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灰色暗淡的心情, 我喜歡陽光燦爛, 寧靜喜悅的心情, 所以心情一不好, 我就想要找人宣泄。
Don’t get me wrong, 我不過是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心情隨境起舞,時好時壞的。
不同的是我早已厭倦了灰色的心情, 我想要改變,我想要控製我的心情/情緒,我想要我的心情每天陽光燦爛,我不要灰色暗淡的心情!
因為不喜歡壓抑自己,在我年輕的時候,心情不好時就會向我的親朋好友敘說, 她們成為了我的傾聽者,我曾經很麻煩了他們。
到了北美之後,發現在這裏看心理醫生是件很正常的事情,這是北美社會人性化的一麵。
我們每個人在生命的某個階段或許會遭遇一些大大小小的挫折,變故,損傷……..。我們每個人有時需要有人傾聽,安慰, 引導和紓解。
在加拿大,這幾年心理健康越來越被重視, 從我工作的銀行可以反映出來。 過去我選的普通的醫療保健計劃, 每年有500元的心理谘詢的額度,我們還需要自付20%。 這幾年提高到1000元, 去年竟然一下子提高到了3000元, 而且100%報銷。
我很多年前開始偶爾去看心理谘詢, 有幾個是有執照的心理醫生, 其餘是social worker(社工),發現他們的水準也是良莠不齊。
但我不介意, 因為當時的我不過把他們當"心理垃圾囤放箱"而已,我需要宣泄!
多年前從銀行總部轉到了分行做投資顧問,感覺是跳入了“火坑”。 每天要麵對形形色色的客人,還有沉甸甸的銷售指標壓在心頭,每天需要加班,壓力很大。
於是見麵時, 一開始的對白是:“這(幾個)星期過得怎樣?”, 我就開始巴拉巴拉地打開了抱怨的閘門, 一泄而出。
宣泄的好處是沒有壓抑,解放了內心的壓力,挫折,煩惱等所有負麵的沉澱物, 宣泄之後神清氣爽。
有時感覺自己也算經曆了不少人生挫折, 能夠健康地活著,在於我比較少的內心壓抑的情緒。
要知道, 被壓抑下來的心理包袱, 創傷,痛苦,憤怒……., 最終都會反映在生理上,創造了各種相應的疾病,因為我們的身心是一體的,所謂的“身心合一” 。
如《皇帝內經》說的 “百病生於氣也”.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誌活動形成所謂的"壓力激素"會損失我們的身體。 據說70-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關於“心身性疾病",我的另一篇博文《我不病誰能病我》有較詳細的闡述。)
感受自己的心,時時調適自己的心, 讓之安寧舒服,才是讓我們的人生幸福的根本。與外境可以無關,因為即使外境不佳, 也可以調節自己的心情以不變對萬變。
我們銀行也有提供員工24小時心理谘詢的服務, 估計是雇傭了第三方專業心理谘詢公司。 打個電話過去, 半小時之內就會有人打電話過來。這樣的谘詢是會對公司保密的 。谘詢範圍可以是工作, 家庭婚姻, 所有人生的煩惱都可以。
前年某一天我忽然收到兩個appeals,我的工作是評估投資人員與客人的電話, 對我們評估對方不服可以上訴。 那個階段工作壓力奇大, 一天收到兩個上訴, 而我又自認為沒錯, 就像一個皮球已經氣鼓鼓了, 又來一個猛擊, 我就有點承受不了。
回經理email說心情不好, 下午請假, 他說沒問題。 但還是無法釋懷, 就打電話要求谘詢。 半小時不到就有人打電話回來, 我們聊了半個多小時。大多數時間還是我在宣泄,對方聽,最後勸我幾句我自己早就知道的道理。
所以谘詢的根本還是宣泄,有人傾聽一下, 感覺就好了很多。
而且在敘說的時候, 我好似在理清思路,在與自己心靈對話,當我說完了之後, 我的心變得清明, 有些新的念頭也浮了出來, 我自己有了一個solution。
我第一個比較長期見麵的心理治療師是一個亞裔,一個偶爾的機會由我的一個老外鄰居介紹給我。 我見她可能有3年多的時間。 她工作的機構是多倫多的一個天主教的心理支援機構,不接受公司保險,付費隨意, 建議我每次付10加元。
這三年她成為了我的傾聽者, 她幾乎沒有提供任何建議。我隨我的心情,有時候每周見一次,有時二周見一次, 有時候一個階段也不見麵。三年多可能見了20-30次了吧。
我們的對白就是: 這幾周你感覺怎麽樣? 我就打開了我的話匣子, 滔滔不絕地宣泄我的不滿, 煩惱, 壓力……..。
她看上去近40 歲,很溫和的一位女性,能講國語。她的氣質很特別,好像來自於馬來西亞或新加坡之類的地方。
我很感激她的傾聽, 至少在這個三年之中, 有人分享了我的煩惱, 傾聽了我的敘述。
有時候, 有人聽了, 我們的心靈就有了安慰。
還要感激她一件事, 當她決定去讀博士的時候, 她轉介了我另一位心理輔導員,一位台灣來的女社工路易莎, 出乎意外地, 我遇到了一位貴人, 她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的生命, 當然我自己讀了很多書, 追隨了幾個心理成長的大師也是原因。
