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從刺客槍下挽救美國總統生命的同性戀英雄

(2012-01-20 14:15:52) 下一個
瑟穀德. 馬歇爾與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79)


  第七次刺殺美國總統失敗的事件是發生在1950111日。這是一件赤裸裸的政治謀殺事件,有論者認為與其說這是一次政治暗殺,倒不如說是一場暴力革命。事件的主角是來自波多黎(Puerto Rico)的奧斯卡.科拉(Oscar Collazo)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Griselio Torresola),刺殺的對象則是美國第三十三任總統哈裏.杜魯門。

  波多黎各〞的全名是〝波多黎各聯邦(Commonwealth of Puerto Rico),位於加勒比海東北部,西接美屬吉島(United State Virgin Island),東聯多米尼加共和(Dominican Republic)

波多黎各是克裏斯托.哥倫布在他的第二次到美洲探險時發現的,並於14931119日宣布波多黎各是西班牙帝國的殖民地。在西班牙帝國殖民地政府殘暴的統治和來自歐洲的傳染病雙重襲擊下,幾乎在極短的時期內,波多黎各島上純樸的土著險被滅族。

在帝國主義的眼中,波多黎各島一直是他們垂涎三尺的肥肉,法國、英國和荷蘭都曾絞盡腦汁地想將之吞到肚子裏。在西班牙帝國強大的海軍威脅下,波多黎各島依附在西班牙帝國的保護傘下長達四百年之久。

1898年,美國為了古巴和菲律賓的利益而向西班牙帝國宣戰,史稱《美西戰爭》,戰爭由1898425日開打,到1898812日西班牙帝國戰敗為止,美國用刺刀將西班牙帝國押上談判桌,並於18981210日在法國巴黎簽訂了使西班牙帝國從此淪落為破落戶的《巴黎條約》。

根據《巴黎條約》的要求,古巴不但得到了〝獨立〞,還以兩千萬美元的代價,割讓了關島、菲律賓和波多黎各島永遠的主權予美國,自此波多黎各島成為美國的領土。

  美國聯邦國會於19004月初製定了《福勒克法案(The Foraker Act)》,允許波多黎各自己建立民主體製的文人政府,美國第二十五任總統威廉.麥金利於1900412日將之簽署成美國聯邦法律,為美國政府在法理上吞並波多黎各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福勒克法案》的原名是《1900組織法(Organic Act of 1900)》,因為這個議案是由代表俄亥俄州的美國聯邦參議員約瑟夫.班遜.福勒(U.S.Senator Joseph Benson Foraker)所提出的,故按照美國聯邦國會的議事傳統,以其名字來命名之。

  19172月,美國聯邦國會又通過了《-沙阜斯法案(Jones-Shafroth Act)》,這條由代表科羅拉多州的美國聯邦參議員約翰.法蘭克林.沙阜斯(U.S.Senator John Franklin Shafroth)所提出的議案,獲得了美國朝野空前的支持,美國第二十八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於191732日將之簽署成美國聯邦法律。

-沙阜斯法案》主要的作用是:第一,賦予所有居住在波多黎各島上的居民美國公民權;第二,賦予波多黎各居民擁有自己選舉最高領導的法律權利;第三,波多黎各國會設有參眾兩院,由19名民選參議員和39名民選眾議員組成;第四,波多黎各國會通過的議案,由州長簽字即成法律,但州長有將國會議案否決的權利,國會同時以擁有議四分之三的票數來反否決的權利;第五,波多黎各最高元首不是民選的州長而是美國總統,因此美國總統擁有對波多黎各任何議案的最終否決權;第六,美國聯邦國會擁有對波多黎各議案的最終停止權;第七,因為波多黎各不是美國的聯邦州,因而波多黎各居民雖然是美國公民,但沒有在全國總統大選中的投票權。

1948521日,國會在路易.穆諾.馬林(Luis Munoz Marin)的台底操縱下,又通過了一條充滿了爭議的議案:《限製言論法(The Ley de la Mordaza),這條簡稱為〝限言(Gag Law)"的法案規定在波多黎各島內不允許任何人從事波多黎各獨立運動、不得懸掛波多黎各島旗、唱有關歌頌波多黎各的歌曲、談論有關波多黎各獨立的事情與發表推動波多黎各民主自由的文字。

  美國派駐波多黎各第一位當地人州長.托裏比.皮內.希門尼(Governor Jesus Toribio Pinero Jimenez) 1948610日將美國聯邦國會通過了一條與《限製言論法》隔海唱和的醜陋《史密斯法案(Smith Law)》簽成法律,是為《53號大眾法案(Ley Law 53)》。

《限製言論法》嚴格禁止任何人利用文字、語言、宣傳、歌曲、展覽、販賣等方式來支持波多黎各的獨立運動,或意圖癱瘓現有的合法政府,違反者將會被以刑事罪名起訴,罪名成立者最高刑期為十年,或罰款一萬美元,案情嚴重者則要坐牢兼罰款。

這是一條模仿大英帝國主義統治殖民地手法的典型惡毒法律,然而波多黎各並不是美國的殖民地,而是美國領土,在美國領土上強硬執行這條惡法的結果是美國聯邦政府將自己放在一個非常尷尬難看和不光彩的位置裏,美國民權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倒退。

任何稍微對《美國聯邦憲法》有所研究的人都會知道這是一些違反美國立國精神和《美國聯邦憲法第一條修正案》的惡法,雖然美國聯邦國會在1957年將這條惡法廢止,但為時已晚,執行這種惡法的結果是導致了波多黎各島內獨立運動的興起,與種族對立的加大。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美國在波多黎各島內強行實行天怒人怨的《53號大眾法案》的第一個惡果,就是發生19501030日的佳玉雅起義事件(Jayuya Uprising)

佳玉牙起義事件指的是於19501030日發生在波多黎各小鎮佳玉牙與烏淘度(Utuado)的暴力起義事件,動亂三天,局麵失控,美國政府采取武力行動強行鎮壓,派出了四架靂型(P-4 Thunderbolt)戰機從空中對著烏淘度投擲炸彈,再從地麵派出國民軍步兵和大炮,恣意屠殺,數十人傷亡,史稱〝烏淘度大屠殺(Utuado massacre)"

佳玉牙起義事件是由〝波多黎民族主義黨(Puerto Rican Nationalist Party)"發動的。這個以爭取波多黎各獨立為訴求的半暴力政黨,是由..(Jose Coll y Cuchi)1922917日所成立的。

.齊是一位律師、作家和政治活動家,他於1877112日在波多黎各艾裏寇波(Arecobo,Puerto Rico)出生,他在波多黎各讀完了小學和中學後,留學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University of Barcelona)法律係,在那裏,.齊開始了從事波多黎各獨立運動,當他取得學位後返回波多黎各時,他發現所有事務全變了,波多黎各已經不再是西班牙殖民地而是美國的領土,這個演變促使.齊建立波多黎民族主義黨,推動波多黎各的獨立運動。

波多黎各的獨立運動的曆史可追溯至十九世紀,最早對抗西班牙帝國的艾桂巴納酋長(Chief Agueybana),他在1511年時,率領著族人以矛、刀、石、箭、弓等原始武器,在波多黎索托馬約爾(Sotomayor,Puerto Rico),擊殺裝備精良的西班牙帝國軍隊多達八十人之眾。

