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個人資料
BeijingGirl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回中國, 這險事兒你八成經曆了

(2025-07-16 09:03:19) 下一個

這些天夠熱。 天氣和新聞預報說美國曆史罕見的高溫熱浪席卷西、中、東部; 國慶節那天德州中部丘陵地區下暴雨, 一個小木屋營地被淹, 27名女孩和輔導員遇難; Kerr County 確認有134人死亡, 還有超過100人失蹤。

我家娃爹揀涼快的地方出差去了。 我這些天經常在周末的清晨到專門的公園騎車。 騎車總是戴頭盔, 常會想起在中國的事情。 我的頭盔還是當年上學時,是男友的現娃爹,從舊金山的 Costco 買了送給我的禮物。 是個青少年版, 一點都不酷。 不過我非常鍾愛, 一直用到如今。 也因此不時想起在中國那些不安全的事。

中國從鄉村到城市,過去十年街上增加最快最多的就是電動小兩輪/三輪車。 2013年有1.8億輛,不覺得怎樣。 到2024年底,已有4.3億輛, 平均不到4個人就有一輛。 成為中國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感覺遍地都是。

小電動車的急劇增加,經曆了幾個階段, 有不同的安全隱患。 首先就是失火。 消防部門說,90%的小兩輪火災是電池電氣問題。 電池故障占比高達70 - 80%。 包括過熱,室內充電線路問題等。

2024年政府統一下達了消防要求。各小區不得把小兩輪搬進樓內充電。這次回中國我在深圳和北京的小區都看到室外的統一充電樁。 刷卡充電。 電動小車不能入樓入戶。 不過我前天還在網上看到有人說他租住的外省小區,雖然物管說了電動車不能入樓上電梯,仍然有人不自覺那樣做。 看起來管理還不到位,居民要積極向物管反映。 

政府這兩年要求電動車升級, 因為十幾年前的老電動小兩輪車, 存在電池電氣不達標的情況,那時候也沒標。 企業為了搶占市場, 生產出有安全隱患的小車和電池。 對不合格產品和維修點得加強督查,不夠格的停產/關停。

其次就是騎車的人不戴頭盔。 大街上和在人行橫道上騎行的人絕大部分是不戴頭盔的。而且帶孩子,一家子騎一輛車的都不戴頭盔。 真是危險。 如果摔倒骨折之類都好治, 一般沒生命危險, 但摔到頭部就危險了。 特別是孩子。

倒是送外賣的都按規定戴頭盔,他們騎的也快,風險更大。 小兩輪確實方便, 很少受堵車影響,停車方便。 就連我一親戚,家裏三口人,四輛汽車,幾年前也買輛小兩輪。 有一次還帶著我從東四十條到崇文門,小兩輪跑得很穩又快又輕,確實方便。

親戚也不戴頭盔。 我這次回去又跟他說要戴頭盔, 他說上次我說他之後就買了一個,但嫌麻煩。 因為沒法鎖車上, 出去買點東西或辦事還得老拎著它。 騎小兩輪的人穿的那種擋風夾克大家就放車上。 看來頭盔不能放車上。 我說買個長點的鏈條鎖,穿過頭盔鎖車上。 我的頭盔就是那樣的。

估計還是出事的少, 沒引起大家的警惕。 第三點就是人行橫道上小兩輪亂竄, 還騎得飛快, 又沒聲音,有時從身後嗖的一下穿過,把人嚇一跳。 這一點還是資源問題。 越是老街道, 越沒有給自行車和小兩輪的專用路, 小兩輪不敢和汽車搶路, 就上人行橫道。

