用藥毒死比爾的獵狗弗裏茨的副警長。接著又有很多人信主。比爾不停地見證耶穌。他大膽地在各種場合下傳講,如公共巴士停靠站,機修車間,街頭巷尾,公園……任何他能找到一群人有足夠的時間停下來聽他講的地方。結果他的信心不斷地受到挑戰。

某個星期六,比爾正在公園向一小群人傳講,有個住在附近的男人手上提著一袋食品從旁邊經過。比爾認識他。有一段時間這人通過學習,當過羅馬天主教的神甫,但他討厭宗教,現在自認是個不信的人。這小夥子停下聽了一、兩分鍾,嘴裏嚼著一大塊煙草。最後他說:“傳道人,你不停地談論著聖經,好像它是樣好東西。那本聖經是早已寫好的普通的書。它很有欺騙性,真不該作為公眾讀物出版。”

比爾說:“喔,這是個宗教自由的國家,你可以隨便發表你的看法。”

這個前任神甫的吐了一口褐色的煙草漿汁,差一點落在比爾的腳上。“傳道人,你真的相信有神嗎?”

“是的,先生,我的確相信。”

“你相信這耶穌是個肉身的神?”

“是的,先生。我相信這位耶穌基督是人又是神。”

“你相信他在肉體中從死裏複活了嗎?”

“是的,先生,我相信。”

這人拿了另一撮煙草,塞進他的嘴裏,說:“若我能證明給你看沒有像肉身的神這樣一回事,你能接受嗎?”

“是的,先生,我會。”

這人歪著嘴狡猾地笑了一笑:“好吧,傳道人,告訴我在人類身體中有多少感官?”

“來吧,你知道有多少個?”

“是的,但我要你說出來。”

比爾急促地背誦起來:“視覺,味覺,嗅覺,觸覺,聽覺。”

“好吧,若耶穌是一位肉身的神,正如你說的。那麽這五種感官中的一種應該表明他。對不對?”

在他們周圍的人群全神貫注地聽著。比爾小心地回答道:“這聽起來很有道理。為什麽這麽說?”

“你曾經看見過你的神嗎?”

“喔,是的。不久前的一個夜晚,我……

“那麽讓我看看他,”那人打斷比爾,“我不是講信仰。我的視覺器官與你的是一樣的。”

比爾說:“我在異象中見過他。”

“那麽讓我看看這異象。”

“我不能。隻有神能顯給……

“事實上,你從來沒有用你的五官接觸過他。”

“我感覺到他。”

“好的,若你感覺到他,讓我也感覺他。我的感覺器官跟你的一樣好。帶耶穌來這裏,這樣我能感覺他,那麽我會相信他。”

比爾顯得慌亂,說:“我感到他在我心裏。”

這人反駁說:“那麽讓我的心來感覺他一下。”

“若你相信……

“現在,不是你的心理狀態。我想知道真理。”這人又吐了一口煙草汁在比爾的腳上。

比爾說:“請不要吐在我的腳上,先生。”

這個前任神甫心滿意足地說:“好吧,傳道人,你把你自己捆住了,對不對?你從來沒有真看見過他,觸摸過他,嚐過他,嗅過他或聽過他。所以,若這五官不能表明他,那麽就沒有像神這麽一回事,你應該停止用你的謬論欺騙這些人。”

跟這人辯論很棘手。比爾在心裏暗暗禱告神,祈求智慧:“先生,我相信你有一些好的觀點。”

這人嘻嘻笑著說:“你剛剛了解你自己,對不對?”

“可能是,”比爾說:“你真是個聰明人。你有很好的智力。”

這小夥子又吐了一口,並得意地笑著說:“那當然,我有很好的智力。我的媽媽從來不養傻瓜。”

“等一等,你剛才說你有智力?”

“喔,是的,我有智力。不是每個人都有嗎?”

“它是人的智力?”比爾問道。

這人看起來有些迷惑不解:“你是怎麽回事,兒子?你一定失去了智力。它當然是人的智力。”

比爾說:“若它是人的智力,那麽人的某個感官就應該表明它。是不是這樣?”

“喔,我想……

“你看見過你的智力嗎?”

現在這個不信者變得慌張了:“喔……嗯……醫生可以……

“我不是說頭腦,喏,”比爾打斷他,“是說智力。頭腦和智力是不同的。頭腦是醫生能在顱骨下麵看到的那部分。智力是頭腦裏發出來的思想。你從來沒有見到過你的智力,是嗎?”

“沒有,我想沒有。”

“你曾嗅到過你的智力嗎?或觸摸到過它嗎?或嚐過它嗎?或聽到過它嗎?沒有,你從來沒有,是嗎?所以根據你的推理,你沒有一點點智力。”

“我知道我有智力,”這人很氣憤地說。

“那麽我知道我也有神。”比爾說,很滿意他給出這個好的觀點。然後他想到一個聰明的結尾。旁邊的人群中站著一個少年,他的翻領上有一個玫瑰飾針。比爾借了飾針,說,“現在你明白我的觀點了嗎?”他用飾針刺這個前任神甫的手臂。

“嘿!”

“你感覺到它了嗎?”比爾問道。

“當然,”那人大聲說,揉了揉手臂,板著臉。

比爾咯咯地笑著說:“真可笑,我什麽也沒有感覺到。”

周圍的人都笑了起來。

“讓我用針刺一下你,你就會感覺到的。”

現在比爾把他的對手放到了他想要對方處的位置上:“那正是我要說的話。若你接受我所接受的同樣的基督,那麽你就會像我一樣地感覺到他。”

這不信者憤怒地跺著腳走了。比爾並不驚奇。盡管他成為一個基督徒隻有幾個月,但他向許多人作了見證。他意識到他無法用雄辯改變一個人的想法。信心是從神來的一種啟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