路易莎工作的機構是個非營利的心理谘詢機構,費用全免。
我總共見了她約有5,6年時間。從剛開始有幾個月每周見她, 到後來斷斷續續見她,幾個月見一次。再後來她不願見我,認為我已有能力自己幫助自己。
這麽多年她的傾聽和幫助,我改變了一些習慣性的思維模式。因為她的輔導, 我的自尊大大提高了, 我的生活也比過去快樂了很多。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thinking pattern(思維模式),這往往是根深蒂固的, 很難改變的。我與她的溝通中,她挑戰了我的許多自以為是, 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 我慢慢開始改變了。
她曾對我說, 你身上有三顆鑽石,盡管仍需要磨礪, 但已熠熠閃光。她說我很善良, 努力上進, 聰明……..。
她說我聰明,指的是我願意努力去改善自己的心態。她說, 她之所以奉陪我,是我自己很努力。很多人放棄了他們自己, 可能一輩子活在心靈的黑暗中。
我們每次見麵至少約1.5 小時,一般都是在我下班之後去見她。這一個多甚至兩個小時都在討論我的事情, 我的想法和我的問題。 那麽多年, 我們斷續繼續了下來。 而我一直在她和書的幫助下, 一直在成長。
每次見麵總是在一個溫馨宜人的環境裏, 封閉的辦公室,兩三個沙發,茶幾和零星的植物和畫, 每次見麵, 關上門, 你就可以放心談你的私事。 當然他們也準備了一盒麵巾紙, 以備萬一你情緒波動時,涕淚交加時用。 我本人用的時候就不少。
這都是10多年前的事, 很多交流中的讓我耳目一新的“火花”都忘記了, 謹記下下麵幾點。
關於自尊
有一次她問我, 有一朵小花, 開在深山裏, 開的璀璨美麗, 卻沒有人走過她, 沒有人欣賞她, 你說這朵小花有沒有價值?
我當時的回答是: 花的美好在於有人欣賞她, 如沒有人欣賞她, 她又有生命價值哪? 她意味深長地笑笑說, 你再去好好想一想。
非黑即白
剛開始我見她時, 她就說我對世界的看法是非黑即白。事實上這個世界除了黑和白之外, 還有很多灰色地帶。
走你自己的路
用大家都知道的一對父子騎驢進城的寓言, 提醒我, 別人的聲音不要太在意, 隻有自己內心的聲音你才需要傾聽。
情理法
曾經嚴厲評判一位單身朋友,因為愛上了一個有夫之婦(common law),做了老三(她的情人比她小幾歲)。
她卻說對方的關係早已有了縫隙, 讓我不要嚴苛朋友。她說假如有人很餓, 去偷了一個麵包充饑, 你會評判他嗎? 即使被抓到了, 法官也會用情理法, 而不是法理情。
……..
我告訴我的朋友們我遇到了一個很有見地的心理谘詢師。 好幾個朋友要了她的電話, 有人甚至要了2次, 結果最後真正去見她的隻有一個人。
其他人還是很難打開心扉去與別人聊自己的心事。其實他們都有職業守則,有保密的規定,在公共場合如偶遇客人, 客人不與他們打招呼, 他們會裝作不認識你。
我也不記得我怎麽開始改變的, 當然我讀了很多書, 追隨了幾個大師。
現在我也有個偶爾通電話的新的谘詢師,每小時收費160加元, 我需要她作為一個傾聽者而已, 基本不需要她的意見, 我隻是需要有人聽聽我的心聲而已。因為事實上, 我早已是我自己的心理谘詢師
我偶爾去找她,主要還是為了宣泄工作壓力和感情問題。去年一位好朋友去世了, 我一直沒有去理清這件事帶給我的震驚,我發現我自己把這件事放在了內心的某個抽屜裏, 密封起來, 這樣就沒有痛苦。
明白還是要解封,如《寬恕就是愛》作者保羅 費裏尼所說:“深度的創傷,若要徹底治愈……就必須把創傷暴露於空氣與陽光之中”。
我專門為了朋友的事找了谘詢師, 說出所以內心深處的感受, 這件傷痛就被治愈了一大半。
幫助過我的大師有:
Louise Hay,Abraham Hicks,David Burns, Paul Ferrini, 張德芬 ……..
尤其是Abraham, 這個高級智慧群,通過Esther Hicks轉達智慧,我讀了她的幾本書,聽了她在youtube上麵大量的講座,, 還飛去達拉斯參加了她的一個講座, 為的是親眼見見她(她已經70多了)。
我清晰地記得,在2016那一年, 我忽然成為了一個快樂平和的人, 重建了愛的能力,並且有能力付出愛給別人了。
關愛自己的心情,好好嗬護它, 時時淨化,時時調適,從我的經曆而言, 人的心情真的是可以調整的,快樂原來是一個選擇!
Abraham 說: 你的情緒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一位同樣追求靈性成長的朋友說: 清理你的心比清理你的房子更重要!
我們活著不就是為了一個好心情嗎?
生活中的心理疾病還能醫治,生理上的因素引起的心理疾病很難,基本上帶一輩子了,比如腦結構的差異,身體機能產生的化學反應等。我家那位不承認這個,可我覺得他家有這個遺傳。隻盼老天爺別讓它傳給我的下一代:)
謝謝分享。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