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美國當學生的時候,沒有電飯煲,很少做米飯。 偶爾燜米飯,用一個不鏽鋼鍋。 水開之後變小火,很小心地看著,不然鍋底米飯會有鍋巴。有時煮地瓜粥,常吃的主食是麵包。
後來畢業成家,有了電飯煲。做米飯的日子多起來,開始在美國店買長粒米,記得會員店的美國米很便宜,25磅的十幾美金。特便宜。我家現在一年都吃不完這樣的一袋米,改買小包裝了。
大米主要兩種。長粒米是秈米,秈稻碾出來的米。 按植物學的分類,秈米是禾米科,稻屬裏的一種。秈米黏性小,莖稈較高而軟,葉子黃綠色,稻穗上的籽粒較稀,米粒長而細。
中國店裏的國寶米是粳米。北方人叫小戰米,是稻屬裏的另一個品種。 米粒短而圓,有點粘性。 粳稻的莖稈也比秈稻矮而粗壯。不過中國水稻改良大師袁隆平已經對水稻有了許多的改進。各種雜交優選。
一般說,秈米喜歡在暖和潮濕的地方生長;粳米則強壯耐寒,東北就出產上乘的粳米。因為天氣冷生長期就長,米粒中孕育著更多的營養成分。我有了電飯煲後,也買中國店裏的國寶米。但是我家其他的人都不喜歡。
至今我也不太清楚紅、黃國寶兩種米的區別。 西方人不喜歡米有粘性,所以後來家裏就固定了吃泰國香米。現在印度的大米也占領了美國市場。 各種店裏都是泰國和印度的秈米,可能和西方人更喜歡秈米有關。
哪種米更肥人呢? 碳水化合物中的澱粉有兩種成分:直鏈和支鏈。直鏈澱粉的分子結構直、緊密、不易被酶分解;因此消化慢,禁餓,血糖升得慢。支鏈澱粉顧名思義分支多、結構鬆散,消化快不禁餓;升糖快,容易儲存為脂肪。你知道哪種更胖人了吧?
現在的大數據真厲害,到了嚇人的程度。 我就因為做了米飯要做魚買檸檬,想看看哪個店有無籽檸檬,結果就被推送了一個粉鹽減重的廣告。 廣告上的女毛豆不說配方,不停說 pink salt(粉鹽),拿著個檸檬比劃來比劃去。
粉鹽是產自喜馬拉雅山脈的岩鹽,呈粉色。 市麵上常見的是顆粒狀的, 用來洗澡。 現在流行用粉鹽和檸檬衝水,說常喝減重效果明顯。 這三樣都是自然食品,倒是應該沒有害處。 鼓吹粉鹽減重的說:
什麽食物吃多了都會長胖。米飯吃多了肯定也是。 可以考慮在吃飯時來一杯最新的網紅時尚減肥水 - 加粉鹽和檸檬。隻要別吃喝多,沒有壞處。至於減重嘛,我就相信少吃多動。 各種其它的說法,不管你相不相信,反正我不相信。
==“粳米是不是糙米?我吃brown rice,就是糙米。”
==“咱們這個民族,吃碳水簡直是寫在基因裏的,不吃碳水對身體反而有害。”
==“我在國內呆的時間長,很多時候要做飯,不能老在外麵吃,所以要買鹽,才發現的。”
==“可惜我的胃對檸檬敏感,喝檸檬水會造成胃酸過多,然後反胃。”
==“粉鹽還有這種吃法,”
==“最近我才了解到,在古代,鹽被視為戰略物資,一直受到嚴格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