規模龐大的反抗還有1809年的〝聖德國陰謀事件(The conspiracy of San German)"1868年的〝拉雷斯起義事件(Lares uprising)"1898年的〝薩巴納.格蘭德起義事件(uprising of Sabana Grande)"等共三十餘次。

其中以〝拉雷斯起義事件"最為聲勢浩大,一度宣布成立了〝波多黎各共和國(Republic of Puerto Rico)",自此以後,殖民主義者在波多黎各,就未曾有過一天的好日子。

  波多黎各是美國擊敗西班牙帝國的戰利品,美國是不會將這塊已經吞進肚子裏的肥肉吐出來的:派遣素以強硬著稱的美國陸軍上校弗朗西.裏格(Colonel Francis Riggs)出任波多黎各警察局總局長。

19351024日,在波多黎各大學校園內,弗朗西.裏格斯悍然下令治安警察朝著和平示威的群眾開槍,現場擊斃了.(Ramon Pagan)皮德.坤努尼斯(Pedro Quinones)德華度.羅德裏格.(Eduardo Rodriguez Vega)聖地亞.巴裏(Santiago Barea)四名波多黎民族主義黨人,史稱這次的悲劇為〝.彼德拉斯大屠殺(Rio Piedras massacre)〞。

波多黎各著名.安東尼.科雷切(Juan Antonio Corretjer)僅僅不向這位殘暴的警察局局長提供波多黎民族主義黨會議記錄和名單,就被關進監獄長達一年之久。

弗朗西.裏格斯的殘暴終於嚐到了苦果。1936223日,兩名波多黎民族主義黨人伊拉.羅薩(Hiram Rosado)伊萊亞.碧車姆(Elias Beauchamp)用兩顆子彈為四位同誌報了仇。

在將弗朗西.裏格斯格殺後,伊拉.羅薩多和伊萊亞.碧車姆被波多黎各治安當局拘捕歸案,在波多黎聖胡安市(San Juan,Puerto Rico)警察總局裏麵,未經任何的審訊,也沒有任何的起訴,兩人就被反綁雙手,行刑式地被亂槍處死。

  1937321日,波多黎各警察在塞市(Ponce,Puerto Rico),在沒有警告的情況下,突然朝著由波多黎民族主義黨率領的和平遊行示威隊伍開火,現場殘殺了十九人,重傷了超過兩百人。

193755日,美國聯邦民權委員會(U.S.Commission for Civil Rights)下令成立以.加菲爾.(Arthur Garfield Hays)為負責人的七人小組,調查事件的真相,〝美國自由民權聯盟"在調查後,宣布這一悲劇事件為〝塞大屠殺(Ponce massacre)"

1950725日,美國派駐波多黎各州長布蘭頓.溫希(Governor Blanton Winship)在一個紀念美軍登陸波多黎各的周年儀式上,被波多黎民族主義黨派出的殺手襲擊,幾乎殞命。同一年,波多黎民族主義黨派出的殺手又試圖著刺殺美國司法部派駐波多黎各聯邦法院法官羅伯.(Judge Robert Cooper)

19501029日,美國軍隊以〝窩藏非法武器"為理由,在波多黎佩紐埃拉斯市包圍了佩紐埃拉斯民族主義黨主席梅利.穆尼(Meliton Muniz,President of Penuelas Nationalist Party,Penuelas,Puertu Rico)母親的家,不由分說,開槍就射,兩名佩紐埃拉斯民族主義黨人當場喪命。佩紐埃拉斯民族主義黨立即放火燒毀了一間警察局和一間消防局來報複。

19501031日,美國軍隊連同波多黎各警察突然包圍了一家在桑圖爾塞,叫做波裏庫的理發店(Salon Boricua,Santurce,Puertu Rico),誤以為有不少的波多黎民族主義黨員在裏麵,於是連警告也不發,朝著店裏就猛火開槍,格殺勿論。

實際上在店裏麵,除了理發匠維達.聖地亞戈.迪亞(Vidal Sandiago Diaz)一人外,別無他人。維達.迪亞茲拿起武器反抗,獨自一人與數十名軍警戰鬥,毫無懼色,最後以重傷倒地為結局,波多黎各人民的驃悍與豪邁,由此可見。

  民權失去保障,種族歧視加深,美國軍隊的轟炸和炮彈,互相暗殺的積怨,猶如滾雪球一樣地越來越大,政治的仇恨在以暴易暴的惡性循環下不停地加溫,終於在19501030日發生了由皮德.阿爾比.坎普(Pedro Albizu Campos)與布蘭.卡納萊斯(Blanca Canales)發動的〝烏淘度暴力起義事件"

  〝烏淘度暴力起義事件"波多黎各民族主義分子用武力來公開對抗美國政府的起義事件。19501030日,皮德.坎普斯連同島內其他的民族主義黨派,全麵地在波多黎各與美國開戰,美國政府立即宣布全島戒嚴,派出飛機、大炮和軍隊,意圖一次性地解決波多黎各獨立運動問題。

  皮德.坎普是波多黎各獨立運動的教父,素有〝導師(The Teacher)〞的雅號。他於1893622日在波多黎塞市出生,在家鄉讀完中學後,成為美國全額獎學金的留學生,就讀於弗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工程係與化學係,後又至哈佛法學院修讀法律,他並沒有取得學位或證書,但他的豐富法學修養,使美國駐波多黎各聯邦法院於1824211日批準他在美國法庭為執業律師。

  皮德.坎普斯多次拒絕了法學院教授和波多黎各最高法院法官職位的誘惑,寧願在貧窮的地區從事廉價的勞工官司服務,他的廉潔和操守,盡見於此。

  皮德.坎普斯在哈佛期間,結交了許多印度、愛爾蘭獨立運動分子,促使他自己堅定地要將波多黎各獨立運動的香火傳下去的決心。為了這個政治理想,他長年的以監獄為家。皮德.坎普斯聰明好學,博學多聞,辯才精辟,加之精通英、法、德、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拉丁文和希臘語等八國語文,他是集律師、政治家、演講家、思想家、文學家於一身的當代奇才。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皮德.坎普斯自願在美國參軍,在美國陸軍裏執行的種族隔離政策和美國白人軍官的傲慢,使他意識到波多黎各唯一的出路就是獨立。他深深知道波多黎各的獨立是離不開周邊國家尤其是南美洲諸國的支持,因而他與大部分的南美洲國家領導人都建立了個人的友誼關係。

  1930年開始至1965421日去世為止,皮德.坎普斯擔任波多黎各民族主義黨領導職位。1933年,他領導著波多黎各鐵路、蔗糖和電力工人,進行了兩場聲勢浩大的罷工,抗議他們的壟斷和把持。

  .彼德拉斯大屠殺〞後,美國聯邦法官羅伯.珀下令拘捕皮德.坎普斯,控以〝陰謀煽動叛亂罪〞,但是由七名波多黎各人和五名美國人組成的陪審團卻做出了75罪名不成立的裁決。

