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個人資料
BeijingGirl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你記得自己這個人生第一次麽?

(2025-03-27 08:11:31) 下一個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 大多數自己記不得了或當時都沒意識,但我們的父母記得。 比如第一次呼吸人間的空氣,第一次吃飯,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走路。 還有一些我們自己記得,爸媽卻不記得了。比如我記得自己初潮的日子, 雖然我媽媽那天給我上了一課, 但她不記得是哪天了,隻記得年和月。

這次回北京,我去了自己的中學母校。中學母校出門不遠就是前門大街。 走一站地就是前門了。 在那裏我又看到北京第一家‘洋’快餐, 肯德基(KFC)。 這家快餐店是1987年11月開業的, 北京第一家西式快餐,也是中國第一家。 至今還在營業。

所以我的人生第一頓洋快餐就是那年和我媽媽一起去的 KFC。 記得每人買了一份套餐。 裏麵有2塊吮指原味雞,雞汁土豆泥/餅幹麵包(任選)和元白菜胡蘿卜絲沙拉(coleslaw)。還打包一大塊炸雞胸和麵包帶回家給我爸爸嚐。

在美國吃的第一頓洋快餐 KFC, 充滿了喜劇性。 我在伯克利念研究生的第一個假期,有一個意大利男同學邀請我和他們一起去LA。這位男生的表哥在LBL 做博士後,開著一輛當時很拉風的豐田 4runner。 男生的妹妹是意大利的大學生,利用假期從米蘭來看他, 加上我正好2男2女。 可以和他妹妹分擔旅館費用。

那是一次十分快樂的旅行。 特別是那位博士後給我們講了很多他在北極站做實驗的趣事。有一天我們到一個KFC吃飯。 進去後我先去了衛生間。 等我出來的時候, 看到他們一人抱著一大桶炸雞在笑,我知道了原委後也加入他們三個樂不可支。

當時店裏做推銷, 6.99可以買六塊炸雞。 於是他們每人買了一個 6.99 的炸雞桶。 “在意大利, 6.99 買六塊炸雞, 那雞塊就25分硬幣差不多大小”, 他們沒想到美國的六塊炸雞是一塊雞胸、一塊雞大腿,兩個雞腿,兩個雞翅。 最小的雞翅是整個的兩段翅膀還有翅尖。

後來那頓飯我沒有買, 而是給他們一人一美金, 同學兄妹各給我一個雞腿,博士後給我一個雞翅膀。 但我還是剩了一個雞腿。 吃飯時他們一直都在笑“美國人粗魯”, 我說你們應該說意大利的食品好貴。現在意大利的炸雞塊不知大了一點沒有; 美國 KFC 六塊炸雞套餐6.99 是吃不到了。 

北京的第一家麥當勞,是1992年開的,在北京的王府井。 位於如今的王府井東方廣場西南角,長安街邊上,北京飯店東側隔條馬路。這個店麵積很大,擁有近800個座位,30台收銀機,在全世界所有麥當勞門店裏也是數一數二的巨。

我在這家店吃的第一餐是魚香堡,中號薯條和中杯可樂。 當時覺得太好吃了, 可惜沒要一個大號的薯條。 買一個套餐就可以有一個卡通玩具。 不過王府井不是中國第一家麥當勞,第一家是1990年開在深圳。 聽說正式開業的第一天,門店迎來了上萬名食客,生意超火爆。可能就是因為這個, 麥當勞在北京開了一個超大的店。

現在這家王府井麥當勞門店已經搬到王府井大街裏麵了,舊址成了東方廣場的一部分。 時過境遷,如今北京的麥當勞門店已經數不勝數,吃西式快餐也成為了人們習以為常的一件事。

