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01)
2018 (52)
2023 (1)
無人機或者代表人類的進步和某種文明。
無人機就是不需要人類親臨駕駛的飛機。無人機取代有人駕駛的戰機,會不會把人類從熱戰的噩夢中解放出來?
現代戰爭的勝負,取決於製空權,無論是海戰,還是陸戰。這已經是毫無異議的了。製空權當然由戰鬥機的優劣來決定。所以現在世界上好多國家都在搞啥六代戰機。 這些先進的戰鬥機,無非是高速巡航,隱身性能,遠視管控,和矢量機動能力。
這些性能其實和有人無人駕駛關係不大。哪一項都不是人類的能力可以勝任的。遠距離幾百公裏,人類能看到啥? 自己知道何時發生空空導彈?都不可能由人類判斷。而且因為需要人駕駛,所以飛機性能還要大打折扣。例如超音速巡航,對人類適應性的限製。如果是無人機,速度能有多快就可有多快。還可以從遠距離外發射大型導彈到事發現場。
例如從美國本土發射到西太平洋,幾分鍾的事情,如果由大型導彈攜帶多駕大小不等的無人機在現場施放,去執行戰鬥任務。這樣連航母也似乎不再需要了,至少可以遠距離待機。因為無人機隻要攜帶單航程所需油料即可,作戰半徑可以擴大一倍。有些無人機如果造價不高,可用作消耗品。
中國最近搞的超音速(環球)導彈就具有這種武器運載的雛形,到一定(近)距離後再改為滑翔機作為運載工具。那麽,把滑翔機改稱多性能的無人機就是本文所說的現實情形。
這樣的戰鬥模式,保存在援救不及時的狀況。因此航母也會成為海戰附帶品。
那麽到達事故現場,無人機能否取代戰鬥機?無人機會不會比現有的戰鬥機更優越?就是說,人工智能能否取代(優於)人類智能以滿足執行戰鬥任務的需要。回答是,完全可能,而且是必然的。因為現在的作戰飛機,已經在很大程度上不再依靠人類自己的判斷,而是應用各種(單方麵的)智能管控。例如火控瞄準,遠距離(幾百公裏)偵查發現,何時發射空空導彈,大都是靠單元性智能。就說由預警機指揮。預警機靠誰? 還不是人工智能,並不是高級指揮員,在預警機上指東打動,指西打西那種了。
人類在現有的空戰中究竟還有多少功能和作用,大概就是何時起飛,何時返航,知道擊落敵機幾駕,自己損失了幾駕。還可以前後左右上下觀察等,這些都可以遠距離指揮觀測,如果衛星係統足夠進步,或者人工智能感應足夠成熟。
現在發展的無人機(戰),會不會取代現有的製空權。很可能,但是,隻有在其性能優於所有的戰鬥機時會被廣泛采用和取代。到了那時,如果無人機的能力比現有的戰機強,為什麽還要有人戰鬥機來參戰呢?
那時候,戰爭會在辦公室,作戰廳之間發生。兩國的指揮員各自坐在自己的辦公室指揮一場中小型戰鬥/爭。(甚至躺著,一邊喝茶一般指揮。)
無人機戰爭的最大好處是不傷人,大家都沒有後顧之憂,可以放心的幹一場。因此兩國有了重大糾紛,就先來一次無人機的決鬥(戰),約定好了,無論輸贏,都遵守約定。
這樣的戰爭不需要大批的無人機參加,隻有小部分(比賽式)的試探雙方的能力,如果技不如人,在模擬戰爭中輸了,難道在實戰中能贏? 還有啥主觀能動性?靠潑皮耍賴? 隻能再接再厲,研發更先進的戰鬥係統。來日再較量吧
例如台海有事,先來一場無人機的戰鬥。看看誰能力強。如果小菜(購買美國的無人機)能贏得無人機(模擬)戰爭,就可以宣布正式獨立,中國隻能幹瞪眼。如果輸了,則無條件統一。小菜也隻能怪自己學藝不精,或者美國沒有提供做好的無人機群係。如果小菜獨立了,中國大陸也許不認賬,過幾年再比賽一次,誰贏,就聽誰的。
那時候人類,靠大規模殺傷而贏得戰爭,解決糾紛的破壞性戰爭,就會逐漸消亡,退出曆史舞台。人類文明會進入一個新階段。估計也就幾十年左右(主要是人工智能的進步),就會看到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