  羅伯.珀法官對此非常的不滿意,為了要將皮德.坎普斯關進牢裏,他下令重新挑選陪審團來審判,這次他挑的是十名美國人和兩名波多黎各人,結果是以102的票決,宣布了皮德.坎普斯罪名的成立,羅伯.珀法官這次滿意了,他裁決皮德.坎普斯入獄八十年。

  1939年,代表紐約州第十八選區的美國聯邦眾議員.馬爾坎托尼(U.S.Congreesman Vito Marcantonio)在他著名的《五年的獨裁統治(Five Years of Tyranny)》講演中,抨擊這件弄虛作假的當代司法醜聞是〝美國司法史上最黑暗的一頁(one of the blackest page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jurisprudence)〞,這位正直的意大利後裔的憤怒,使美國輿論界的焦點,輻射到黑暗的加勒比海的島嶼上,也拉開了不公不義的《限製言論法》在波多黎各島上崩潰的序幕。

  .馬爾坎托尼奧繼續說:

  〝整件司法審判都是荒唐的,政府檢察官塞切.斯奈(Cecil Snyder)親手掌控了陪審團成員的篩選,一些公開表示對被告有偏見,或甚至於痛恨被告的候選人,居然一樣成為該案的陪審團成員,他奉了華盛頓的指示:美國聯邦政府為他撐腰,美國聯邦司法部是他的後台,命令他放手去幹,直到皮德.坎普斯的罪名成立為止。

  對我們來說,繼續皮德.坎普斯,就是對民主體製的政府的一種厭惡,對我們《權利法案》的厭惡,對睦鄰居政策的厭惡。

  美國是沒有政治犯市場的。隻要波多黎各是美國的一部分,波多黎各就應擁有同等的自由,同等的民權和我們先賢為我們鋪墊好的同等正義。目前隻有徹底的政治赦免,才能夠有限度地改正這些曆史錯誤。

  當我們自問:這些事情會發生在我們身上嗎?波多黎各的人民會回答說:這些事情已經不停地在波多黎各發生著。〞

  憤怒的不僅是美國聯邦眾議員.馬爾坎托尼奧,比如說在195431日發生在美國聯邦國會山莊的暴力武裝攻擊美國眾議院事件,就是另外一件案例。

  為了抗議美國在波多黎各的暴政,和喚起全世界對波多黎各獨立運動的注意,洛麗.萊夫(Lolita Lebron)、拉斐爾.肯西爾.尼蘭達(Rafael Cancel Niranda)、安德烈斯.菲格羅.科德(Andres Figueroa Cordero)與歐文.弗洛雷.羅德裏格(Irving Flores Rodrigues)四人,從旁觀台上展開了波多黎各獨立旗幟,用半自動武器朝著正在裏麵議事的240名美國聯邦眾議員掃射!

  來自密歇根州的美國聯邦眾議員阿爾.莫雷.班特裏(U.S.Congressman Alvin Morell Bentley,Michigan)的胸部,來自田納西州的美國聯邦眾議員克利福.戴維(U.S.Congressman Clifford Davis,Tennessee)的右腿,來自馬裏蘭州的美國聯邦眾議員喬治..(U.S.Congressman George Hyde Fallon,Maryland)的背部,來自阿拉巴馬州的美國聯邦眾議員肯內思.艾利.羅伯(U.S.Congressman Kenneth Allison Roberts,Alabama)的肩部和來自愛荷華州的美國聯邦眾議員班.法蘭克林.(U.S.Congressman Ben Franklin Jensen,Iowa)的背部,全部中彈,立時血濺議堂。

  四名凶手全部被拘捕,在被拘捕時,洛麗.萊夫龍高聲大喊道:〝我不是來殺任何人的,我是來為波多黎各而死的(I did not come to kill anyone,I came to die for Puerto Rico)!〞四人全部被美國聯邦法庭判處死刑,但被美國總統德懷.艾森豪赦免成七十年刑期。

  安德烈斯.科德羅於1978年被吉米.特總統特赦出獄,次年,另外三人也被吉米.特總統特赦出獄,用於與古巴交換被菲德爾.卡斯特羅囚禁的美國中央情報局特務。

  19641115日,波多黎各州長路易.馬林頒布了對身患重病的皮德.坎普斯的特赦令,恢複了他的自由。1965421日,皮德.坎普斯病逝波多黎各,享年七十二歲,有七萬五千名群眾參加了他的出殯儀式。

  美國在波多黎各的殖民地式暴政統治導致了〝烏淘度大屠殺〞慘案的發生,〝烏淘度大屠殺〞的鮮血激怒了波多黎各民族主義分子,也激怒了皮德.坎普斯的貼身保鏢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

  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於1925年在波多黎各佳玉雅出生,他的整個家庭都是主張波多黎各應該獨立的堅定分子,因而他自小就是一位波多黎各民族主義分子,他幾乎參與了所有在波多黎各的獨立運動活動。

  19488月,二十三歲的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全家搬到紐約市生活,他在一家香水專賣店工作,因離婚的煩惱而陷進極度的情緒化,使他丟了工作,每月靠一百二十五美元的社會救濟金來養活自己和一個孩子。

  19501028日,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得到〝烏淘度暴力起義事件"全麵失敗的消息,他的妹妹受了重傷,他的弟弟被拘捕,這一連串的壞消息促使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決定立即刺殺美國總統來報仇。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聯係了同是居住在紐約的好友兼同誌奧斯卡.科拉(Oscar Collazo)共同舉事。

  奧斯卡.科拉佐於1914120日在波多黎佛羅裏(Florida,Puerto Rico)出生,他自小亡父,跟著兄長在佳玉雅生活,全家都是信仰波多黎各民族主義的信徒,使奧斯卡.科拉佐自小就有為波多黎各獻身的熱情,他自十四歲就參加了波多黎各民族主義黨,開始介入波多黎各獨立運動。

  1941年,離婚後的奧斯卡.科拉佐帶著小女兒定居紐約,在一家鐵工廠工作,生活穩定。他在紐約哥倫比亞醫院(Columbia Hosipital)再度見到了正在那裏住院治病的皮德.坎普斯,決定追隨他從事反對美國的革命事業,他不僅成為皮德.坎普斯的機要秘書,還成為波多黎各民族主義黨紐約分部的負責人,並與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成為好友和同誌,當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要求他一齊前往華盛頓刺殺美國總統時,他毅然允之。

  19501030日下午7:30分,兩人乘火車抵達了位於美國聯邦國會附近的華盛頓聯合車站(Uinion Station),裝作互不認識,步行至附近的哈裏斯酒店(Hotel Harris),分別登記在不同的房間。

  與自小就玩槍的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不同,奧斯卡.科拉佐並不會用槍,於是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就在酒店的房間裏,簡單地教他如何操作手槍的功能。

  由於白宮正在全麵大裝修,因而哈裏.杜魯門總統和家人臨時住在白宮對麵的布萊爾之家(Blair House)裏。〝布萊爾之家〞的全名是〝布萊爾.李之家(Blair Lee House)〞,建於1824年,原來是美國第八任陸軍醫官長約瑟夫.洛弗(Joseph Lovell,Surgeon General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的私人住宅,1836年轉賣予弗朗西.普雷斯.布萊爾(Francis Preston Blair)

