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誰在和中宣部做生意(N年前評論)

(2010-09-05 15:51:42) 下一個
《大國崛起》是筆好買賣,政治風險比《河殤》小,市場效應比《走向共和》好。這部紀錄片,是一部相對客觀一些的宣傳片,其中的對中國走向的暗示非常明顯:重商主義、軍事實力和威權。

與中宣部做買賣

從媒體行業來說,這部片子出來與80年代的《河殤》背後的邏輯是一樣的:建設性吹捧,理性的拍馬屁。與八十年代啟蒙意味濃重相對濃重之下,《大國崛起》的算計和迎合之態,可以說更加的明顯。近年來,避免非典之後中國媒體的政治亢奮,中宣部對敏感話題的控製狠得更狠,這樣的姿態也是中國媒體這些年來不得不養成的習慣。

與《河殤》的時代相比,當時看不到製片人的利益,現在的這部片子可以估計能夠讓製片人得到很好的市場回報。2003年《走向共和》在中國大陸受到好評,湖南籍製片人劉文武和羅浩螃蟹是吃足了,但是一路從《雍正王朝》走來,若不是走得太快了,跟過了頭,一次性見光死,後續的重播和發行還是有著巨大市場潛力可挖的。應該說,中國的政治市場逐漸也開放了,媒體並非是死水一潭,關鍵看你怎麽和中宣部做買賣,可以預見第一批受益者是與中宣部做買賣成功的人。

本次《大國崛起》底牌更硬一些。《走向共和》的羅浩是季羨林老先生弟子,在中國政治格局中連清流也不入,僅僅算體製內文化人的思考。實際上,當年《河殤》的班底也是與《大國崛起》類似的政治保險閥,但是級別不夠,風頭太盛,結果一朝樹倒,飄零各地的人或是重新上樹,或者自辟獨立研究的路線。

這次《大國崛起》班底是北京大學的錢承旦和王緝思先生操刀,兩位是中國政府智庫之一的北京大學中重要人物,卻是低調的緊,前者研究的是和平學,曆史係教授;後者是北大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體製內級別還算可以;再往背後看應該是人大的力量,發行是人大下屬的中國民主法製出版社。



論壇:中國播映《大國崛起》的背後
《大國崛起》出台,在政治上保險功夫做足,加之乖巧伶俐,應該沒有政治不正確之虞,除非碰到一群不開眼的吹鼓手,吹過了頭。

同時海內外市場也是看漲。據了解大陸一些相對獨立媒體,比如南方報係下的《南方都市周刊》、光明報係下的《新京報》都已經跟進評論了。《紐約時報》是少數敏銳的英文媒體,旗下的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中國崛起問題發表最新評論,題目是China vs. U.S.: Democracy confronts harmony, 筆調頗為調皮,估計會引發西方媒體對這部大型紀錄片的關注。如果下周在英國的The Economist上出現評論,我是一點都不會奇怪的。

宣傳與暗示

回到片子製作上來說,除了3D技術雖然有些過,整體上攝影和動畫比較不錯,但是創作的思路卻值得推敲。最明顯一點,各個國家崛起的曆程其實是互相矛盾,不可拷貝。這部片子與其說是借鑒,不如說為中國發展正名:發展才是硬道理。其次,這個硬道理邏輯之下,我覺得是對中國這20多年學術成果的忽視,特別是曆史學、政治學說的忽視。

以曆史學為例,中國學界在逐漸放棄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之後,引進了很多西方曆史學成果,比如年鑒學派,更加具體細微從物質發展方麵,觀察長時段的曆史進程;同時重視偶然事件對曆史進程的影響。事實上,在這部紀錄片中也小有體現,比如攻占巴士底獄當天,路易十六的日記記載是無事。但是這種小聰明在作品中的閃現之下,整體思路依然沒有改變。

這部片子試圖在展現創作者的多元視角,強調了一些人類科技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但是那種先入為主的也很明顯,比如對於荷蘭成功強調了貿易,卻忽視了荷蘭人那種國家觀念和商業精神在當時世界的真實處境,為什麽荷蘭人那時候就不說和平的崛起?

這先入為主的邏輯就是:世界發展是財富的發展,財富的活動方式可以通過武力、技術和戰爭來得到。另外據報道,11月26日,中央電視台將啟動《文明之路.世界文明環球紀行》,展示世界12種文明,中國也在其中。這是一種暗示,更加軟的暗示,也是一筆更大的買賣。

可惜,所有的暗示,造牒譜,說軟話,都不是實質。在文學寫作中,曾經有第三世界寫作的說法,就是第三世界國家作家往往將對民族的思考和解放訴諸個人創作。中國讓人擔心的,也許不是他現在明顯的強大,而是強大之後幹什麽?

強權邏輯是中國發展的最大馬腳,即使中國人再多地鼓吹自己的和平,但是世人依然擔心的是你有了錢要發作的一天。因為,中國人還是相信強權勝過公理,不屑於與人有誠意地說道理,依然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潛意識。 那麽《大國崛起》是一次提前露了馬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