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個人資料
BeijingGirl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瞎扯, 中國五百年從來沒贏過

(2025-04-26 08:35:44) 下一個

這次我回國又去了深圳的赤灣左炮台。 清康熙7年(1688年)廣東新安縣展界。 朕說“海外如西洋等國,千百年後,中國必受其累,國家承平已久,務虛安不忘危。”。 新安縣軍民陸續在沿海建設赤灣炮台等墩台二十一座。 

康熙預見正確。明朝取代元朝時,把北京元大都裏的蒙古統治者又趕回了北方大漠。 六百年前的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將他爹“藩王戍邊”的政策直接變成了“天子戍邊”。

當時美洲和澳洲大陸還處於原始社會, 非洲同樣有許多原始氏族;而歐州剛從黑死病中熬過來,宗教治國。 北京城已是車馬隆隆,人聲鼎沸,萬邦來朝。明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能與之抗衡的是被打敗的元朝軍隊-北方大漠的蒙古騎兵。

明朝軍隊的神機營開始大量使用火銃和火炮,並在後來的歲月中擋住了北方騎兵的進攻。 朱棣派鄭和七下西洋;明朝當時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木帆船。 但卻不屑發展海外通商。反倒為了抵製東南沿海的日本海盜實行禁海政策。結果‘倭寇’越發猖狂。

朱棣遷都不到百年後,15世紀末世界開始了大航海時代,木船配上火炮 ,西班牙成了全球殖民國家;葡萄牙則登陸中國東南沿海,都獲利頗豐。 18世紀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 煉鐵、紡織機大革新,木船換成鐵甲船, 軍艦的雛形誕生。 英國成了新一代的日不落殖民帝國。

而這時大明已經被新一代的蒙古人再用馬隊馬刀打敗。 明朝那些火銃和火炮沒有進步成火槍和大炮,木船還是木船。 清王朝的“克星”禍起東南,中國進入了輸麻了的階段。清朝動輒海禁, 所謂盛世的乾隆陶醉在自己的“十全老人”稱號中,驕傲自大禁住了自己。

19世紀。中外的通商陸路已經中斷了四百年之後,英國殖民者的鴉片從水路再進入中國。清朝從1720年代雍正朝的政府就堅決拒絕鴉片, 英國商人使用各種手段不斷輸入走私,中國官場腐敗等各種原因屢禁不止。 

坦白說我每次去赤灣左炮台的心情都很差。戰事早已停歇。隻剩下它孤獨而倔強地守護那一頁曆史。時間風化了許多事物,但記憶不會。 林則徐的高大塑像挺立。 其實他領導的禁煙硝煙都不了解西方國情。不過當時的統治者要負主要責任。

在左炮台戰鬥過的是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1781—1841年),江蘇山陽縣(今江蘇淮安)人。 1839年6月虎門銷煙後英國商人不時駕駛軍艦在廣東沿海挑事兒。 關天培率領的廣東水師在左炮台幾次擊敗英軍的進犯。 

1840年英國通過對華戰爭議案,並於當年6月對華出兵。開始兩國和談,英軍為迫使清廷就範,12月連續攻占虎門邊緣要塞,1841年2月以戰艦10艘、汽船3艘,配以野戰登陸部隊,猛攻關天培所在的虎門靖遠炮台。 史載“英人自台後上,天培格殺數人,槍箭雨至,負創奮鬥,力竭,歿於陣。” 。

雕塑更應該展示關天培和廣東水師犧牲的將士們,立個犯錯的官兒啥意思?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清廷失敗告終,簽訂《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了被揍的100年 -

  • - 1860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的艦隊在天津登陸, 一直打到北京,搶劫了西山四園的所有金銀古物,然後一把火燒了四園;
  • 1894爆發甲午戰爭戰敗。清廷賠款白銀兩億兩並割地;
  • 1900 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再次搶掠燒園子。清廷賠款白銀4.5億兩;
  • 1931年918, 日本占領中國東北全境,成立滿洲國,大肆掠奪礦產。

輸麻了的中國一直在日本投降後才開始有點轉變。 韓戰、南海的西沙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 諾大一個中國從總是被揍的割地賠款, 到被欺負時敢於自衛反擊了。 如今又來了關稅戰。

有人認為大清挨揍是自找的。再怎麽自找,大清沒到西方列強國家去走私鴉片和蓋佛堂啊。 現在打起了貿易戰。 中國雖然在違規嚴重國中並不是被加稅最高的, 但卻傻嗬嗬地站著。大約一係列的被揍扁改造了膝蓋,激發了站功。