  1859年,弗朗西.布萊爾在布萊爾之家旁邊,為他的女兒伊麗莎白.布萊爾(Elizabeth Blair)和女婿----美國南北戰爭名將羅伯.李的親戚----塞繆.菲利普.(Samuel Phillip Lee)加建了一間住宅,並改名為〝布萊爾.李之家〞,自此布萊爾之家成為華府一棟著名的建築物,而〝布萊爾.李之家〞的名字,至今依然使用。

  1942年,美國聯邦政府將之收買,作為美國總統招待各國元首臨時居留的官方場所,當外國元首住在布萊爾之家時,美國政府在其屋頂上升起該國的國旗,視為該國的主權領土。許多美國總統當選人在宣誓就職前,都曾住在這裏。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政府重新加大和裝修了布萊爾之家,共有119套房間,使用麵積高達七萬平方尺,比白宮的五萬五千平方尺還要大,使之成為美國總統招待各國元首的官邸。

  1950111日下午 2:15 分,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步行至布萊爾之家西側的進口,而奧斯卡.科拉佐則從布萊爾之家的東麵闖入,他們計劃著強行殺進布萊爾之家,格殺哈裏.杜魯門總統。

  奧斯卡.科拉佐到達了門內的安檢站後,拔出他的沃爾38(Walther P38)手槍,就向著警衛唐納德.伯澤(Donald Birdzell)的後備射擊,可是由於過度緊張,他忘了上膛,因而沒有子彈出來。

  唐納德.伯澤爾在聽到扣動扳機的聲音時,奧斯卡.科拉佐毛手毛腳地玩弄手槍,居然發出了一響,子彈射中了他的右蓋,在附近的美國總統保安弗洛伊.波寧(Floyd Boring)與華盛頓警察約瑟夫.戴維(Joseph Davidson)見狀,立即拔槍反擊,奧斯卡.科拉佐也胡亂開火,他被兩顆子彈擊倒在地,一顆擊中他的胸部,一顆射進了他的右手臂,眾警衛蜂擁向前,將他現場拘捕。

  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走到西側門內的安檢站後,看見白宮警衛萊斯.費爾(Leslie Coffelt)坐在裏麵,他出奇不意地拔出懷裏的德國盧格(9mm German Lugar)手槍朝著他就開火,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乘著混亂,迅速地進入門內,再朝著萊斯.費爾特補了四槍,兩槍擊中了他的胸部,一槍腹部,一槍手臂,萊斯.費爾特應聲倒在椅子上。

  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在第一道關卡成功後,將注意力集中在白宮警衛約瑟夫.(Joseph Downs)身上,他剛與萊斯.費爾特聊完天,返回布萊爾之家,才進大門,就聽到槍聲響了起來,他知道出事了,急忙出來觀看,但是還未曾弄清楚發生了什麽事,也來不及拔槍,就被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打了三槍,一槍擊中了部,一槍擊中了背部和一槍擊中了脖子。

  約瑟夫.斯忍住傷痛,折返布萊爾之家,將大門緊關,防止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衝進來。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被布萊爾之家東邊的槍聲引開了注意力,在他借機換子彈時,被外麵的槍聲從夢鄉裏嚇醒了的哈裏.杜魯門總統,站在二樓窗戶裏麵朝外觀看的時候,他與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相距隻有三十一尺之遙。

  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誤以為萊斯.費爾特已經死了,因而再也沒有提防,勇敢的萊斯.費爾特雖然身中四槍,但是他依然戰意堅定,他拔出手槍,跌跌撞撞地推開了門,朝著站在離開自己僅有二十尺之遙,正在換子彈的格裏瑟裏奧.托裏索拉頭部就是一槍,子彈從他耳朵下麵兩寸處進入,立時死亡。整件事情,由發生至結束,全在四十秒鍾之內完成。

  在美國首都的警察局內,調查員問奧斯卡.科拉佐說,你為什麽要刺殺一個對波多黎各極其友好,甚至支持波多黎各自治,又提名第一位土生的波多黎各州長的哈裏.杜魯門總統呢?

  奧斯卡.科拉佐回答說:〝這與哈裏.杜魯門無關,他是這個體製的象征,我們不打擊任何個人,我們要打擊的是那個體製(I have nothing to against Harry Truman, he is a symbol of the system, you dont attack the man, you attack the system)〞。

  就像所有輿論的猜測一樣,奧斯卡.科拉佐於1952年被美國聯邦法庭判處死刑。為了避免激化進一步的矛盾,哈裏.杜魯門總統簽發美國總統行政令,赦免了他的死刑,改之為無期徒刑。奧斯卡.科拉佐在(Leavenworth,Kansas)重型監獄裏度過了二十九年,197996日,吉米.卡特總統再度簽發美國總統行政令,釋放他出獄,成為自由人。

  出獄後,奧斯卡.科拉佐返回波多黎各,受到熱烈的英雄式盛大歡迎。1994221日,奧斯卡.科拉佐因中風而病逝波多黎各,得年八十歲。

  第八次刺殺美國總統失敗的事件是發生在19601211日。新當選的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全家在佛羅裏達州棕櫚灘市(Palm Beach,Florida)度假時,險些遭到理查德.保羅.帕夫利克(Richard Paul Pavlick)的自殺式陰謀襲擊。

  理查德.帕夫利克是一個脾氣暴戾的神經病患者。他於1887213日在新罕布什爾州貝爾蒙特市(Belmont,New Hampshire)出生,在他計劃著與四十三歲的約翰.肯尼迪同歸於盡時,他已經是一位七十三歲的老人了。

  理查德.帕夫利克是美國郵政局的退休職員,沒有家人,獨自住在新罕布什爾州貝爾蒙特市老家,脾氣古怪,鄉人盡知。每一次參加小鎮會議,他都會借機咆吼一番,由國旗沒有掛正,到自來水太貴,到美國政府輕視了天主教徒等,都能讓他怒火衝天,嘴裏不幹不淨地罵個半天。

  196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理查德.帕夫利克是看好共和黨理查德.尼克鬆的,當他知道勝出者居然是他不喜歡的約翰.肯尼迪時,潛伏在他腦袋裏的暴力神經病被刺激得發作了,他認為肯尼迪家族的鈔票是帶有邪惡的,而約翰.肯尼迪是花錢買下了白宮的,而這種事情已經超出他的忍耐極限。

  約翰.肯尼迪當選為新總統的消息促使理查德.帕夫利克必須要采取暴力行動,來製止約翰.肯尼迪的進入白宮,於是他把全部有限的家當,塞進了他已有十年車齡的別克(Buick)舊車,揚長而去。

  數日後,三十四歲的新罕布什爾州貝爾蒙特市郵差托馬斯.墨菲(Thomas Murphy)忽然接到理查德.帕夫利克寄來的一封內容稀奇古怪的名信片,說很快他們就會以〝驚天動地的方式〞來聽到有關他的消息。

