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沒看北京閱兵。今早看到咱城裏關於九三閱兵2025的新聞【*】。文城新聞不傳謠、不煽情、不過譽、不飾偽,讓人比較信任。其重要新聞是我唯一看的中文news。
20世紀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大戰期間協約國 — 英國、法國、塞爾維亞和俄羅斯帝國(後來意大利、希臘、葡萄牙、羅馬尼亞和美國加入)對同盟國德國和奧匈帝國(後來奧斯曼帝國和保加利亞加入)。 結束日11月11日統稱為“停戰日”。
二戰則沒有統一的“正式結束”日期,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勝利日”。 德國投降是歐洲戰場的勝利,V-E day 1945年5月8號;俄國由於時差原因是5月9號,並稱其為“衛國戰爭勝利日”。 日本投降是同年8月15日,日本在停靠東京海岸的美國密蘇裏號戰艦上正式簽署投降書是9月2日,聯合國將其定為“對日戰爭勝利日”,V-J day。這些勝利日後來都被稱為反法西斯勝利日,
勞動節長周末,一個台灣朋友電話問候並詢問中國簽證,聊了一會兒。 朋友的祖父曾是桂係白崇禧部的高級將領, 父親也在台灣的國軍待了一輩子。我們倆挺有共同語言。 說到抗戰勝利日閱兵,我問她台灣是怎樣慶祝;是否聽祖輩講過1939年的昆侖關戰役。 那是國軍抗戰中白崇禧部著名的勝利之一。
沒想到她說一言難盡。白崇禧是國軍第一任國防部長,一級上將。他在1949年向蔣介石要更多的廣西自主權,被蔣拒絕。 1950年在台灣又與蔣不和, 51年移居紐約,後來又到巴黎。這些她以前講過,這次說了不少細節。白的同僚和部下失去領頭人和蔣的信任,後來都得不到重用。 我問,難道台灣不紀念抗戰嗎? 那是國軍的高光時刻啊,而且台灣的軍人節就是9月3號。
她說台灣2015年馬英九當政時有一次國防陸海空和憲兵等的遊行。為了不引起日方的反感,選在7月4日,不叫閱兵叫“戰力展示”。但邀請了當年參加抗戰的老兵穿著按70年前軍裝定製的衣服加入展示行列;台灣空軍還特別準備了塗著飛虎隊的鯊魚彩繪的飛機。結果還是引發了日本方的不滿。
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當選總統後,和日本關係日益緊密,為了消弱國民黨的影響力,竭力淡化“中華民國”在中國近代史中的角色及八年抗戰,強調“台灣主體性”。 一些極端的民進黨成員甚至讚同日本殖民者,對宣傳抗日不滿, 說“被抗日”。 台灣高中曆史課將“中華民國史”壓縮,弱化抗戰敘事。日本不提侵華,台灣民進黨不提抗日。
如今的賴清德,更是強化這一點。 他在軍人節上講團結,但自己帶頭不團結其他黨派,搞什麽大罷免把自己整個灰頭土臉。 台灣民進黨的邏輯還有一點,因為抗戰是在大陸發生的,宣傳國民黨軍隊抗戰豈不是強調了台灣曾經是大陸的一部分? 八年抗戰的艱辛,無數人的鮮血和生命,日寇侵華的累累罪行,就這樣在政客的話語中被權力玩弄、歪曲和淹沒。又怕得罪日本,一些國人就是鬥同胞罵同胞最有勁頭了。
大陸迄今為止共有17次閱兵:1949-1959年,有11次國慶閱兵
中國大陸近年有一些人高調頌揚國軍在抗戰中的英勇表現,以反對“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的說法。這個說法確實有偏。正本清源,這次在閱兵式講話中說的是【*】,“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體製下,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取得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強調的是人民,其中包括國軍和共軍。