不知道這次的戰會怎麽樣。 昨天我買東西已經真切地被關稅割了一刀。 咱是美國公民哦。 不是要孤立和打擊中國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9)
評論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P33912' 的評論 : 是啊, 對越自衛反擊戰。 張在當年的戰場上打的很不錯, 一路升上來。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記不得男主是誰了。那時的話劇市場不景氣,沒什麽人看,不過演的很不錯。中國曆史上好的太監是稀有產品,鄭和是為數不多之一,我挺佩服他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Google's "150 Cafe" ”的想法挺好的, 支持當地產品。 我家附近的商店也有這樣的當地產品櫃台,出售的蔬菜很新鮮。 這樣的產品大家都挺支持的。 謝謝分享了。 @新林院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比如以前回中國, 總是要帶去帶來很多東西。 後來就不用了。 因為中美都可以買到各自local的東西,價錢也差不多, 至少不值得把東西帶來帶去的。 如果關稅大幅增加,這事還真就不一定了。 也許又回到吧東西帶來帶去的時代。 因為用錢都不一定能從當地買到呢。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科技進步增大了世界的交流, 物資的互換。 如果由回到local時代, 我還想不好這是進步還是退步。 雖然什麽事都有好壞的方麵。 @新林院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這個想法很新穎。 你總是有新想法。 讚你是一個很樂觀的主義者。 :)
==“提高關稅肯定會使一部分物價上漲,但也會對環保、全球變暖多少有一點正麵影響。(雖然這不是川普的原意)”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lue-Crab' 的評論 : 我比你樂觀。 美國不會成為“shithole country”。 至少在50年內不會。 UK 從世界老大成為老二, 用了不止一個50年。 現在也仍然很好, 人們的生活很不錯。 日本從老二變成老八, 也仍然蠻不錯的。 一個國家隻要不起戰爭不內亂, 慢慢悠悠滴前行也挺好的。 就是自己別折騰。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任何一個政權或朝代都會走向滅亡”, 美國的改朝換代很明顯, 有時太過明顯。 目前是由總統界定的。 “按懂王的節奏,美國將成為一個shithole country。”, 失敗不可怕, 但成一個“shithole country”就比較可怕了。 對一個“shithole country”信心滿滿, 確實說明了很多的愛。 @藍蟹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任何一個文明都會有興衰,任何一個政權或朝代都會走向滅亡。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統治,共產黨趕走了國民黨。有一天共產黨也會被推翻。”,不掌權不代表被消滅。 國民黨已經被“推翻”多年了。 既然任何一個文明都會有興衰, 那美國也不會例外咯? @藍蟹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lue-Crab' 的評論 : 哇哦, 咱們藍蟹今天說得比較多了。 “對美國充滿信心。失敗並不可怕,二戰以後美國的大部分戰爭都輸了。關稅戰灰頭土臉草草收場未必是壞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信心滿滿, 又何以會輸呢? 這場戰鬥剛開始呢。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讚好文。漢人文化太保守
AP33912 回複 悄悄話 79 年打越南贏了,不然也不會有代理軍委主席張又俠(越南最佩服的中國人:)。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提高關稅肯定會使一部分物價上漲,但也會對環保、全球變暖多少有一點正麵影響。(雖然這不是川普的原意)
現在美國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全世界的新鮮水果。美國的冬天,新鮮葡萄從處於夏季的南半球海運過來。
如果提高關稅使跨越半個地球運輸水果的活動減少了,會少燒很多燃油,也鼓勵民眾吃更多本地、季節性的水果蔬菜。
環保觀念強的人,更提倡吃本地的農產品。他們管自己叫 locavore。(這是借 herbivore 和 carnivore 創造出來的新字)
比如,穀歌總部有一個餐廳名叫"150 Cafe",隻使用半徑 150 英裏之內收獲的農產品做食材。

Google's "150 Cafe" at its Mountain View headquarters is a locavore restaurant that sources its ingredients from within a 150-mile radius.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任何一個文明都會有興衰,任何一個政權或朝代都會走向滅亡。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統治,共產黨趕走了國民黨。有一天共產黨也會被推翻。共產黨人是愛國者,國民黨人也是,64蒙難的學生更是。愛一個國家愛一片故土和愛一個主義愛一個政權愛一個領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美國也一樣,按懂王的節奏,美國將成為一個shithole country。就我而言,我對美國充滿信心。失敗並不可怕,二戰以後美國的大部分戰爭都輸了。關稅戰灰頭土臉草草收場未必是壞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1840年過了100年後,在到如今。 情況有改變。 所以我說500年兒不是600年。 希望越來好吧。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不過船其實走的不遠, 隻是在南海轉轉。”, 改正這句話。 鄭和的船隊最遠到過非洲東海岸, 也可能到過澳洲大陸。 哈。 沒發現美洲大陸啊。。。 @all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說得太對了。握手。
==“中國從1840年開始,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的曆史。”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要說中國人真得有點奇葩, 從來沒想過出去做生意賺錢, 也沒想過去開疆擴土。 這麽大的船隊要養很多人啊。 不過船其實走的不遠, 隻是在南海轉轉。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謝謝你的分享。 是誰演的還記得麽?
我是這次回家看《山河月明》 說的是朱元璋 - 朱棣的事情。 裏麵也有鄭和下西洋。 那個巨大的船隊有240艘船。 那時候中國造船已經很先進。 比如, 船有13個艙室, 任何一個進水都可以單獨隔開, 不影響航行。
==“記得我在國內上大學的時候,在北京的一個劇院,看過話劇《鄭和下西洋》。”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也給康康上茶。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我想加拿大隊中國進口的東西, 稅應該好一些? @小樹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是嗎? 加拿大沒有好些麽?
==“現在大白菜可是高大上的價格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給小樹上茶。 不好意思,怠慢了。 加了一點資料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左炮台、右炮台,共有生鐵炮12門。 設兵數千名”, 網上資料。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左炮台時康熙8年, 1689年建成的。 客觀地說, 大清不反對傳教士。 因為最早紫禁城裏麵的順治帝就和天主教傳教士湯若望交好。 湯對他甚至像位父親似的。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從1840年開始,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的曆史。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記得我在國內上大學的時候,在北京的一個劇院,看過話劇《鄭和下西洋》。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現在大白菜可是高大上的價格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本文均為原創照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