親愛的讀者, 你人生第一次吃的洋快餐,在哪兒? 什麽時候? 和誰?你喜歡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1)
評論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但又聽說馬大嘴在上禮拜四狐狸台說自己要在五月時不管 doge 了,但誰知道。”, 他又不懂, 瞎搞什麽。 早點撤了, 還不至於太慘。 @冰牛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ceox' 的評論 : 哦, 把DEI 都撤了, 現在到處成立DOGE。 這還節省個啥呀。 就和美國計入/退出巴黎氣象協定似的。 O8 簽署加入了; 川普上台 簽署退出; 拜登上台再簽署加入; 川普再上台簽署退出。 折騰還能有效率?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可能這就是趨勢吧。”, 越寫越帶勁。 現在看幾年前寫的文章, 很有意思的。 @野花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魅力野花' 的評論 : 不想看的就不看啊。 看自己寫的就好。 沒時間啊。
iceo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說是每個部門都要有自己的 doge 小組。一直要搞到明年什麽時候。 但又聽說馬大嘴在上禮拜四狐狸台說自己要在五月時不管 doge 了,但誰知道。

ps: 幫我把上個 書香世家的回複 刪了吧,謝啦
魅力野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堅持做自己。 文城需要這樣的文章、點評和人! 鄙夷虛情假意, 偽善的道德婊和紅衛兵革命小將"
---太多沒意思的文章,都不想看了。
可能這就是趨勢吧。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ceox' 的評論 : 新周好。 謝謝分享!
如果進一步 RIF, DOGE 就需要和OPM合作了。 但是 OPM 也不了解每個機構的具體情況, 就需要機構辦公室的頭頭負責了。 除非把整個機構裁掉。 那也要遵循法規, 不能亂來吧。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這個消息我也留言到上一個貼。 不知你能否看到。 @冰牛。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他們的經費裏有雇人的部分, offer 已經給了, 但有一個是3月15號開始, 目前政府隻批準到3月8號, 在此之前開始工作的就開始了, 可是之後的 offer 就 halt 了。 不知會怎麽樣。 有人已經把家搬到東岸準備上班, 現在突然就可能沒工作了。 真慘。 ” @冰牛。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ceox' 的評論 : 冰牛你好。 今天見到一個朋友, 他的 NIH grand 到位了。 本來是應該去年12月就拿到的, 政府已經同意了這筆經費。 但是川普政府給 halt 了。 一直到現在才拿到。 這個應該是滯後效應, 但不代表沒別的問題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真的啊, 您是不是覺得很好吃? 喜歡炸雞的人, 菜就種的好。 :)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ceox' 的評論 : 這個可以理解, 你來的早嘛。 肯定就英文為主了。 我也有這樣的中國朋友, 是13歲來美國。 中文沒有英文好。 嘻嘻。 這幾年很快會過去的。 我看DOGE 受到了強烈的抵抗。 川普不可能隻專注裁員, 他想幹的事太多了。 小心就是了。 現在連國家實驗室/大學教授/私企都如臨大敵。
==“語文以前也是,反正在哪都不喜歡文科”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去了台灣也好, 要不文革中, 像我家親戚的三進四合院都成了大雜院,他49-50年還“上交”了兩套四合院,終是後來慘烈赴死。 你能那麽早來美國, 是福氣的。 我就覺得你不一般, 你的人生態度和見識,和流利的英文。 @冰牛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ceox' 的評論 : 謝謝冰牛的分享。 那你家祖上是有錢人, 可能還是國民政府裏的官員。 在北京有四合院, 最差也得像魯迅那樣的教授吧。 他在1920年代花了三千大洋在北京當時的“邊緣”地區買了一個四合院。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有一些cheese 我後來可以就著麵包/餅幹吃,一般的還是不行。 我想是不是喜歡牛羊肉的人, 可以。 @姐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是啊是啊, 我至今都不能像吃豆腐幹一樣白嘴吃cheese。 但是cheese cake 確實很好吃的。 真奇了怪了。 :)
