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個開心。

天南地北,虛虛實實,過去未來,隨便說說,想那說那。--- 也不全是瞎掰,信不信在你。
個人資料
遍野無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回鄉見聞:鄉民們的住和行

(2018-11-06 13:03:49) 下一個

記得我小的時候,如果鎮上來了一輛卡車,那就是大家的興奮點。更不要說是來了一輛小轎車,那幾乎就是大事情。很多村民都會圍著轎車,看稀罕,觀賞羨慕,評長論短。因為沒見過,或者很少見。記得小時候上學,下雨天時,走幾裏泥濘地(路),準會是,“一身濕衣兩腿泥,平路難過爬坡梯,最怕滑倒爬不起,未到家時先喘氣。”

這次回村見到村裏(還不是鎮裏)到處都停著小轎車,麵包車,電動車,三輪車等。仔細一打聽才知道,大約有五分之二的人家都有了轎車,雖然很多是國產的,或者是做生意的。沒有小轎車的人家,至少會有一輛電動車,或者一輛摩托車。有些做生意的,還有不至一輛車。

我們鄰村的一家五保戶,六十多歲了,沒有結過婚,智力有點問題,應該屬於村裏的最底端人口了。家裏有一輛自行車,還有一輛摩托車。平時到地裏幹活就騎上自行車,出遠門的話,就會用上他的摩托車。他還有兩部手機,雖然不是什麽高級的牌子,但是通話交流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真讓人刮目相看了,不是這個五保戶,而是時代,時代的進步。

鄉縣村鎮都有硬化路相通,普遍形成了硬化公路網絡,最窄的硬化路要算村與村之間的公路,但是兩輛小轎車相會,通過是沒有問題的,估計這可能是最低標準。村鎮之間的公路要寬一些,可以交會大公車和小轎車。鎮與鎮之間的公路相當於四條雙向公路,路邊普遍有綠化樹木林帶,好幾年前栽種的。 行駛在那樣的公路上 心情會很愉快。村裏到每家的路也都是硬化路,不用再擔心下雨天出門時,那種泥濘跋涉,連串門子都有的艱難。老百姓的行路的行的問題是基本解決了。 現在一切都變了,但願那個驚心動魄的行路難,永遠離開人們。

村裏早就通了自來水,據說是政府出錢,給各個村鎮打井取水。記得我們那時候用轆轤攪水,水井也就三十來米深,現在據說取水的水井已經有二百多米深了,這種地下水位的下降,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但是,確實讓人感到有些擔憂。

過去村裏住房普遍很緊張,記得很多戶家,都是老少男女一個炕。那時候媒人給年輕人說媳婦,肯定要和女方提說,男家有多少房,還有說明有弟兄幾個,因為住房是按人口,特別是弟兄的數目平均的。那時候,家裏有幾間大房,在說媳婦上,會有很大的“先天”優勢的。

現在回村一看,幾乎大部分是二三層樓房,很多還很具有現代化的建築色彩。瓷磚貼麵,簡約裝飾,當然也有人家的裝潢,似乎富麗堂皇,但是,很多人家還是喜歡青磚青瓦的古樸建築風格,給人一種深沉久遠的感覺。 

樓房前,每家似乎都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院落,有的紅牆成方,有的鐵欄杆圍欄,簡樸透亮,或者自成一體,或者分為前院後院,不像過去那樣屋前屋後種瓜種豆,現在而是鬆柏花壇,林蔭果樹。看來吃的問題基本解決後,人們已經把注意力放在了裝飾和美化環境方麵了。院落的大門,大都是像大機關那種金屬製作的鐵門,或者柵欄式樣,或者全封閉但留有單人出入的門中門。每家的大門都很暢快,至少都可以讓小轎車進退出入。

很有意思的是幾乎每家的大門上麵,都有四個草體的毛筆字題額。例如,寧靜致遠,天賜百福,鴻福家園,勁鬆迎客,祥和康泰,勤儉持家。從家家的門額題詞,似乎昭示這裏有很多學富五車的文化人,可是,很少見到題額用什麽齋庵堂所的字樣,也沒有見到什麽習修性養的文人氣息。用的最多的恐怕要數“天道酬勤”。可見老百姓還是秉持勤勞致富觀念的。

有些老舊多年的“大房”也還存在,隻是沒有人再居住,也沒有拆除。這些失修的的老房子,夾雜在高樓新院旁邊,顯得很不協調。可見農村的發展大都是自發性的,缺少長遠的規劃和治理。很多有識之士也認為,這樣下去,對於土地和財富都是一種浪費,不知道將來會演變成什麽樣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