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博客

許多人或事,大概是不能按照鬥爭哲學那樣用“兩個凡是”來分類的,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何一對死敵都愛吃同一種佳肴、都愛娶同一類美女了。
個人資料
正文

州府華人

(2013-09-28 17:05:43) 下一個

 

 

 

 

1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城市薩克拉門托(SACRAMENTO),從1854年起至今,是加利福尼亞州的州府所在地,隻在18621月到5月期間因洪水原因臨時遷移到舊金山過。雄偉的州府大廈,始建於1860年,竣工於1874年。州府大廈正門前的州府街(也叫M街)有寬闊的中心綠化帶,近幾十年來兩邊建起了許多高樓。沿州府街向西行一公裏,就到了架在薩克拉門托河上眾多的橋梁之一 - 金碧輝煌的塔橋。橋下的河水是從北向南流的,沿河有供人步行和騎自行車的小路。沿河邊小路向北走兩公裏,就到了薩克拉門托河與美國河的匯合處,兩條河來自一西一東,匯合之後仍叫薩克拉門托河。就在匯合之後的河岸邊,一百七十年前出現了薩克拉門托這個城市,這城名的意思是神聖之事

 

雄偉的州府大廈(因2013916日華盛頓海軍基地慘案而降半旗)

 

州府街兩邊近幾十年建起了許多這樣的高樓

 

金碧輝煌的塔橋

 

大城不離水。除中國北京之外,世界上的大城市幾乎都形成在河邊或海邊。薩克拉門托老城,就形成在塔橋與I街橋(I街橋就是太平洋鐵路跨河進入薩克拉門托火車站的橋)之間的這一段河邊。薩克拉門托城區內,東西方向的街道按自北向南的順序以英文字母命名,南北方向的街道按自西向東的順序以阿拉伯數字命名。中心城區(DOWNTOWN)的範圍,是北起G街南R街和西起薩克拉門托河東岸東到18街的街道所圍成的長方形。這個長方形從西到東約兩公裏,從北到南約一公裏半。中心城區被數字街和字母街切成大約一百八十個街區,而薩克拉門托老城占其中的十二個街區。也就是說,中心城區這個大長方形中,從I街到M街和從薩克拉門托河到3街所圍成的小長方形,就是老城。後來因修建立交橋和橋下停車場,拆除了2街與3街之間的四個街區的一多半,但老城其餘的街區都被完好地保護留存至今。

薩克拉門托中心城區(DOWNTOWN)地圖

 

老城是薩克拉門托早期的交通樞紐,那時的火車站和船碼頭都在老城裏。老火車站如今是加州鐵路博物館,每個周末都有仿古的旅遊列車從這裏沿河向南開行八公裏左右再返回這裏。老船碼頭現在則停泊著一艘不再移動的三角王號(DELTA KING)輪船,船上是酒吧和餐廳等設施。

 

加州鐵路博物館

 

仿古列車

 

不再移動的三角王號(DELTA KING)輪船

 

如今每年九月勞工節和節前的周末,老城裏都舉行盛大的淘金熱歲月(GOLD RUSH DAYS紀念活動。這三天裏,老城的各條街道上都鋪上一英寸厚的粗砂,供穿著老式騎警服裝、佩戴老式槍支的“騎警”和招攬遊客的老式馬車奔跑行走。老火車站前的廣場上,則架起仿古的淘金槽,裏麵放進沙子和水,也放進一些象征金沙的金屬碎粒,槽邊有工作人員免費發放篩子和盛放金沙的小容器,三天中無數的淘金者在那裏排隊淘金,多是少年兒童和他們的監護人。老城各條街道上的店鋪全都開門營業,飯館的桌椅從裏麵一直擺到門外街道邊。服務人員和許多遊客穿著淘金時代的服裝。街邊還有幾處臨時搭建的舞台,上演歌舞或喜劇。淘金熱歲月紀念活動的三天裏,老城內人潮湧動,熱鬧非凡,超過北京的天壇廟會或上海的城隍廟假日的規模。美國是個汽車之國,可以想象,有些遊客不得不把車停到離老城很遠的地方再步行過來。

 

淘金熱歲月(GOLD RUSH DAYS紀念活動的標誌旗

 

馬車行走在鋪了粗砂的老城街道上

 

在街邊臨時搭建的舞台上演出歌舞

 

2

 

薩克拉門托城市始建於1840年代初。先是西班牙傳教士團體向當時的墨西哥統治者呈遞建城用地規劃申請獲得批準,動工幾年後,就趕上了18481月開始的淘金熱和18631月動工的太平洋鐵路建設工程。於是,在短短的三十年間,薩克拉門托中心城區就建成了,很像深圳速度,皆因占盡了天時地利。因為第一個金礦就是在薩克拉門托的美國河邊發現的,中央太平洋鐵路也是以薩克拉門托老城作為起點的。而距離薩克拉門托隻有一百多公裏的舊金山,那時已經是一個擁有比較完備的水運設施和各類服務行業的城市,就理所當然地成了淘金熱和太平洋鐵路兩項偉業的後勤基地,因而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真正的金山在薩克拉門托而不在舊金山。

