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個開心。

天南地北,虛虛實實,過去未來,隨便說說,想那說那。--- 也不全是瞎掰,信不信在你。
個人資料
遍野無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白鹿原上的“舵爺”(7),和他的第六個繼子

(2017-07-22 21:28:40) 下一個

白鹿原上的“舵爺”(7),和他的第六個繼子

遍野

舵爺的第六個繼子,可算是曲折離奇地“轟轟烈烈”。

前麵的不成功,舵爺沒泄氣,繼續追尋他的“兒子夢”。 村裏人也為“舵叔”著急,想法設法幫助舵爺圓夢。

鑒於以前失敗的教訓,村裏人建議舵爺要找,就要找一個“知根知底”的兒子。舵爺也認可大家的想法。

那時候,舵爺很具有作生意的頭腦,又敢幹些別人不敢幹的營生,例如敢私自飼養耕牛,這種屬於生產資料應當被收歸集體所有的家畜;敢於自己開荒種地,這種屬於違法擴大自留地的行為。所以舵爺生活過得很不錯,家境很好,有房子有窯洞,有獨自的院子,就是缺個兒子,一個未來養老送終,能當繼承人的兒子。

第六個過繼的對象是同村一家貧農家庭的兒子,這家有叔伯二人,老大有婆娘,老二一輩子光棍,家裏有兩個男孩子,一個女兒,孩子都大了,都可以算成人。可是一家子有這麽多勞動力,日子卻過得淒淒惶惶。兩個兒子都到該訂婚結婚的年齡,還是單身,父母親都為孩子的媳婦著急,可是急歸急,還是一籌莫展。

於是有人從中說合,能否把這家的大兒子過繼給舵爺,這個提議將會對雙方有利。因為在同一個生產隊,算是“知根知底”到家了。對於那個大孩子,如果過繼給舵爺當兒子,娶一房媳婦應該不成問題,將來舵爺過世,又能繼承舵爺家的所有遺產。對於舵爺來說,隻要有個兒子,老了有個指望,病了躺在床上,能有個人端茶倒水,能“養老送終”就心甘了。當然這個大兒子,智力不高,他的名字叫“蛐蛐”。蛐蛐就是蟋蟀,比螞蚱小一些,夜晚會鳴叫的一種昆蟲。 蛐蛐好鬥,所以自古以來,有閑人的一個玩樂就是鬥蛐蛐。不知道他的父母親為啥當年給他起了這個名字。也許是父母原本的智力就有限,要不然一家子為啥過的緊緊巴巴的呢。

對舵爺來說,也不能要求太高,自己年齡大了,有點緊迫感。這孩子又是原上人。於是一說就成,過繼也很簡單,不用長距離跑來跑去,要到政府部門轉戶口。同一個生產隊的,隻把兩家的口糧分配人數變一下就成。幹活嗎,還在一個生產隊,幾乎沒有任何可以想到的難題。

於是成了。蛐蛐搬到了舵爺家住。我們到舵爺家玩耍,蛐蛐看到我們,隻是列著嘴笑,不知道是高興,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舵爺精神來了,有了這個兒子,自然有了當爸的幸福感,也有了當老子的責任心。就象陳忠實說過的那樣,農村人信奉“老子少不了給兒子一個媳婦, 兒子少不了老子一副棺材。”這是原始的,最基本的農村人父子關係的物質要求。

那些天,舵爺的頭等大事就是給自己的兒子張羅媳婦。其實舵爺能做的相當有限,婚姻這種大事現在靠自由戀愛,那時候,戀愛的開始,隻能靠人介紹。好在舵爺人脈廣,人情厚,大家都樂意幫忙,特別是那些經常當介紹人的媒婆。

蛐蛐智力不高,要不然到了該訂婚結婚的年齡還是單身,還沒有著落。蛐蛐常常分不清別人和他說的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如果有人想利用蛐蛐,幫自己幹些重體力活,隻要能適當的誇他幾句,保準他會盡全力展現給你看,你所誇他的“力氣大”“肯幫忙”的優秀品質的真實性。蛐蛐也有心機,不過他的心機常常會容易比別人看穿,等於是沒了心機。別人會趁機捉弄他一下子。捉弄的多了,蛐蛐也有了警惕性。

舵爺托別人給蛐蛐介紹了一位外村的姑娘,和姑娘見麵的那一天,蛐蛐知道有兩人單獨“談話”的節目,隻是他不知道該說什麽,心裏沒譜。隻好向他弟弟討主意,因為他很相信弟弟,不會作弄他這個哥哥。“該和人家姑娘說些啥呢?” 他弟弟叫蟈蟈,能有什麽好主意? 不過蟈蟈能想到的是,將來嫂子娶回來後應該幹些什麽。蛐蛐在和蟈蟈合計後,在和姑娘見麵時,蛐蛐認真的提了一大堆要求。例如,結婚後,要敬孝父母,要打掃衛生,要把牆刷白,要做飯,要洗衣服,把豬喂飽,把門看緊,……等等。結果,舵爺給這個兒子第一次找媳婦的努力算是白費了。隻是給村裏的人們多了飯後茶餘的談資笑料。

經過多次試錯,舵爺知道,給蛐蛐說媳婦,不能找很好的,不要求門當戶對,隻要兩個人能要旗鼓相當就行。蛐蛐也知道了自己找媳婦的品位,能掂量出自己的分量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遍野無塵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吳友明' 的評論 :
還真不是小說。隻是述說的方便,加了些藝術處理。
吳友明 回複 悄悄話 這個蛐蛐的名字是編的吧,越看越像小說。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