彩煙遊士 回複 悄悄話 我也記得第一次吃KFC,也是在北京:)
iceo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文革時家裏是黑五類,沒啥背景,聽奶奶說很久以前家裏不錯在北平有四合院什麽的,隻是跟著老蔣跑了就沒了。很久以前的事咯。 有親戚在這邊,小時候跟著一起移民來了這邊,在這上的高中。英文說的溜,但提起筆,就傻眼了。 語文以前也是,反正在哪都不喜歡文科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到美國第一天,教授給我吃cheese sandwich, 難吃死了,又不敢說,就著涼水,囫圇吞下去,心想,這美國飯也難吃了,接下來幾年怎麽熬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你到美國第二天就吃到pizza了, 按說很不錯的。 pizza 的味道確實一開始接受不了。 不過吃起來還行。 我喜歡吃肉的pizza。 @麥琪兒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琪兒' 的評論 : 問好麥琪兒。 握手。 我至今吃pizza 還是更喜歡吃邊兒。 :)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upercs88' 的評論 : DeepSeek 要把詩人、歌手、作曲作詞的, 都逼到牆角的節奏。 我看 AI 很快就能寫小說了。 對博客也有很大的衝擊。 熱別是博客寫曆史、寫財經、寫書評影評讀後感的, 有的一看就是AI 湊出來的。 隻有實事政評之類的暫時還追不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看到你的新詩《七律。麻雀》了。 我也湊了一熱鬧。 @super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upercs88' 的評論 : 哈哈哈, 說得很是。 我在美國吃中餐館就是這個感覺。 餓的時候就把食物想像的特別好吃。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查了一下, 上次吃快餐, 是2023年11月在加拿大。 寫博就是好, 啥都記得。 印象深刻, 是因為比以前貴了好多。 @梔子花 & @康康
麥琪兒 回複 悄悄話 剛來美國第二天,老公的美國同學買了pizza說是歡迎我,那pizza就是在現在還有的domino pizza 店買的。當時是第一次聞到cheese味,覺得難聞極了,馬上有想吐的感覺,很不好意思,不過勉強吃了兩口。現在覺得奶酪還蠻好吃的呢!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不喜歡很正常啊。 我現在都有好久沒吃過了。 不過出去玩偶爾還吃麥當勞、溫迪之類的。 @梔子花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我愛梔子花' 的評論 : 問好了梔子花。 武漢第一家肯德基, 是1995年開在江漢路。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看來老茶館是我出國後建的,後來多次回國探親就沒去過前門那一帶”, 剛才查看,是88年興建的。 可以品茶、 有宮廷細點和應季北京風味小吃。 據說有47國的名人要人都去過。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大碗茶小時候聽說過。 院裏誰家小孩不做功課, 大人就說不好好學習,以後隻能在門樓子底下賣大碗茶了。 那時候好像是待業青年。。。
==“忘了說了,賣大碗茶的在老舍茶館旁邊,。。。 ”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是的, 知道你很少在外麵吃飯。 如果我中午去前門, 一般會在那裏吃飯。 不過前門步行街現在都是旅遊的人, 一些老字號也比以前差多了,沒什麽好吃的。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謝謝康康的鼓勵和信息分享。 看來來老舍茶館是留出了吃飯的時間。 等以後有機會, 去看看。 不過我不喜歡相聲和曲藝類的演出。 要是郭麒麟出來倒是很想看一看。 可他現在成了影視明星, 估計就不會在這種場合出現了。
