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風朗月

寫自己所想,在茫茫的網海中,讓思想散如灰燼。
正文

執教獅城之二:文化疏離

(2011-05-16 03:42:19) 下一個

很長時間,心情就像赤道的天氣一樣鬱悶,這種鬱悶又象是一層濕重的霧,將你團團圍住。有一天,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站在一望無際的水邊,享受著大風的吹拂與雨水的激打,嘴裏還念著:“嗬,天風海雨。”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我給自己做了個夢的解析,我覺得在我的心底裏渴望著一個闊大無垠的境界,渴望著有一種精神的水源滋潤我亦已幹枯的身心,也渴望一種力量能讓我從壓抑、麻木中蘇醒。

都說香港是文化沙漠,初到新加坡,覺得這個頭銜應該給新加坡才對。香港畢竟有流行音樂、流行小說、武俠小說,有些流行音樂、小說堪稱精品,反映著這個時代人的心理與精神狀態。而在新加坡你看不到有多少高品味的文學藝術作品,聽不到多少有深刻思想內涵的言論。語言的乏味,表現的是思想的貧瘠,思維的單一,導致的是趣味的喪失。新加坡有世界一流的劇院,有世界一流的展館,也經常會邀請海外的藝術團體來進行表演,但這種藝術之光,總覺得一直遊離於新加坡社會之外,瞬息即逝。新加坡一直努力打造藝術、文化之都的形象,對文化藝術勉力支持,尤其注重支持本地藝術的發展。在中國已麵臨絕種的地方戲,不少在新加坡卻得到了保存,比如潮州戲、粵劇什麽的。每到七月中元節,各個社區都會搭台唱大戲,一為娛神,二為給那些鄉音未改的老人一些文化享受。新加坡藝術理事會對這些傳統文化藝術的保存者都有資金支持。雖則如此,新加坡的中青年一代其實已無法欣賞這些“藝術”,我也不覺得那是“藝術”,隻不過是一些草台班子罷了,實在不能代表新加坡的文化。

新加坡為普及藝術也常常讓一些藝術團體在社區俱樂部、商場、組屋樓下特設的表演場地、植物園等公共場所演出,雖有音樂的節奏和旋律,但隻能作為人們休閑、野餐、購物時的背景音樂,實在很難激起你內心的、能與之共鳴的某種東西。

新加坡有五個電視頻道,其中兩個是華文的,兩個英文,而我看得最多的節目就是新聞,其他不足觀也。電視劇也有一些反映本地人生活、本地社會問題的,如《小孩不笨》、《荷蘭村》之類,有些搞笑、噱頭可以讓你咧一咧嘴,但畢竟缺少對人生的深刻洞察,難留餘味。演員十年來就那幾個老麵孔,有一段時間沒看電視劇,偶爾再看時,發現這兩個人的關係怎麽不對了,原來是夫妻,現在怎麽成兄妹了,才發現又是另一部電視劇了。到了國外,才知道中國的全民普及教育是多麽的徹底,電視台以其豐富的信息量豐富了全民的知識,而且,每種文化層次、不同的文化需求都可以找到相應的頻道。不說“世紀大講堂”、“百家講壇”這些有較濃學術味的節目,“今日說法”、“ 消費主張”、“中華醫藥”也是潛移默化地為大眾普及著知識,難怪中國人這麽聰明。比起新加坡,“愚民”在中國電視普及的地方,比例還是很小的。新加坡的節目,除了新聞,就是娛樂,偶爾有一些國會辯論的直播,每個星期有一次新聞深度透析節目。也許是因為小國寡民,缺少節目製作人才,也許是因為過於嚴格的版權法,限製了知識的傳播。哪怕是新聞節目,也是缺少新鮮度,一個微不足道的事件,也會今天報道了,明天再報道。也難怪,這麽小的國家,這麽有序的秩序,哪有多少大事發生嗬?更不會有中國出現的什麽“我的爸爸是李剛”、“躲貓貓死”之類那麽有趣、出人意料的新聞。新加坡文化之單調乏味可見一般。

新加坡是個雙語國家,英文占著主導地位,但新加坡的官方指導思想又是想以英語作為一個工具,而以本民族文化作為自己文化的內核。現代語言學已用充分的理論說明了這是很難做到的:文化規約著語言,語言構成文化本身。不是我說話,而是話說我。語言不是一個能與文化脫離的簡單的工具,它會形成我們個人的意識與文化性格。使用不同的語言還會帶來不同的思維方式。新加坡文化的貧弱也宣告了新加坡以西方語言為用,以中華文化為體的想法的破產。英語在教學、工作上的普及使得新一代的新加坡人越來越西化,很難再去接受傳統的民族文化,更談不上在民族文化上進行創新。缺少新鮮文化血液的華文變成了僵死並垂死的語言,被稱為“巴刹(菜場)語言”。而對西方文化的接受,也呈現出多種不同的態勢。新加坡的教育依托歐美,新加坡的精英階層大多是從歐美留學回國的。但新加坡政府更為注重科學、經濟的發展,而對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的傳播則相對貧弱,西方的文化價值觀與新加坡強調的忠君、愛國思想不能融合,也不是新加坡政府所樂見的。但語言與文化的不可分割性,西方的價值觀、思維方式、意識形態還是跟著語言進來了,但很淺,不能形成潛水深流。

我在課堂上讓學生呈現和新加坡文化有關的方麵,呈現得最多的就是現在作為新加坡旅遊景點的牛車水、甘榜格南、小印度等政府刻意保留的傳統民族文化的活標本,再就是新加坡的各種美食了。與來自美國、歐洲等國的同事聊天,都一致為新加坡學生的思維缺少文化深度而遺憾。當然這隻是一般而言,也有一些傑出的雙語精英,在中西文化上都有很深的開掘,並且有很好的融通。

