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請扔下你們的水桶來

(2011-04-25 21:34:20) 下一個
瑟穀德.馬歇爾與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31)


   
   布克
.華盛頓不但是美國當代最有權勢的非洲裔美國人之一,還是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的啟蒙導師。布克.華盛頓是一位黑白混血兒,他於185645日在弗吉尼亞州哈勒斯福特市(Hales Ford,Virginia)詹姆.伯勒斯煙業農場(James Burroughs Tobacco Farm)的草蓬裏出生。 

  布克.華盛頓的母親(Jane)是該農場負責夥食的黑人女奴隸。〝布克〞是他母親替他起的名字,〝托利〞是他生父的姓,而〝華盛頓〞是他繼父的姓氏,所以他的全名為〝布克.托利.華盛頓〞,他終身使用此名,從未更改。

   186311日,當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總統行政命令,在詹姆.伯勒斯煙業農場大門前宣讀時,時年七歲的小布克.華盛頓站在人群裏,有著難以言喻的興奮,因為他可以到學校上課了。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有效地區僅限於美國東部和北部,而無法達至美國南部,在全美國四百萬非洲黑奴中,解放了三百一十萬。在剩餘的九十萬非洲黑奴中,馬裏蘭、密蘇裏(Missouri)肯塔基和德拉(Delaware)四州,就占了五十萬之眾。

   美國南北戰爭後,美國聯邦國會通過了《美國聯邦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將全美國的黑人奴隸徹底地解放,恢複其美國公民權和自由權,布克.華盛頓的母親就是在此時得到的自由和解放,而布克.華盛頓自此,才有機會開始學習寫字和讀書。

   在美國近代民權運動發展史上,《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是亞伯拉罕.林肯總統根據《美國聯邦憲法》第二章第二段的授權而頒布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是一種權力遊戲的升華,是一種政治鬥爭的策略,是無法長久保留的。而《美國聯邦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則是從法理基礎上來徹底改變非洲黑奴的地位和權利。

   美國聯邦參議院於186448日通過了《美國聯邦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草案,美國聯邦眾議院於1865131日亦通過了《美國聯邦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草案,在全國多數州議會確認後,美國第二十四任聯邦國務卿威廉.亨利.西沃(Secretary of State William Henry Seward,Sr.)1865126日將之簽署成正式的《美國聯邦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地更改憲法,意義重大。

   根據當時的美國法律,布克.華盛頓一出生,就是屬於奴隸階級。而更可惡的是,為黑人奴隸提供教育,是一種非法的行為,為美國的法律與社會所不容許。小布克.華盛頓在這之前,是有不少學校經驗的,他每天都要到學校去,不過他之所以到學校,並不是去讀書,而是替和他同齡的小女主人提書包和飯盒的。

   隔著學校的窗戶,小布克.華盛頓看到了與他同齡的白人孩子在學習數學、地理、語文和音樂,使他除了產生景仰之心外,還開始了好奇心的啟蒙,他經常問他母親,為什麽他不能到學校去讀書,母親溫柔地手扶其頭說:〝那是因為你是一個黑人,一個法律不允許你讀書的奴隸。〞小布克.華盛頓開始自己偷偷地學習,在他小女主人的指點下,居然自己學會了數目字和英文字母。

   身為奴隸的小布克.華盛頓,自小就有做事認真的個性。他在詹姆.伯勒斯煙業農場的工作是將奴隸收割好的玉米,用麻袋裝好,用馬匹運到磨坊去。由於小布克.華盛頓個小力弱,連馬匹也會欺負他。

   有一次在半道上,駝在馬背上的麻袋滑落下來,而小布克.華盛頓又無力將麻袋再放回馬背上,隻有牽著馬匹,在半道上等人來幫忙,因而回到磨坊時,已經天黑了,奴隸主不相信他的故事,認為他在借機偷懶,罰了他一頓皮鞭子。

   布克.華盛頓對他自己那位始亂終棄而不負責任的白人父親所知不多,從他母親那裏,僅得知他是個有家室的富有農場主。獲得了自由的,帶著九歲的布克.華盛頓和他弟弟約翰.華盛頓(John Washington),妹妹阿曼達.華盛頓(Amanda Washingon),改嫁到西弗吉尼亞州馬爾丹市(Malden,West Virginia)。  

   由於家境貧窮,布克
.華盛頓自小就靠著半工半讀來發奮圖強和力爭上遊,他在九歲那年,在別家的同齡孩子養尊處優時,他已經每天早上四點鍾,跟著母親到製鹽廠裏包裝鹽巴,再跟著退伍軍人的繼父到煤礦場裏當小工了,下午收工後,還要到夜校讀書,接受基本的教育。 

