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博客

高勝寒先生歡迎閣下來到氣勢磅礴、壯吞河山的〝高勝寒博客〞!夾豪霸之筆,寫絕代文章!歡迎指正!歡迎討論!
個人資料
正文

麻瘋神父 多情太後

(2011-03-22 18:24:57) 下一個

夏威夷群島王國王朝風雲(6 )

  

   這種一人獨尊的政治局麵,在夏威夷王國一直維持了兩代皇帝,到了
卡梅赫美三世自己執政後,才有所突破,有所改良。

 1819年春,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病重,連床都起不來,群醫束手無策。他的巫師告訴他說,這是因為神的震怒所致,必須要以活人祭之,病勢才能好轉。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拒絕之,並告訴他的大臣們說:〝他們隻有活著,才能為王國服務和盡忠,豈可殺之?〞於是下令改掉用活人祭神與陪葬的古老的不人道規矩。  

      裴伊亞.梅赫美大帝把他兒子利厚利候.梅赫美王子(Prince Liholiho Kamehameha)叫到床前,吩咐他說:〝我為你留下無盡的好處,供你享受。(Endless is the good that I have given you to enjoy)〞這是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在世上最後的一句話,話畢,即時昏時醒,神誌不清。      

      181958日,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臨終之時,躺在夏威夷島凱鹿亞(Kailua,Kona,Hawaii)的病床上召來約翰.楊格,托以後事。當約翰.楊格從外地飛馬趕到他病床邊時,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正處於回光返照的狀態中,已經口不能言。     

   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對著雙目含淚,嘴唇微抖,緊緊握住自己雙手,跪在麵前的約翰.楊格微微一笑,點了點頭,吃力地舉起右手,按照夏威夷群島土人傳統的風俗習慣,摸了摸約翰.楊格的鼻子,表示了他對約翰.楊格的愛戀、感激和信任後,安詳地閉上了雙眼,與世長辭。

      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死後,夏威夷群島上的當地土人,為了表示他們的悲痛,按照夏威夷群島土人的傳統習慣,紛紛自我打掉數隻大門牙,做為哀悼。 

   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臨死前,下令大臣們照夏威夷群島土人的傳統,把後事交給他最信任的老朋友郝皮裏酋長(Chief Haopili)與他的妻子柯伊.柯歐蒲蘭妮皇後,讓他兩人全權負責將自己的遺體秘密埋放到一個沒有人知道的山洞裏。 

      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遺骨葬於何處,至今還是一個謎。夏威夷王國的古老傳說,隻有天上的晨星才知道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遺骨埋在哪裏。    

      無可爭辯地,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已經被所有的曆史學家公認為夏威夷王國的精神代表。在美國首都聯邦國會山莊的國家雕(National Statuary Hall)夏威夷州部分,隻有兩個塑像,一位是為夏威夷群島當地土人麻風病患貢獻出生命的達米神父(Father Damien),另外一位就是被譽為〝美國最偉大的英雄之一〞的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  

      1871年,夏威夷王國皇帝卡梅赫美四世下令,將每年的611日定為〝卡梅赫美大帝國家假日(Kamehameha Day)〞,作為對這位開國元勳的永久紀念。 

   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在馬上得天下,可惜他並不懂得必須要在馬下治國的道理。中外數之不盡的曆史教訓告訴我們,馬上得天下而不馬下治天下者,最終會在馬上失天下,就像用暴力得天下者,必然會以暴力失天下的哲理一樣,這是毫無例外的曆史發展定律,足以讓天下專政者引以為戒。

      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在其二十二個老婆中,唯獨選中柯伊.柯歐蒲蘭妮皇後作為這件身後大事的執行人,是有道理的。在夏威夷王國曆史上,柯伊.柯歐蒲蘭妮皇後是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她生了兩個兒子,後來都成了夏威夷王國的皇帝,那就是卡梅赫美二世和卡梅赫美三世。另一個女兒,叫做哈裏塔.納亥娜伊娜(Harrieta Nahienaena),被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冊封為夏威夷公主(Princess of Hawaii)。 

   柯伊
.柯歐蒲蘭妮皇後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正宮皇後。她的原名是Kalanikauikaalaneo Kai Keopuolan–Ahu-Keka-Kmakuahine-a-Kama-Kalani-Kau-Kealaneo。家世非凡的柯伊.柯歐蒲蘭妮,於1778年出生在夏威夷群島的馬尾島。她是夏威夷島棋瓦烙皇帝(King Kiwalao)和棋奎婭普娃皇後(Queen Kekuiapoiwa)的獨生女,她也是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親侄女,自己繼承了她母親的職位,同時又是馬尾島的最高女酋長。〝棋歐普蘭妮〞的意思是〝聯合在天堂上的雲彩〞。   