==“京妞好記性,是的,我有篇博文,曾提到前門那一帶。我在老舍茶館隻在門口觀望了一下,拍了幾張照片。我查看了我拍的照片,當天的相聲演出從下午4點-6點,綜藝演出從晚上7點50-9點20,中間有近2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是否是給人在家吃飯的時間?”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那一年幾個月後還發生了大事。 你也應該被卷入其中吧? 也許正因為此, 你對世界和中國,才有一些更深的認識。 謝謝留評。 @野彪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野彪' 的評論 : 東四那一家是1989年1月開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當然, 沒有男女和風花雪月, 人類不繁衍也就滅絕了。 生活也少了很多樂趣。 不過風花雪月也是不一樣的。 全身赤裸是一種, 輕紗薄霧也是一種。 我下麵就會寫寫男女情, 請 @野花 點評哦。 一向喜歡你的評, 率真而勇敢, 實在。 堅持做自己。 文城需要這樣的文章、點評和人! 鄙夷虛情假意, 偽善的道德婊和紅衛兵革命小將。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從吃吃喝喝,PG-13, 到 X rated 風花雪月。每個人都有啊。”, 每個人都有, 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感悟, 即使有,每個人的感悟也不同。 比如從這句話, 你的感悟就聚焦在性福和男女上, 我的感悟就聚焦在生活上。 生活是更基礎的人生, 沒有吃喝, 人就沒法關注 sex 啦, 是不? @野花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魅力野花' 的評論 : 說得不錯啊。 確實如此。 每一天都是人生的第一次這一天。 everyday is a new day..
==“第一次的東西太多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魅力野花' 的評論 : 說得不錯啊。 確實如此。 每一天都是人生的第一次這一天。 everyday is a new day..
==“第一次的東西太多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對了, 川普就是特別喜歡吃漢堡喝可樂的。 嗬嗬 @all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當時覺得世界上咋還有這麽好吃的東西”, 確實, 中國人吃西式快餐的體驗都非常好。 甚至碧池第一次西餐的體驗還好。 這就解釋了為什麽很多美國人喜歡中餐, 也喜歡西式快餐的原因。 @zks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zks5460' 的評論 : 謝謝臨帖留言。 謝謝分享。 是咱們北京童鞋啊。 握手!
==“我第一次吃是在去北京上大學,北京同學帶我去吃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我好像在那邊的mall 裏和朋友卡拉OK過。 你一定很喜歡去歌廳吧? @AP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P33912' 的評論 : 謝謝分享。 現在東直門mall也不知怎樣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京京 有沒吃過 maximum? 不知現在怎麽樣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太愛北京了' 的評論 : 傳統曲藝和老舍茶館很般配。 郭麒麟也不知在那說過沒。 如果他去說, 文一定要去看看。
==“我90年代去過老舍茶館看演出,就是京劇雙簧相聲等傳統曲藝。”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的kfc太鹹沒有國內的品種多,我每次回去喜歡買kfc現做的葡式蛋撻,感覺比澳門老字號的蛋撻好吃。”, 中國現在KFC的品種比美國的多不少, 而且其他的西式快餐也有不少“中國特色”, 2010年我在成都,吃過一次KFC, 那時有辣味的。@京京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太愛北京了' 的評論 : 東四那家是1989年開業的。 我都不記得我第一次吃多少錢了, 因為是我媽媽付賬。 兩個人花了應該不到20元。 是覺得特別好吃。
==“我第一次吃肯德雞是東四那家,我記得兩塊雞套餐9塊8當時覺得特好吃。”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等我們自己長大成人了之後,尤其是自己也成為了父母之後,才深知做父母的有多麽的不容易。人類,是不是在這麽一種類似於遞歸的模式中代代繁衍相傳下去的?”, 說得真好。 @思維。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野性de思維' 的評論 : 是的, 好像小孩子要到3歲, 記憶係統才開始健全。
