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個開心。

天南地北,虛虛實實,過去未來,隨便說說,想那說那。--- 也不全是瞎掰,信不信在你。
個人資料
遍野無塵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感性,孤獨,抑鬱和精神分裂

(2014-12-20 14:41:30) 下一個
感性,孤獨,抑鬱和精神分裂

遍野

不是每個人都會有孤獨感的。先說饑餓感吧。饑餓感屬生理上的需求。 有些人會經常有饑餓感, 因為沒有吃飽飯。但是有些人很少有饑餓感,例如廚師,例如那些經常要應付飯局的頭頭們。他們很少有饑餓感的, 相反,他們可能會有厭食的感覺。因為他們的desire 被過度的滿足了。

孤獨感屬於心靈方麵的 desire. 如果被滿足了,就不會有孤獨感, 如果沒被滿足就會有孤獨感。孤獨感,失落感,不幸福感,恐懼感(不安全感)都是源於精神方麵的需求(或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一個很重視精神生活的人,例如 a PhD, 他和農民工在一起,可能很熱鬧,吹牛侃大山, 但是心靈方麵沒有交流,沒有被理解,他的精神生活就會是貧乏的。就會有孤獨感。一對夫妻如果沒有精神交流,僅僅有身體的親密,也會有孤獨感。 一個成功的人士,很有地位, 很有錢,他的精神上也可能是孤獨的,因為他的追求不是地位和錢財。過去有一個《芙蓉鎮》說的是對社會現實絕望的一個知識分子心靈上的孤獨,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所以不同的人對孤獨感的解釋是不一樣的,這是源於他們的desire不同。被滿足了就不會有孤獨感。 例如有人想出家,有人想辭官回鄉, 有些明星想回歸到正常人的生活,因為他們的需求被過度的滿足了,他們不會有孤獨感。孤獨感並不一定是要和人交流,或得到誰誰的認可。這要看各人的desire. 如果我的desire 是發明什麽,隻要我能有所發現,也會很快樂,不一定要誰誰知道。

一般的孤獨感不會有什麽問題,自己調節心緒就好了。 有些孤獨感的進一步發展就可能成為抑鬱症, 或精神分裂症。為什麽會發展成為抑鬱症呢? 因為個人的desire 得不到滿足,自己就會想法設法(不自覺地)壓抑自己。就會有抑鬱症。 如果desire過分強烈,壓抑不住,就要從其它(非正常途徑)方麵發泄,就成為精神分裂症。 例如水流被截斷(壓抑著),如果水量過大,衝破堤壩,從側麵發泄/流出來,就是水流的精神分裂症。 想革命,想救國救民不成,就有可能上山當土匪去發泄自己對理想的追求(革命家的精神分裂症)。追求愛情不成,就有可能破罐子破摔,整天徘徊在煙花柳巷。

心靈強大的人,是否因為desire 更強烈而有孤獨感,說不好。但是孤獨感是和人的感性相關的。 一個人如果很感性就會很容易產生孤獨感。有desire得不到,會可能有孤獨感,但是如果能認識到 “得到/得不到”的客觀性,就會豁達,就會釋然,就會“理解”(以理性來解脫), 這就是理性的好處。 而太感性的人就會“很難自拔”,從而需要外力,例如朋友的幫助和心理的轉變,適應。 “愛到深處人孤獨”還是有道理的,“僅在當得難得時”,因為得不到嗎。

孤獨感和年齡沒有很大關係。愛也和年齡沒有很大關係,年齡大的人的愛和年輕人的愛會有不同,至少表現方式會是不一樣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父母對兒女的愛和爺爺奶奶對孫子的愛就有很大的不同。年輕情人的愛是激烈的,但不持久,爭執多變,講究浪漫;例如來個熱吻,多少朵玫瑰花什麽的,大聲嚷嚷個:“我愛你”,老年伴侶的愛會很深沉,會很執著,也很少為雞毛蒜皮而爭吵,就象久釀的佳釀,醇而久遠。不會太爛漫,例如“扶手走曲徑,相對浴紅衣,無言望千裏,歸來共一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tillthere 回複 悄悄話 Nice analysi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