西安事變GCD加入張學良東北軍的兵諫,促成了國共第二次統一戰線抗日,這是事實吧? 國軍作為政府軍,掌握全國的稅收錢糧和人力資源、以及他國支援的所有物資,對抗外敵是份內之事,和要啥沒啥的共軍比戰績豈不是大大地跌範兒? 你說“國軍是抗日中流砥柱”,現在台府可是覺得你居心不良。自作多情,“多情反被無情惱”。
和朋友聊天後, 我查看資料,上個世紀台灣是經常閱兵和開大會紀念抗戰勝利的。 但現在台灣政府有意淡化抗戰這一國軍的曆史功績,羞於承認自己是“中流砥柱”。 這樣做也間接抹殺了美國當年幫助中國抗日的貢獻。 因為美援是和民國政府、和國軍緊密相連的。 “社會記憶是一個民族的良知。”! 嗬嗬。
這次中共閱兵又亮肌肉了。 胡錦濤和朱鎔基都沒出席。胡已經病入膏肓,帕金森早進入了老年癡呆階段,連他自己的家人都不認識了。97歲的朱鎔基,沒有輪椅出不了門。 網上總有謠傳“老人政變”。 這篇太長了,以後有時間我也寫寫中國大陸“政變”這個題目。
【*】《93閱兵胡錦濤未現身,東風61洲際導彈等新武器亮相》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5/09/03/126315628.html
台灣更是如此。自從民進黨打敗了國民黨,國民黨也就完蛋了。最終也會是一黨獨大或兩黨獨大。”。 總要有人被代表的。 國民黨會完蛋嗎? 你覺不覺的台灣更像是台灣本土人和“外來者”的鬥爭? 外來者終將被本地人同化。 @野彪
==“自由民主就能解決問題?我們看到的是自由民主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被資本控製了。”
==“樓下那個說胡話胡攪蠻纏的姚順,感覺要麽是皇民後代,要麽是當年替日本鬼子做盡壞事的偽軍的後代。 :)”
==“台灣光複後蔣介石因台灣人是同胞,沒有追則台灣戰犯的罪惡,沒被清算的台灣人,今天還有很多人以祖上為日本皇民而自豪,李登輝就是典型。”
如果真能夠做到自由民主,那馬斯克準備組織美國的第三黨,就應該已經成功了。現在美國始終是兩個黨在博弈。真正的自由民主,應該有多黨博弈的情況出現。兩個黨不能代表所有美國人。
台灣更是如此。自從民進黨打敗了國民黨,國民黨也就完蛋了。最終也會是一黨獨大或兩黨獨大。
一黨獨大是專製,難道兩黨獨大就不是了?如果在兩黨之上再搞一個共同黨呢?
哇,台灣這樣的。慶祝抗戰勝利和於日本關係是兩碼事。美國和西方每年慶祝二戰勝利,和德國不也是盟國嗎。"
前些日子聽到比較有中國心的台灣媒體人這樣說的:
“台灣人原本是戰敗國身份,卻享受到戰勝國的福利”
“二戰時日本在台灣征兵去中國大陸,南洋侵略,不到一萬的名額,卻有共70萬人報名”
台灣光複後蔣介石因台灣人是同胞,沒有追則台灣戰犯的罪惡,沒被清算的台灣人,今天還有很多人以祖上為日本皇民而自豪,李登輝就是典型。
賴清德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精神日本人。他對治理台灣的日本人崇拜到如同自家的阿公,給安倍晉三立雕像,卻對蔣經國的十大建設,讓台灣進入發達國家的先總統隻字不提。
這樣的台灣領導人,怎麽可能紀念抗戰勝利呢?!
《The China Mirage: The Hidden History of American Disaster in Asia》
by James Bradley
請去他的博客閱讀。
==“國民黨這次做了什麽?什麽都沒做啊,說明國民黨還是沒骨頭。”
==“台灣行政機構現領導人賴清德說是"終戰日",國民黨能不能出個正式文件或公開聲明: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日,是日寇無條件投降日,而不是賴桑所說的"終戰日"。賴桑的終戰日說屬於數典忘祖,漢奸言論!”
==“WXC有網友說心裏最苦的是國民黨,仗是自己打的,風頭讓別人搶去...
問題是就算被共產黨趕到台灣去了,就算內鬥被民進黨鬥下了台,可台灣據稱是自由民主社會啊,紀念抗戰你發個聲總可以吧?就算你是在野黨不能組織閱兵,你難道不能組織個民間群眾紀念大會慶祝抗戰勝利80周年麽?搞得聲勢大一點,儀式感強強的,緬懷抗日英烈,真的做不到麽?”