   在這家製鹽廠和煤礦裏,布克.華盛頓遇到了他一生中的第一位貴人,就是製鹽廠和煤礦場裏的女主人維奧..拉夫(Viola Knapp Ruffner)維奧.拉夫的丈夫,是大名鼎鼎的美國南北戰爭名將路易斯.拉夫將軍(General Lewis Ruffner)。這對夫婦,不僅影響了他的一生,同時也改變了他的一生。   

   氣質非凡而長得秀麗大方的維奧.拉夫原是一位小學老師,她於1820年在佛州阿靈頓市出生(Arlington,Vermont),畢業於佛蒙特州班寧頓市班明頓師範學院(Bennington Academy, Bennington,Vermont)後,在北卡羅來納州和新澤西州任教數年。 

  維奧.拉夫雖然是個女流之輩,卻是位巾幗英雄,她心懷大誌,要辦學興教,教育眾生。當她自己的學校開始進入正常化運作時,天不與我,一場大病,使她的雄心壯誌,化為流水。在佛蒙特州老家將病養好後,通過友人的介紹,維奧.拉夫隻身來到了西弗吉尼亞州卡諾(Kanawha County,West Virginia),擔任正處於喪妻之疼的路易斯.羅夫納將軍豪宅的女管家。     

   也許是緣分吧,維奧.拉夫像一位天使,提著小行李箱子,飄然而至,她走進了路易斯.羅夫納將軍的家門,也走進了維奧.拉夫將軍的生命。1843年春天,在風景如畫的西弗吉尼亞州查爾斯頓(Charleston,West Virginia)維奧.小姐,變成了路易斯.拉夫夫人。         

   路易斯. 拉夫將軍於1797101日在西弗吉尼查爾斯頓出生。在南北戰爭爆發前,他是弗吉尼亞州州議會的議員。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後,弗吉尼州分裂為兩個州,新州是效忠美國聯邦政府的西弗吉尼州,路易斯.拉夫被晉升為美國陸軍少將,負責西弗吉尼亞州的軍事防守。     

   南北戰爭後的路易斯.拉夫,為美國聯邦政府負責兩百萬美元預算的卡諾(Kanahwa River)流域的水壩工程。從美國陸軍退役後,路易斯.拉夫棄軍從商,投資於製鹽廠和煤礦場而致富,後更出任西弗吉尼州眾議院眾議員,他同時也是自己老家查爾斯頓的民間領袖。       

   婚後的維奧.拉夫全力以赴地相夫教子,並替忙碌於政務的的路易斯.拉夫將軍打理製鹽廠和煤礦場。當布克.華盛頓被維奧.拉夫調回自己住家當管理員時,開始了他人生的另一段傳奇。  

   在布克.華盛頓之前,曾有許多人在維奧.拉夫家做過管理員,但都得不到的認可和賞識,唯獨這個年方十五歲的布克.華盛頓,使她覺得布克.華盛頓的確是與眾不同,儒子可教。    

 根據布克.華盛頓在1901年發表的第一部自傳《自奴隸製度裏升起(Up From Slavery)》中說,在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維奧.拉夫那裏,他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麵對人生,如何遵守清教徒的紀律生活(Puritan ethic),這種道德啟蒙,使布克.華盛頓終身受用,也終身奉守。

   布克.華盛頓除了替維奧.拉夫納管理家務外,還負責替她將農場生產的蔬菜和水果,買給煤礦工人,每天經手的錢,總是一分不差地交回給維奧.拉夫納,這使她更加信任他的廉潔。     

   維奧.拉夫慧眼識英雄,決定要全力栽培這位氣質非凡的年青人,不但教以做人處事之道,還鼓勵他入學進修,而且視他如家人,願意承擔他的學費和生活費。在業餘時間,維奧.拉夫納有係統有計劃地開始教育這位誠實的年輕人,不到四年,布克.華盛頓的學術基礎,已經足可應付賢普頓學院的課程。

   維奧.拉夫的幫助下,十六歲的布克.華盛頓,前往弗吉尼亞州南部賢普頓市,以半工半讀的形式,在賢普頓普通與農業學院(Hampton Normal and Agricultural Institute),完成自己的學業。

   布克.華盛頓從小就是個有原則的人,從不貪戀錢財,他隻肯接受維奧.拉夫一小部分的金錢幫助,作為前往弗吉尼亞州賢普頓市的路費,為了省錢,他用雙腳走完全程五百英裏的道路,才到達了弗吉尼州南部賢普頓學院。       