  托馬斯.墨菲從名信片上的地區郵戳得知,新當選的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正在該地訪問,他立即意識到理查德.帕夫利克所謂的〝驚天動地的方式〞是什麽了,他立即用電話通知了該地的警察局,告知此事,該地的警察局又立即轉告了美國聯邦特勤局,美國聯邦特勤局立即設一專案小組,對理查德.帕夫利克進行全麵的摸底和背景調查,調查的情報顯示理查德.帕夫利克已經購買了一批炸藥,其明顯的目的,已經是再清楚不過的了,美國聯邦特勤局將他列為最危險的人物之一。

  正如美國特勤局的預測一樣,理查德.帕夫利克出現在馬薩諸塞州漢尼斯港(Hyannis Port,Massachusetts)附近----那裏正是約翰.肯尼迪的私人住宅。他在約翰.肯尼迪住宅附近俳回和照相,和研究其保安的狀況。

  19601211日早上10:15分,約翰.肯尼迪全家從佛羅裏達州棕櫚灘市聖愛德華教堂(St.Edward Church)禮拜出來,準備到機場返回馬薩諸塞州,理查德.帕夫利克坐在他裝滿了炸藥的老爺車,躲在遠處的陰暗處,準備出其不意地用車子猛撞約翰.肯尼迪的車子,引爆炸藥,與之同歸於盡!

  正準備采取刺殺行動時,理查德.帕夫利克突然發現約翰.肯尼迪的妻子和兩個小子女和他一起在車上,他居然天良一閃,不忍心傷害無辜的約翰.肯尼迪家人,於是臨時取消了暗殺的行動,等待下次的機會。

  理查德.帕夫利克躲藏在陰暗處,等到車隊離開後,他走進聖愛德華教堂,研究它內部的狀況,為下次的〝機會〞鋪路。

  理查德.帕夫利克的第二次機會永遠不會出現了,因為他在第二次行動之前,已經被拘捕起來了。美國特勤局一直在尋找理查德.帕夫利克的下落,並將他包括車子型號等在內的有關資料發給了佛羅裏達州棕櫚灘市治安當局。

  19601215日,佛羅裏達州棕櫚灘市巡警萊斯特.費裏(Police Officer Lester Free)弗拉格勒紀念大橋(Flagler Memorial Bridge)上發現了理查德.帕夫利克。

  六部佛羅裏達州棕櫚灘市警車將理查德.帕夫利克堵死在公路上,在將他拘捕後,還從他的老爺車裏找出了十條已經安好了信管的炸藥。在佛羅裏達州棕櫚灘市拘留所裏,理查德.帕夫利克告訴警察說:〝約翰.肯尼迪用鈔票買下了白宮,我必須製止他成為美國總統!

  經過了多名法醫和精神病科專家的鑒定,美國聯邦法官埃梅特..(Judge Emett Clay Choate)於裁決理查德.帕夫利克是一名無法辨別是非對錯的精神病患者。1961127日,理查德.帕夫利克被關進了密蘇裏州斯普林菲爾德市州立精神病院(Public Health Service mental hospital,Springfield,Missouri) 

  1963122日,在約翰.肯尼迪總統在德州杜勒斯市被刺身亡後十天,佛羅裏達州將起訴理查德.帕夫利克的案子從法院個撤銷。美國聯邦司法部亦在196489日將案件撤銷。

  在美國聯邦監獄和精神病院拘留了六年後,理查德.帕夫利克於19661213日從新罕布什爾州州立精神病院釋放回家。沒有煩惱的理查德.帕夫利克活得優遊自在,他於19751111日病逝新罕布什爾州曼徹斯特市退伍軍人醫院(Veterans Administration Hosipital,ManchesterNew Hampshire)得年八十八歲。

  第九次刺殺美國總統失敗的事件是發生在1974222日,陰謀刺殺的對象是美國第三十七任總統理查德.尼克鬆。《美國聯邦國會911委員會報告(911 Commission Report)》第561頁中,有一段特殊的文字:

  〝在19742月時,一個叫做塞繆.約瑟.(Samuel Joseph Byck)的人意圖從巴爾的摩-華盛頓國際機場(Baltimor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Airport)劫持一架民航飛機,撞向白宮,謀殺美國總統。〞

  巴爾的摩-華盛頓國際機場是華府兩大國際機場之一,位於馬裏蘭州巴爾的摩市郊區,距離市中心僅十英裏,離開美國首都華盛頓僅三十英裏。200559日,馬裏蘭州議會通過了由馬裏蘭州眾議員議員埃米.伯恩(Maryland Stat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Emmett Burns)提案的一條特殊法案,將〝巴爾的摩-華盛頓國際機場〞改名為〝瑟穀德.馬歇爾國際機場(BWI Thurgood Marshall International Airport)〞,來紀念瑟穀德.馬歇爾對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的貢獻。

  本書的主角瑟穀德.馬歇爾是一位極有個性的劃時代民權英雄。1993年,馬裏蘭大學將法學院不計過去瑟穀德.馬歇爾把他們告進法庭,強逼他們接受非洲裔美國人學生的過節,以他的名字來命名,來紀念他對馬裏蘭州民權運動的功勳,但是瑟穀德.馬歇爾卻拒絕了出席馬裏蘭大學將法學院的命名儀式,因為在他年輕時,馬裏蘭大學法學院就是因為他是黑人的緣故而拒絕他入校就讀。我在本書的《將馬裏蘭州大學送上正義的審判台》一章裏,曾詳細地撰寫過這段民權運動典故。

  塞繆.克於1930130日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Philadelphia,Pennsylvania)出生,貧窮的猶太人雙親,使他有著艱辛的童年回憶,九年級還沒讀完,就開始要工作養家。1956年從美國陸軍服役兩年後,返回老家結婚,育有四個子女。

  塞繆.克來說,1972年是流年不利的一年,離婚和失業的雙重打擊,使他的精神壓力接近崩潰邊緣,他認為美國政府才是故意製造貧窮和歧視貧窮的陰謀家。在他向美國聯邦小企業管理(Small Business Adminstration)的貸款被拒後,他居然在美國聯邦小企業管理局的辦公室裏發飆,公開辱罵美國總統總統理查德.尼克鬆,並要將他〝收拾〞掉,這個事件使美國聯邦特勤部開始留意塞繆.克的行為。

  塞繆.克不是胡說八道的。他開始將一些稀奇古怪的自我錄音帶郵寄給包括科學家喬納.索爾(Jonas Salk)、交響樂團指揮家李奧納德.伯恩斯(Leonard Bernstein)、美國聯邦參議員亞伯拉.裏比科夫(U.S.Senator Abraham Ribicoff)等名人們,他還試圖著參加素以主張用暴力來對付美國白人的黑豹黨(Black Panthers)

  塞繆.克共有兩次在白宮前麵因非法抗議而被拘捕的記錄,可笑的是,他的第二次被拘捕時,是打扮成一副聖誕老人的模樣。

  1974年年初,塞繆.克決定要用飛機撞向白宮,刺殺正在裏麵辦公的理查德.尼克鬆總統,作為報複。他認為這是一件英雄式的行為,為了替曆史留下他的〝英雄事跡〞,他將自己的計劃和過程,全部寫了下來,並製成錄像帶備用。大概是看好萊塢電影太多的緣故,塞繆.克為自己的〝英雄〞行為起了一個童話式的代號〝潘杜拉盒子行動(Operation Pandoras Box)〞。