      1790年,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攻打馬尾島,將柯伊.柯歐蒲蘭妮的祖父卡咯拉皇帝(King kalola)打得四處逃命,當他在莫洛凱島上被活抓時,他向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投降,並獻上自己漂亮的孫女兒柯伊.柯歐蒲蘭妮為妃,以表忠心。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見到柯伊.柯歐蒲蘭妮時,驚為天人,立即接受了卡咯拉皇帝的降書。  

      柯伊.柯歐蒲蘭妮同時是卡蒲教的女教主,在馬尾島上,她被夏威夷群島的土人們視之為天神的化身,任何夏威夷群島土人見了她,都要立即將樹皮縫製的衣服退到腰下,以示尊敬,任何人都要和她保持十尺的距離,沒有允許,不得靠近,甚至連用腳踏到她在地上的影子,都必須立即被處死。

   1795年,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要娶她為妻,她的條件之一,就是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在見到她時,要將腰帶取下為敬,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因畏其家世和迷其魅力而允之。在她的影響下,馬尾島和夏威夷島,兵不血刃而得之。       

      柯伊.柯歐蒲蘭妮是位有智慧的劃時代女性。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一死,她立即與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另外一位愛妻伊莉莎.卡胡蔓妞組成聯合陣線,穩住局勢,順利地扶持自己的兒子利厚利候.卡梅赫美王子登基為帝,由於她的威望,使眾多意圖叛亂的酋長們不敢輕舉妄動。

   柯伊.柯歐蒲蘭妮自己雖然是卡蒲教的女教主,但是她知道那全是些騙人的勾當。等到卡梅赫美二世坐穩了皇位後,她第一件要處理的,就是要將卡蒲教從夏威夷群島上徹底的連根鏟除。 她堅定的意誌,使本來個性軟弱的卡梅赫美二世下定決心,在夏威夷群島上將卡蒲教徹底地變成曆史。   

   1823年,烏錄馬赫赫.豪皮裏酋長(High Chief Ulumaheihei Hoapili)被委任為馬尾島的州長,柯伊.柯歐蒲蘭妮也接受了基督教洗禮,成為了一位虔誠的教徒,她脫下樹皮製成的護體,穿上現代的華衣,開始讀書和禮拜。她公開發表聲明說: 

      〝我依照夏威夷的傳統習慣,在我們那段黑暗的歲月裏,有了兩個丈夫。我希望現在追隨和服從耶穌基督,走向正道。有兩個丈夫是不對的,我希望隻有一位。烏錄馬赫赫.豪皮裏酋長是我的丈夫,從此以後也是我唯一的丈夫。〞

      當卡蒲教垮台後,柯伊.柯歐蒲蘭妮激流勇退,從此不問世事,改嫁給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好友,夏威夷島大酋長烏錄馬赫赫.豪皮裏為妻,安享天年。 

      柯伊.柯歐蒲蘭妮在1823916日,安詳地在馬尾島去世,葬於拉海納山摩庫(Mokuula,  Lahaina),夏威夷群島上有數間學校以她的名字命名,以為紀念。 

      在夏威夷群島的曆史上,與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同被選為美國首都聯邦國會山莊的國家雕中塑像的達米神父,是一位使人肅然起敬的人物。達米神父不是夏威夷人,但他是為夏威夷土人而獻出生命的第一位天主教神父。

      達米神父的原名叫做約瑟..伊斯特爾(Joseph de Veuster),他於184013日在比利時春美洛市(Tremeloo,Belgium)出生。在六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那時的比利時,分裂成南北二部分,北部因為多是佛蘭德(Flemings),說的是佛蘭德語(Flemish),南部多是法國人,說的是法語。 

   他的父親是弗蘭士..伊斯特爾(Frans de Veuster),母親是卡圖.伍特斯(Cato Wouters),都是忠厚老實的農夫,全家都是虔誠的羅馬天主教信徒。由於受到他大哥奧古斯..伊斯特爾(Auguste de Veuster)的影響,他自小就立誌要成為一位傳教士。   