   鞋子走破了,露著十個腳趾頭。在到達賢普頓學院後,布克.華盛頓的口袋裏,隻剩下了最後的五毛錢,校長夫人對這位長途跋涉衣衫不整,鞋破發髒的年輕人說:〝你替我把那房間清潔出來。〞布克.華盛頓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他將房間打掃了三次,連一粒灰塵都找不到了,才去向校長夫人匯報。校長夫人自此對他刮目相看。  

   賢普頓普通與農業學院校長塞繆.查普曼.阿姆斯特將軍(General Samuel Chapman Armstrong)被這位遠道而來的年青人感動了,他及時向布克.華盛頓伸出了援手,不但允許他入學,而且還替他安排了一份在學校當清潔工的職位,才得以穩定下來讀書。    

   賢普頓普通與農業學院是用美國基督教教堂提供的基金,培養非洲裔美國人急需的教師人才的學院。一來由於維奧.拉夫的大力推薦,二來也是布克.華盛頓自己的勤奮好學,謙恭有禮,做事認真,賢普頓大學校長塞繆.阿姆斯特將軍對他是特別的印象良深,刮目相待。  

   1875年,布克.華盛頓在賢普頓普通與農業學院畢業,他返回西弗吉尼州馬爾丹市,一來與母親團圓,二來執教於當地的小學,開始他的執教生涯。1878年,布克.華盛頓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再到美國首都華盛頓師範學院(Wayland Seminary)深造。

   次年,取得學位後,返回母校賢普頓普通與農業學院,出任校務主任,並且擔任當地的印第安土著(Native Indian Americans)的教育導師,更成為〝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Tuskegee Negro Normal Institute)〞的創辦人。 

   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是一項政治利益交換的結果。1880年,阿拉巴馬州馬康縣的非洲裔美國人民間領袖路易斯.亞當斯(Lewis Adams),與當地兩位民主黨白人政客威廉姆.霍士達(William Foster)和亞.布魯克斯(Arthur Brooks),達成了一項政治交易:路易斯.亞當斯全力以赴地支持他們的競選,如果他們當選後,要求阿拉巴馬州政府撥款興建一座專供非洲裔美國人教育下一代的工商學院,做為回報。      

   在路易斯.亞當斯的大力助選下,威廉.霍士達與亞.布魯克斯雙雙當選。兩人上台後,遵守諾言,促使州議會通過特斯基黑人普通學院的撥款議案,這就是阿拉巴馬州塔斯基吉市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的曆史來源。 

   他們在物色適當的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領導人選時,向富有辦學經驗的賢普頓普通與農業學院校長塞繆.阿姆斯特將軍谘詢,希望他能推薦一位白人,來擔任這間新誕生的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之領導人。     

   塞繆.阿姆斯特將軍本身是一位軍人出身的美國白人,他因大力推動美國農業現代化而名揚全國。他接到了阿拉巴馬州議會的要求後,毫不猶疑地立即大力推薦年僅二十六歲,品學皆優的布克.華盛頓前往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獨挑大梁,出任該校第一任校長。      

   188174日,與弗吉尼州賢普頓普通與農業學院類似的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開張,加入教育非洲裔美國人的行列,布克.華盛頓領命前往,從此開展了他人生事業的傳奇新篇。    

   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的名字,咋聽起來,好像是滿有規模的,其實不然。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在開業之初,連自己的校舍都沒有,隻是從當地的基督教教堂裏,租借了幾間地下室,買了些簡陋的舊破桌椅,作為臨時上課的地方。 

   這間學校的簡陋,可以從一件事情上看出來:在陰天下雨時,每間教室裏個頭高的學生,需要打著雨傘站在老師身邊,才能使老師不至於變成落湯雞。 

   這是布克.華盛頓初試啼聲之地。就是這樣,在阿拉巴馬州教育局每年隻有兩千美元的預算下,布克.華盛頓跨出了他人生最重要的教育下一代事業的第一步。人窮誌不短,布克.華盛頓根據自己本身的條件和環境,從零開始,製定了一套符合實際狀況而可自立更生的教育方案和策略。

   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的學生,在上課之餘,必須同時從事貿易和勞動,他領導著學生們自己動手種菜養家禽,將剩餘的產品,拿到市場上去賣掉,幫補學校緊張的經費。     

   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設有兩大專科,土木係和水泥係,這兩科的學生成了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的發展建設隊,幾乎所有的學校校舍,和各部門辦公室,都是師生們自己親手蓋起來的,學生們既有了實際動手的學習機會,學校亦有了實用的校舍,一舉兩得,皆大歡喜,兩全其美。    

