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個人資料
BeijingGirl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家中床太平覺: 旅行的感知

(2025-10-08 08:05:03) 下一個

老話兒說,好吃莫如餃子,舒服不過倒著。 我從小就愛躺著看書看電視,喜歡睡覺,還特能睡。最喜歡躺在床上準備入睡的時候。伸幾個大大的懶腰,趁機拉伸一下,覺得一天最幸福的時刻來臨了。 可惜這樣的時刻常常很短,剛覺得好放鬆好舒服人就睡過去了,在那種感覺特困上床的日子,連懶腰都來不及伸。

因此我不論到哪裏, 對床的關注度都很高。 即使剛到美國做學生的時候, 也是花錢買好的席夢思。後來離開舊金山,讓同學朋友去家裏拿他們覺得有用的東西,床墊是第一個被拿走的。

我們也經常旅行,到美國後每年至少一次出國行。 疫情中也隻有 2021年 沒有出國遊,最瘋狂的一年去亞洲五次,去歐洲兩次。申請護照從來都要求加頁,否則不夠地方蓋出入境的章。 這些年出差的次數少了,對旅遊的熱度也已經降低。 

有人喜歡宅家,就有人喜歡旅行。 旅行是很個人的感受。中文網上旅行的分享都更新了幾個“時代”了: 開始的高大上 - 頭等艙飛機和七星級旅館,被“凡爾賽”嘲笑風代替;然後是“新疆西藏遊”、到“縣城遊”,再到如今的“窩囊遊”。人們的生活理念不斷變化和提升,舒適和開心是花錢難以買到的東西。

為什麽旅行?每個人都有不同想法。 有人說,旅行是為了“看世界”;有人說,是為了“逃離現實”;也有人說,隻是“想換個地方發呆”;還有人說,旅行是從自己待膩的地方去別人待膩的地方。

以前寫過,一位在英國的朋友的母親,因為他娶了白人姑娘,老兩口到英倫後發現異國兩代人生活的差異太大,他們看望孫子還得預約,抑鬱了, 隻有在旅途上才能開心。朋友的父親陪著她常年在外麵旅行。 

旅行真正的意義,或許不在遠方,而在 “重新認識自己” 的過程。當離開熟悉的一切,你開始重新學會傾聽自己的心跳。發現原來自己能忘記日常身外事,在陌生的街頭獨自走很遠,能在不是母語、甚至語言不通的地方微笑交流,能在夕陽裏,被一種久違的安靜包圍。

現在的我,旅行不再是為了找新鮮,或者去別人去過的地方“打卡”。而是為了在世界的多樣和自己的鬆弛中,發現新的事物。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確認自己是誰。2020年以來我走路超過一天三萬步的日子, 都是在旅行中發生的。 

但走得再遠,也不是在逃離,而是在回家。 回到親人的所在,追溯曾經的“自己”; 回到被生活層層包裹、每天忙得四腳朝天、幾乎被遺忘的現在的 “自己”。 原來,最遠的路,是回家的路。

外麵的世界很精彩,也很喧囂。旅途中的床,再幹淨柔軟、香氣四溢,終究隻是“過客的床”。誰都可以在上麵休息,卻無法在上麵安心。 因為那一夜的夢,總有一部分被留在了路上。

旅行途中,人到異鄉,才知道“家”的分量。雖然也是倒頭就睡, 可無論睡過多少旅館的床,經過多少城市的夜,總有一種安穩,是買不來的—— 那就是自己家中床上的太平覺。

這也許就是我家在常去的國家和城市,都買了(或留著)自己的房子的原因。當然也有其他的考慮。 在如今這個近乎瘋狂的世界,戰爭此起彼伏,到處遊行示威;槍殺隨處可見,各國摩擦不斷。  家中床太平覺,走遍天下找不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我愛梔子花 回複 悄悄話 千好萬好不如家裏好,我喜歡宅家。周日老公去墨西哥,我不去,宅家,看周圍的風景。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被子香香~~”, 特別喜歡剛曬過的被子的味道。 可惜, 現在我住的地方不能曬被子。 隻有回中國去才能享受到。。。。 :) @小樹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握手。 確實呢。 金不換。
==“就是家裏的床最舒服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文的照片都是原創。 第一張是2022年。 大家都熟悉的英倫一處。 :)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給小樹上茶。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就是家裏的床最舒服了,被子香香~~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