   在當地的中學畢業後,約瑟.伊斯特爾的父親拿出全家幾年的儲存,安排他到恩大學(Braine-le-Comte College)學習商業管理,希望他將來能夠成為一位出色的商人。可是約瑟.伊斯特爾對此毫無興趣,與家人商量後,到〝耶穌瑪麗神學院(Congregation of the Sacred Hearts of Jesus and Mary)〞讀神學係。畢業後,得到了一個神職稱呼:達米神父〞。   

  1863年,機會來了。他大哥奧古斯.伊斯特爾被教會派到夏威夷群島去傳教,可是因為身體有病,無法成行,達米神父自告奮勇,替兄出差,前往夏威夷群島傳教。1864319日,年僅二十四歲的達米神父,踏上了檀香山的港口,開始了他悲壯的傳教生涯。他在1865年被派遣至夏威夷島北蔻哈拉(North Kohala,Hawaii)工作。

 這一年,是夏威夷王國多災多難的一年。由外國商人與水手傳進來的麻瘋病、流行性感冒和毒,使這個南太平洋島國陷進了苦難之中。尤其是傳染極其厲害的麻瘋病,更使夏威夷王國政府束手無策。

     為了避免更大程度的四處傳染,夏威夷王國皇帝卡梅赫美四世下令,將所有麻瘋病患者隔離到莫洛凱北部,一個叫做卡錄帕(Kalaupapa)的村莊裏。卡錄帕帕位於莫洛凱島的後半島,該地三麵環海,背後是高達三千尺的深淵,唯一的出口被派兵駐守,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夏威夷王國政府並沒有提供足夠的食物和醫生來照顧麻瘋病患者,唯一的計劃書是要他們自供自給,自己想辦法種菜種米。麻瘋病患者隻進不出,任其自生自滅。為了食物和草棚,麻瘋病患者之間的互相殘殺事件,時有所聞。

      可是周邊環境加之麻瘋病患者根本沒有體力勞動的條件,因而整個村莊,猶如人間煉獄。麻瘋病患者一旦被強行遣送至此,無異就是被判決死刑。

      當負責夏威夷群島的羅馬天主教路易.邁格主教(Bishop Louis Maigret)提出莫洛凱島卡錄帕帕村需要幫助時,達米神父堅決地要求派他前往,替那些麻瘋病患者提供精神上的寄托,和實質上的協助。

   1873510日,路易
.邁格主教,站在卡錄帕帕村的人群裏,向那裏的八百一十六名麻瘋病患者介紹帶著仁愛慈祥微笑的達米神父說: 

      〝這個人是你們的神父,你們的親人,你們的朋友,你們的鄰居。他愛你們,他毫不猶疑地成為你們的一份子,他永遠不會離開你們,他會與你們一齊生活,一齊奮鬥,一齊工作,也一齊死亡。〞

      達米神父要那裏的麻瘋病患者們知道,當全世界都把他們遺棄時,主耶穌基督永遠與他們同在。當全世界都用歧視的眼光看待他們時,他自己會張開雙臂擁抱他們,歡迎他們,愛護他們,支持他們。

      當那些〝聰明人〞站在神壇上,衣著光鮮整齊地發表仁義的道德理論時,達米神父獨自在卡錄帕帕村卷起袖子,紮上圍裙,默默地替圍在他身邊的那些哀哀無助,精神彷徨的麻瘋病患者提供人道、精神與實際生活上的免費服務。

      達米神父替他們洗擦傷口,替他們換藥,替他們洗澡,替他們蓋屋,替他們做,替他們擦去淚水,替臨死的人祈禱,替死去的人製造棺材,替沒錢埋葬者挖掘墳坑。在這裏,我們看見了什麽是大愛,什麽是無私,什麽是奉獻,什麽是耶穌基督精神。

      達米神父視這群麻瘋病人為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孩子,村裏的麻瘋病人也視達米神父為他們唯一的生活依賴與精神寄托。六個月後,達米神父寫信給他在歐洲的大哥奧古斯.伊斯特爾:〝我把自己當成麻瘋病患者,所以我會帶著他們去見主耶穌基督。〞

      達米神父的努力下,整個卡錄帕帕村開始有了生氣,戶變成了房屋,地裏有了農作物,學校蓋了起來,教堂開始使用,大家得到了基本的溫飽,更重要的是使所有在卡錄帕帕村的麻瘋病者感到了真愛,感到了溫暖,也看見了希望,達米神父成為村裏所有麻瘋病患者的精神寄托。