==“接著樓下關於國民黨這個話題說幾句。國民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沒骨頭,一貫的沒骨頭。
全民抗戰從盧溝橋事變開始就很說明問題了。看看地圖,盧溝橋在中國哪裏?日寇進犯中國從東北開始,盧溝橋特麽根本就是中國腹地啊!老蔣才想起抗戰?如果墨西哥軍事入侵美國,都打到亞特蘭大了,總統才說要不咱們全民抗戰吧,美國民眾會不會把這個總統手撕嘍?”
==“很多民國粉將蔣介石捧那麽高,但即使民國真的那麽好,蔣介石將民國丟掉了,也是罪過啊。打日本是輸、打共產黨還是輸,想投降日本,又被汪精衛占了先,也是輸。”
如果在1931年,中國軍隊有後來誌願軍那樣的作戰能力,日本人不見得能夠打得進來。”, 有道理! @野彪
美國是相信實力的國家。 打嘴炮沒用的。
==“文學城很多網友貶低中國的抗美援朝,說抗美援朝不該打,說中國打輸了。該不該打、打贏打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打了。”
全民抗戰從盧溝橋事變開始就很說明問題了。看看地圖,盧溝橋在中國哪裏?日寇進犯中國從東北開始,盧溝橋特麽根本就是中國腹地啊!老蔣才想起抗戰?如果墨西哥軍事入侵美國,都打到亞特蘭大了,總統才說要不咱們全民抗戰吧,美國民眾會不會把這個總統手撕嘍?
上海抗戰,老蔣逐次增兵,斷斷續續兩三個月,想什麽那?盼著在上海搞點動靜,拖得時間長點,指望英美介入調停唄。然後上海和首都南京間,連個縱深梯次防禦都沒有,撤退根本就是潰逃,每一次都是一個熊樣,撤退就是潰逃,直到1945年,還在雲南失去國土。
如今中國中國大陸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WXC有網友說心裏最苦的是國民黨,仗是自己打的,風頭讓別人搶去...
問題是就算被共產黨趕到台灣去了,就算內鬥被民進黨鬥下了台,可台灣據稱是自由民主社會啊,紀念抗戰你發個聲總可以吧?就算你是在野黨不能組織閱兵,你難道不能組織個民間群眾紀念大會慶祝抗戰勝利80周年麽?搞得聲勢大一點,儀式感強強的,緬懷抗日英烈,真的做不到麽?台灣行政機構現領導人賴清德說是"終戰日",國民黨能不能出個正式文件或公開聲明: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日,是日寇無條件投降日,而不是賴桑所說的"終戰日"。賴桑的終戰日說屬於數典忘祖,漢奸言論!
國民黨這次做了什麽?什麽都沒做啊,說明國民黨還是沒骨頭。
抗美援朝是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一戰告訴全世界,完成統一之後的中國的軍隊,不再是以前的軟柿子,他們想怎麽捏,就能怎麽捏。
如果在1931年,中國軍隊有後來誌願軍那樣的作戰能力,日本人不見得能夠打得進來。
很多民國粉將蔣介石捧那麽高,但即使民國真的那麽好,蔣介石將民國丟掉了,也是罪過啊。打日本是輸、打共產黨還是輸,想投降日本,又被汪精衛占了先,也是輸。
==“但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仗就是打的聯合國軍。一個經曆豫湘桂大潰敗的國家,居然能抗住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為什麽有這樣的大的變化呢?因為中國完成了統一,而且政權回到了漢人手裏。
國民黨抗戰不力,不是因為國民黨的軍人不行,是因為國民黨的領導不行。他們打日本人不行,打共產黨也不行。抗日戰爭結束後,共產黨的軍隊不到100萬,沒有像樣的武器裝備。國軍正規軍400萬,裝備精良。
居然輸了。”
==“第二個原因是清朝倒台後,民國是一盤散沙。如果日本當時不采用軍事侵略,而采取同各軍閥合作,分而治之的方法,可能現在已經將大多數的中國吃下了。”
後麵美軍同日本人打,也打得那麽艱難。我覺得也與中國有關。中國人在抗日中的表現,讓日本軍人的自信心爆棚了。
即使是在日本投降之前,主力調到了太平洋的情況下,也是橫掃南中國,也叫豫湘桂大潰敗。
就是因為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太差,才培養出了日本這個戰爭機器。
中國軍隊表現差的原因,我覺得有兩個方麵。