希望政策早點出台。 小兩輪要有執照,才便於管理。 基建還要發展啊。 老有人說中國基建過度, 實際上還是趕不上人口和經濟發展的速度。 發展快了安全隱患就出來了。 小兩輪非常便民, 減少汙染和交通堵塞,物美價廉。 發展很快。 希望能更注意安全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7)
評論
6ba6 回複 悄悄話 這些電動車沒配置響鈴裝置嗎?單車都有鈴鐺的,一按就通知前麵的行人小心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第一代移民' 的評論 : “該說的問題都說到了。點讚!“, 謝謝臨帖留言, 更謝美言鼓勵。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因為那裏的人開車都可以逆行,而且大家都不覺得奇怪,交通規則基本上形同虛設,沒有太多人遵守規則”, 不過你說的這些現象有點嚇人。 我在廣西的鄉鎮還是很好的。 沒有這種情況。 看來中國的城鄉和不同地區的發展還很不均衡。 @mark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rkyang' 的評論 : 問好mark。 謝臨帖留言。 如果是十年前, 確實這些現象不嚴重, 那時車少很多。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那時1991年。”, 確實在嚴重的事故中, 頭盔可以救命。 @dong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ong140' 的評論 : 謝謝dong 臨帖分享。 慘哦, 還那麽年輕。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你的新稀土帖寫得很好。 期待下文。 @AP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P33912' 的評論 : 問AP好。 這幾周都是這樣熱。 偶爾有涼快一點。 好在日夜間溫差大,出來早點是可以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台灣2022年開始布局綠色能源車和電池廠。 計劃是2024年底出貨, 不知現在怎樣了。 台灣的能源資源貧匱。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我在台北的時候,街上很多摩托車,那聲音真響啊,感覺是噪音。”, 是的台北的摩托車上是有車, 噪音大,而且汙染厲害。 不過我是2020年1月去的, 不知現在怎麽樣·。@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你說得太對啦, 看不見, 突然竄出一輛車, 真嚇人。
==“最害怕的是在人行道上行走的時候,突然身後來了輛電動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中華世紀壇”附近, 有輔路給這類車走吧? 這倆人是不是就是有點不自覺? @康康
第一代移民 回複 悄悄話 該說的問題都說到了。點讚!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問好康康。 是的這些人在人行道上開快車, 讓行人沒有安全感。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謝謝你的分享。 這個太危險了。 小兩輪開不快的。 不像汽油的大摩托速度可以和汽車媲美。
==“我最近看到多倫多也有人騎兩小輪,快車道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安全第一啊,‘, 是啊, 命最重要呢。 @小樹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給小樹上茶。
markyang 回複 悄悄話 你這些經曆都是在大城市,我以前回國去的四線城市沒有這些問題,因為那裏的人開車都可以逆行,而且大家都不覺得奇怪,交通規則基本上形同虛設,沒有太多人遵守規則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我三姐夫就是騎摩托車沒帶頭盔,被對麵來的公共汽車撞死了。那時1991年。安全最重要
AP33912 回複 悄悄話 這幾天夠熱的騎車不易啊:)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最害怕的是在人行道上行走的時候,突然身後來了輛電動車。我在台北的時候,街上很多摩托車,那聲音真響啊,感覺是噪音。電動車沒了噪音,可是又出現了其它問題。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我有次步行去中華世紀壇,那天6點多種,走在很寬的人行道上,沒有其他行人,這時看見兩個男人騎著電動車在人行道上行駛,搞得我躲的遠遠的。本來心情不錯,清早空氣好,走在路上一邊看沿途風景,一邊走步,挺愜意的,結果被這兩人破壞了心情。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安全第一啊,我最近看到多倫多也有人騎兩小輪,快車道上,險~~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第三點就是人行 道上小兩輪亂竄, 還騎得飛快, 又沒聲音,有時從身後嗖的一下穿過,把人嚇一跳。 這一點還是資源問題。 越是老街道, 越沒有給自行車和小兩輪的專用路, 小兩輪不敢和汽車搶路, 就上 路邊 人行橫道。 下來改吧。 抱歉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路邊的人行道上更危險。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改半天, 還是改得亂了。 這篇有些話囉嗦, 人行橫道和路邊的人行道沒區分開。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全部原創照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