  塞繆.克需要一把手槍,但他不敢去買,因為他知道美國聯邦特勤部正在盯住了自己,買槍的行為無疑是在打草驚蛇,因此他從朋友那裏偷了一把點二二口徑的左輪手槍,作為他〝辦事〞的工具,塞繆.克又用兩加侖的汽油,製成了一個按有點火器的炸彈備用。

  1974222日,塞繆.克開始執行〝潘杜拉盒子行動〞了,為了不讓世人誤解了他的〝英雄〞形象,他在開車前往巴爾的摩-華盛頓國際機場前,將整個的〝潘杜拉盒子行動〞計劃細節,錄製成錄像帶,郵寄給美國著名專欄作家.安德(Jack Anderson)

  塞繆.克選中了達美航空523班機,這是一班從馬裏蘭州巴爾的摩市飛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固定班機,而523班機使用的DC-9飛機,更是他理想的〝武器〞。

  當時的523班機是停靠在機場的登機站的,塞繆.克沒有機票,但是有手槍,他剛到了入機處,迅速地拔出出藏在懷裏的手槍,朝著馬裏蘭航行局警衛喬治..拉姆斯伯(Maryland Administration Police Officer George Neal Ramsburg)的心髒就是一槍!

  謀殺了警衛喬治.拉姆斯伯格後,塞繆.克持槍衝進了駕駛室,大聲命令正機師..洛夫廷(Reese Doug Loftin)和副機師弗雷.(Fred Jones)立即起飛,兩人幾乎同時告訴他說,飛機輪胎的輪塞沒有移開,沒法起飛,塞繆.克誤以為他們兩人是在愚弄自己,於是朝著兩人連開數槍。

  弗雷.斯立即被擊斃在駕駛座上,.洛夫廷受了重傷,休養了三年後,重回達美航空公司為飛行機師。

   塞繆.克把弗雷.斯的屍體拉開,用槍指著飛機前排的一個乘客說:〝你來飛!〞又用手槍指著一位523班機飛航服務員說,立即關起機門,否則他就將整架飛機炸毀掉。

  在飛機外麵的.阿倫德爾縣(Anne Arundel)警察知道了狀況後,立即用配槍向著飛機輪胎射擊,意圖阻止飛機起飛,可是子彈太弱,射不穿飛機輪胎,子彈被反彈到機翼上,劃出了數道彈痕。

  武裝持的局麵很快被一位英勇的.阿倫德爾縣警察查爾.特羅(Charles Troyer)所打破,他剛抵達現場,稍微了解了狀況,就知道這是一件不可能和平解決的事故,他決定立即采取行動,盡可能地避免過多的傷亡。

  查爾.特羅耶從好友兼同僚喬治.拉姆斯伯格屍體的腰帶上解下了他的點三五七龍左輪手槍,一語不發,隔門開槍,朝著塞繆.克連開四槍!其中有兩顆子彈,穿透了機門,射在塞繆.克的身上,把他擊倒在地。

  所有的警察全持著武器,衝向機艙,將槍口對準了已經受傷倒地的刺客,塞繆.克見狀,知道大勢已去,在警察湧到之前,吃力地舉起手槍,朝著自己的腦袋開了一槍!這位所謂的〝英雄〞其實是狗熊,當他看見警察來了後,隻見凶手在連連哀求的〝救命啊!救命啊!〞微弱聲中,合上了他四十四年罪惡的生命。

  第十次刺殺美國總統失敗的事件是發生在197595日,刺殺的對象是美國第三十八任總統傑拉爾德.(President Gerald Ford)

  傑拉爾德.特是美國曆史上唯一未經選舉而晉身為美國總統的總統,他是《美國聯邦憲法第二十五條修正案》通過後唯一被提名的美國副總統,也是美國曆史上唯一在十七天之內兩度被暗殺的在位美國總統。

  197595日早上,傑拉爾德.特總統在加州薩克拉門托市首都公園(Capital Park,Sacramento,California)出席一項活動時,一位打扮成修女模樣,叫做琳內.艾麗.弗羅姆(Lynette Alice Fromme)的白人女性,突然在近距離之內從寬大的修女袍內伸出了一支M1911A1號半自動手槍,瞄準了傑拉爾德.特總統,意圖刺殺之。

  琳內.弗羅姆還來不及扣動扳機,就被機警的總統保安拉.邦多夫(Larry Buendorf)製服在地。在被拘捕時,她大聲地朝著媒體叫囂道:〝我並沒有開槍和發射子彈!〞經過了漫長的審判,美國聯邦法庭依照1965年通過的新法,判處她終身監禁。

  在法庭上,當美國聯邦檢察官杜.凱斯(U.S.Attorney Duane Keyes)告訴法庭說,被告是一位充滿了仇恨與暴力的人,應該將之判處最高的刑法時,這話惹惱了琳內.弗羅姆,她突然憤怒地站了起來,拿起桌子上的蘋果,朝著杜.凱斯就丟了過去,蘋果擊中了他的腦袋,並把他的眼鏡打飛在地。

  琳內.弗羅姆自小就是一位問題兒童,她於19481022日在加州聖莫妮卡市(Santa Minica,California)出生,她的父親威廉.米勒.弗羅姆(William Millar Fromme)是一位優秀的航天學工程師,母親倫班(Helen Benzinger)是一位持家的婦女。

  優越而富裕的家庭環境,使琳內.弗羅姆自小就有機會學習歌舞,她所在的維斯特切斯特歌舞團(Westchester Lariats)經常在歐美等地演出,1959年時曾在白宮演出。

  1963年,全家搬遷至加州洛杉磯郊區後,琳內.弗羅姆開始了她墮落的生涯,整日和酒精與毒品為伍,最後更離家出走。琳內.弗羅姆的徹底墮落是從她認識惡名昭彰的多次刑事累積犯查爾斯.米勒斯.(Charles Milles Manson)開始的。

  在美國近代的犯罪史上,查爾斯.森是大名鼎鼎的,偷盜、勒索、販毒、賣淫、謀殺等罪行,無一不精,作惡之多,可謂罄竹難書。他的群聚、雜交、濫交、吸毒、披頭散發、不修邊幅、憤世嫉俗和流行音樂,居然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成為加州病態社會的偶像,查爾斯.森目前依然在監獄中,他申請假釋被拒多達十一次,2012年是他有權再度提出假釋申請的時間,許多美國媒體已經開始留意此事。

  查爾斯.森為這些烏煙瘴氣的生活方式起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字:森家族(Manson Family)森家族的特征是在額頭上刺上〝X〞字作為驕傲的標誌,作為仰慕者和曼森家族成員之一的琳內.弗羅姆,當然也不例外。

  查爾斯.森以陰謀謀殺罪名被起訴時,為了表示對這位在牢裏的時間比在外麵的時間還要多的偶像的忠誠,琳內.弗羅姆拒絕在法庭上開口作證,寧願以〝藐視法庭〞的罪名入獄。

  在美國聯邦監獄度過了三十四年的時光後,琳內.弗羅姆2009814日被假釋出獄,目前住在紐約州馬西市(Marcy,New York) 

  琳內.弗羅姆197595在近距離之內用槍瞄準著傑拉爾德.特總統,但是沒有開火,雖然是危險,卻躲過了一劫,但是十七天以後,美國曆史上第一次由女性朝著在位美國總統開槍的事件發生了。

  十一次刺殺美國總統失敗的事件是發生在1975922日,刺殺的對象也是美國第三十八任總統傑拉爾德.特,距離琳內.弗羅姆的試圖暗殺傑拉爾德.特總統,隻有十七天的時間。

  開槍射擊傑拉爾德.特總統的白人中年女性叫做沙拉..(Sara Jane Moore),美國媒體對她的背景所知不多,沙拉.爾甚至連對她的律師都不原意談論自己的過去。

  那天,傑拉爾德.特總統在加州三藩市聖弗朗西斯酒店(St.Francis Hotel,San Francisco, California)講演出來,在登上他的總統專車前,沙拉.爾站在四十尺外,朝著他的頭部開了一槍!