新加坡政府深知文化是能凝聚人心的,一心想打造新加坡品牌的文化,春節花大量的精力舉辦妝藝大遊行,聖誕節,中秋節的燈彩,都是非常亮麗的風景。可總覺得,這種文化隻是一件眩目的花衣裳,缺少沉著的內蘊,很難融進你的血液中。外部的光亮與熱鬧很難驅走內心的灰色與孤獨。這是為什麽新加坡的文化如此“多彩”,不少移民還覺得單調乏味的緣故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南洋魚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樓主的感受是很多從中國來的大學生的親身感受。中國,本來是就是文化大國,即使目前還稱不上文化強國,對於一個個在中國長大,讀書的中國人來看,新加坡的文化卻是就是個不夠,怎麽說,給力?姑且說,不夠給力吧,就算一個天天吃重慶火鍋的人,吃內骨茶,就會決得口淡。。。。 樓上說用中國的標準來判斷新加坡,有失公平,我倒覺得,這裏,樓主討論的就是對中國文化和新加坡文化的一個比較,而這個比較本來就不定非要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上。
新手園園 回複 悄悄話 我把我給您的回複和您原文鏈接的帖子發到人在獅城上了,看看還有沒有其他人感興趣,一起討論。希望您不介意。
新手園園 回複 悄悄話 在獅城已生活剛滿一年,您的某些觀點讓我深有同感,另一些確不敢苟同,願意和您探討。您認為新加坡缺乏有質量的文化,我認為,如果以包括電視電影和各種形式娛樂演出的本地節目來衡量的話,可能確實可以下這個結論。拿新加坡本土少得可憐的華語電影電視產出,和動輒數億投入的國內大製作相比,前者的簡陋和粗糙是顯而易見的。可問題是,您隻拿,為一個七百萬人口的城市國家中80%的操著不流利中文的第二、三代華裔移民提供的華語節目,和為以中文為母語的14億人口提供的主流娛樂相比較,似乎對前者太不公平了。畢竟除了第一代移民,我所認識的新加坡華人對華語頻道的關注度要遠低於英文頻道。當然,無可否認,新加坡英文節目的製作質量也好不到那裏去,因為美國和英國高質量的英文節目是現成的,本地節目很難競爭。所以,如果判斷標準是本地製作的中文或英文節目,新加坡是“文化沙漠”。

但是,僅以此來作為評判標準,是否公正呢?您說,“新加坡是華語和英語雙語國家,……,有5個中英文頻道”,節目都很爛,因此沒什麽文化。這樣的思維,恕我直言,是一個高高在上,自以為是來自母國文化的審批者姿態。新加坡的獨特魅力,或者說“文化”是在於她的移民和交融文化。大概隻有中國人會認為新加坡是雙語國家,事實上,新加坡是以英語為官方語言,以華語、馬來語和印度語為通行語言,各種族人民之間以英語作為工作語言,並用它互相交流溝通。(可能確切地說法不對,我忘了他們原話怎麽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請注意,盡管華人占了人口的大多數,但華語也隻限於部分華人圈子。真正的新加坡人是不會認可所謂“雙語”的說法,他們公共頻道並不隻中英文,也包括馬來語,印度語頻道,隻是您不看罷了。至於那些在中國大陸已經絕種了的地方戲“草台班子”在新加坡還得以生存,我覺得正是新加坡文化的某種體現,因為這是沒有經過破四舊殘害,金錢至上思想的荼毒,完全靠著民間力量生存下來的,換句話說,太有群眾基礎了!就像意大利歌劇不能誣蔑中國京劇是抹著油彩尖叫的小醜,有百老匯和好萊塢的美國人不能譏笑印地安人頭插雀羚腰纏獸皮的祈雨舞一樣,你不欣賞,並不代表不是藝術,因為對於藝術,乃至文化,各個民族和國家的人的理解是不樣的。是的,中國人,你得接受這個事實,新加坡人就是新加坡人,盡管她在曆史上和現在都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可她是個獨立的國家,有自己的語言文化標準,拿中國的標準來衡量她,是不公正,也是不準確的。
至於新加坡學生的思維缺少文化深度,想必和歐美學生相比,可能確實如此,隻是不知道和中國內地學生、甚至台灣香港等其他華人地區,又甚至日本韓國這些儒家文化國家相比又如何呢?其他地方我不了解,但我自己在中國和美國都上過學,這兩種教育體係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辨別是非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是天壤之別的。(對不起,我實在無法認同,叫年僅7歲的孩子對著一麵號稱是“鮮血染紅的旗幟”宣誓為了某個主義“時刻準備著”“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是“社會責任感”的教育。總有一種錯覺,伊拉克的人體炸彈或是車臣的黑寡婦應該也有過類似的宣誓……)在強調自由思考和鼓勵挑戰權威的思路下教育出來的學生,思維更有文化深度,無可厚非。而以分數和升學率為導向教育出來的孩子沒有深刻的思考,也當然水到渠成,不論是在中國大陸、香港、台灣,亦或是像您所說的新加坡。

順便說一句,您關於“我爸是李剛”、“躲貓貓死”這類事件的評價竟然是“有趣”,實在讓我覺得匪夷所思!在我看來,透過這兩件事折射出中國社會的司法混亂,道德淪喪,踐踏人權,人情冷漠隻能用“悲哀”來形容。事實上,我每次看到類似的新聞都很鬱悶,實在不能理解您這“有趣”二字“趣”之何來?
願意與您繼續探討獅城文化。

網友新手園園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