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2024 (161)
2025 (5)
重點大學裏,1966年文革時, 至少也得是解放前大學畢業的“講師”, 才有資格算成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若要想算是“資產階級學術權威”, 沒個副教授的職稱, 恐怕想當也不夠標準。
一般大學裏, 有些科係專業連正教授都沒有, 甚至連副教授都沒有,那麽講師可以“榮升”成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而解放初期共產黨大學畢業的“講師”也夠得上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了。
以此類推, 司局級研究所, 大概率至少有個把正研, 再不濟也有幾個副研, 那麽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帽兒, 1956年之後大學畢業的知識分子, 基本可以滑脫。
那些省裏的處級研究所或處級專科學校呢,帽子能級下降,資產階級反動學術權威的標準,基本就給了本單位年資高一些的講師級別的知識分子了。
更可憐一些的文教單位,一個1958年大學畢業生, 在全單位找不到“本事”更大“學曆更高”的知識分子的情形下,對不起, 俺們阿拉我伲額單位不能沒有學術權威吧, 要不文革咋搞!? 您受累吧。
再下一級, 縣裏的一些單位,連個大學畢業生都找不到的時候, 勉勉強強找個五六十年代的老中專畢業生, 隻要是文革前技術上能夠管點事的,頂上去啦!
知道有些國防科委的研究所,大一些老一些的,咋也有幾個4級以上的工程師,弄個上校中校來當總工程師,至少也能找個5.6級少校工程師來幹這活兒,可那些後來建立的新所, 是在也難找到夠“校級”的技術人員來當總工, 標準下降也行,注意, 跟著的就是文革的權威標準也下移了。
搞到文革後,再次評職稱時,發現有的所裏的大尉“總”工程師, 居然連工程師的職稱都沒有, 隻是一個技術九級!
可作為沒有工程師職稱的總工程師, 文革時反動技術權威卻不吭不哈的當了幾年, 當然也就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了吧, 您說虧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