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曹操殘暴的另一麵——體恤民情

(2011-02-20 09:19:45) 下一個


陸機《辨亡論》指出:“曹氏雖功濟諸華,虐亦深矣,其人怨。”陸機是東吳丞相陸遜的孫子,東吳滅亡時已二十歲,他說這話當有聞見體會。不過從史料看,曹操雖稱得上奸雄,但還不同於曆史上那些隻知殘虐百姓的暴君。他有時還是很能體恤下民疾苦的。

興平元年(194),軍閥兼並,群雄競逐,兵強者勝,兵弱者亡,曹操又新失兗州,受到呂布的攻擊,經濮陽之敗,折兵損將,正需要補充兵員。但這一年蝗蟲起,百姓大餓,以至人相食。曹操並沒有在這時擴充軍隊讓百姓養活,加重百姓負擔,而是“罷吏兵新募者”。後來,他靠很少的兵力,用奇謀打敗了呂布。

曹操還采用棗祗、韓浩的建議,實行屯田。最初是建安元年(196)在許下,建安十四年(209)又開芍陂屯田。貸給農民牛畜田地,用官牛的收穀按官六客四分成,用私牛的對半分成。屯田的主要目的是解決軍糧,但也使一些無牛畜田地的農民生計有依。租稅直接交官,不受地主的額外榨取,軍糧也不是全部由農民負擔。《魏書》說當時遭荒亂,軍隊沒有糧穀,“饑則寇略”。實行屯田積穀,有一定的軍需來源,曹操的軍隊應該可以不再隨意寇略百姓。這對百姓有益,也是史家早有評論的。

募民屯田也采用農民自願的辦法。《三國誌·袁渙傳》記載,則開始募民開屯田,一些人不樂意,紛紛逃走。袁渙對曹操說:“百姓安土重遷,應該順從他們自己的意思,樂意的就招募他們,不樂意的不要勉強。”曹操聽從了袁渙的意見,結果,“百姓大悅”。這也說明他是體恤民情的。

袁紹統治冀州,放任豪強兼並,結果租賦負擔全落在貧弱的下民身上,他們常常賣掉家財,還不能交納租賦。建安九年(204)曹操消滅袁紹,九月就下令“重豪強兼並之法”,明令每畝納田租四升、每戶出絹兩匹、綿二斤,不再額外多取,不準豪強藏匿不交,而讓貧弱的百姓多交賦稅。同時明令,免除河北人民當年的租賦。結果,“百姓喜悅”,這又是一個體恤民情的例子。

曹操還考慮到連年征戰,很多吏兵死亡不歸。他們的家裏失去勞力,生活困難,甚至無法自存,流離失所。建安十四年(209)曹操就下令,死者家裏沒有基業無法自存的,官府供給他們的糧食不能斷絕,長吏要經常去存恤撫循他們。建安二十三年(218),他又由此想到其他百姓。這一年剛剛遭受瘟疫,百姓已很貧困,加上軍興在外,墾田損少,曹操很憂慮,便下令,女的年七十以上沒有丈夫、兒子,年紀在十二歲以下沒有父母兄弟,以及眼睛看不見、失去勞動力,又沒有妻兒父兄和產業的,由公家供養他們終身。這也是體恤民苦的一項措施。

曹操還寫詩對漢末動亂年代百姓遭受的痛苦深深同情。著名的有《蒿裏行》,後六句這樣寫:“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傷時憫亂,蒼涼悲楚,感情是很真摯的。

曹操能體恤民情,是因為他懂得民為邦本的道理。他是靠鎮壓農民起義起家的,深知如果老百姓被逼得沒有活路,一旦起來造反就會有摧毀一切的力量。他也深知掃平諸侯,成就王霸之業,首先要收攬人心。

曹操恤民惜貧,和袁紹一類人不一樣。郭嘉比較曹操袁紹二人,提出十勝十敗之議,其中第七條就說,袁紹眼見到有人饑寒,會表示同情體恤,但沒有看見的就不予考慮;曹操就不同,對目前小事有時會忽略,但對恩加四海的民生大事,雖然看不見卻沒有考慮不周的。郭嘉認為這就是仁勝。

郭嘉的意思是說,曹操不是隻顧眼前,裝模作樣,而是采取實實在在的政策法令,從長遠根本上解決民生問題。這確是曹操恤民的特點,是他高於袁紹、袁術之輩的地方,也是他能打敗強手、統一中原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些,《三國演義》裏也都有反映。嘉靖羅貫中本尤為突出,後來的毛宗崗改本雖然刪掉一些,但仍保留不少這類描寫。

比如,寫曹操統軍伐張繡,見一路麥子已熟,老百姓卻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刈麥。曹操便下令: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並皆斬首。“百姓聞諭,無不歡喜稱頌,望塵遮道而拜”。

比如,官渡一戰曹操大敗袁紹,又引軍到倉亭。作者先寫當地百姓“簞食壺漿”歡迎他們,又借父老之口說,老百姓對袁紹早已怨聲載道,盼著曹操軍來就可望太平。而曹操則先對軍士驚擾鄉民深表不安,接著又號令三軍:如有下鄉殺人家雞犬者,如殺人之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