   布克.華盛頓自己勤奮,也要求他的學生勤奮,他們每天早上五點三十分開始,一直到晚上九點三十分為止,除了午飯時,全天候學習和工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其成績果然效果驚人,使世人側目。 

  布克.華盛頓的重要辦學宗旨之一,是要為下一代的非洲裔美國人,搭起一條通往美國主流社會的康莊大道。他堅定不移地深深相信,通過良好的教育,職業的培訓,對美國社會做出了正麵的貢獻,視這塊大地為與自己生死與共的國家,這種負責任的公民,是沒有理由不被這個國家的人民所接受的。

   布克.華盛頓的交際才華,在這裏開始顯露出來,他的誠懇和真摯,使他得到了當地富商的支持。第二年,布克.華盛頓利用募捐來的經費,加上從自己母校賢普頓普通與農業學院借貸了一筆基金,購買了一塊荒廢了許多年的農產地,將之改為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的校址。       

  1888年,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初具規模,已經擁有了五百四十畝土地和四百名學生,加上經濟條件的好轉,使他更有能力來號召和聘請更為優良的老師,共同來參與他的教育非洲裔美國人下一代的大業。

   在他的悉心經營下,天時地利加人和,使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不斷成長,後來改組成了塔斯基吉大學(Tuskegee University),而布克.華盛頓的餘生,全部奉獻在這座學府上,並且終身擔任該校校長一職。這種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成功,使布克.華盛頓成了阿拉巴馬州最受尊重和擁戴的民間領袖。   

   1895918日,布克
.華盛頓被邀請至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召開的國際與美國棉花博覽會(Cotton State and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開幕式上發表演講。布克.華盛頓用充滿了溫和但堅定的聲音告訴全世界,所有的非洲裔美國人,將會通過教育和工作,來逐漸融進美國的主流社會:

   〝一艘海上迷航多日的船隻,突然看到了友船。遇難船的桅杆上升起了信號旗:「水!!我們渴死了!」船上立即答複:「扔下你們的水桶來!」遇難船上又一次升起了信號旗:「水!!給我水!」接著得到回答:「扔下你們的水桶來!第三次第四次的信號也得到回答:「扔下你們的水桶來!遇難船長終於明白了指令,放下了水桶,拉回來滿桶亞馬遜河新鮮和閃亮的清水。  

   對我的種族中要想在外國土地上改善他們的條件,或是過低估計發展與南部白人關係的重要性的人,我將說:扔下你們的水桶來!----扔到我們周圍那些願以各種人道的方式同我們交朋友的各族人民當中來,扔到農業、工業、商業國內各種行業和各種職業中來。〞

   布克.華盛頓又說:  

   〝我們最危險之處在於,以被奴役到自由的躍進中,我們可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我們的群眾是靠我們雙手生產所得來養活的,因而沒有想到我們的繁榮發展是同我們學習尊重和讚揚普通勞動的程度相應發展的,同我們學會把智力和技術投入普通職業的程度相應發展的,是同我們學會區別表麵的和實質的東西,區別生活中華而不實和實質有用的東西的程度相應發展的。隻有懂得耕田和寫詩是同樣光榮時,一個種族才能繁榮昌盛。〞

   布克.華盛頓呼籲說:

   〝對於希望這些在外國出生,有著陌生的語言和習慣的外地遷來的移民能夠為南部繁榮昌盛出力的白種人來說,請允許我重複一句對黑人說的話:「扔下你們的水桶來!」,扔到八百萬黑人中來,你們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在那種已經證明背信棄義意味著家破人亡的年月裏,你們考驗了他們的忠誠和信譽。

   扔下你們的水桶來!扔到這樣的人中來:他們不罷工,也不從事勞工運動鬥爭,他們耕種你們的田地,整治你們的森林,修建你們的鐵路和城市,從大地提取財富,幫助創造南部發展的壯麗圖景。

   扔下你們的水桶來!扔到我們的種族來!象你們現在做的一樣,幫助和鼓勵他們,培養他們的手、腦和心靈。你會發現,他們將買下你剩餘的土地,在你們的田野的空地上使鮮花盛開,管理你們的工廠。

   這樣做,可以肯定,猶如以往一樣,你和你的親人在未來將處在世界上最有耐心、最忠誠、最守法、最守本分的人當中。在過去,我們撫養你們的孩子,在病床邊看護你的父母,淚眼朦朧地送他們去墳墓安息,這些已證實了我們對你們的真誠不貳,而在未來,我們將溫順地忠心耿耿守護在你的身旁,不許外人靠近,必要時犧牲我們的生命以保護你們。

   把我們的工業、商業、民間生活和宗教生活與你們的交織在一起,這樣,我們兩個種族的利益將融為一體。在一切純粹是社會的事情上,我們可以象五個手指一樣的分離而立,但在一切對我們共同的進展有重要關係的事情上,我們就象一隻手一樣。

   除非我們都獲得高度的智力和高度的文明發展,否則我們任何一方都無法自衛,無法獲得安全。無論何處出現壓製黑人充分發展的行動,就讓我們將這些行動轉化成為激勵,鼓舞的力量。使黑人成為最有用和最有才智的公民吧!----我們是在這裏躬身朝向陳列著你們和我們種族奮鬥成果的聖壇!

