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某人的一點小資料

(2011-03-07 21:33:46) 下一個

 


 


 


中國航空事業先驅


20世紀初,中國的航空製造業隻能依靠民間有識之士的推動,北洋政府並沒有製造飛機的構想。


王助等人回國後,強烈要求北洋政府籌款創辦飛機製造廠。1918年2月,中國首家正規的飛機製造廠——馬尾船政局海軍飛機工程處成立,王助被任命為副處長。1919年8月,王助與其好友巴玉藻為海軍設計製造成功第一架水上飛機——“甲型1號”初級教練機。


1922年8月,王助又與巴玉藻合作,在上海江南造船所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水上飛機浮動機庫——浮塢,成功地解決了水上飛行停置和維修的難題。


從1918到1930年的12年間,海軍飛機工程處陸續設計製造出教練機、海岸巡邏機、魚雷轟炸機等飛機15架,並培養出中國第一代航空工程技術人才,馬尾也成為中國初期航空工業的搖籃。在這期間,王助貢獻極大。


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決定在成都建立中國航空研究所,王助任副所長。留美歸來的錢學森曾在這裏做過5年的研究員。王助一直親自參與飛機設計。他的辦公室內有一張長長的繪圖桌,每天都鋪滿圖紙。


航空研究所設計的研運—1號滑翔運輸機,能載荷30名全副武裝的傘兵和2名駕駛員。而在二戰中德國曾研製出類似的機型,隻能承載10餘名傘兵,與中國的滑翔運輸機相比,小巫見大巫。


解放戰爭爆發後,王助跟隨國民政府遷往台灣。然而他“出身”的海軍水師學校,卻隸屬於北洋海軍係統;帶他到英國留學的清朝大臣薩鎮冰甚至將孫女嫁給他;這樣的背景反而成為王助無形的“枷鎖”,始終未能得到蔣介石的重視,隻在成功大學教書,抑鬱而終。


1965年3月4日,王助在台南病逝,終年73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