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an.f的博客

女兒說她喜歡一種冷飲叫糯米糍,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吃了糯米糍。
正文

我心中的‘小虎隊’ (2006-05-17 01:26:56)

(2011-07-15 23:39:02) 下一個
我已經好久不傷心了。近幾年有幾位對我很好、很親近的人逝去...,心象長了一層硬殼。人人都覺得我冷漠,自己知道:那殼的裏麵其實還是軟的。
     18時,我在辦公室下了網,沉浸在一種心境中,路上聽到一首歌,象騰格爾的聲音反複唱著“我的家鄉”很悲涼,我突然抑製不住情緒,流淚了….路上人很多,在看我….
     他們還在台灣嗎?他們是我心中永遠的“小虎隊“。
     畢業後,隻做了一年高一的英語教師,便被“挖”到外事接待部門,談項目、上會議、接待各色團隊。開放台胞赴大陸探親後,我們便也接待台灣探親、拜佛的團隊。那時我叫他們“呆包”,因為他們亂買東西。每次接團都以“您是第幾次做“呆包”了?希望這次不要再做了”為開場白。那時我事事隨順,又登畫冊、又上電視,儼然這座城市的形象大使,被恭維繞著,被驕嬌二氣托著,看什麽都不順眼。台灣一家出版社(皇冠)的幾位先生來訪,我拿到客人名單時,見到一位先生姓賴,竟“生澀”到說:“您為什麽要姓賴?多不好聽啊?”搞得哄堂大笑,以後的活動中大家總說:你不喜歡的那個“賴”不見了,你不喜歡的那個“賴”在那裏。新竹還是高雄有個“慈音寺”常常組織居士來拜佛,這邊由佛教協會接待。他們的組織者叫張寶源,每次都邀我帶團。台灣那邊他們是交旅行社做的,每次團來都有隨員。一位叫陸寶鑫的男孩子,很活勃與我很談的來。他告訴我:台灣有個“小貓隊”,還有個“小虎隊”,並唱《青蘋果樂園》給我聽。那時這邊還沒帶子,他說下次他們社有人來一定送一盒給我。以後見到青蘋果就想念那盒帶。終於又來了一位林先生,他說陸先生讓他買帶給我,因走時倉促在台灣沒買,途中也沒見到。已經拜托下次來的廖先生帶給我。因為他和陸先生是同事,我們很快便熟了。林先生很溫和,看上去也很年輕,一路上,我用對弟弟的口吻同他說話。告別時他在“大酒店”(他們叫來象“打狗店”)請我喝冰咖啡,然後很認真地對我說:“我們這幾位,都三十多歲誒,你說話的方式,讓我們很沒麵子。”弟弟們一齊都變成了哥哥,我好不尷尬。
     廖先生來了,給我帶來了《青蘋果樂園》,並告訴我帶子很貴。是的,那時我們收入都很少。廖先生,當時是“富大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理。我問他什麽叫“有限責任”,他說:“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小老板。”我不解。廖先生是冬天最冷的時候來的,踩線的,我們的旅行十分艱苦,除了沒騎馬騎駱駝,什麽交通方式都用了。臨走,他在我的同事麵前,為我說了許多好話。
     那年10月中旬,廖先生給我打來電話,說“慈音寺”的客人要來旅遊並參拜普陀山,要他請我去做全程導遊。就這樣我們又見麵了。客人在普陀拜佛七天,我無所事事。廖先生勸我拜佛,我說:“不拜,沒用!”他說:“等你做了經理,你家有了買賣,就有用了。”“我不想做經理,我家也沒買賣”,我把他氣的幹瞪眼。實際我家有拜佛的淵源,姥姥、媽媽都很信佛,可父親不允許我們信。我生來是“天忌葷”的,是在父親的“教誨”下,在十歲以後吃葷的。在山上住的那幾天,心中很不安靜,一天全團在潮音洞遊覽,領隊說:有緣的人可以在這裏看到…..,我沒敢告訴任何人:我曾看到一團潔白的雲霧,中間似乎有個人型,變幻著怎麽也看不清,再一定睛就不見了。我不敢再做他想,當晚我便乖乖的同客人一起做法事。廖先生看到了我,臉上掛著譏諷:“你不是說過不拜嗎?”我無言。奇怪在拜佛做法事時,心中總感覺到無比的愉悅。