      1884十二月的一個晚上,達米神父習慣性地用熱水泡腳,可是他突然發現自己的腳感覺不到熱水的溫度!達米神父知道,這是自己已經感染上麻瘋病的早期預兆。 

      達米神父處理這件生死大事的方法,並不是趕快離開這個麻煩之地,而是更加快速地蓋房子更加快速地撒種於田,安排卡錄帕帕村的未來,務要在自己死後,有更多的東西留下給他的麻瘋病患信徒們。

      達米神父的忘我精神,感動了許多人。其中有四個人,自願成為他的義工,自願前來卡錄帕帕與他一齊奮鬥:

   第一位是約瑟.杜特頓(Joseph Dutton)約瑟.杜特頓是一位美國南北戰爭的退伍軍人,因為酗酒問題而導致離婚,在卡錄帕帕村負責所有房子的維修和保養。第二位是比利時神父路易.蘭伯(Father Louis Lambert),負責傳教和安撫的工作。第三位是詹姆.塞內特(James Sinnett)詹姆.塞內特是來自芝加哥市(Chicago)的男性護士,負責照顧麻瘋病患者。第四位是德國的瑪麗.柯普修女(Mother Marianne Cope),瑪麗.柯普修女負責組建醫院的工作。     

      1888年年初開始,達米神父的手臂,要掛住吊帶才能活動,他大腿上綁滿了繃帶,雙腳也已經不聽指揮,走起路來,連拖帶拁,一步三停,身上的皮膚開始出現紅斑並腐爛,達米神父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 

   1889323,他連站起來的力量都沒有了,隻得躺在床上,繼續指揮工作。1889330達米神父做了最後的懺悔,重新向他的主立下新的誓約,祈求主的恩典,賜他天年,使他能為卡錄帕帕村的麻瘋病患者再多點奉獻,多點服務。

      188942日,達米神父按照天主教傳統,接受了臨終聖餐和塗油儀式。1889415日早上八點正,達米神父在他選擇的聖地卡錄帕帕村,在為麻瘋病患者奮鬥了整整十六個年頭後,蒙主寵召,魂歸天國,得年四十九歲。 

      達米神父謝世後,簡單地埋葬在卡錄帕帕村。村民為了哀悼和懷念這位天主教神父,以莫洛凱殉道(Martyr of Molokai)〞譽之。夏威夷王國為了紀念這位偉人,在瓦胡島政府大樓前,立了一座銅像,作為對他永久的尊敬與感謝。

      達米神父之死,感動了世人,震撼了人心,使大家覺得不應該歧視麻瘋病患者,因為他們亦是身不由己的受害者。在達米神父的精神感召下,來自全球的大量藥品、物資、醫生和關懷,源源不斷地湧向莫洛凱島,湧向卡錄帕帕村,使這片人間煉獄逐漸成了曆史名詞。 

      1936年,比利時政府將達米神父埋葬在莫洛凱島卡錄帕帕村的遺骨,挖移出來,接回比利時老家安葬。為了不違背達米神父的生前心願,比利時政府在移墓時,將他的手骨,原封不動,留在原墓,作為夏威夷群島人民永久的紀念。 

   梵諦岡羅馬教廷於2009221宣布,教皇冊封達米神父為聖人的程序,將於20091011日完成。達米神父慈祥的音容,永遠遺留在夏威夷人民的心中。達米神父的大愛與真誠,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人們淡忘,時至今天,達米神父的名字,已經成了全球愛滋病和其它絕症患者的精神堡壘,希望寄托。

    達米神父的善行,不但造福了夏威夷群島土人,還遺愛在人間,振奮著人類的精神。偉哉! 達米神父!

  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一死,就像所有的寡頭政治一樣,人治的通病立刻湧現。他留下了一個非常不穩定,隨時隨地都會出紕漏的爛攤子他兒子利厚利候. 卡梅赫美王子去處理,去頭痛。

    1819年,是夏威夷王國風雨如晦的一年,強權政治的老皇剛死,毫無威望新君就位。萬事肇始,四方不服,暗潮洶湧,天下大亂。夏威夷王國各島嶼上那些心高氣傲的四方諸侯,從來都沒將既無經驗又缺乏威信的利厚利候.卡梅赫美王子放在眼裏,以為他們的政治春天來了。所有的酋長都袖手旁觀看熱鬧,拭目以待利厚利候.卡梅赫美王子如何去處理這些多如牛毛的麻煩,如何去收拾這個使人頭痛不已的爛攤子。 

