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小車不倒隻管推:俺河南許昌的楊水才

(2014-12-21 05:28:13) 下一個


河南的小推車,其實就是1郎兄手繪的那種車,河南老鄉們稱為架子車,農村幾乎家家都有,車子圍上四麵擋板就成友車鬥,再養一頭毛驢負責拉套,出外拉腳,掌櫃的駕轅,毛驢隻能拉套,窮人家如果沒驢,一些就叫老婆或半大小子拉,老鄉們特別愛惜架子車,一有小毛病就慌著檢查與修理,一輛架子車值好幾百塊錢哪,半個家當了,哪敢"隻要不倒隻管推"?那一定是隊裏的架子車才會大家都這麽的不愛惜.

1924年,楊水才出生於河南省許昌縣桂村鄉水道楊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水道楊是個兩崗夾一窪、崗高缺水的地方。為拔掉窮根,楊水才在黨員會上建議,抓水利,挖坑塘,把水抽到崗子上;搞綠化,多栽樹,旱田變成水澆地,使水道楊變成桐樹路、花椒寨、柿樹溝、桃花崗。建議被村黨支部采納後,為尋找水源,他帶領大家土法上馬,用竹筒、廢瓶製成“土儀器”進行測量,獲得必要的數據,尋求最好的挖坑塘地址,規劃最佳的三級提水上崗方案。在施工過程中,他累得吐了血,擦擦嘴繼續幹。遇到下雨天,為了不影響施工,他跳進齊胸深的水溝裏,把缺口堵住。坑塘挖了15米左右,找不到水,很多人泄了氣。麵對困難,楊水才召開諸葛亮會,分析原因,尋找辦法。他調來打井用的鐵錐繼續往下打,最後,鐵錐砸破石層,泉水冒了出來,終於解決了水道楊的缺水問題。
在治水的同時,楊水才帶領社員們植樹造林,決心把禿嶺變成花果崗。在長葛縣太平店林場學習嫁接技術時,他風裏來、雨裏去,天天吃幹饃充饑。學會嫁接技術後,為早日把技術傳給群眾,他在炎熱的夏天,從早到晚堅持幹活,累得昏倒在苗圃裏。
為改變水道楊村人民群眾文化的落後局麵,楊水才決心創辦學校。經過緊張籌備,1963年9月1日,由水道楊、桂東、桂西等7個生產大隊貧下中農聯合創辦的桂村農業中學誕生了,他被貧下中農管理委員會推選為農業中學的校長。在學校,他經常教育師生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熱愛勞動;提倡知識分子勞動化,勞動能治百病,尤其是思想病。他領導桂村農業中學師生走“抗大”道路,一麵學習,一麵勞動,自力更生建校。1965年秋,他帶領師生奮戰40多天,脫坯5萬多塊,建房21間,開墾荒地20餘畝,使學校有了寬敞的教室和自己的農林試驗園地。
楊水才把讀毛澤東的書當做最大的幸福。作為生產大隊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總輔導員和許昌縣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積極分子,他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讀《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以張思德、白求恩、老愚公為榜樣,用“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標準來檢查自己的言行。
楊水才在生活上極其艱苦樸素,一頂帽子戴了八九年,也舍不得換掉;一件衣服補了又補,舍不得買新的,始終保持著勞動人民的本色。
長期的勞累,致使楊水才肺結核、腎結石等多種疾病纏身。當病情惡化、人民公社把他送到醫院時,他也不肯動手術。他說,我有病,不能很好地為黨工作,心中夠慚愧了。如今,國家建設正需要錢,有些階級兄弟更需要治療,不能再讓國家花好多錢為我治病。
1966年12月4日夜,忙碌一天的楊水才披著破棉襖,坐在桌前,桌上放著《毛主席語錄》和幾張稿紙,上麵寫著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進一步建設水道楊的計劃。12月5日,人們發現楊水才坐在書桌前離開了人世。[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