   誠懇的語氣,堅定的態度,謙虛的儀表,教人無法拒絕的理論,使在座者無不動容,無不感動。通過了新聞媒體的廣為報導,布克.華盛頓的大名,傳遍了全世界,使各國政要和領袖,無人不知他的名字。

   在美國國內,由於布克.華盛頓的溫和形象和誠懇態度,亦為主流社會所認可與支持,視之為新一代非洲裔美國人的典範。1895年,美國首都霍華德大學授予布克.華盛頓名譽博士學位。同年,友人們集資,送了兩張前往歐洲度假的船票予布克.華盛頓夫婦,在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女皇(Queen Victoria)因久仰布克.華盛頓大名,以下午茶點親自招待之,被視為英國皇家對他的肯定和器重。

   1901年,美國第二十五任總統威廉.麥肯利(President William McKenley,Jr.),為了鼓勵和肯定布克.華盛頓的努力和成就,特別親臨阿拉巴馬州塔斯基吉市,訪問了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威廉.麥肯利總統在多次的公開演講裏,數度讚揚和肯定了布克.華盛頓的成就和努力。自此以後,美國的權貴,爭相與之交往,並且願意慷慨解囊,大力支持他的教育大計。       

   1890年至1915年,布克.華盛頓已經成為美國非洲裔美國人的自然民間領袖,他的言行和輿論,外界多解讀為非洲裔美國人的意向,而布克.華盛頓本人,也深以能代表非洲裔美國人發言而感到驕傲。

   布克.華盛頓是美國最後一代黑人奴隸的典型代表,他溫和的思想和優雅的談吐,堅持原則但不激烈求進,使他受到全國各界的仰慕和尊重,上達總統,下至市井,都爭相與之交往。在美國近代史上諸多非洲裔美國人領袖裏,若論人緣之廣,人脈之深,無人可出布克.華盛頓左右。

   布克.華盛頓無私無畏與其犧牲自我的精神,使他成為非洲裔美國人的楷模和榜樣。在他的忘我工作工作精神感召下,他的塔斯基吉黑人普通學院和塔斯基吉大學,一直得道多助,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經濟危機。           

   許多當年美國的超級富豪如標準汽油大老板亨利.赫圖頓.羅傑斯(Henry Huttleton Rogers, Standard Oil)、希爾斯公司總裁朱利葉.羅斯華德(Julius Rosenwald,Sear,Roebuck and Company)、柯達公司創辦人喬治.伊斯(George Eastman,Kodak)、銀行家約翰.維遜.洛克菲(John Davison Rockefeller)、鋼鐵大王安德魯.卡立亞茲(Andrew Carriage)、美國第二十七任總統威廉.霍華德.塔夫脫(President William Howard Taft)等人,非但是他的好友,更是他教育事業的讚助人。 

   在這些權勢朋友中,最使人們津津樂道的交往,是布克.華盛頓與美國首富亨利.羅傑斯的友誼。亨利.羅傑斯自己是白手起家,從一無所有,到全國首富,全靠自己,他對於一些出類拔萃的人物,特有好感。

   1894年,亨利.羅傑斯到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Medison Square Garden)聽布克.華盛頓演講,回家後深為感動。第二天,他親自打電話給布克.華盛頓,告訴他自己是誰,同時要求和他有一個工作上的碰頭會議。  

  以後的十五年間,無論在亨利.羅傑斯馬薩諸塞州費亞海艾汶市(Fairheaven)的度假別墅處,或是他停在海邊的豪華蒸汽油輪〝卡納華號(Kanawa)〞裏,甚至是他私人的住家的飯桌中,布克.華盛頓都是他的常客。  

   由於他們二人都不是那種在公眾場合炫耀個性的人,他們的特殊交情,成為一段很少人知道的杏林逸事,直到1909年亨利.羅傑斯突然中風而死後,此事才被亨利.羅傑斯的家人傳了出來,世人始知之。從這件小事可以看得出來布克.華盛頓行事之低調和謙和。  