      1819520日,時年二十二歲,從小就被冊封為儲君的利厚利候.卡梅赫美王子,於風雨飄搖中按照夏威夷王國的傳統,在伊莉莎.卡胡蔓妞柯伊.柯歐蒲蘭妮兩位皇太後,與皇後維多利亞.卡瑪瑪露的支持安排下,在海邊沙灘上接受酋長們的禮拜和祝福,完成了登基大典,成為夏威夷王國的新皇帝。在夏威夷王國曆史上,稱利厚利候.卡梅赫美皇帝為〝卡梅赫美二世(King Kamehameha Ⅱ)〞。 

      按照夏威夷王國和卡蒲教的傳統規矩,卡梅赫美二世用酒水和狗肉招待前來祝賀的夏威夷王國的前朝大臣,和各懷鬼胎,準備叛亂,從外島假裝前來祝賀,實際上是來打探虛實的眾酋長們。

      卡梅赫美二世的名字,可能是夏威夷王國八位君主中最長的一位,出生時,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替他起的名字是:Kalaninui Kua Liholuho I Ke Kapuiolani。登基後自己更名為:Kalani Kaleiaimoku O Kaiwikapu O Laamia I Kauikawekiu Ahilapalapa Kealii Kauinamoku o Kahekili Kalaninui I MamaoIolani I Ka Liholiho

   卡梅赫美二世是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長子,他出生在夏威夷島的希魯(Hilo)。他母親是柯伊.柯歐蒲蘭妮皇後,他的生日,已經無從考察,多種文獻的記載,都隻是〝1797年〞。卡梅赫美二世得到父母的恩寵和疼愛,五歲時就被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冊封為儲君。       

      卡梅赫美二世尚在柯伊.柯歐蒲蘭妮皇後肚子裏麵時,就得到了雙親的特殊愛護,他們本來計劃按照卡蒲教巫師的安排,到瓦胡島的庫坎尼咯廓(Kukaniloko Birthstone)生產,但是臨盤之際,柯伊.柯歐蒲蘭妮皇後大病一場,無法走路,隻得在希魯產之。  

      卡梅赫美二世一出生,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就將他按照夏威夷當地土人的規矩,過繼給他另一位愛妻伊莉莎.卡胡蔓妞,所以卡梅赫美二世有兩位母親。      

      由於卡梅赫美二世從小跟著伊莉莎.卡胡蔓妞長大,她又是自己的合法監護人,情勝母子,所以等到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一死,橫行霸道的伊莉莎.卡胡蔓妞偽稱她出任監國的安排,是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意旨而強行執行時,卡梅赫美二世明知這是在胡說亂編,但是在審時度勢後,隻得敢怒不敢言,勉強接受之。      

      伊莉莎.卡胡蔓妞的監國職位,是有著實權的。當卡梅赫美二世帶著文武大臣,返回夏威夷王國首都凱錄亞康納(Kailua Kona)時,伊莉莎.卡胡蔓妞就披著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那件聞名於世的大紅披肩,踏著紅毯為他送行,完全是一副君臨天下的架勢。   

   伊莉莎.卡胡蔓妞拉著卡梅赫美二世的手,當著所有的朝中文武大臣的麵宣布說:〝是我們兩人來統治這個王國的。〞卡梅赫美二世黯然受之。     

      卡梅赫美世共有五個妻子,除了親妹妹維多利亞.柯奎瓦卡蘭,其它四位是伊莉莎.金娜玉(Elizabeth Kinau),米裏亞.歐希亞.柯適勞(Miriam Auhea Kekauluohi),卡蘭尼普亞喜公主(Princess Kalanipauahi),安.棋亞喜昆妮.科適安努(Anna Keahikuni-i-Kekauanohi)     

      這幾位妻子,都是卡梅赫美二世的近親:維多利亞.卡瑪瑪露是他自己同父異母妹妹,伊莉莎.金娜玉是他同父同母妹妹,卡蘭尼普亞希公主是他的親侄女,米裏亞.歐希亞.柯適勞希是他的同母異父妹妹,.棋亞喜昆妮.科適安努希是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孫女,被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冊封為馬尾島與考艾島的州長,同時也是卡梅赫美亞二世的親侄女。             

   雖說虎父應無犬子,可是卡梅赫美二世的魄力,若與其父相比,則是天壤之別,難以相提並論。夏威夷群島王國的政治版圖,共分為三大政治板塊:

