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2024 (161)
其實經過有意識地混淆,當下的文獻估計事情說混了。當年各地都有的一陣說法, 叫做持什麽觀點,成分不好的任, 大多持造反派觀點,有些四類分子以及家屬,說句實話, 他們看到各級領導被造反派摁著痛打的時候,多多少少有些快意--轉載者
姚國麟之死和溫州武鬥
送交者: 夏雨天 於 2004/02/01 13:46:34 [文革探索]
溫州文革運動走勢大致如全國其他邊遠一樣,先是本地籍在京讀書的紅衛兵回
家鄉點火,再是造反派抓鬥當權派,成立各級革委會成為權力中心,當權派通過未
能進入權力中心的另一派群眾組織奪權,雙方血戰,最後背靠林彪江青的一派取勝
,終於全國山河一片紅。
一派溫聯總主要組成部分為溫州市政府各直屬單位的基層幹部,中堅力量為溫
州港務局和溫州化工廠工人。溫聯總總司令姚國麟退伍軍人出身,深受分區和人武
部信任,溫聯總外圍群眾基本是文革前製度的擁護或既得利益者,共產黨的基層幹
部和群眾,定名為保皇派正是名副其實。
工總司方麵則通過溫州籍的北京紅衛兵與中央文革直線聯係,占據當時溫州最
高建築電報大樓,中堅力量為溫州冶金廠和溫州造船工人,基本群眾為文革前製度
的反對或受害者,定性為造反派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