 一位記者聞之,向布克.華盛頓查詢亨利.羅傑斯的慈善事業情況,布克.華盛頓據實回答說,別的領域,他並不清楚,但他自己所利用亨利.羅傑斯提供的資金,已經興建好了並開始運行了的非洲裔美國人中、小學,就有六百五十間之多,該記者聽後,驚訝得一時說不出話來。  

 1907年,布克.華盛頓親赴賓夕法尼亞州費城拜訪美國超級女富豪安娜.托馬.詹尼斯(Ana Thomas Jeanes),向她就發展非洲裔美國人教育基金一事求助。安娜.詹尼斯早就仰慕布克.華盛頓的盛名,相見恨晚,立以一百萬美元許之。布克.華盛頓的人格魅力和道德號召力,在此可見一斑。

   安娜.詹尼斯是一位傳奇性的人物,她於182247日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出生。她的父親以賽.詹尼斯(Isaiah Jeanes)是一位身價千萬的美國幹貨代理商,和擁有數座煤礦山的商人,他母親也是叫做安娜.托馬.詹尼斯,在安娜.詹尼斯三歲時去世。

   安娜.詹尼斯在全家九個兄弟姐妹中是老幺,她的七位哥哥和一位姐姐,不但短命,而且全部沒有子女,所以當以賽.詹尼斯在185087日去世後,整個家族的財產繼承權,全部落到她一個人的頭上。

   安娜.詹尼斯是一位虔誠的公誼(Quaker)基督教信徒,公誼會是以反對奴隸製度而聞名於世的宗教組織。家族的不幸和宗教信仰,使安娜.詹尼斯看破了紅塵和人生,她利用手上的財富,廣結善緣,大力支持社會福利,為世人所稱讚。

   安娜.詹尼斯的慷慨和豪爽一直是世人茶餘飯後的話題,她曾大手一揮,捐了二十萬美元給〝春園理工學院(Spring Garden Institute)〞,二十萬美元給〝費城公誼會學校(Quaker School of Philadelphia)〞,二十萬美元給〝老者之友養老院(Home for Aged Friends)〞,十萬美元給〝希克斯養老院(Hicksite Friends)〞,但最使世人驚訝和樂道的,則是1907年對布克.華盛頓的募捐。

   《紐約時報》1907424日頭條新聞報道說:〝這個城市的安娜.詹尼斯小姐在上個星期一,轉匯了一百萬美元予特別帳戶,其利息和基金全為南方黑人學校教育專用。這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一筆私人捐款。〞

   安娜.詹尼斯在同年的924日,病逝賓夕法尼亞州德國城(Germanytown,Pennsylvania)火化後下葬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平等坡墳場(Fair Hill Burial Ground)享年八十五歲。

   美國慈善家朱利葉.羅斯華德的雙親是倒賣衣服為生的新移民,他自己雖然是白手起家,但是對於少數民族尤其是非洲裔美國人,充滿了同情和支持,當布克.華盛頓邀請他加入〝塔斯基學院董事局(Board of directors of Tuskegee Institute)〞時,立即慷慨允之。 

   塔斯基學院董事局有了朱利亞斯.羅斯華德這位超級富豪的加入,意味著得到了一張簽好字的空白支票,再也不必為經費而發愁。1912年開始,朱利葉.羅斯華德陸續不斷地將資金捐進塔斯基學院董事局,使布克.華盛頓有了大展手腳的舞台和機會。     

   1913年至1914年之間,布克.華盛頓在阿拉巴馬州的郊區,為附近的非洲裔美國人孩子,開辦了六家全新的中、小學。這種實際的效果,使朱利葉.羅斯華德對布克.華盛頓這位教育家立即刮目相看,他立即又拿出了四百萬美元,為布克.華盛頓單獨設立了一個叫做羅斯華德基金會(The Rosewald Fund),由他全權管理之。   

  布克.華盛頓運用這筆資金,開始全麵地加強和推廣他的辦學計劃,從馬裏蘭州到德薩斯州的十五個州的八百八十三個縣內,他興蓋了四千九百七十七間學校,兩百一十七棟教師宿舍和一百六十三棟帶有商場的建築,在1932年時,這批機構,總共容納和教育著整個美國南方三分之一的非洲裔美國人小孩子。 

  布克.華盛頓運用自己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地位,創辦了一個以推廣非洲裔美國人教育事業為宗旨的龐大網絡,幾乎將美國的名人,全部拉攏了進來,作為名譽讚助人,其受益人甚至包括了許多公立學校在內的機構,至今尚且在繼續發展,這個長期以來以無條件資助的學術機構,已經超過了五千餘家。

