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無涯

本博客所有貼文均屬他人所做,為複習之所需。如有冒犯,敬請諒解!
正文

周禮害國與儒教傳世的曆史吊詭

(2010-02-18 08:59:28) 下一個
薑太公薑尚和周公姬旦是輔佐武王建立周朝的兩位股肱之臣,兩人也是至交。周朝建國後,薑太公被封於齊,周公姬旦被封於魯。走馬上任前兩位好友聚餐話別,酒至半酣,薑太公問周公:“到任之後您將何以治國?” 周公思索片刻說:“可歸結為四個字——尊尊親親。(親親即親愛自己的親屬,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尊即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 薑太公說:“我的治國方略也是四個字——舉賢上功。”(推舉賢士,尊崇功臣)兩人拍掌大笑。酒足飯飽後,薑太公滿臉嚴肅:“恕我直言,依閣下方略治國,魯自此日必衰落矣。” 周公也坦言相告:“但依閣下方略治國,最終擁有你齊國的必非薑氏後裔了”。遂慨歎良久,喟然而退。
  周武王去世後,周公姬旦因為輔佐年幼的君主周成王,一直在首都的朝廷做官,魯公由他的兒子伯禽擔任。伯禽到魯國上任,過了三年才給周公匯報他治理的情況。周公問,為什麽這麽遲才來?伯禽回答說,“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而後除之,故遲”。而薑太公到齊國後,過了五個月就向周公匯報工作。周公問,為什麽這麽快?太公說:“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也”。兩相對比,周公慨歎說,“嗚呼!魯後世其北麵而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薑太公到達封地後,任用了大批賢良之士,“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其後齊日以大。周公之後數百年,周天子權威衰弱,諸侯國勢力發展壯大。齊國在齊桓公小白和管仲的治理下,成為春秋第一個霸主。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當時的諸侯國都對齊國俯首聽命,魯國當然也不例外。
  在齊桓公做了霸主之後的四百年時間內,齊國都是大國。齊國的臨淄是當時著名的大城市,非常繁榮,“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這三個成語,說的就是臨淄的集市興盛,人流絡繹的景象。
  齊國能夠成為春秋的霸主,戰國的七雄,與它一貫堅持薑太公簡化君臣之禮的務實主義有關。齊桓公時期的管仲,說過一句非常著名的話:“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他知道禮節和榮辱這種精神世界的東西,其形成的基礎其實是物質生活的提升和富足。在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情況下想建立高度的精神文明,無疑是在麻袋上繡花,水瓢上寫字。後來的晏子也是務實的政治家。在這些務實的政治家的治理下,齊國保持長達四百年大國的地位。
  對比之下,魯國的情況就有些悲慘。魯國從來沒有機會成為大國。周公受封的魯國在自然條件諸方麵,不比薑太公的齊國差,因為周武王姬發在“親親尊尊”的周禮思想下不能不偏袒親弟弟姬旦,給他更好的地盤。但是它卻無可挽回地衰落了。每個大國崛起的時候,魯國都不得不拿本國最好的土特產去賄賂他們。到了戰國時期,魯國弱小到幾乎沒有人想到還有這樣一個國家存在的地步。戰國時期快要結束的時候,它終於被楚國給滅了。