     在告別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廖先生結清了賬務。他忽然用一種很陌生的口氣開始同我講話,(我一直不解:最愛批我的父親也不會用這樣的方式,對我說這樣的話,這也正是我感謝他的原由)“我認為你很虛偽,心裏想的事,不願意承認,而且從小被人寵慣了,他們都在恭維你,使你很自大,認不清自己……”我當時的情形,用目瞪口呆來形容是最貼切的,成了二丈和尚,搞不清是誰在和我講話,那聲音、那語調好陌生…..。不記得他說了多久,可內容我都記得,他仿佛一直在天上看著我,了解我的舉動,還知道我心中曾經怎麽想。“你走吧,我要休息了”,他甩下我,進了衛生間,過了許久我才醒悟過來,聽著他仿佛在漱口我拉開了門“誰告訴你的這些?你怎麽能這樣對我說話?”隻見他滿口泡沫,一臉茫然…….。
    一夜無眠,反複想他的話:他說的全對!礙於麵子,第二天我沒有早起,也沒送船,以後也沒有和他聯係。客人走後,我獨自來到海邊的沙灘上,不知誰在那裏寫了兩行字:“青山本無憂,因雪白了頭;碧海本無愁,因風起了皺。”突然領悟了天地之悠悠,意識到了從前自己的淺薄,隻覺雙腿一軟,跪向大海,痛哭了起來……
    那天看《藝術人生》兩位當年的紅星流著淚,談起對人生的感悟,竟與我那天在普陀的想法是如此相似。謝謝廖钜銓讓我在那樣的年紀便看清楚了自己。
     以後還有幾件巧合的事,我隻好相信因緣際會:我怎麽會認識廖先生?我們怎麽會來到普陀山?他又怎麽會在那裏對我說那樣的一通話?廖先生,你知道嗎?你的一席話使我正視了自己,使我領悟了人生,一生享用不盡。我很想找到你,向你說聲謝謝。
     我要再去一趟普陀山。
     陸先生、林先生、廖先生三位台灣哥哥,是他們將“小虎隊”介紹給我,將《青蘋果樂園》帶給我,在後來的日子裏,我聽著“小虎隊”的歌,仿佛是他們唱的,便會在心中幻化出他們的身影...
我已經好久不傷心了。近幾年有幾位對我很好、很親近的人逝去...,心象長了一層硬殼。人人都覺得我冷漠,自己知道:那殼的裏麵其實還是軟的。
     18時,我在辦公室下了網,沉浸在一種心境中,路上聽到一首歌,象騰格爾的聲音反複唱著“我的家鄉”很悲涼,我突然抑製不住情緒,流淚了….路上人很多,在看我….
     他們還在台灣嗎?他們是我心中永遠的“小虎隊“。
     畢業後,隻做了一年高一的英語教師,便被“挖”到外事接待部門,談項目、上會議、接待各色團隊。開放台胞赴大陸探親後,我們便也接待台灣探親、拜佛的團隊。那時我叫他們“呆包”,因為他們亂買東西。每次接團都以“您是第幾次做“呆包”了?希望這次不要再做了”為開場白。那時我事事隨順,又登畫冊、又上電視,儼然這座城市的形象大使,被恭維繞著,被驕嬌二氣托著,看什麽都不順眼。台灣一家出版社(皇冠)的幾位先生來訪,我拿到客人名單時,見到一位先生姓賴,竟“生澀”到說:“您為什麽要姓賴?多不好聽啊?”搞得哄堂大笑,以後的活動中大家總說:你不喜歡的那個“賴”不見了,你不喜歡的那個“賴”在那裏。新竹還是高雄有個“慈音寺”常常組織居士來拜佛,這邊由佛教協會接待。他們的組織者叫張寶源,每次都邀我帶團。台灣那邊他們是交旅行社做的,每次團來都有隨員。一位叫陸寶鑫的男孩子,很活勃與我很談的來。他告訴我:台灣有個“小貓隊”,還有個“小虎隊”,並唱《青蘋果樂園》給我聽。那時這邊還沒帶子,他說下次他們社有人來一定送一盒給我。以後見到青蘋果就想念那盒帶。終於又來了一位林先生,他說陸先生讓他買帶給我,因走時倉促在台灣沒買,途中也沒見到。已經拜托下次來的廖先生帶給我。因為他和陸先生是同事,我們很快便熟了。林先生很溫和,看上去也很年輕,一路上,我用對弟弟的口吻同他說話。告別時他在“大酒店”(他們叫來象“打狗店”)請我喝冰咖啡,然後很認真地對我說:“我們這幾位,都三十多歲誒,你說話的方式,讓我們很沒麵子。”弟弟們一齊都變成了哥哥,我好不尷尬。
