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的前任是滿清帝國。 1616年努爾哈赤在中國的東北稱汗立國“後金”,1636年(明崇禎九年),其第八子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在沈陽稱帝。1643年皇太極病死,其第九子福臨在沈陽即位,成為順治帝。1644年, 滿清八旗由東北入關,兩年內如狂飆般橫掃華夏直打到廣州。
1644年福臨入北京再次登基為帝。 當時這位皇帝七歲。 1651年福臨14歲親政。三年內,納後、廢後、再納後。 福臨是一個情種,且十分聰明。 喜歡漢文化, 還能背誦《西廂記》的段落。
1656年他19歲時認識了董鄂氏,一見鍾情,火速納其為妃,三個月連升兩級成為皇貴妃,如果不是他的額娘孝莊太後竭力阻攔, 就再次廢後升其為皇後了。
可惜董鄂氏紅顏薄命,兒子百天就夭折。 她自己也在1660年21歲就去世了。 福臨在心上人去世後尋死覓活,不顧一切。堅持追封董鄂氏為後。莊太後不得不讓人晝夜看著他,以防他自殺。 自殺不成他又想剃發出家。
順治皇帝的《禦製董鄂後行狀》是清代宮廷文獻中極為感人的悼亡文章。 超越了帝王權謀的冰冷敘事,展現了真實的人在權力巔峰處依然懷有的深情。 “嗚呼!後之淑德,非筆墨能盡。朕每憶其音容,恍如昨日。今殯宮既掩,幽明永隔,痛何如之!倘九原可作,朕願同歸。”!
專情至深的福臨一直沒從悲傷中走出來,整日鬱鬱寡歡,懶理朝政, 形銷骨立。在第二年也去世了。 終年23歲。 漢人們說,沒見過這麽癡情的皇帝,滿族人專情。
滿族子弟中還有一個情種,就是大臣明珠的兒子納蘭容若。自從我看到網友的博文中寫到參觀北京明珠的故居(下三圖), 提到這位著名的滿族詩詞家,他那些至情至性、刻骨銘心的詞句就常在腦海裏盤旋。
上中學時,同學們常背誦“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我也感慨他的“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 這首詞的寫作背景雖然有史家爭論和民間編的故事,我想是寫給他結婚三載早逝的妻子盧氏的。
這位滿族名臣之後,發妻去世後寫了不少纏綿悱惻的文字。 比起河南人元稹,雖然寫下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但不斷雲雨了六個女人, 每次都有豔詞動人的詩句。 納蘭容若則更凸顯出專情至深。 “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他31歲就去世了。
滿族另一位廣為人知的情種是曹雪芹。 我今年回北京, 還專程去了京西的曹雪芹故居。 故居已經被包括在國家植物園裏麵了。 比我90年代上大學時看過的修繕了許多。 裏麵還建了一個博物館。
故居位於原北京西山腳下正白旗營地黃葉村39號院。“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曹雪芹的《紅樓夢》寶玉黛玉的愛情描寫無疑是傾心之筆; 詩詞之美更是傾情之作。
紅樓中的愛情, 是收斂的、含蓄的。 和瓊瑤愛來愛去、要死要活的放縱,完全是不同層次的境界。紅樓中的愛情更深情更專注,情無歸處、以死報之。
情到深處人孤獨。 曹雪芹最終因痛惜愛子去世撒手人寰, 死於剛進入的不惑之年。和整天孜孜不倦追求錢財的人不長壽相似;至深至專的情,也會耗盡人的精力。 用情也要有度啊。
【*】網友康康博文 -《養老院重逢 今生再續未了緣》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2846/202503/8424.html
==“唐玄宗對楊玉環多情,讓楊玉環的兄弟當官,結果釀成安史之亂,隻好賜死楊玉環。”
越王勾踐把西施獻給吳王夫差。吳王夫差對西施多情,荒廢朝政,最終吳國被越國所滅。
王允把貂蟬獻給董卓。董卓沉迷於貂蟬,最終被呂布刺死。”, 這些男人都不正經, 不是多情是把女人當玩物, 而這幾個女人也成心勾引他們的欲望, 和商紂王一樣。 縱欲無節製, 這種很可怕的。 @新林院
中國曆史上四大美女,三個都遇上多情男。不幸的是,三次都釀成大災禍。
越王勾踐把西施獻給吳王夫差。吳王夫差對西施多情,荒廢朝政,最終吳國被越國所滅。
王允把貂蟬獻給董卓。董卓沉迷於貂蟬,最終被呂布刺死。
唐玄宗對楊玉環多情,讓楊玉環的兄弟當官,結果釀成安史之亂,隻好賜死楊玉環。
四大美女中,隻有王昭君沒給自己或男人惹出禍。
==“瓊瑤的愛情小說,。。” 。
==========
董鄂氏是不是董小宛,被洪承疇獻給順治。
這是根據美國移民局統計,中國女人嫁非華人男人是世界第一,接近25%。
其他族裔嫁非本族男人:
白人女人: 4%;黑人女人: 5%; 西班牙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