  子彈在距離美國總統頭部六寸處擦過,穿過了人群和酒店的玻璃,落到了一位站在裏麵觀看熱鬧的計程車司機約翰.路德維(John Ludwig)腹股溝上。

  沙拉.爾這一槍,不僅打出了〝女性也可以開槍刺殺美國總統〞的先例,還打出了同性戀是否成為美國英雄的社會問題,也打出了一位平常老百姓因美國總統被刺殺時被連累受傷後的定位問題。

  約翰.路德維格是一位德國移民,他跟著家人從德國納粹槍下,亡命中國,到了上海後,又逢日本軍國主義攻打上海,全家輾轉來到美國,沒想到被美國總統刺客打了一槍,白宮隻是寄了一封〝很遺憾閣下受了傷〞的短信,就再也沒有了下文,他打電話給白宮,要求與傑拉爾德.特總統見一麵,但被拒絕了,他又要求傑拉爾德.特總統通個電話,又被拒絕了。

  時年四十二歲的約翰.路德維格將一肚子的不悅告訴了新聞記者,說自己在一氣之下,把白宮的那封慰問信,以一百元的代價出賣了,還加評語說:〝去他媽的福特吧(To hell with Ford)!〞消息見報後,電話來了,不過這不是白宮的電話,而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電話,他們要調查一下,〝閣下到底想怎麽樣?

  與沙拉.爾並肩站在一起觀看傑拉爾德.特總統的是一位美國海軍陸戰隊退伍軍人奧利.比裏.西(Oliver Billy Sipple),當他聽到槍聲和看見沙拉.爾手上冒煙的槍筒時,他立即意識到是什麽事情了,他反應迅速地在她有機會第二次扣動扳機前,把她按翻在地。

  同性戀權利就像婦女墮胎權利一樣,是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主要議題之一。奧利.西爾是一位同性戀,當他成為挽救美國總統生命的英雄時,振奮了加州的同性戀社交圈子,認為這是值得同性戀同誌們揚眉吐氣的事情。

  為美國同性戀爭取正當憲法權利而聞名於世的哈爾.梅爾克(Harvey Milk)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宣傳同性戀權利的良機,於是用電話通知《三藩市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s)》專欄作家.(Herb Caen):奧利.西爾是一位同性戀英雄。

  這個消息在加州最著名的專欄作家的筆下盛傳開來,麻煩也來了。三藩市雖然是美國同性戀的最大集中地,但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政治氣候來說,依然是難以公開表達自己性取向的時代,而奧利.西爾個人的麻煩更為尖銳:他雖然公開為哈爾.梅爾克競選,公開參加同性戀權利大遊行,公開在同性戀酒吧廝混,也公開與同性戀愛人同居,但他卻一直對自己的家人保密,他虔誠基督徒的母親和在汽車廠工作的父親與八個同胞,沒有人知道他的性取向。

.恩的專欄文章不停地在全國各地轉載,終於在奧利.西爾的老家密西根州底特律市爆炸了:他父親被車廠的同事不停地羞辱和嘲笑,他母親被鄰居拒絕來往,被教友們問難,連超市的雜役都對她翻白眼,他自己則成為眾人嘲笑和藐視的對象,甚至於連他自己母親的葬禮都被列為不受歡迎的人物。

更重要的是,由於奧利.西爾的同性戀背景,或者〝被一位同性戀者救了一命〞對一位保守的共和黨來說,似乎並不是一件什麽光彩的事,白宮居然采取了與他保持距離的政治態度,傑拉爾德.特總統甚至連在節日,按例應該邀請他到白宮做客,表示感謝的小動作都沒有,美國政客的人情冷薄和急功近利,於此可見。

哈爾.梅爾克為此極為憤怒,認為這是白宮故意羞辱美國同性戀群體,消息傳到白宮後,大概傑拉爾德.特總統也覺得太過分了,於是寄了一封簡短的謝函予奧利.西爾。

自此奧利.西爾生活在家庭矛盾和社會歧視的夾縫裏,他開始酗酒,毫無節製地暴飲暴食,體重增加到三百磅,在越戰時受傷的頭部老毛病不時發作,使他陷進生活的危機中。

奧利.西爾所有的這些煩惱皆是來自〝同性戀英雄〞的虛名,而造就這個困境的禍首就是《三藩市紀事報》與其專欄作家.恩,於是他以〝侵犯個人隱私(invading of privacy)〞為理由,一狀將《三藩市紀事報》、.恩與所有轉載過文章的報紙、雜誌告進法庭,要求賠償一千五百萬美元。《三藩市紀事報》原意付出十萬美元,作為庭外和解的條件,但被奧利.西爾拒絕了。

官司纏訴九年,最後被加州最高法院撤銷案件,其法理根據是:奧利.西爾是一位公開的同性戀,他公開參加遊行、示威和其它的同性戀活動,因此與報紙無關。奧利.西爾在一毛錢也拿不到的困境下,背著債務繼續他醉生夢死的日子。

198922日,奧利.西爾因炎而病逝加州三藩市,得年四十七歲,身邊除了喝剩下的半加侖威士忌酒外,空無一物。隻有三十人參加了他的葬禮,在這三十人中,有一大半是新聞記者。

奧利.西爾死後,《薩克拉門托蜜蜂報(Sacramento Bee)》專欄作家丹.莫蘭(Dan Morain)傑拉爾德.特總統的秘書打了一個電話,告予奧利.西爾謝世的消息,傑拉爾德.特總統發出了兩封慰問信,一封給奧利.西爾的家人,一封給奧利.西爾經常去喝酒的同性戀酒吧〝新爾沙龍(New Belle Saloon)〞,在後者的信上說:

  〝福特夫人和我對你們失去的朋友深感同情....傑拉爾德.特總統 19892月〞

  奧利.西爾經常喝酒喝得爛醉如泥,有一次不知道是酒後吐真言,還是胡說八道,他當著朋友們麵前說,他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那次按住了琳內.弗羅姆已經抬起來的手槍。