     廖先生來了,給我帶來了《青蘋果樂園》,並告訴我帶子很貴。是的,那時我們收入都很少。廖先生,當時是“富大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理。我問他什麽叫“有限責任”,他說:“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小老板。”我不解。廖先生是冬天最冷的時候來的,踩線的,我們的旅行十分艱苦,除了沒騎馬騎駱駝,什麽交通方式都用了。臨走,他在我的同事麵前,為我說了許多好話。
     那年10月中旬,廖先生給我打來電話,說“慈音寺”的客人要來旅遊並參拜普陀山,要他請我去做全程導遊。就這樣我們又見麵了。客人在普陀拜佛七天,我無所事事。廖先生勸我拜佛,我說:“不拜,沒用!”他說:“等你做了經理,你家有了買賣,就有用了。”“我不想做經理,我家也沒買賣”,我把他氣的幹瞪眼。實際我家有拜佛的淵源,姥姥、媽媽都很信佛,可父親不允許我們信。我生來是“天忌葷”的,是在父親的“教誨”下,在十歲以後吃葷的。在山上住的那幾天,心中很不安靜,一天全團在潮音洞遊覽,領隊說:有緣的人可以在這裏看到…..,我沒敢告訴任何人:我曾看到一團潔白的雲霧,中間似乎有個人型,變幻著怎麽也看不清,再一定睛就不見了。我不敢再做他想,當晚我便乖乖的同客人一起做法事。廖先生看到了我,臉上掛著譏諷:“你不是說過不拜嗎?”我無言。奇怪在拜佛做法事時,心中總感覺到無比的愉悅。
     在告別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廖先生結清了賬務。他忽然用一種很陌生的口氣開始同我講話,(我一直不解:最愛批我的父親也不會用這樣的方式,對我說這樣的話,這也正是我感謝他的原由)“我認為你很虛偽,心裏想的事,不願意承認,而且從小被人寵慣了,他們都在恭維你,使你很自大,認不清自己……”我當時的情形,用目瞪口呆來形容是最貼切的,成了二丈和尚,搞不清是誰在和我講話,那聲音、那語調好陌生…..。不記得他說了多久,可內容我都記得,他仿佛一直在天上看著我,了解我的舉動,還知道我心中曾經怎麽想。“你走吧,我要休息了”,他甩下我,進了衛生間,過了許久我才醒悟過來,聽著他仿佛在漱口我拉開了門“誰告訴你的這些?你怎麽能這樣對我說話?”隻見他滿口泡沫,一臉茫然…….。
    一夜無眠,反複想他的話:他說的全對!礙於麵子,第二天我沒有早起,也沒送船,以後也沒有和他聯係。客人走後,我獨自來到海邊的沙灘上,不知誰在那裏寫了兩行字:“青山本無憂,因雪白了頭;碧海本無愁,因風起了皺。”突然領悟了天地之悠悠,意識到了從前自己的淺薄,隻覺雙腿一軟,跪向大海,痛哭了起來……
    那天看《藝術人生》兩位當年的紅星流著淚,談起對人生的感悟,竟與我那天在普陀的想法是如此相似。謝謝廖钜銓讓我在那樣的年紀便看清楚了自己。
     以後還有幾件巧合的事,我隻好相信因緣際會:我怎麽會認識廖先生?我們怎麽會來到普陀山?他又怎麽會在那裏對我說那樣的一通話?廖先生,你知道嗎?你的一席話使我正視了自己,使我領悟了人生,一生享用不盡。我很想找到你,向你說聲謝謝。
     我要再去一趟普陀山。
     陸先生、林先生、廖先生三位台灣哥哥,是他們將“小虎隊”介紹給我,將《青蘋果樂園》帶給我,在後來的日子裏,我聽著“小虎隊”的歌,仿佛是他們唱的,便會在心中幻化出他們的身影...
我已經好久不傷心了。近幾年有幾位對我很好、很親近的人逝去...,心象長了一層硬殼。人人都覺得我冷漠,自己知道:那殼的裏麵其實還是軟的。
     18時,我在辦公室下了網,沉浸在一種心境中,路上聽到一首歌,象騰格爾的聲音反複唱著“我的家鄉”很悲涼,我突然抑製不住情緒,流淚了….路上人很多,在看我….