   布克.華盛頓的遠見和智慧,使許多激進非洲裔美國人民權領袖氣憤不已,當大家都嚷嚷著要與美國白人劃清界限時,他挺身而出,冷靜地告訴大家,那是一條錯誤而危險的死胡同,如果沒有了占絕大部分人口白人的支持、合作和理解,所有的非洲裔美國人的民權運動,將會不過是一場春夢而已。

   布克.華盛頓認為理由很簡單,民權與民主,是一物的兩麵,互為表裏,不可或缺,而民主的真諦,就是要少數服從多數。而少數服從多數,並不表示就是放棄自己的基本原則。如果非洲裔美國人自己不放棄原則和尊嚴,誰也無法將之奪走。 

  布克.華盛頓全心全意地支持非洲裔美國人的民權運動,但絕不允許任何人假借他的招牌來招搖撞騙,掛羊頭賣狗肉。當他知道威廉.杜波依嘲笑他是最偉大的和稀泥者(The Great Accommodator)時,他一笑置之,不加計較。但當他知道了尼亞加民權運動居然討論著用強硬手段來爭取非洲裔美國人的民權時,他立即采取實際行動,公開宣布撤回對尼亞加民權運動的支持,並且與之保持距離。 

   在布克.華盛頓短短的五十九歲人生中,他用了三分之一的時間,來告訴他熱愛著的非洲裔美國人同胞,革命和民主,永遠不能共存,有了革命的民主,一定是假的民主,真正的民主,要的是改革,而不是革命,務請他們不要相信滿嘴革什麽命的政治騙子們的瞎說和鼓動。

   布克.華盛頓將眼光投視在未來,他認為非洲裔美國人的民權運動,是一項長久大計的人類工程,為了達到這個長久的戰略目標,教育是所有一切的源頭,唯有具備了先天的條件,才會有後天之成果,他自己身體力行,言行一致,終身奉獻在下一代的教育事業裏而無怨無悔。

   1901年,布克.華盛頓的自傳《自奴隸製度裏升起》出版,立即轟動潮流,成為全美國的暢銷書,洛陽紙貴,風行一時。年青的非洲裔美國人,無不人手一冊,作為自己學習和奮鬥的榜樣。美國的政客,亦是人人爭讀,作為自己施政的參考。

   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讀後,深為感動,他寫了一封信給布克.華盛頓說:〝我必須要盡快見到你,想與你討論有關美國南方聯邦法官的提名人選問題。〞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同時向布克.華盛頓發出正式的白宮晚宴邀請函,請他到白宮做客,共進晚飯。19011016日晚上八時正,布克.華盛頓與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在白宮進行了一頓邊吃邊聊的溫馨晚飯。 

  在用餐時,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征詢布克.華盛頓有關誰是美國南方最佳的美國聯邦法官人選問題,布克.華盛頓立即推薦了自己的好友,前阿拉巴馬州州長托馬.(Governor Thomas Jones)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問布克.華盛頓為什麽要推托馬.斯而不是他人?布克.華盛頓答曰:〝除了托馬.斯的人品和法學修養外,更重要的是他有著一向反對私刑處死而聞名於世的堅定態度。〞

 《孟菲斯商業籲報(The Memphis Commercial Appeal)》於當天的新聞報道中說:〝阿拉巴馬州塔斯基黑人普通學院布克.華盛頓校長,今晚在白宮與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共進晚飯,據我們的了解,他將會向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推薦幾位美國南方的美國聯邦法官候選人----看來他對現在的政權有著極大的影響力。〞數天後,西奧多.羅斯福總統正式向美國聯邦國會參議院提名托馬.斯為美國聯邦法官,得到美國南方十多個州的鼓掌與肯定。  

   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被在位的美國總統邀請至白宮做客的非洲裔美國人,也是第一位與在位的美國總統在白宮共進晚餐的非洲裔美國人,可謂殊榮也。布克.華盛頓畢生奉獻於非洲裔美國人的教育大業,功高勞大,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布克.華盛頓工作勤奮,辦事認真,雖然功成業就,但依然凡事親力親為,不敢稍為大意,唯恐有負朋友們的重托,有失師生們的期待。由於長性的超時勞累,他的身體和健康,日漸衰弱,經常病倒。

   1915115日,布克.華盛頓在紐約出差時,終於因為操勞過度,引起血壓過高而導致身體崩潰,被送進了紐約市的聖路醫院(St.Lukes Hospital)接受全身檢查。醫生們發現他已經得了嚴重性的動脈硬化症(Arteriosclerosis),並且將不久於人世。

