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借錢的日子不好過

(2011-12-20 20:38:33) 下一個

從打記事起,一直都得到很多朋友的幫助和關照,不僅有精神方麵的,更有物質上的,對此,本人常懷感激之心。在所有的幫助和關照中,印象最深而且最難受的有兩次借錢,那種感受真是借錢的日子不好過。

第一次是近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時的我剛剛結婚,白手起家。結婚的時候,好心的朋友看到我父母從湖南老家鄉下來,為了讓他們不感到寂寞,於是主動借給我一個14英寸的彩電。沒想到,兩星期之後,朋友媽媽的姐姐來訪,還打算在她家長住,於是又將那電視機要了回去。沒辦法,隻好自己買台新的。那時的電視機特貴,一台25英寸的康佳彩電得花3500塊錢,我和老婆左湊右湊,怎麽也差上1500塊。看到這種情況,哥們梁弟毫不猶豫的從他口袋裏拿出1500元來,我們也就順利的將25寸的康佳彩電搬回了家。

電視是買了,接下來得還錢!當時我的工資每月是120塊,老婆工資是90元,外加為數不多的獎金。一個月除了四個人的生活費,工資就所剩無幾了。一想到欠人家這麽多的錢,還不知道要哪一天才還得清,就覺都睡不好,那種日子確實難過。於是不得不經常加班加點,替別人做設計,搞點外快來補貼。那時候,自己年輕,精力旺盛,加之人緣好,結果每天總是忙忙碌碌的,連周末也沒得休息。這種日子過了三個月,借的1500塊錢才還清。這次借錢,實在是因為窮,窮的時候向人借錢,那借錢的日子不好過!

二十年之後,經濟狀況與剛結婚時相比,有了天淵之別,可以說基本生活是無憂了,自己認為向別人借錢的可能性也不大。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去年高中同學畢業30周年的一次聚會(10月2號),又把我變成了借債人。聚會前的一個月,老同學打來電話,告知高中同學要聚會了,希望我能回去,見見好多30年都沒能見到過的老同學,聊聊家常。因為那時工作忙,加之四月份才回了一次國,假期也用完了,我隻好答應在聚會的那天打個電話。想到搞聚會要花錢,為了支持老同學,答應出點錢做活動經費。

多年來,老家有事,總是請30多年的老朋友,在縣城工作的張君幫忙,每次也把錢寄到他那裏,一般一年寄上一次。不過這次事不湊巧,前不久才剛剛寄過,而且張君當時人又不在縣城,於是打電話給他說明情況。張君一聽,頓感欣慰,他說“錢先幫你出著,下次寄錢回家時再還我”。自從結婚生活好轉後,我就再沒有借過錢,不過事以至此,又是多年的老友,也就隻好這樣了。

借了錢,心裏老是惦記著。不但自己記著,還要老婆幫忙記著,生怕下次寄錢的時候忘記。時間一個月一個月的過去,好不容易到了再次寄錢給老母親的時候了。寄完錢,千叮呤萬囑咐,要張君自己先把我向他借的錢拿掉,再把餘款送給老母親。張君在縣城一政府部門做官,為人特別正直,在百姓中有著相當好的口杯,一直很忙,特別是在那幾天。因為有事在心,在他把錢給我老母親的時候,居然忘了留下我向他借的錢。結果老友就一直做著我的債主,我和老婆也一直寄著欠錢這回事。

美國人的習慣是不向私人借錢,來美久了,我們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借著張君的錢,心裏總是感到不自在,可以說是時時惦記著要還。這不,一晃又到年底了,老婆再次摧我趕緊還錢,真好趕上侄女結婚要送點禮,於是把欠張君的錢一同寄給了張君。為了不再同複上次的故事,這次老婆把錢寄完後,我就每隔幾天打個電話給張君,要他記住先把我欠他的錢拿掉。他笑答“這次再不拿,就算你還了”。

早幾天打電話回家,從老母親那得知老友已經把錢送過去了,也把我借他的錢拿了,頓時一塊石頭落地。有點錢了,不得已借錢還不了,那種感受真是借錢的日子不好過。

有了這兩次“借錢的日子不好過”的經曆,今後最好不要隨便向別人借錢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