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北美攝影協會寫了一係列講座。 前兩講是:“什麽是好片?”和“攝道如劍道”, 都收在我博客裏。今天講講視覺。
攝影是視覺的語言,一張攝影作品存在的目的就是拿去給讀者看,盡管這讀者也許就是作者自己。 所以講攝影的構圖就必須講讀者的視覺。
人眼近似於一個22 - 24毫米的鏡頭。 光線經過眼睛,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人所看見的圖像。 視網膜是個很了不起的傳感器。 它的靜態寬容度大概隻有10檔,和低檔數碼相機差不多。 但是人眼不斷在掃描,並在掃描的同時根據外界的明暗調整瞳孔。 經過動態調整的人眼,視覺寬容度可以高達24檔,遠遠超過任何現代相機的傳感器。不僅如此,人眼能夠分辨一千萬種顏色。很多初學者往往為一張攝影的“真實性”爭得不可開交。 其實這樣的爭論沒有絕對的意義,因為任何相機要真正地記錄人眼所看見的“真實”畫麵,必須經過後期合成。
那麽人眼所看見的畫麵就“真實”嗎? 人的視網膜隻有中間1.5毫米直徑的“中央窩”是高像素的傳感器,周邊部分離中心越遠分辨率就越低,而且近乎色盲。最高分辨率的視野隻有一度左右。 要看清一個畫麵,人眼必須不斷轉動,用中央窩來記錄一張張小圖,再經過大腦的後處理拚圖合成一個大圖。 存入腦海的圖像,已經不是人眼裏的原始狀態了。 所以後期是視覺和攝影都必須經過的環節。 一個攝影者如果不做後期,在亞當斯時代就已經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更不用說是在今天。
當一個人看見畫的一刹那,他並不能馬上看見畫的全部細節,而是要用眼睛極窄的視野不停地掃描畫麵。 這就決定了人的注意力在一個特定瞬間隻能是集中在一個點上。 要研究攝影的構圖,必須要搞清楚人的視線移動規律。
Alfred Yarbus是一個蘇聯的心理學家。 他在上世紀50到60年代對人的視覺做了大量研究。他發明了一套儀器,給許多誌願者戴上,並用俄國畫家Ilya Efimovich Repin的一副畫來研究每個看畫的誌願者的視線軌跡。
Alfred Yarbus發現人的視線會被吸引到細節和反差豐富並充滿信息的興趣點上。 不僅如此,他還進一步發現信息豐富並不是視覺停留的主要原因,讀者是在試圖從這些興趣點上看懂畫的內容。當視線從畫中一個人的麵部跳躍到另一個人的麵部,讀者的不是在看畫,而是在試圖看懂一個故事。
網絡時代的一張作品,讀者隻會給半秒鍾的機會。 一張成功的攝影作品,並不簡單是細節和反差的堆砌。 它必須要抓住稍縱即逝的黃金半秒,引導讀者的視線進入主題,而不是把讀者的寶貴時間浪費在不該停留的地方。沒有爭取到起初的半秒鍾,讀者的視覺便會立刻離開畫麵而去。
繪畫是加法,一個繪畫者會主動地選擇與主題相吻合的元素從無到有地畫上去,絕不會浪費精力去畫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 攝影的過程則是個減法,現實世界充滿了興趣點,攝影者的責任是留下與主題相符的元素而排除無用的興趣點。
初學者所犯的錯誤往往就在於畫麵的取舍:包括太多不相關的元素,為細節而細節,為色彩而色彩,為焦味而焦味。 任何藝術創作的原則都是內容決定形式,而不是本末倒置。
畫麵裏興趣點的排列組合就是構圖。 構圖的目的便是合理地安排這些元素,突出主題,留住讀者的視線。這個的話題留到下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