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說說兆豐路三家裏的棚戶區

(2017-02-19 14:39:44) 下一個

黑線框框裏就是三家裏, 紅框部分即原南站和上港六區。

上網年頭不少了, 很喜歡看看老早的上海, 似乎就沒看到有多少棚戶區的回憶, 連工人新村的都很少。

上海原來的十個區裏, 徐匯區似乎是以高級住宅區聞名, 上海老的大的官僚或民族資本家,解放前國民黨反動派的高級官員, 北洋下野軍閥,再往前的前清達官顯貴封疆大吏,早先外國大班國人買辦, 多少居住於徐匯區, 就其原因, 自然是房子好地段幽靜。

雄雞一唱天下白, 陳毅饒漱石帶領第三野戰軍打進了上海, 高級領導人也是人, 住這些地方也是再正常不過了,康平路高安路成了高幹宿舍較為集中的地方, 無可厚非。

其實, 徐匯區被一條臭河浜肇家浜一劈兩半浜南和浜北, 南北兩重天地,浜南棚戶區“交交關關”,以大木橋路為中軸線的斜土街道, 便是棚戶區的根據地之一。

五十年代初中期, 陳毅當上海的家作華東的主, 雖現在說此公油條較老, 但辦實事著實也實在, 肇家浜的臭水溝的填平修路,一條東起打浦橋西至徐家匯的 林蔭大道,到現在我們這代人還是記憶猶新。另外在大木橋路的兩邊, 修起了一大片工人新村, 從兩萬戶的日暉一村, 日暉二三四五六村, 江南一村二村, 解決了大批普通市區的居住環境, 好歹, 要知道上海被全國人民詬病的“拎出來”的馬桶, 在這些工人新村裏基本不複存在啦!

但是, 就在這塊地方, 還是存在著占地超過一半的是棚戶區, 今兒要說的“兆豐路三家裏”, 就是之一。

這個兆豐路三家裏, 不是行政劃分, 隻是市民口中的習俗稱呼, 想來很可能在上海開埠之前, 此地的“本地人“是以三家人為主的吧。

先解說一下三家裏的地理位置。

東邊的日暉港是一條小河溝, 北麵是以中山南二路為界, 西麵比較含糊, 一般就把船廠路(現在也叫小木橋路)作為標記, 而南麵則是上海的南站, 記住, 這是老的南站, 但又不是真正的最老的南站, 這個南站是如何得名的阿拉勿曉得, 是上海的一個大貨運站,又是個水陸聯運樞紐, 因為南站的南邊是上海港務區第六裝卸區簡稱“上港六區”,分為專運煤的北票碼頭和什麽都運的開平碼頭。

整個區域隻有兩條正經的路, 一條是東麵的兆豐路一條是西麵的船廠路, 兩條路都還不算窄, 因為南站上港六區的貨物, 隻有從這兩條路才能運出。除此之外, 就盡點子小的或彈格路甚至泥巴土路, 彎彎曲曲, 最窄的地方隻能通過一輛糞車, 上海的路, 最窄最窄, 也得讓馬桶車推得過去, 當然從這種最窄的路拐進去到住戶人家去的“路”就隻能算是“出入口”了,馬桶車就不必推得進去了, 住戶自己早上得把馬桶“拎出來”, 這就相當於石庫門房子, 前樓阿貓那娘亭子間阿嫂, 必須自家拿馬桶拎到後門灶披間門口, 是一樣個道理。

就在這地界上, 密密麻麻修建著很多質量非常差的房子, 記得60年代初期, 竹籬笆外糊泥巴油毛氈做屋頂的房子, “洋鐵皮”做牆草蓋頂的房子也有。慢慢地, 隨著社會的發展, 一些人也鳥槍換炮, 重新修繕了住房, 特別是用“電石物”這個wu字真的不知咋寫, 就是電焊剩下來的一些渣渣, 加點水泥和水, 使勁砸成磚, 和北方的土坯製作差不太多,這種磚成本低, 不過一得要有勞動力, 更重要的要有“路道”, 弄得到“電石物”, 不管怎麽, 居多人家一點一點也改善了居住條件。

該說住這兒的人了。

因為背靠南站和上港六區, 就近上班的不少, 以前的貨運站碼頭沒什麽機械, 靠的就是人力吃“杠棒”飯, 上海吃這碗飯的來自蘇北的人比較多, 也就是這塊地方通行的語言不是上海話而是蘇北話的緣故, 蘇北人多不等於全是蘇北人, 但不是蘇北人在這個地盤一樣得學會蘇北話, 我就有同學是河北山海關人, 但小時候的蘇北話好過上海話, 甚至有人到底說不好上海話, 也有例子, 我也有中學同學是上中學才開始學說上海話的。

寫到這兒, 不禁為這兒的孩子叫一聲冤屈, 離兆豐路最近的小學是我上的江南新村小學, 我們學校早先是沒有來自兆豐路的學生的, 道理也好解釋, 因為本來就是子弟小學, 不接受外麵的人, 到我上學時, 因學校劃給了區教育係統, 所以我們班還有兩個家住兆豐路的, 其中一個還是有什麽人在江南廠上班的, 這二位的特點是到了二年級才開始正兒八經和大夥全用上海話交流的。好像住兆豐路的孩子得到大木橋錄茶陵路那兒的大木橋路小學上學,就比我們小學遠多了, 當然是從小學生的走路距離來說的。

小學畢了業的初中, 需要考試了, 多虧兆豐路靠著的是一所曆史悠久的南洋中學, 所以有上進心的兆豐路學生, 考進的不少, 後來也就有能成才的了。但是, 縱觀整體, 住那兒的人對教育的重視也的確比市區甚至工人新村的少點, 這反倒在文革的上山下鄉期間, 成了當地那些不愛讀書的人沾沾自喜的一條理由了, 因為讀完初中或者小學畢業就不繼續讀書而去工作了, 造成的“好處”是老三屆年齡段的孩子, 逃脫了到廣闊天地去“大有作為”的機會, 但留在了上海每月40幾隻老“洋”呀,待那些飽經天南海北的風霜的返城知青回到了家再從頭開始一比較……扯哪!!找誰說理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劉土貓 回複 悄悄話 在知乎上看到填浜前的老照片,其中還有大木橋的照片,文章《記憶的上海:肇嘉浜路老底子
嘎鬧忙 回複 悄悄話 謝華兄介紹這個熟悉的地方。我們中學開始有不少三家裏的,甚至工作後也有住那裏的同事。中學老師是伐敢去那裏家訪的,因為隻要到了那裏就像日本鬼子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切了悶虧還伐曉得哪能一樁事體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