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an.f的博客

女兒說她喜歡一種冷飲叫糯米糍,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吃了糯米糍。
正文

聚寶盆的傳說——東圪坨埔村的故事

(2011-07-15 23:25:21) 下一個

在我們市轄的幾區幾縣中,關於渾源縣的話題是最多的,著名的北嶽恒山的主峰就在渾源縣境內,恒山是黃河、海河兩大水係的分水嶺,恒山以北叫塞外,恒山以南就是我們中原文化的腹地了,渾源這名字是渾河源頭的意思。

關於渾源的話題總是褒貶相雜的,渾源人的性格也是典型山西式的,平時隱忍大度很不起眼,急來智慧尖銳令人刮目相看,據傳曆代戰亂陸續有不少宮女嬪妃在這裏被遣散,所以這裏也是生長美女的地方,也是貂禪的故鄉,這裏的女孩嬌美可人,很討人喜歡的樣子。

我要講的這個傳說和零散的幾段記憶,也是關於渾源縣南榆林鄉東圪坨埔村的,最近關於這個村子的話題很多:有稱讚他們是“救人村”,多年來村民們救助了很多在山裏出了車禍的司乘人員;也有報道說村民們哄拿了事故車輛散落的東西。這裏也是恒山旅遊線上窯洞遊的著名景點...。

現在這個聚寶盆的故事被歸入恒山導遊詞了,可是在我們那一代,我師傅是教我講給這個小小的東圪坨埔村的,因為這裏的土壤在陽光的照耀下,總會點點發光。

據說在很多年以前,神仙將一個聚寶盆埋在了東圪坨埔村下,從此這個地方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有一年來了一個貪婪的人,想偷偷把這聚寶盆據為己有,每夜趁村民熟睡的時候在這裏東挖西挖,終於有一天聚寶盆被他找到了,聚寶盆的光芒照得大地如同白晝,在它被觸到的那一瞬間,頃然化作無數亮閃閃的金色沙礫,繽紛撒落在這裏的河穀山川。

今天,聚寶盆的光芒仍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閃爍,也在這些平實的村民心裏發光。

東圪坨埔村是個很安靜的小村莊,安詳地躺在大山的懷抱裏,東圪坨埔村也是個喧鬧的小村莊,因為有一條通往恒山、五台山、河北省的公路從村邊經過,過往的遊客常常被它典型的黃土高原式的景致迷住,喜歡停車欣賞,住足拍照.....遊客的到來,也是這裏女人、孩子們的興奮。

站在路邊的打穀場,隔河遠眺東圪坨埔村,和諧、安詳、自然..它真的很美,縷縷的炊煙、點點人物、運動的雞狗牛羊...一幅靜中有動的畫麵...。記得一位歐洲男士陶醉了半天後對我說:真想在這裏度一個月假,種種田、放放羊...。

也就是在這個東圪坨埔村,永遠在我記憶裏保存了兩個美好的女孩。一個是我們總社的全程導遊叫WEIWEI,一個是村裏的年輕新媳婦,隻是個十幾歲的小女孩。薇薇是個北京女孩,那年大學剛畢業,適中的身材,天真的圓臉,大大的眼睛,眼毛翹翹的,很像個洋娃娃,她帶著一個瑞士師生研考團。

那是個冬季,大約是在春節以後,農民們很閑,也沒什麽娛樂,我們停車後,就有不少孩子媳婦圍攏來,我就看到了那個新媳婦,她的一身新衣很耀眼,稚氣的臉,皮膚白裏透紅,整個人是溫潤的柔美,我問她多大,她說:十七歲,剛嫁過來的,娘家是山後WU 城的,我感慨,自己比她大好多歲呢,她羨慕地看著我們:“你們真厲害,女人也會說外國人的話”。

這時我也轉頭去看WEIWEI ,見她清澈的大眼睛裏滿是淚水,就要溢出來了:“他們好窮,好可憐啊”,她幽憂地說。

這就是我記憶裏的兩個美好。

那時的導遊後來出國、留洋者居多,可是WEIWEI一直是總社的業務標兵,形象天使。

那個小媳婦後來有了一兒一女,因為他們住在路旁,我經常帶客人去參觀她家的窯洞,客人有時會送給孩子糖果,我也為那缺鈣的孩子帶過藥品。

有一次,我帶世界一家著名百年企業的懂事長夫婦去她家參觀,那位愛好攝影的丈夫有好幾部相機,就將一台長鏡頭的放在院牆上忘記了帶走,返程的時候她在路邊已經等我們很久了。

後來,孩子大些後,聽說他們夫婦到市裏來打工了,再也沒有見到過。他們的窯洞留給一個遠房大爺照看居住,仍然是往來遊客們常常光顧的地方。

想起了另一個故事,有一次我帶了個美國團隊在這裏參觀,有個長腿的小夥子,到村莊裏邊去逛了,回來很開心地說,他親手用轆轤搖上來一桶井水,可到了恒山懸空寺他就不開心了:錢夾子不見了!我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肯定丟到村子裏了,也可能是掉到水井裏..。

我建議在返回的途中停車到村子裏找找,那位身寬體高的大老美領隊一直搖頭,他說:你們知道他們有多窮嗎?然後斷言不必回去了....。我堅信能找到的,果然我們剛停下車,就有位村民馬上帶我們去村長家,村長要求失主當麵驗查了找回的錢夾子,確認沒丟什麽之後,他要留下了一點零美元給那位村民做紀念。

聚寶盆的故事並沒有給村民們帶來財富,這裏一直很貧窮,遊客們很少給他們錢的,偶爾會給小孩一點零錢,他們經常會買女人們手中正繡著的鞋墊,正剪著的窗花..也買孩子手中玩耍的銅鈴鐺...。

最近這些年東圪坨埔村又多了個“救人村”的名號,這是外地的客人賦予的。京大高速開通後,從馬蓮莊下來可以不經過大同,直接去恒山、應縣木塔、五台山...,路還是要經過東圪坨埔村,慢慢的這裏村民一次次在山裏搶救車禍遇險傷員的事跡就傳得很遠..。

記得有一位壯年漢子在嚴寒的季節跳進冰水裏救人,結果雙腿被凍殘疾,失去了勞動能力,因為湊不夠醫療費用,媒體曾發動市民捐助醫治...。

可是,我也曾聽到另外一種聲音:有獲救的卡車司機,抱怨村民哄搶了他們散落的糧食...。也在電視上看到村民解釋說:他們曾一次次把散落在車禍現場包裝完好的物品,一點點整理起來,搬回窯洞裏替物主保管,也確實曾經把灑落在土地上的糧食,掃回家挑揀後食用了...。

曾經有位日本遊客給這裏的一戶窯洞題下了楹聯:“和氣致祥,長樂無極”,表達了對這裏村民的美好祝願。聚寶盆的傳說,在這裏世代流傳,雖然這裏的村民並不富裕,可是我分明看到有金子般的光芒,閃在這裏的山川間,也閃在村民們的心靈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