==“很多關於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小時候的事情,是從父母那裏知道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當時很不喜歡 mayonnaise 的味道,但之後也就習慣並喜歡上了”, 我家那位不吃coleslaw, 裏麵有大量的 mayo。 我還行。 他家的炸雞外麵和很多breading, 不健康。 偶爾吃一次, 少吃外皮, 就還行。 但當年在北京的時候, 覺得真好吃。 @冰牛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iceox' 的評論 : 你那麽早就來美國了, 在這邊上的小/中學吧? 英語肯定特別好。 看來是有家庭背景的。 牛掰。
==“八幾年來美國時,被親戚接機回DC這邊時,路上吃了 kfc, ”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剛才查了, Maximum 是1983 年 9 月開張的。 我都沒去過。 現在回國更不會去吃西餐了。 如果去老莫, 是吃記憶。 下次回去看能不能和爸媽再去一次。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改開後, 80年代有了 馬克西姆餐廳, 在崇文門。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是啊, 莫斯科餐廳是最為人知的。 我小時候,六一為爸媽帶我去動物園, 就會那裏吃飯。 還去旁邊的天文館。
==“小時候,感覺北京最著名的洋餐廳是莫斯科餐廳”
supercs88 回複 悄悄話 肯德基過一段時間就饞,吃了就後悔。:)
我愛梔子花 回複 悄悄話 不記得,隻記得第一次在武漢吃肯德基,不好吃。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忘了說了,賣大碗茶的在老舍茶館旁邊,還放著一座雷鋒像。看來老茶館是我出國後建的,後來多次回國探親就沒去過前門那一帶 @京妞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京妞好記性,是的,我有篇博文,曾提到前門那一帶。我在老舍茶館隻在門口觀望了一下,拍了幾張照片。我查看了我拍的照片,當天的相聲演出從下午4點-6點,綜藝演出從晚上7點50-9點20,中間有近2個小時的休息時間,是否是給人在家吃飯的時間?我是下午1點鍾左右到的那裏,好像有賣餐的,我由於對那裏的飲食不了解,就沒進去吃。你知道我腸胃不好,出門不敢隨便亂吃。
野彪 回複 悄悄話 我記得北京第一家肯德基是東四的那一家啊?在民航總局大樓對麵。
魅力野花 回複 悄悄話 第一次的東西太多了,
從吃吃喝喝,PG-13, 到 X rated 風花雪月。每個人都有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但下午關門,到5點來鍾才開,有演出,可惜我去的太早,就不等了。”, 我從來沒進去過。 難道裏麵還有飯麽? 茶館不是喝茶的地兒嗎?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是呀是呀, 就在我這張照片在往前(西邊)走一點。 你記得真清楚。 好像郭德綱的德雲社以前也在裏麵說過相聲? 我那天沒進去。
==“在離前門KFC不遠處,就是老舍茶館,”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前年在前門大街行走的時候還看見呢,隻是周圍的環境都變了。”, 我記得你那年的貼提到這事, 你還發了好幾張在前門的步行街的照片。 好像有一張是麥當勞。 那條街上還有一些老牌餐飲。 鮮魚口裏還有一個公園。 不知我記得對不對。。。 @康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問好康康。 是的, 那不但是北京第一家, 還是全國第一家呢。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他當時失戀了,找我這個文學城值得尊重的好男人訴苦”。 LOL 你怎麽開導他的呀? 他付賬單吧? 北京男人說這種話, 一定要喝酒的。 上海男人還真是不同。 @一講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謝謝分享人生第一次的經曆。 上海有不是路名是地名。 很有意思。 北京很多路名是當年為皇城服務的生意命名, 如糧米巷,石頭胡同,南菜園之類的。
