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個開心。

天南地北,虛虛實實,過去未來,隨便說說,想那說那。--- 也不全是瞎掰,信不信在你。
個人資料
遍野無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政治家對商人,再說貿易戰的誤判

(2018-08-03 08:20:40) 下一個

中美雙方都要加碼,貿易戰又升級了。不論對錯,應該不應該,隻是客觀地想到一下可能性。

政治家考慮問題,想到的方麵會很多,商人考慮問題基本就是賺錢和盈利。

當年韓戰時,第二次戰役結束,彭德懷打算冬季休整一下,準備第二年春天再舉行新的戰役,因為兩次戰役讓誌願軍很疲勞了。毛澤東接到彭的電報後,認為必須先越過三八線再打一仗然後休整。為什麽? 毛的電文說,因為 “(一)目前美英各國正要求我軍停止於三八線以北,以利其整軍再戰。因此,我軍必須越過三八線。如到三八線以北即停止,將給政治上很大的不利。…….”

本來老毛也打算停一停,至少要讓誌願軍休整一下,可是因為聯合國軍發了聲明,要求誌願軍停止在三八線以北,結果老毛認為政治上會很大的不利,於是要堅決過線。據說,老毛說,誌願軍和聯合國軍是交戰的雙方,對方有什麽權力要求我方停止在三八線一邊?想象一下,如果聯合國軍當時沒有要求誌願軍停止於三八線,可能第三次戰役的攻擊時間會大大地的拖後。因為毛澤東要考慮到政治影響,所以在年初就突破了三八線。後來中國精疲力竭,要停止,美國q卻不想停了,因為涉及到對日和約的簽署權和國內外等政治問題。這些說明政治家考慮要比單純的軍事因素要多。

 

這次中美貿易戰,川普考慮的就比較簡單,貿易逆差。不能讓中國賺美國的錢,進而流失美國的工作機會。老川不考慮什麽民主,人權等意識形態的問題。也甚少考慮地緣政治的效果和作用。隻是從經濟方麵考慮。那四條要求中,除了逆差外,還考慮到中國的國家補貼,國家扶植項目。這些說到底也是為了以後能夠(持續)讓美國公司賺錢的事,沒有任何意識形態或所謂的“國家安全”的事情。川總的口頭禪是,要公平交易。還是交易的事,是個經濟問題。

川普為達到經濟的目的的手段也很直觀。就是加稅,再加稅,越來越重的加壓,想著直到對方屈服。貿易戰對中國進口的產品加稅,除了加壓,迫使中國政府接受要求外,另一個重要的想法是讓資本回流到美國。幾個月前,當有汽車公司想要在墨西哥建廠,老川就說,將來會加稅讓你賣不到美國來。所以對進口加稅,除了給中國企業製造困難,也有打自己孩子(美國在中國的企業),讓其回家的意思。

中國政府那些領導人考慮的就要多些了。如果不讓國家補貼和扶植一些必要的領域,那中國的政治製度都會受到挑戰,那還能叫做“有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嗎。據報道,習近平最近說過,美國發動全球貿易戰,實行孤立主義,實乃逆全球化而動。美國針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不準中國推進“中國製造2025”,就是不準中國產業升級,目的是阻滯中國的現代化,遏製中華民族複興

看看,貿易戰已經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習近平不愧是搞政治的,已經上升的到政治高度來認識這次貿易戰:阻滯中國的現代化,遏製中華民族複興。既然能這樣說,習近平會妥協嗎? 敢妥協嗎,他手下的人敢隨便妥協嗎?特別是那個“製造2025”。如果有誰說可以同意美國的要求,我們不要再扶植關鍵項目,馬上就會有人問,是不是要想將來多有幾個中興事件? 這就成了政治問題。除非不想再中國領導層混了。一旦上升到政治層麵,中國人的習慣是寧左勿右,因為誰也受不了“投降派”的大帽子,擔不提“賣國賊”的罪名。 況且製造2025是十九大決定的目的,沒有人敢放棄,包括習近平,否則他會被趕下台。

中國2017年的DGP 是12 trillions,出口2000億占到2017年DGP的1.6%,如果川普對這2000億真加稅25%,假說這2000億中有一半, 因為產業鏈的因素,是美國必須進口的。那麽剩下1000億美國可以從其它地區尋找代用品。那麽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就是DGP會減少0.8%。

另外一個問題是,美國需要時間尋找1000億的替代品,如果需要半年時間才能找到替代品,談生意,試用,再到投資安排生產至少需要一年到半年的時間。那麽對中國DGP的影響會降低到小於0.5%。因此,估計中國會承受。為了這0.5%的DGP, 中國領導人不會在承擔巨大的政治風險下,放棄製造2015的設想,和補貼特殊行業。50000或者2000億要全部轉移到東南亞,至少要好幾年時間。這時候美國人會承受加價的痛苦,可是兩年後,就是美國大選。川普大概不會頂到三年以後吧再收手吧。

最後,還有一個政治信譽的大問題。那就是,如果在這次糾紛中中國讓了大步,將來怎麽辦?  既然中國說不怕打貿易戰,後來又投降了,屈服了,將來遇到嚴重的政治問題,中國政府還會有信用嗎?比如台灣公投獨立,中國說,會引起戰爭,誰會再相信?美國說台灣獨立也不準你動武,這時候中國該怎麽辦?其實結果反而可能會導致戰爭。

所以,對貿易戰的屈服(不再搞2025, 不再搞補貼特定產業)。第一是不想,因為政治製度和國家的必須。第二是不敢,因為要承擔巨大的政治風險 (還要不要十九大的路線?)。第三,是能夠承受。當然0.5%的損失也是痛苦的。因此,退一步來說,就是中國無力反擊,不再反擊,中國可能也不會同意美國對貿易戰的四項要求。

但是,如果按照僅僅是商業的考慮,中國似乎應該會讓步的。做生意就是有賠有賺,沒有什麽臉麵,尊嚴,沒有什麽政治含義。雖然川普的出發點是生意,這就是川普一再加以,要讓對方屈服的根據和原因 (老川以為是壓力不夠)。而中國人認為除了生意,還有政治,這也是中國不會屈服的原因。這就是雙方誤判的原因。可惜世界上很多戰爭都是因為誤判的結果(包括意誌)。打到最後,才知道原來不是那麽回事。事情永遠不會回到原點。

那麽這個貿易戰就會拖下去,拖到誰頂不住,要眨眼的時候再說。我有限度的支持美國的保護政策,但是,遺憾的是川普這次似乎是知己不知彼。不過任何事情都可能有意外,就看川普如何完結這出精彩的大戲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ZJNB0507 回複 悄悄話 中美因為貿易戰翻臉,開啟新的冷戰才是中國最大的政治問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