首先是中國被清朝統治了300年,也就是亡國了300年。中國人不認同清朝是自己的國家。有骨氣的都被殺光了,隻剩下苟活的。
第二個原因是清朝倒台後,民國是一盤散沙。如果日本當時不采用軍事侵略,而采取同各軍閥合作,分而治之的方法,可能現在已經將大多數的中國吃下了。
但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仗就是打的聯合國軍。一個經曆豫湘桂大潰敗的國家,居然能抗住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為什麽有這樣的大的變化呢?因為中國完成了統一,而且政權回到了漢人手裏。
國民黨抗戰不力,不是因為國民黨的軍人不行,是因為國民黨的領導不行。他們打日本人不行,打共產黨也不行。抗日戰爭結束後,共產黨的軍隊不到100萬,沒有像樣的武器裝備。國軍正規軍400萬,裝備精良。
居然輸了。
這一次,中國首次展示了可從陸、海、空部署的三位一體核武器,包括射程達 20,000 公裏(12,400 英裏)的改進型洲際彈道導彈東風-5C,以及新型公路機動遠程導彈東風-61。 @ylyq
==“因為中國的軍武體係化非常徹底,非常的有創意,非常的有未來感(futuristic,這個是大量的西方網站上的共同評價).文學城大部分網友都是美國人,說真話很不討好,簡言之,中國的武器係統質量上已經大麵積超越美軍,數量上,即便部分還低於美軍武庫存量,但以中國的工業能力,不難超越, ”
by James Bradley 。 推薦給您。 整天罵中國人, 也該看看曆史,看美國人在幹什麽說什麽, 是吧? @姚順
中國人要臉,就免談抗日。國共搶抗日的功大功小,都臭不要臉。
漢奸,和傻X,都是粗口。要問的是,漢為什麽被奸?或漢怎麽曆久不衰地盛產奸?再進一步問問,秦至今,分得清漢是奸?還是奸是漢?
日本,不是個東西。明治維新搞了那麽久,一遇上事,還是那麽壞。美國人把他們的頭摁進褲襠,他們直喊father。後來看著富起來。可至今尚未遇上什麽大事。但從這底子看,遇上了,吐不出象牙來。中國人咬住不放,是種老成見識。
中國,開放了一百多年,也沒過好,和貼上了日本這塊狗皮膏藥有不小的關係。人倒黴了,麵粉擔子倒了遇大風。百十年前中國門戶開放,引進了日本,就是個命運瞎濟。
這也得怪中國人懶,就近扒食,學了日本這麽個不是個東西的東西,倒了黴運,好不容易開了國門,湧進來的卻全是山寨貨。國民黨,共產黨,名字都是日本腔。
甲午海戰之後,反日尚見點真義憤。到了抗日戰爭,真的難看見一整張中國人的臉。就文壇論,天花板級的,前有魯迅,後有張愛玲,全躲在日租界裏做文學。從魯迅那兒,是一句日本人的壞話也聽不到;張愛玲幹脆一轉身“吵死了”。“日蔣汪,暗勾結,早有來往”,唱得好;潘漢年,不識趣,延安山大王那點暗操作,偏當著別人的麵說,找死。
改開了,漢人好一陣子不扯漢奸了,而是直接潤去日本了。九三閱兵的時候,去日本玩的中國客,眼看著又創曆史新高。信不信,九三晚會上傾情演出的實力派演員,不定已訂好了下周去日本花錢去的機票。有個帖子說:台下走方陣的看抗日神劇提氣;台上看閱兵的,下午將去銀行匯款給在日本定居的子女。甲午海戰以來,中華民族一遇上中日嘛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中印中英中美中法中德…. 時,就好得多。因為後者之間,是和正經人碰撞;前者是一個敢不要臉的遇上了一個臭不要臉的,互撕。醜傷心。
總覺得,恨日本,不如恨自己。日本那點小心思,都是中國人玩剩下的,日本人炒冷飯,回賣給中國,找裏麵的要素,找找找找,就找到中國。如今,咬住日本不放,不過是不慣著它。可能咬緊幾天?信不信,再來一次啟蒙運動,中國人還是去日本搬“先進”,同文同種,方便啦!這個“好山好水好無聊,真髒真亂真舒服”的民族性!醜傷心。
拉長焦聚會看,中日互撕,其實就是一種醜傷心的內卷。徒弟班門弄斧,師付招架不了,就開撕,大狗咬小狗,都是狗東西。想有點出息,都該“去美國人的地方,去美國人揚起了風帆,乘風破浪,飛速前進的地方”。有如香蕉人,和洋人通婚,生混血兒,過完全另一樣的日子。
"這次閱兵的很多新式武器我都不明就裏。 喜歡談論武器的網友'ylyq’ 還沒來呢。 等待。"
:)
這次閱兵展出太多新式武器(84%),網絡上盛行的戲謔之言:原來的軍迷都變成軍盲了,大部分人不明就裏.