==“我第一次吃KFC是1991春節,在常熟路店?”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前些年一直有人提議中國應該建加速器。 我覺得當局在這方麵做的很對, 真的沒有必要。 中國科學家們可以參加國外的實驗, 共同分析數據。 中國的經濟還不雄厚, 而且目前世界上各國都不在往這方麵投錢了。 美國的很多實驗室加速器都停運, 伯克利的LBL就有粒子加速器, 上個世紀我在那裏的時候就逐漸停運了。 現在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加速器是歐洲的 CERN。 @elfie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The machinery for the experiment was too expensive to import, I guess. It was some sort of centrifuge clashing thing that could generate energy.”, 我理解的 高能物理需要把粒子(如電子)加速到很高的能量, 用它們來轟擊靶, 或者兩隊高能量粒子互相轟擊, 然後研究一係列現象。 加速器本身現在並不是在技術上困難, 而是要有很大的地方, 然後巨大的磁鐵之類的。 建成會非常費錢。 中國一直都沒有大的加速器。 @elfie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elfie' 的評論 : 謝謝 elfie 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經曆。 你以前說過很喜歡美國快餐的, 經常帶孩子去吃。
zks5460 回複 悄悄話 我第一次吃是在去北京上大學,北京同學帶我去吃的,當時覺得世界上咋還有這麽好吃的東西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It was an instant hit!”, 不知是在那個日子之前還是之後。。。 不過那個地點真是好。 逛累了的年輕人都會去吃上一餐, 至少喝點什麽。 價格適合那個場合, 又時尚。 @藍蟹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lue-Crab' 的評論 : 謝謝你的信息分享。 看來你在那裏吃過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還別說, 我在美的第一個工作, 就去了猶他三次。 不過沒有在那吃過 KFC。 @一講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哈哈哈, 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炸雞雖然是在 Kentucky 最先開始賣的, 但第一家店是開在猶他州鹽湖。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上海第一家KFC開在外灘的東風飯店,忘了是1989還是1991?”, 上海外灘也是好地方啊, 年輕人在那談戀愛, 順便就可以吃一頓。 :) @一講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每天一講' 的評論 : 謝謝你的好分享。 是的, 中國當年沒有彩印。 我有一套當時的禦用攝影師杜修賢的回憶錄。 裏麵不但有大量的照片, 還提到這個細節。 杜告訴周總理, 新華社都沒辦法衝洗彩照要去香港。周聽到後很憂慮。 科技進步真快, 現在數碼彩照自己在家就可以打印了。
AP33912 回複 悄悄話 俺也是80s吃的首麥,在BJ 是東直門mall 二樓吃的BJ首麥(當勞:)。
太愛北京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康賽歐' 的評論 : 很多電影電視劇裏都有去老莫吃飯的片段,北京崇文門的馬克西姆當年也挺有名。我90年代去過老舍茶館看演出,就是京劇雙簧相聲等傳統曲藝。
太愛北京了 回複 悄悄話 我第一次吃肯德雞是東四那家,我記得兩塊雞套餐9塊8當時覺得特好吃。美國的kfc太鹹沒有國內的品種多,我每次回去喜歡買kfc現做的葡式蛋撻,感覺比澳門老字號的蛋撻好吃。麥當勞味道一般,我也是王府井那家開業的時候去吃的。
野性de思維 回複 悄悄話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 大多數自己記不得了或當時都沒意識,但我們的父母記得。
說的好。很多關於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小時候的事情,是從父母那裏知道的。等我們自己長大成人了之後,尤其是自己也成為了父母之後,才深知做父母的有多麽的不容易。人類,是不是在這麽一種類似於遞歸的模式中代代繁衍相傳下去的?
iceox 回複 悄悄話 八幾年來美國時,被親戚接機回DC這邊時,路上吃了 kfc, 當時很不喜歡 mayonnaise 的味道,但之後也就習慣並喜歡上了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小時候,感覺北京最著名的洋餐廳是莫斯科餐廳,我至今都未去過。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在離前門KFC不遠處,就是老舍茶館,想必就是以前賣大碗茶的地方,我想進去看看,但下午關門,到5點來鍾才開,有演出,可惜我去的太早,就不等了。
康賽歐 回複 悄悄話 記得我的人生第一次洋餐也是KFC,去的是在前門大街那家,它是在北京開的第一家。前年在前門大街行走的時候還看見呢,隻是周圍的環境都變了。

