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乞丐
(2011-09-21 15:40:26)
下一個
周末帶著女兒去華人超市買菜。超市門口熙熙攘攘。通常有些商家發廣告。那天卻站著一個墨西哥年輕媽媽,旁邊小推車裏坐著個睡著了的小女孩。墨西哥媽媽手裏拿著張紙板,上麵用不大不小的字密密地寫著:沒有工作,要養孩子,付不出房費,請幫忙!謝謝!那位媽媽一聲不響地站在那裏,用一雙十分哀愁的眼睛望著過往行人。我從錢包裏掏出幾塊零錢,叫女兒送過去。女兒回來後嘟嘟囔囔地說:“那個媽媽真是站錯了地方。她應該站到whole food(美國有機食品專賣店)門口去。她不知道華人都很吝嗇,要不到什麽錢的。”我聽了這樣的批評以後心裏被刺了一下,細想想她說的其實還有點道理。我跟她說:“美國華人甚至亞洲人不大會給街頭乞丐錢主要是因為文化的原因。在亞洲文化裏主張量入為出,勤儉持家,還有就是年輕力壯的要靠勞動賺錢生存。所以多數人看不起街頭乞丐。也是因為如此,在美國很少看到亞裔乞丐的。”女兒說:“I know."在美國,老人,殘疾人,小孩兒都有社會福利,所以這些人是不會流浪街頭的,淪為乞丐的都是被鑒定為身體健康,年輕力壯的人。我剛來美國的時候是個窮留學生。當時很看不起那些在街頭要錢的乞丐。覺得他們年紀輕輕的,沒有語言,身份的羈絆,隨便打一份工就可以生存。就連我們這些外國來的學生,來的時候,兜裏幾乎沒有一分錢,又要上學,又要打工賺學費都可以生存下來。他們至少應該比當時的我們有更多的資源,心裏對他們充滿了蔑視。隨著時間的推移,閱曆的增加,我的看法徹底改變了。其實變成乞丐可能有多種原因,有些人外表年輕力壯,但可能已經被毒品和酒精所控製,完全喪失工作能力了。有些人天生沒有辦法在競爭的環境下生存,表麵上雖然是健康的,但心理的缺失卻得不到社會的認同和幫助。還有些人對生活要求不高,我們在辦公室裏為生活家庭打拚的時候,他們選擇在公園裏吹著微風曬著太陽享受著大自然,當然,他們要求的棲身之地就是無家可歸避難所或者公園的長椅。其實美國是個競爭激烈的國家,經濟這麽不好,很多人即便有一兩份工作,都有可能淪為無家可歸者。尤其是在消費水平高的大城市。房價和租金都很高,比方說一個在麥當勞做漢堡的根本無法憑著他的薪水生存下去,雖然這些人可能不需要去馬路上要錢,可到了晚上還是沒有落腳的地方。有個人告訴我他在無家可歸避難所作義工就看到costco 大賣場收銀員住在那裏,他白天在大賣場上班,晚上隻能到避難所過夜,他老婆隻能住在另外一個避難所。試想想,如果一個單親媽媽帶上一倆個孩子,如果沒有相當的收入來支付小孩的托兒費就隻能在家照顧孩子,如果不上班收入又從何而來呢?靠著一個孩子幾百塊錢的補助,根本無法在昂貴的大城市生存,很容易就流落成乞丐了。我們新移民通過艱苦奮鬥過上小康的日子雖然是件讓人驕傲的事兒,但是我們掌握了很多無形的資源是這些生存技能差的人沒有的。比如說,我們受過良好的教育,我們意誌堅強,學習能力強等等,社會上總有些人是沒有這些素質的,他們就變成了流浪漢。他們還是值得同情的。能幫助他們的時候還是要幫一下。當然,還是要有防範之心的。這些人很雜,有不少精神病患者,也有罪犯。一定要通過適當途徑,千萬不要把他們找回家,哪怕是讓他們幫忙除草一類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