   友人們尊重他自己的意見,盡快地將他送回阿拉巴馬州的塔斯基大學。但為時已晚,醫治無方,19151114日,在他返回塔斯基大學幾天後,與世長辭,享年五十九歲。 

  布克.華盛頓的遺體歸葬於他一手興辦起來的塔斯基大學校園內。出殯之日,在人煙稀少的阿拉巴馬州塔斯基市,竟然有超過八千名黑白各半的人們群集塔斯基大學校園內,自動自發地來為這位美國近代史上最優秀的教育家送行。     

   布克.華盛頓之能夠得到這麽多權勢或富豪們的支持,是有其眾多理由和原因的,其中最大的理由和原因,就是他的清廉自奉、公私分明和不貪錢財的人格魅力,這與其它身價千萬的美國民權領袖們相比,一天一地也。

  1881年布克.華盛頓創辦塔斯基黑人普通學院時,是從零開始的,除了兩間空課室外,一無所有。他去世後,塔斯基學院已是一間具有一百棟房屋,可供一千五百名學生同時上課的大學。他留下了數個龐大的教育計劃,和兩百萬美元的現金給他的繼承人。     

   布克.華盛頓的大愛與純真,沒有被美國人忘記,1940年,美國聯邦郵政總局發行了一張印有他肖像的十分錢郵票,作為這位劃時代非洲裔美國偉人的紀念,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以一位非洲裔美國人的肖像發行的郵票,意義重大。

  美國財政部於1946年至1951年,和在1951年至1954年,兩度將布克.華盛頓的肖像,鑄在五毛錢的硬幣上,來向這位偉大的非洲裔美國人致敬,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將一位非洲裔美國人的肖像,鑄在美國的硬幣上,具有非凡的意義,更見公道自在人心。

   布克.華盛頓是人間黑暗中的蠟燭,他發光,他發熱,他燃燒自己,照耀他人,他是春天吐絲的蠶,隻知耕耘,不計得失,至死方休。布克.華盛頓的事業和聲譽,都已經攀爬到了人生的最高點,可是他的個人命運,卻是崎嶇坎坷,使人唏噓浩歎,傷感難平。上帝賜給了他智慧、榮耀、地位和權勢,卻忘了給他人生的幸福。

   布克.華盛頓的第一任妻子芬尼.史密斯(Fannie Smith)是他的同鄉,兩人都是在西弗吉尼亞州卡納華河邊上的小鎮上長大。1882年夏天結婚後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叫做波西.華盛頓(Portia Washigton),家庭美滿,可是這種幸福的日子,維持不到兩年,就被死神的突然來臨而斥散了。 

  芬尼.史密斯在1884年五月去世後,留下了嗷嗷待哺的小女兒,和他相依為命。布克.華盛頓的第二任妻子奧利維.阿美麗佳.戴維(Olivia America Davidson)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向他伸出了同情與愛慕的雙手。 

   奧利維.戴維是一位受過良好教育而充滿了愛心的女性,她出生在俄亥俄州,後到弗吉尼亞州的賢普頓普通與農業學院讀書,與布克.華盛頓是前後期同學。奧利維.戴維畢業後,再往馬薩諸塞州範明翰市馬薩諸塞州州立學校(Masschusetts State Normal School,Framingham, Masschusetts)取得學位,畢業後,她任教於密西西比州和田納西州。奧利維.戴維1884年,接受布克.華盛頓的邀請,轉往阿拉巴馬州塔斯基學院執教,一年後,升遷為該校的助理副校長。     

   1885年與布克.華盛頓結婚後,育有兩個兒子,長子是布克.托利.小華盛頓(Booker Taliaferro Washington,Jr.),次子是歐內斯.戴維.華盛頓(Ernest Davidson Washington),可是天妒英才,奧利維.戴維在四年後,亦因病去世。           

   1893年,布克.華盛頓走出了孤獨和悲傷,與瑪格麗.詹姆.(Margaret James Murray)結婚,二人沒有孩子。瑪格麗.視他的的二男一女為己出,親自撫養之,然而又是好景不長,瑪格麗. 又在1925年,因病去世。自此以後,終其餘生,布克.華盛頓未曾再娶。

  美國得天獨厚,地解人靈,是一個英雄與豪傑輩出的國家,開國以來,任何為當權者塗脂摸粉的政客,無一不以羞恥的失敗為收場,這也培植了美國人民拜英雄和唾棄五毛的民族個性

   在美國近代史上,能以一人之力,而改變了整個時代麵貌者,唯獨布克.華盛頓一人矣。百十年來,所有的非洲裔美國人,因感其恩,多以歌功之,多以德頌之。布克.華盛頓在平凡中見偉大,於樸素間顯真誠,他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傲立天地,流芳百世,當之無愧也。(待續)

  



2011425日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