每天一講 回複 悄悄話 親愛的讀者, 你人生第一次吃的洋快餐,在哪兒? 什麽時候? 和誰?你喜歡麽?
===============

我第一次吃KFC是1991春節,在常熟路店?,和我高中同學,他是你們北京人,他父親是工程兵駐滬領導。他當時失戀了,找我這個文學城值得尊重的好男人訴苦 LOL
elfie 回複 悄悄話 I think we went to KFC for my 18th birthday in 1991. I don't know why we didn't go over there earlier. I was in Beijing in August 1989. My aunt lives there so I often went there with my mom. In 1989 I decided to travel there by myself. It wasn't a great time, of course, after the summer's crackdown. But I never heard of KFC back then. From 1980 to 1981 my own parents also lived in Beijing, working as engineers in a research institute. But for some reason their project of high energy physics was cancelled so they moved out of Beijing. The machinery for the experiment was too expensive to import, I guess. It was some sort of centrifuge clashing thing that could generate energy. KFC was great as a first taste. It wasn't located on a busy street. So it might be a different one.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上海的第一家KFC1989年開業,在外灘的東風飯店。It was an instant hit!
每天一講 回複 悄悄話 京妮兒,知道世界上第一家KFC開在哪裏嗎? :-)
每天一講 回複 悄悄話 你記得自己這個人生第一次麽
==========

我這次回上海,整理過去的老照片,居然發現我人生的第一張彩照,那是我讀初一,在離家不遠的肇家浜路花園拍的,當時上海還沒有彩照打印,是拿到深圳去打印的。

上海第一家KFC開在外灘的東風飯店,忘了是1989還是1991?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tong999' 的評論 : 想起第一次吃洋快餐, 還是挺興奮的。 就像現在吃一個新餐館一樣吧。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標題確實是後來換了一個。 因為以前的標題不夠“打眼”。 @xitong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itong999' 的評論 : 你想啥了? 是不是想到性福上去了? 嘻嘻。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美式 快餐能夠流行, 肯定是有原因的。 PS。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你對事物的觀察真是細致獨特。 知識麵又很寬廣。 留評總是非常非常精彩, 讓人學到東西。 謝謝。 快餐能夠流行, 肯定是有原因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但對炸薯條印象深刻。過去在中國,涼拌土豆絲是脆的,土豆燒牛肉是麵的。而麥當勞的炸薯條,裏麵的質地(texture)是稀的。當時想,真不知道土豆還能有這樣的質地。後來嚐過多個洋快餐的炸薯條,還是麥當勞的炸薯條最棒。”, 握手握手, 我也這樣覺得。 他家的薯條特別好。 文後來隻要去麥當勞, 一定要大號薯條。 可能土豆選的好, 然後就是製作流程經過了很多實驗。 @新林院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是的, 如果絞肉不過關, 牛肉漢堡就不好吃。 不過我是過了些年, 到美國以後才吃到的漢堡。 我喜歡漢堡王(burger king)的漢堡。 當時麥當勞的魚香堡還是挺好吃的。
==“當時感覺是:漢堡不好吃。牛肉淡而無味,大顆粒的牛肉帶很多嚼不動的筋,猜想是牛身上便宜的部位。”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給新林院上茶。
Xitong999 回複 悄悄話 這標題!俺這俗人想偏了!:)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我第一次吃洋快餐是在大學城的麥當勞。
當時感覺是:漢堡不好吃。牛肉淡而無味,大顆粒的牛肉帶很多嚼不動的筋,猜想是牛身上便宜的部位。
但對炸薯條印象深刻。過去在中國,涼拌土豆絲是脆的,土豆燒牛肉是麵的。而麥當勞的炸薯條,裏麵的質地(texture)是稀的。當時想,真不知道土豆還能有這樣的質地。後來嚐過多個洋快餐的炸薯條,還是麥當勞的炸薯條最棒。不知道是麥當勞選擇獨特的土豆品種,還是炸時特定的溫度。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其他為原創照片。 網圖已經標出。 謝謝。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文的最後一張照片是網圖。 沒有廣告的意思, 隻是比較。
[1]
[2]
[3]
[4]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