華人勞工就是從那個時期開始坐海船進入美國的。美國的外國人入境檔案中,從1920年開始有華人入境記錄,但為數寥寥。1849年(淘金熱開始的第二年)起,進入美國的華人人數大增,之後連續三十年中,每年平均入境華人達到一萬人。他們大多從舊金山入境,然後去薩克拉門托的金礦和鐵路工地。從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工資發放資料來看,該工程後期(中央太平洋鐵路1863年動工、1870竣工)的華工比例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五。

但是,由於舊金山一直是兩大偉業的後方基地,名氣比薩克拉門托大得多。所以,華工無論是發財了還是喪失了勞動能力,多數人仍以在舊金山安家為榮。這就是薩克拉門托一直沒有舊金山那麽繁華的唐人街、華人人口比例也遠不如舊金山那麽高的原因。

一百多年前的薩克拉門托唐人街在什麽位置?是什麽樣子?1915年印製的薩克拉門托唐人街地圖上明確地說,當時的唐人街範圍是西起1街(即FRONT街)東到6街的這一段I街與J街之間的五個街區以及I街北邊的除南太平洋鐵路用地之外的街區。但是,上述唐人街範圍裏的房屋,除了位於老城被保護範圍內的一個街區之外,其餘的由於城市發展拆遷,至今已蕩然無存。如今的薩克拉門托唐人街,指西起3街東到5街、北起I街南到J街的這兩個街區。我們可以把這兩個街區叫作西區和東區,但這兩個街區內的所有建築物都是近四十多年裏興建的,一共隻有十三項建築物,它們是:沙加緬度華埠牌坊(廣東話稱薩克拉門托為沙加緬度、稱唐人街為華埠),麵臨J街,位於兩個街區的正中;黃氏大廈(老人公寓),麵臨J街,位於西區;漫遊者酒店,麵臨3街,位於西區;PERKO’S農場鮮貨餐廳,麵臨3街,位於西區;中華會館,麵臨I街,位於東區;平園公寓,麵臨I街,位於東區;中山紀念館及銅像,不臨街,銅像位於兩個街區的正中,紀念館位於東區;鄧高密公所(廣東話裏的“公所”、“堂”、“會館”一般是指家族聯合會的交往活動場所),現出租作為一家“蓮花泰國越南餐廳”,不臨街,位於東區;遡源堂(餘氏家族聯合會),現閑置招租,麵臨J街,位於東區;被招租橫幅蓋住名稱的中餐廳,麵臨J街,位於東區,它的背麵現在是“唐人街FENG SHUI禮品店”;寶塔樓(門上英文寫明樓名和招租用於會議等活動),麵臨J街,位於東區;秉公堂,麵臨5街,位於東區;一個與各建築物都不相連的車庫(屬於鄧高密公所的房產、因此隨租給“蓮花泰國越南餐廳”),不臨街,位於東區。這十三項建築物中,漫遊者酒店和PERKO’S農場鮮貨餐廳是老美經營的,但從建築物的屋頂風格看,肯定是他們租用華人房產。也就是說,今天的薩克拉門托唐人街占地隻有兩個街區,而且根本沒有舊金山唐人街那樣繁榮的商業街氣氛。

 

沙加緬度華埠牌坊

 

黃氏大廈

漫遊者酒店

 

PERKO’S農場鮮貨餐廳


中華會館

 

平園公寓

中山紀念館及銅像

 

鄧高密公所(現出租作為“蓮花泰國越南餐廳”、餐廳招牌在右側)

 

遡源堂(現閑置招租)

被招租橫幅蓋住名稱的中餐廳

 

被招租橫幅蓋住名稱的中餐廳背麵是“唐人街FENG SHUI禮品店”

寶塔樓(門上英文寫明樓名和招租用於會議等活動)


秉公堂(現閑置招租)
 

一個獨立車庫,屬於鄧高密公所,因此隨租給“蓮花泰國越南餐廳”

 

可見,今天的薩克拉門托唐人街已經名不副實。不過,從上述建築物的名稱中,還是可以了解一百多年來一些顯赫的華人家族。首先,“中華會館”是1934年由十一個家族聯合會共同創建的,它的現任主席姓陳。陳氏家族是薩克拉門托的華人望族,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經營海鮮雜貨倉儲批發,1933年建立的陳氏大宗產品批發公司對推動薩克拉門托的農牧副漁各行業起過促進作用。再從“黃氏大廈”可以知道,黃氏家族也是薩克拉門托的華人望族。現今遍布薩克拉門托的BEL AIR大型超市(個個像SAFEWAY超市那麽大),就是黃氏家族的黃威廉先生於1955年創建的,到1992年賣給RALEY’S時,已有十八家連鎖店。從“鄧高密公所”可以知道鄧氏家族在薩克拉門托華人中的地位,這個家族也是靠經營貿易和餐飲業起家的。在老城保留至今的FRONT街(即1街)與J街拐角處,有鄧世發先生的“發字號商城”。他1939年還在在州政府附近的L街上買下一家外表不起眼的“發字號酒吧餐廳”(FRANK FAT’S),至今每天開晚餐,星期一至五開午餐。這家酒吧餐廳數十年來生意興隆,總是官員滿座,政客雲集,被老美稱為“加州第三立法局”。從“遡源堂”可以知道餘氏家族同樣是薩克拉門托的華人望族,在肉類家禽方麵曾經引領過當地的消費潮流。在薩克拉門托的商界、政界和文教界有一定名氣的,還有鄺氏家族、李氏家族等。