我也不想聊單個武器了,因為中國的軍武體係化非常徹底,非常的有創意,非常的有未來感(futuristic,這個是大量的西方網站上的共同評價).文學城大部分網友都是美國人,說真話很不討好,簡言之,中國的武器係統質量上已經大麵積超越美軍,數量上,即便部分還低於美軍武庫存量,但以中國的工業能力,不難超越, 除了海外軍事基地.
美軍有這麽個實力相當的對手存在,其實是好事,世界反而更和平,中國人更在乎的是做生意賺錢, 沒興趣搞世界霸權.
——
對,正是這個劉老莊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Z0YDQJLEo&list=RDirZ0YDQJLEo&start_radio=1
我最喜歡其中這兩個情景劇,很感人,長度都是5分鍾左右:
《永遠的番號》(43:03)
《如你所願》(1:11:15)
==“至於東北抗聯,32年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遊擊隊就在吉林成立了,後派楊靖宇將軍去領導這支隊伍,這就是抗聯第一軍的前身。”
==“老蔣政府從來沒有"領導"過東北抗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實際上是一首抗日歌曲。
(題外話:不知道日本人聽中國國歌心裏是什麽滋味。就好像假如越南國歌是一首抗中歌曲,中國人聽了心裏是什麽滋味。)
創作時,作詞者田漢、作曲者聶耳,都是共產黨員。
然後它又成為國民黨軍隊對日作戰的一個師的軍歌。
然後它又成中國國歌。
《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於 1935 年。
我上個留言提到的《在太行山上》創作於 1938 年。
兩首歌都不是創作於 2025 年。
這些都顯示:說兩黨都抗日,並沒有篡改曆史。
說共產黨沒抗日,才是篡改曆史。(楊靖宇、趙一曼都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都不是 2025 年杜撰出來的人物。)
至於東北抗聯,32年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遊擊隊就在吉林成立了,後派楊靖宇將軍去領導這支隊伍,這就是抗聯第一軍的前身。
==“918事變後開始是國民政府領導的當地軍民進行的,如馬占山。”
"儀式以 1936 年的歌曲《鬆花江上》開始,很令人震撼"
完全同意!為閱兵儀式暖場的年輕人大合唱必須點讚,用一個詞形容的話,就是"完美"。
看媒體報道,3000名普通大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培訓,所展示的,音質,音準,和聲,重唱都是高水平。最最重要的,至始至終,這些年輕人情緒飽滿,充滿激情。
個人覺得,暖場大合唱和閱兵通過一樣精彩。
==“後來蘇聯挺過僵持局麵,開始迫使德國往後敗退的時候,美英才開辟第二戰場,諾曼底登陸,避免蘇聯拿下整個歐洲。”
==“很久以前就聽到一個說法,當德國隻有東線這一個戰線的時候,蘇聯遭到很大壓力,斯大林多次要求美英開辟第二戰場,以減輕德國對自己的壓力,美英就是不開辟。羅斯福的算盤是盡量為美國省錢、省傷亡。”
在閱兵方陣最前麵,擺上遠藤三郎贈送的日本軍刀,再立一本《毛澤東感謝日本皇軍語錄》,在中共的大喇叭循環播放【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時候務必首先加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那句:—“沒有日本皇軍就沒有共產黨!”