     他們還在台灣嗎?他們是我心中永遠的“小虎隊“。
     畢業後,隻做了一年高一的英語教師,便被“挖”到外事接待部門,談項目、上會議、接待各色團隊。開放台胞赴大陸探親後,我們便也接待台灣探親、拜佛的團隊。那時我叫他們“呆包”,因為他們亂買東西。每次接團都以“您是第幾次做“呆包”了?希望這次不要再做了”為開場白。那時我事事隨順,又登畫冊、又上電視,儼然這座城市的形象大使,被恭維繞著,被驕嬌二氣托著,看什麽都不順眼。台灣一家出版社(皇冠)的幾位先生來訪,我拿到客人名單時,見到一位先生姓賴,竟“生澀”到說:“您為什麽要姓賴?多不好聽啊?”搞得哄堂大笑,以後的活動中大家總說:你不喜歡的那個“賴”不見了,你不喜歡的那個“賴”在那裏。新竹還是高雄有個“慈音寺”常常組織居士來拜佛,這邊由佛教協會接待。他們的組織者叫張寶源,每次都邀我帶團。台灣那邊他們是交旅行社做的,每次團來都有隨員。一位叫陸寶鑫的男孩子,很活勃與我很談的來。他告訴我:台灣有個“小貓隊”,還有個“小虎隊”,並唱《青蘋果樂園》給我聽。那時這邊還沒帶子,他說下次他們社有人來一定送一盒給我。以後見到青蘋果就想念那盒帶。終於又來了一位林先生,他說陸先生讓他買帶給我,因走時倉促在台灣沒買,途中也沒見到。已經拜托下次來的廖先生帶給我。因為他和陸先生是同事,我們很快便熟了。林先生很溫和,看上去也很年輕,一路上,我用對弟弟的口吻同他說話。告別時他在“大酒店”(他們叫來象“打狗店”)請我喝冰咖啡,然後很認真地對我說:“我們這幾位,都三十多歲誒,你說話的方式,讓我們很沒麵子。”弟弟們一齊都變成了哥哥,我好不尷尬。
     廖先生來了,給我帶來了《青蘋果樂園》,並告訴我帶子很貴。是的,那時我們收入都很少。廖先生,當時是“富大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理。我問他什麽叫“有限責任”,他說:“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小老板。”我不解。廖先生是冬天最冷的時候來的,踩線的,我們的旅行十分艱苦,除了沒騎馬騎駱駝,什麽交通方式都用了。臨走,他在我的同事麵前,為我說了許多好話。
     那年10月中旬,廖先生給我打來電話,說“慈音寺”的客人要來旅遊並參拜普陀山,要他請我去做全程導遊。就這樣我們又見麵了。客人在普陀拜佛七天,我無所事事。廖先生勸我拜佛,我說:“不拜,沒用!”他說:“等你做了經理,你家有了買賣,就有用了。”“我不想做經理,我家也沒買賣”,我把他氣的幹瞪眼。實際我家有拜佛的淵源,姥姥、媽媽都很信佛,可父親不允許我們信。我生來是“天忌葷”的,是在父親的“教誨”下,在十歲以後吃葷的。在山上住的那幾天,心中很不安靜,一天全團在潮音洞遊覽,領隊說:有緣的人可以在這裏看到…..,我沒敢告訴任何人:我曾看到一團潔白的雲霧,中間似乎有個人型,變幻著怎麽也看不清,再一定睛就不見了。我不敢再做他想,當晚我便乖乖的同客人一起做法事。廖先生看到了我,臉上掛著譏諷:“你不是說過不拜嗎?”我無言。奇怪在拜佛做法事時,心中總感覺到無比的愉悅。
     在告別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廖先生結清了賬務。他忽然用一種很陌生的口氣開始同我講話,(我一直不解:最愛批我的父親也不會用這樣的方式,對我說這樣的話,這也正是我感謝他的原由)“我認為你很虛偽,心裏想的事,不願意承認,而且從小被人寵慣了,他們都在恭維你,使你很自大,認不清自己……”我當時的情形,用目瞪口呆來形容是最貼切的,成了二丈和尚,搞不清是誰在和我講話,那聲音、那語調好陌生…..。不記得他說了多久,可內容我都記得,他仿佛一直在天上看著我,了解我的舉動,還知道我心中曾經怎麽想。“你走吧,我要休息了”,他甩下我,進了衛生間,過了許久我才醒悟過來,聽著他仿佛在漱口我拉開了門“誰告訴你的這些?你怎麽能這樣對我說話?”隻見他滿口泡沫,一臉茫然…….。
    一夜無眠,反複想他的話:他說的全對!礙於麵子,第二天我沒有早起,也沒送船,以後也沒有和他聯係。客人走後,我獨自來到海邊的沙灘上,不知誰在那裏寫了兩行字:“青山本無憂,因雪白了頭;碧海本無愁,因風起了皺。”突然領悟了天地之悠悠,意識到了從前自己的淺薄,隻覺雙腿一軟,跪向大海,痛哭了起來……
    那天看《藝術人生》兩位當年的紅星流著淚,談起對人生的感悟,竟與我那天在普陀的想法是如此相似。謝謝廖钜銓讓我在那樣的年紀便看清楚了自己。
     以後還有幾件巧合的事,我隻好相信因緣際會:我怎麽會認識廖先生?我們怎麽會來到普陀山?他又怎麽會在那裏對我說那樣的一通話?廖先生,你知道嗎?你的一席話使我正視了自己,使我領悟了人生,一生享用不盡。我很想找到你,向你說聲謝謝。
     我要再去一趟普陀山。
     陸先生、林先生、廖先生三位台灣哥哥,是他們將“小虎隊”介紹給我,將《青蘋果樂園》帶給我,在後來的日子裏,我聽著“小虎隊”的歌,仿佛是他們唱的,便會在心中幻化出他們的身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