      第一個政治中心是卡梅赫美二世的夏威夷王國王朝政府。第二個政治中心是卡梅赫美二世表弟,身兼卡蒲教教主的克庫奧亞卡朗倪(Kapu Chief Kekuakalani)。第三個政治中心是皇太後伊莉莎.卡胡蔓妞的監國大臣集團。       

      伊莉莎.卡胡蔓妞是夏威夷王國曆史上諸多風雲人物中的一個異數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一共有二十二個老婆。美麗、可愛、豪爽而性格不拘小節的伊莉莎.卡胡蔓妞是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眾多妻妾之一。      

      十三歲就嫁給了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為妻的皇太後伊莉莎.卡胡蔓妞,是在夏威夷王國曆史上值得大寫特寫的一位傳奇風雲人物。伊莉莎.卡胡蔓妞具備了成為一個超級女強人的所有條件,她的出現,使得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妻妾們全部為之失色,進宮不到一年,她就將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得意愛妾棋奎亞普娃.裏利哈(Kekuiapoiwa Liliha)擠垮,成為夏威夷王國王朝後宮內使人側目的頭牌紅人。     

      伊莉莎.卡胡蔓妞天性聰明而有遠見,是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重要的政治顧問之一,每當有重要的軍國大事,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總是與她商量後才決定之。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必須要以武力才能統一夏威夷群島的戰略思想,就是來自伊莉莎.卡胡蔓妞。   

 這種決策能力是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其他的妻妾所無法與之相比的。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越到晚年,對其依賴越深。伊莉莎.卡胡蔓妞的成長史,既是一部夏威夷王國的文明發展史,亦是一部夏威夷群島基督教的文明傳播史。      

任性妄為的伊莉莎.卡胡蔓妞是一位半開放式的夏威夷群島土人,風雲際會使她在夏威夷王國呼風喚雨大半輩子。出身官宦世家的伊莉莎.卡胡蔓妞到了晚年,受到了美國基督教義的啟發,如夢初醒,突然開竅,方知自己罪孽深重,覺悟到以前的種種之非。  

      伊莉莎.卡胡蔓妞以六十三歲高齡接受基督為她的救主,跪在聖壇前受洗為基督教徒。自此痛改前非,用其餘生跑遍夏威夷群島王國大小群島,披星戴月,任勞任怨,不辭辛苦,到處以身作則,傳播耶穌基督的天國福音。 

      183265日,年老體弱的伊莉莎.卡胡蔓妞已經病得不能走路,她在檀香山曼努雅穀的(Manoa Valley)家中,接見最後一批美國基督教傳教士。她雙手抱著他們送來的羊皮精裝版刻著她燙金名字的《聖經》,在眾人輕聲唱著《主啊!請賜我仁慈》的悠揚聖歌中,蒙主寵召,含笑而逝,戲劇性地結束了她浪漫而精彩的一生,享年六十四歲。

      伊莉莎.卡胡蔓妞1768317日,出生於夏威夷島寒納山(Hana)的一個山洞裏。〝卡胡蔓妞〞在夏威夷語裏,是〝羽篷〞的意思。

   她的家族在馬尾島上,可謂聲勢顯赫。她的父親是柯亞武木庫.帕派亞赫亞赫二世(Keeaumoku Papaiahiahi Ⅱ),母親是娜瑪翰娜伊卡勒卡蘭尼(Queen NamahanaiKalelekalani),都是當地的大酋長。 

      柯亞武木庫.帕派亞赫亞赫是馬尾島的大酋長,不但是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母係親戚,還是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資深政治顧問,後來被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冊封為馬尾島的州長。柯亞武木庫.帕派亞赫亞赫為了向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表示感謝和忠心,將十三歲的伊莉莎.卡胡蔓妞送給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為妻。          

      伊莉莎.卡胡蔓妞的兄弟姐妹們也都是些傑出人才。她的大哥約翰.亞當.庫亞金尼(John Adams Kuakini)是夏威夷島的州長,她的二哥喬治.柯斯.科伊棋力.柯伊亞烏摩庫二世(George Cox Kahekili Keeaumoku Ⅱ)是馬尾島的州長,她的妹妹莉迪.納瑪翰娜.皮伊亞(Lydia Namahana Piia)則是馬尾島的皇後。       

      伊莉莎.卡胡蔓妞個性剛烈而好勝,脾氣之大,人人皆知,配上她那六尺多高,三百多磅的強壯身材,連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對她都有點食不消。 