鄧氏家族在老城保留區裏的“發字號商城”

 

州府附近的“發字號酒吧餐廳”被老美稱為“加州第三立法局”

3

 

這些著名的華人家族,代表的是從淘金熱歲月直到1980年移居到薩克拉門托的幾代老移民,中國詞匯“華僑”主要是指他們(當然“華僑”這個詞的本意不是這樣)。若研究一下世界各地的華僑出自中國什麽地方,很有意思。據統計資料,1950年以前到美國的華僑,絕大部分來自中國廣東。而來自廣東的華僑又主要來自三個地區:四邑(開平、恩平、新會、台山),三邑(南海、番禺、順德),中山。其中來自四邑的華僑占總數的百分之八十。而來自四邑的華僑中,台山人又占一半。在薩克拉門托的廣東人華僑,幾乎全部來自台山。這一批華僑中,現在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可能經曆過1910年到1940年美國執行“排華法案”時期的不公平待遇。根據“排華法案”,1910年之前來美國的華人若當時尚未加入美國籍,是要被遣送出境的;但由於遣送成本太高,遣送計劃實際上並沒有實行。在那一段時期,本該不再有多少新移民到美國的華人;可是畢竟已入美國籍的華人申請親人移民仍是合法的,所以那三十年中還有少量華人移民抵達美國,其中有合法的、有偷渡的。所以那時期華人一到舊金山,首先被送到天使島移民站(實際上是關押站),經過驗證不屬於偷渡(驗證時間需要幾天、幾個月或幾年),才能再回到舊金山入境;也有人一直到死被關在天使島。後來的美國黑人抗議種族歧視,說黑人坐公共汽車隻能坐在後麵,黑人不能與白人上同一所學校等。而在美國執行“排華法案”期間,華人是根本不準坐公共汽車的,也是根本不準上學的。當然,經曆過這些事的華僑,如今活著的肯定寥寥無幾。1940年,美國廢止了“排華法案”。之後十年華人向美國移民的情況,逐漸地恢複正常。

1950年到1980年,因為中國的國共兩黨之爭進入一個新階段,在這三十年裏,幾乎沒有人從中國大陸移民到美國,而台灣人移民到美國的卻越來越多,也有香港人移民到美國的(當然香港人移民的主要方向是英國和英聯邦國家)。到1980年底,在美國的華僑總人數為八十萬,其中加州占二十萬以上,薩克拉門托大約一萬。這個時期的薩克拉門托華僑就不光是來自廣東台山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來自台灣和香港。

1980年之後,中國大陸實行開放政策,大陸“新移民”蜂擁而來。到2010年底,在美國的華人總數(當然不包括持非移民簽證者)已經突破三百萬,其中約有一百八十萬是來自大陸的新移民。很怪,這些人即使入了美國籍,即使在美國住了三十年,大陸那邊仍然不稱他們為“華僑”,可見中國大陸的“華僑”是具有強烈時代色彩的一個詞。這一百八十萬人是不是全都產生於大陸的開放政策呢?也不是。因為第一,1990年布什政府頒發給因各種原因在美國的非移民中國大陸人十萬“六四綠卡”,經過二十年,到2010年,這十萬“六四綠卡”可能產生出四十萬新移民。第二,1990年以後,通過留學、經商、務工等渠道移民到美國的大陸華人,大約有三十萬,這三十萬人自滾雪球(在美婚育和申請擔保國內親友移民來美等),可能變成一百萬新移民。第三,通過偷渡來美成功之後蒙特赦(每一任新總統上台必有特赦)、和攜款潛逃來美的大陸貪官渠道產生的新移民,大約各二十萬,又是一個四十萬。1980年到2010年美國的一百八十萬大陸新移民基本上是這樣構成的。另外,在這三十年中,來自廣東或來自台港的八十萬華僑中,也可能增長出四十萬左右的新移民。所以,2010年在美華人總數比1980年多出二百二十萬,是合情合理的。薩克拉門托的華人增長率,與全美情況基本一致。不過這裏通過老華僑渠道成為新移民的比例可能大一些;通過留學渠道產生的新移民比例可能小一些(因為薩克拉門托沒有像矽穀那樣的華人占到三分之一從業人員的高科技產業);薩克拉門托可能也沒有通過偷渡獲特赦和大陸貪官攜款潛逃而產生的新移民(因為偷渡者的目的地一般都是紐約,另外據說在薩克拉門托沒有像洛杉磯那樣以貪官為金主的“二奶村”)。

 

(二○一三年九月寫於美國加州薩克拉門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快樂的傻瓜 回複 悄悄話 寫的好,介紹的詳細,讓人渴望去看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