  魯國的弱小,衰落以致滅亡,與他們頑固推行的那種繁文縟節的周禮,是脫不了幹係的。在魯國,從伯禽開始,一切就是恂恂然以禮為中心,離開了禮,人們幾乎就不能思想和行動。儒家正是在魯國的這種政治、文化土壤中發展成熟的,魯國的孔丘是這些繁文縟節的集大成者。魯國的禮也就是儒家的禮,是一套非常繁瑣、虛偽而程式化、儀式化的東西,它的核心是維護上下貴賤尊卑的等級秩序。看不見摸不著的儒家價值觀的核心,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這類綱常倫理,是靠一係列清晰可見的儀式來維持,來證明,來定義,來強化的。禮的根本功能,就是維護等級秩序,即“明貴賤,辨等列,順少長”。
  如果要看儒家的禮有多虛偽、繁瑣和儀式化,不妨看看這段迎接客人的禮:“凡與客人者,每門讓於客。客至於寢門,則主人請入為席。然後出迎客。客固辭。主人肅容而入。主人入門而右,客人入門而左 。主人就東階,客就西階。客若降等,則就主人之階,主人固辭,然後客複就西階。主人與客人讓登,主人先登,客從之,拾級聚足,連步以上。上於東階,則先右足。上於西階,則先左足。帷幕之外不趨,堂上不趨,執玉不趨……”,其複雜繁瑣程度,比的上排演一出話劇小品了!上述引文,就是周禮《十三經》中《禮記》中的一段。這樣詳細規範禮儀的有三經:《周官》、《儀禮》和《禮記》。三禮是周禮中最複雜繁瑣的部分,那時的識字人本來就很少,一般人又不耐煩、不屑於浪費自己文化精英的寶貴精力鼓搗這些繁文縟節,這需要“專業人士”來從事這項專業工作,類似於後來的外交禮賓司、農村紅白事和城裏婚慶典禮司儀的行當。所以在周禮典籍保存最完善,施行最認真的魯國,誕生了“儒”這種周禮施演工作者。隨著時間的推演,原本屬於小人階層的儒者,由於識文斷字,多少也算是文化人,又時常借助施演周禮而混跡於士大夫階層,逐漸進入上流社會圈子,終於在春秋時代成為儒家。而後曆代的儒生們皓首窮經在故紙堆裏努力地解釋與尋找出微言大義,畢其一生之功在周禮典籍中實施挖掘、倒騰、貨賣的“文化傳承”動作,從而造就了中國曆史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奇觀。
  魯國的周禮典籍保存得完整完善,造就了儒家誕生於魯國的充分必要條件,成了儒家文化的發祥地。那麽是不是在這種禮儀實施認真,禮教思想彌漫的國家,人們的道德水準就會高呢?其實不然。在這塊以禮治國的領地裏,不斷上演弑君弑父,兄妹通奸,父奪子妻等等醜劇。魯襄公為兒子相了一位媳婦,娶來一看,很漂亮,就幹脆據為己有;魯莊公弟弟慶父與莊公夫人哀薑長期叔嫂通奸,弄得國無寧日,人們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魯昭公時期,叔孫氏、孟孫氏和季孫氏把魯昭公驅逐出境,昭公喪家狗一樣在齊晉兩國間流亡。就如《詩經》中所罵得那樣:“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魯國因為禮法繁文縟節誤事不務實而貧弱,因為禮教思想治國方略親親尊尊而衰亡。但是,在魯國誕生的以禮法為核心的儒家思想,卻在中國發揚光大至於今。為什麽呢?我個人認為的原因是這樣的,周公姬旦當年對薑太公所說“但依閣下方略治國,最終擁有齊國的必非薑氏後裔”的預言最後也確實應驗了。齊國在傳至第二十四世時,齊國的權臣田成子奪取了齊國政權,齊康公死後,無後裔,田氏全盤擁有齊國。上演了“田氏代齊”這一出國名不變,國君易姓的曆史話劇。這是皇權社會中擁有天下的統治者最不願意接受的後果,他們寧願選擇“魯日以削,至於覲存,三十四世而亡”的後果。而儒家政治倫理的“君君臣臣”和政治方略“親親尊尊”,則完全符合維護一姓一家的血緣統治秩序及發掘這種統治利益最大值的心理訴求。
  由於“親親尊尊”在儒教文化的發酵中已經成為等級秩序中不可逾越的利益硬規則,亂世中的一些人們為能躋身被親之“親”,被尊之“尊”的宮闕或台階之上,往往不惜殺親弑尊,而不是另一些人希望的“親親尊尊”。所以說儒家的這套說教與作法雖然可以最大程度地滿足皇權統治者的心理訴求,但也導致了幾千年的爭權奪位、血腥殺伐的曆史循環。這就是曆史的吊詭之處。當然,這也間接說明了中國人的文化中不乏賣弄聰明和自以為是的成分,卻缺乏整體的民族智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