   伊莉莎.卡胡蔓妞自幼任性妄為胡作亂搞,她最大的愛好,除了喝酒跳舞就是喜歡享受夜夜換新郎式的多姿多彩的洞房生活,她既取樂於一張玉臂千人枕的樂趣中,更沉迷在半點朱唇萬客嚐的浪漫裏。   

      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年事漸老,妻妾眾多,雨露難均,難以滿足伊莉莎.卡胡蔓妞特別旺盛的生理需求。伊莉莎.卡胡蔓妞是不會閑著的,不會閑著的結果就是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手下的酋長和大臣,多半都曾與她赴過巫山結過緣。     

      大溪地群島的特殊性文化和卡蒲邪教根本就對此道不加任何約束,更促成伊莉莎.卡胡蔓妞的胡天胡地放縱任性的作風,於是乎,敢做敢為的伊莉莎.卡胡蔓妞更有藉口和理由,背著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在外麵肆無忌憚地瘋狂玩耍起來。 

   隻要性子一來,或是興致到了,或是被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冷落了,風流韻事不斷的伊莉莎.卡胡蔓妞就幹脆離家出走,到處去找她的老情人們吃喝玩樂,每次都玩得好不痛快,好不舒服,好不自在。    

      數次離家出走給聰明強勢的伊莉莎.卡胡蔓妞一個全新的啟示,那就是想玩得痛快和過癮,就必須離家,從此以後,隻要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說她兩句,她就一走了之,不玩到精疲力盡,不玩到風卷殘雲,不玩到殘花敗柳,不玩到意興闌珊,她是絕不肯也不會回家的。  

      有一次,色膽包天的伊莉莎.卡胡蔓妞和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親侄子熱戀成奸,就在皇宮邊上的椰子樹林裏幽會。兩人渾然忘我地在共赴巫山的半途中,被剛好路過的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逮個正著。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一怒之下,立即將他親侄子當眾砍頭處死,用皮鞭把伊莉莎.卡胡蔓妞痛打了一頓,逐出宮門,流放荒島。    

      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妖豔美麗且聰明伶俐的伊莉莎.卡胡蔓妞是又恨又愛,拿她沒辦法沒過多久因為想念著她的種種好處,遂下令將她釋放回來,依然讓她留在自己身邊。       

      伊莉莎.卡胡蔓妞是個有心計的人,她知道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已經日暮西山,來日無多,她利用自己的裙帶特殊關係,拉攏著夏威夷王國政府和夏威夷王朝宮廷內外的親信,暗中培養班底,日子一久,自行體係,形成了一股不可輕視的政治勢力。   

   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一死,伊莉莎.卡胡蔓妞一點也不客氣,利用朝廷上下皇宮內外的有利條件,謊稱是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旨意,悍然自封為夏威夷王國監國大臣兼夏威夷王朝的皇太後,霸王硬上弓地成為夏威夷王國王朝真正的最高統治者。    

      夏威夷王國的朝廷大臣們,人人為了自保,誰也不敢站出來說三道四,無可奈何之下,就特別為她創立了〝監國大臣(Kuhina nui)〞即是〝首相〞的職位,加上她本來就是皇太後的身份,使得無人敢攖其鋒,從此夏威夷王國政府的大權,全落在她手裏,成為夏威夷王國曆史上最有權力的女性。

      新登基的夏威夷王國皇帝卡梅赫美二世,與他自小將自己撫養成人的母後伊莉莎.卡胡蔓妞關係不錯,深知自己勢單力薄毫無班底,既無兵也缺將,加之天下混亂叛謠四起,自覺舉步維艱,政令難行。 

      卡梅赫美二世知道與皇太後伊莉莎.卡胡蔓妞合則兩利分則俱敗的大道理,雖然不願意,但還是臨時與她組成聯合戰線,應付時艱,共渡難關。    

   皇太後伊莉莎.卡胡蔓妞的爭權原因,倒不是因為她對夏威夷王國的權力有著多大欲望,而隻是想擁有更多的空間和機會,去盡情享受她認為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的私人性生活。正因如此而能與卡梅赫美二世相安無事,和平共處,各取所需。 

      等到卡梅赫美二世客死英國後,皇太後伊莉莎.卡胡蔓妞按照卡梅赫美二世的遺囑,扶持年僅十一歲的小王子卡蘭尼.卡爾科奧裏王子(Prince Kalani Kauikeaouli)登基,是為夏威夷王國王朝卡梅赫美三世。         