  2001年,傑拉爾德.特在接受專欄作家黛伯.普賴(Deb Price)訪問時,為自己當年的行為辯護說:〝就我所知,我那樣做是對的,而那件事已經成為往事了。我在很久之後----我記不起來是隔了多久了----才知道奧利.西爾是一位同性戀。我不知道是誰才有這種瘋子的想法,誤認為我對同性戀持有偏見和將他排斥在外。〞美國政客的虛偽、做作和演假戲,盡見於此。

  自從巴拉克.歐巴馬總統簽署了美國聯邦國會通過廢除美國軍隊中的同性戀歧視法律後,奧利.西爾的問題又在成為美國輿論的焦點。

  201118日,在亞利桑那森市卡薩斯艾杜比斯(Casas Adobes,Tucson,Arizona)的商場裏,賈裏..洛弗納(Jared Lee Loughner)用手槍朝著一個政治集會演講台瘋狂掃射,美國聯邦女眾議員加布麗埃爾.吉福德斯(U.S.Representative Gabeielle Giffords)亞利桑那地區法院院長約翰.盧爾(Arizona Distric Court Chief Judge John Roll)等人被槍傷,另有六人現場被害。

  在這個生死攸關的時刻,發生了一件使人感動的故事。年方二十歲的加布麗埃爾.吉福德斯議員的實習生丹尼爾.赫南德(Daniel Hernandez)不顧生命危險,從血泊裏抱起了加布麗埃爾.吉福德斯,放在懷裏,用力按住她流血不止的頭部傷口,等待救護車的到來,丹尼爾.赫南德斯一直在醫院陪伴著她,握住她的手,予她最大程度的精神支持,她也用手拉著他的衣服,他的家人為他帶來了新的衣服,被鮮血染紅了的血衣成為美國聯邦調查局未來的呈堂證據,這個行動挽救了加布麗埃爾.吉福德斯的生命,也使他成為全國矚目的英雄。

  更使全國驚訝的是,丹尼爾.赫南德斯是一位公開的同性戀者。在一項紀念這場悲劇的儀式上,丹尼爾.赫南德斯坐在巴拉克.歐巴馬總統的身邊。這與三十六年前救了傑拉爾德.特總統生命的奧利.西普爾的事後遭遇來說,其中的民權演變和人情冷暖,一目了然。

 《瞄準了總統(Taking Aim At The President: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he Woman who Shot at Gerald Ford》的作者.施皮(Geri Spieler)201115日的博客裏說:現在應該是公開認可奧利.西爾是我們的同性戀英雄的時候了。

  沙拉.爾在保守的西弗吉尼亞查爾斯頓(Charleston,West Virginia)成長,就讀過護士學校,幹過美國女陸軍募員,辦公室會計,離過五次婚,育有四個孩子。她心目中偶像是. 坎貝.赫斯特(Patty Campbell Hearst)

  .赫斯特於1954220日在加州三藩市出生,她的曾祖父喬治.赫斯特(George Hearst),祖父威廉.倫道.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和父親倫道.阿珀森.赫斯特(Randolph Apperson Hearst)都是美國的超級富豪,是美國出版業的巨子,她在家中五個姐妹中排行老三。

  197424日,.赫斯特在加州巴克利市(Berkeley,California)的公寓裏被共生解放軍(Symbionese Liberation Army)綁架後,因誌同道合而參加了該暴力組織。共生解放軍向倫道.赫斯特開出釋放.赫斯特的條件是:派發予每個加州窮人七十美元的食物,這意味著要花掉赫斯特家族四千萬美元!

  為了解救女兒,倫道.赫斯特立即募捐了價值六百萬美元的食物予加州灣區的窮人。可是在花了大把的鈔票後,共生解放軍卻以〝所募捐的食物質量太差〞為理由,拒絕釋放.赫斯特。

  197443日,.赫斯特在一卷錄像帶裏宣布自願參加共生解放軍,並改名字為〝坦妮(Tania)〞。1974415日,加州治安當局從一卷錄像帶中驚訝地發現,在搶劫三藩市落日區希伯尼亞銀行(Hibernia Bank,Sunset District,San Francusco,California)的劫匪中,手持卡賓(M1 Carbine)而叱喝顧客伏地的,就是.赫斯特!

  19759月,加州法院緝拿.赫斯特歸案的通緝令向全國發布,沒有多久,.赫斯特與其餘的共生解放軍在三藩市的一間舊公寓裏一網成擒。

  在監獄裏表格的〝職業〞欄內,.赫斯特填上了〝都市遊擊隊(Urban Guerilla)〞兩個字,她又透過律師發表聲明說:〝告訴大家我是微笑的,我感到自由和健康,向在外麵的兄弟姐妹們問好。〞

  倫道.赫斯特為女兒聘請了美國最拔尖的刑事辯護律師,在眾多精神科專家和心理醫師的作證下,大家都認為.赫斯特被洗腦了,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這就是美國近代司法史上著名的〝斯德哥爾摩綜合(Stockholm Syndrome)第一件案例。

  可是再好的律師也無法解釋.赫斯特不肯在法庭上指證其餘共生解放軍的罪行行為,這在檢察官來說,.赫斯特就是共犯的直接證據,在陪審團宣布她的暴力搶劫銀行罪名成立後,法官裁判她入獄三十五年。

  .赫斯特在監獄裏服刑二十二個月後,美國總統吉米.小卡特簽發了美國總統行政令,將她釋放回家。2001120日,美國總統威廉.克林頓在臨離開白宮前數小時,大筆一揮,簽發了美國總統特赦令,赦免了.赫斯特的所有罪行。這種特殊的〝交情〞,恐怕隻有赫斯特家族才能做到。

  .赫斯特出獄後,嫁給了她從前的私人保鏢伯納.(Bernard Shaw),育有一子一女,定居紐約州格裏遜市(Garrison,New York)

  在接受共生解放軍的的賑貧條件後,倫道.赫斯特成立了一個叫做〝人民所需公司(People in Need)〞的公司,負責派放食物,而沙拉.爾就是在這間人民所需公司裏麵當會計,近距離的接觸,使她成為.赫斯特的仰慕者,半年左右的時光,又促使她變成了一位主張暴力革命的支持者,由一位溫和的家庭主婦,到一位凶殘的美國總統刺客,前後還不到十八個月,人生變化,誰能預知?

  在法庭上,沙拉.爾毫不狡辯,直接承認她意圖刺殺美國總統的罪行。美國聯邦法官塞繆.(Judge Samuel Conti)裁決她終身監禁。在監獄的囚室裏,沙拉.爾寫了一封道歉信給傑拉爾德.特總統,表達了她的悔意,可是傑拉爾德.特連簡短的禮貌信都懶得回複。

  美國聯邦法規定,在19871031日前被美國聯邦法庭判決終身監禁的刑事犯,如果在獄中行為良好,而服滿了三十年的刑期後,則有權申請假釋。所有在19871031日後被美國聯邦法庭宣判終身監禁的囚犯,則永遠不得申請假釋。

  沙拉.爾是符合美國聯邦假釋條例的,她於20071231日除夕之日,在經過了三十二年的監禁後,以七十七歲之年,步出了監獄,返回她已經全麵陌生的社會,這距離傑拉爾德.特總統在20061226日以九十二歲高齡謝世,隻有一年零五天。(待續)


2012120日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