即完整的表述應該是:
【沒有日本皇軍就沒有共產黨;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這樣才算實事求是,也算是對曆史的“真實弘揚”。
這就是中共和毛澤東的“抗日神話”
很久以前就聽到一個說法,當德國隻有東線這一個戰線的時候,蘇聯遭到很大壓力,斯大林多次要求美英開辟第二戰場,以減輕德國對自己的壓力,美英就是不開辟。羅斯福的算盤是盡量為美國省錢、省傷亡。而丘吉爾的算盤是蘇德拚命,蘇聯人死得越多越好,這樣戰後蘇聯就不會太強大。 後來蘇聯挺過僵持局麵,開始迫使德國往後敗退的時候,美英才開辟第二戰場,諾曼底登陸,避免蘇聯拿下整個歐洲。
「強調的是人民,其中包括國軍和共軍」
對,那是一場全體中國人民的及其艱苦漫長的方式各異的人民戰爭!這就是血染的風采,如同小樹博篇篇的花美草綠,自強不息!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他的地下室自殺,同一天,蘇聯紅軍從東方攻克柏林,占領德國國會大廈。殘餘德軍和政府官員不願向蘇聯紅軍投降,他們向西退去,去找美英軍隊投降,他們終於同諾曼底登陸的美英軍隊接洽上,5月8日在投降書上簽字,所以歐美都以5月8日為歐洲勝利日。但斯大林不幹了,德國隻能在5月9日再向蘇聯投降一次,所以蘇聯和現在俄國的勝利日是5月9日。
這個不是意氣之爭,這事關政治敘事和話語權,誰才是戰勝德國法西斯的壓倒性力量和主要原因。個人認為,當然是蘇聯而不是英美。毫無疑問,就算沒有美英在西線,蘇聯紅軍照樣會擊敗德國解放歐洲;但如果沒有蘇聯紅軍在東線的強大壓力,美英軍隊想在諾曼底實施登陸作戰將會是極端困難的。
==“最是無恥民進黨。”
==“當時台灣島上總共可能也就二三百萬人,有血性的,堅決抵抗的民眾都殺光了,”。
==“不說其它的,光閱兵讓獨運輪嗷嗷叫就覺得很爽。”
==“請九十多歲、一百多歲的普通抗日老兵坐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看閱兵,對他們很尊重。
儀式以 1936 年的歌曲《鬆花江上》開始,很令人震撼。歌很熟悉,但很久沒聽到了。”
==“日據時代小日本殺了將近70萬台灣人,還有人沾沾自喜受過皇民教育不會說中文?”
==“記得《哆啦A夢》裏大雄對哆啦A夢說的是日本戰敗啦!旁邊那個軍官抽刀就要砍他倆,罵道你倆是敵國派來的奸細?哆啦A夢邊跑邊說“幹嘛生氣啊,我們隻是說了實話而已。”
==“抗戰是全民族浴血奮戰保衛國家,很討厭政客為各種目的,改寫曆史。”
==“據報道,今年8月15日,賴清德發表談話說:在紀念終戰日的這一天,。。”
==“看完這篇挺有感觸的。抗戰是整個民族一起流血打下來的,不管是國軍還是共軍,老百姓的犧牲才是最真實的。”
“日據時代小日本殺了將近70萬台灣人......”
當時台灣島上總共可能也就二三百萬人,有血性的,堅決抵抗的民眾都殺光了,剩下的再經過數十年的皇民教育洗腦,唉!
儀式以 1936 年的歌曲《鬆花江上》開始,很令人震撼。歌很熟悉,但很久沒聽到了。
《鬆花江上》
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
那裏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然後是桂濤聲作詞、冼星海作曲的 1938 年的歌曲《在太行山上》,也是很熟悉,但很久沒聽到了。
桂濤聲是在太行山敵後抗日根據地看見老百姓踴躍參加八路軍時作的詞。
冼星海是在武漢周恩來領導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工作時作的曲。
這個小事實也反映了當時中國兩黨一起抗日的大背景。
《在太行山上》
紅日照遍了東方
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
看吧
千山萬壑銅壁鐵牆
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
注意,他稱8月15日為"終戰日",而不是日寇無條件投降,中國軍民勝利的日子。"終戰日"的提法,首見於日本天皇1945年8月15日向日本國民發布的"終戰詔書"。這種措辭,除了日本鬼子用,應該隻有賴清德了。可見這貨和現在的台灣行政機構是個神馬玩意兒。
昨天我看了閱兵,將士們個個精神抖擻。一個軍隊的精氣神很重要。那些先進武器我不太懂,但有句話還是記得的:——槍杆子裏麵出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