      皇太後伊莉莎.卡胡蔓妞的鼎盛時期,正是夏威夷王國政權青黃不接之際。她名義上是監國大臣,卻是真正實權在握的夏威夷王國最高統治者。她凡事親力親為,勤奮工作,手法圓滑且大權獨攬,前後長達九年之久。 

      伊莉莎.卡胡蔓妞從1919520日開始成為夏威夷王國監國大臣,直到183265日謝世為止,共十三年又十六天,是夏威夷王國曆史上在任最長的監國大臣。

      可以這麽說,此時此刻的夏威夷王國,如果沒有伊莉莎.卡胡蔓妞的強勢領導,在那種荒蠻半開發的太平洋群島王國上,不知道已有幾人自主稱霸,幾人割地為王,哪裏還有卡梅赫美家族的份兒呢?    

      卡梅赫美二世登基之初,並非心甘情願臣服的其他各大島酋長們,以為他們的春天到了,紛紛口出怨言,態度惡劣,都在尋茬找隙的等待有利時機和卡梅赫美二世翻臉,自立為王。 

   皇太後伊莉莎.卡胡蔓妞對這種政治環境是了解的,也知道如何去處理各種政治危機。她用不同的手法,擺平了數十件政治叛亂和危機。在眾多的政治危機中,她處理得最為漂亮的,就是〝尼赫事件(Niihau Affair)〞。

      所謂的尼赫事件,是伊莉莎.卡胡蔓妞一生中最有智慧、勇氣、膽色、策略和魄力的展現。事情是這樣的,夏威夷群島雖然是在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高壓軍事力量下統一了,但是政局並不穩定,反叛與分裂之聲,隨處可聞。  

   其中考艾島和尼赫島的諸侯喬治.卡烏穆亞裏伊酋長(Chief George Kaumualii )與他的兒子.棋亞裏亞洪努伊酋長(Chief Aaron Kealiiahonui)1810年時,為了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的麵子而簽訂了和平統一同意書,使夏威夷王國在不流血的情況下,得以順利成立。     

      但是他的內心,從來就未曾服氣過,老是想找借口翻臉,宣布脫離夏威夷王國而獨立。等到裴伊亞.卡梅赫美大帝在181955日去世後,喬治.卡烏穆亞裏伊酋長叛型畢露,再也忍耐不住,立即著手策劃著如何脫離夏威夷王國而獨立的陰謀。 

      伊莉莎.卡胡蔓妞得到情報後,知道如果動用夏威夷王國目前僅有的武裝力量來征討喬治.卡烏穆亞裏伊酋長的話,那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因為這樣一來,將會發生骨牌效應,其它島嶼上的數百個大小酋長們亦會跟進,果真如此,則新誕生的夏威夷王國危矣。  

     伊莉莎.卡胡蔓妞采取了一種以柔製剛的手段來對付喬治.卡烏穆亞裏伊酋長,使夏威夷王國開國以來最大的政治危機化險為夷,輕舟過關。1821109日,在喬治.卡烏穆亞裏伊酋長要宣布叛亂的前夕,伊莉莎.卡胡蔓妞用甜言蜜語,騙了喬治.卡烏穆亞裏伊酋長出來,使埋伏在路旁的二十名勇士,一擁而上,將他活抓,綁架回皇宮。    

      喬治.卡烏穆亞裏伊酋長以為這次是必死無疑了,誰知道事情的發展是出乎他預料之外的。喬治.卡烏穆亞裏伊酋長被綁架回夏威夷王國皇宮後,不是被送去可怕的監獄,而是被請進了溫柔的洞房!

      三天溫存下來,喬治.卡烏穆亞裏伊酋長不但不再叛變造反,還迎娶了伊莉莎.卡胡蔓妞為他的第七位妻子。我不知道中國民間名言〝溫柔鄉是英雄塚〞的說法是否有其哲理,但我知道喬治.卡烏穆亞裏伊酋長住在伊莉莎.卡胡蔓妞的溫柔鄉裏沒有多久,就一命嗚呼了。  

      喬治.卡烏穆亞裏伊酋長死了,他兒子.棋亞裏亞洪努伊酋長就更反叛不成了,因為伊莉莎.卡胡蔓妞又采取了同一對付他老爸的手段來收拾他----肥水不流別人田,她又嫁給了亞.棋亞裏亞洪努伊酋長,做他的第九位老婆。英雄難過美人關,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也。(待續)

  





2011322 高勝寒 在 美國華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