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01)
2018 (52)
2023 (1)
2024 (1)
經國務院批準,2018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與日本銀行簽署了中日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旨在維護兩國金融穩定,支持雙邊經濟和金融活動發展。協議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34000億日元,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日本內外都廣泛把日中《貨幣互換協定》視為日本單向援助中國。 互換協議使得日元與人民幣融通。協議也就是把兩國之間的貨幣匯率相對長期的穩定(固定)下來。這意味著中國如有金融、貨幣危機(例如國際寡頭大鱷做空人民幣),日本提供日元援助,中國再用人民幣償還。
其實,這個互換協議,對日本在華企業,有真實的金融穩定作用。如果中國發生金融危機或其它管控,投資中國的日企就有可能籌集不到人民幣,如果人民幣和日元融通,日本央行就可提供人民幣給各民間銀行,令日企可從日本獲得人民幣。
美國也歡迎中日貨幣交換協議,因為可以對人民幣起到穩定作用,這對中美貿易來說是一件好事。中國和日本簽訂貨幣交換協定沒有引起美國人的什麽大的關注。因為這是世界各國之間經常發生的事情。有人把中日貨幣交換協議看地很重要,但是美國人沒啥感覺。如果說是川普總統沒有及時阻止,或者對這個協議沒啥反應,是因為川普的失職或者沒有遠見。但是,也沒有看到有多少美國媒體,因此而聲討或者討伐川普吧?因為對美國來說不重要。
紐約時報認為,中日貨幣交換協議,會使得人民幣對美元升值,這對美國消除貿易逆差有好處,雖然長期來看會弱化美元的國際貿易貨幣地位。但是時報沒有感到什麽“大難臨頭”,不會是個什麽“戰略”問題,也沒有認為美國,或者美國總統該做什麽。路透社同樣也僅做了報道,沒有過多的評價,也沒有認為美國政府該做什麽。相反,路透社敘述了,早在2002年3月,中日就簽署過中日雙邊貨幣互換協議。那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亞洲國家為了應對未來可能還將出現的金融危機,而簽署的多邊貨幣互換協議,中日雙邊貨幣互換協議是其一部分。現在的重簽隻是那時候貨幣交換的延續而已。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世界金融體係處於一個關口,各國也有從美元結構脫出的意願,尤其是東亞地區已成全球經濟增長重要一極的。有條件從貿易國家向金融國家的轉型。雖然被提上日程,卻沒有實施的計劃。到2010年之前,中日韓三國謀求建立更加緊密的貨幣關係,但由於地緣政治及經濟權力轉移等因素,貨幣金融合作被延宕下來。
到了2013年,因釣魚島爭端爆發。2002年中日簽署的貨幣互換協議失效了,雙方沒有續簽。在經過了五年的中斷期,中日又一次就中日貨幣雙邊互換成共識。而中日重啟本幣互換協議,不僅意味著中斷五年的貨幣互換合作正式恢複,更重要的是中日經濟合作的領域和議題在升級,從貿易合作向產業投資、貨幣結算以及第三方市場的開拓。
日本與美國、歐盟、英國、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亞締結的《貨幣交換協議》,都已分別是日元與各國或地區貨幣相互融通。除了澳大利亞外,日本與其他各國融通額都無上限 (這次同中國的互換協議還是有上限的)。這種日元融通的《貨幣互換協議》,由日銀與外國央行締結。日本財務省還與印尼、菲律賓、新加坡、泰國也有上限額不等的《貨幣互換協議》。
這次中日貨幣互換協議,對人民幣自由兌換有所加分,因為有穩定人民幣的作用。但是自由兌換,合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似乎還很遠。世界貿易結算,除了美元,還有其他幣種。在這個世界上,多一種貿易結算貨幣,好像也沒有什麽大不了去的事,所以美國不會太在乎。
現在國際貿易結算的有十多種貨幣,其信用都可以排在人民幣的前麵。人民幣現在要做的是,其高其國際信用,也就是說先要做到,“和別人一樣”。然後才能談到成為被廣泛接受的國際貿易貨幣。所以說離開取代美元還早著呢。人民幣至少要先取代排在美元後麵的十多種貨幣,才會有可能對美元造成所謂的“威脅”。所以美國人現在還沒有感覺。
其實,要成為世界貿易貨幣,是有條件的。當然自由兌換是最基本的一條。第二個是穩定,第三個是有一定的存量。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