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國故事(5)和拿破倫打了一仗

(2005-06-12 15:12:42) 下一個
俄羅斯故事(5)---和拿破倫打了一仗 諧和 羅曼洛夫王朝另一位傳奇人物是凱瑟琳二世的孫子亞曆山大一世。這位亞曆山大一 世的上台有點仵逆不孝的意思---他是通過夥同他父親保羅一世的政敵們,弑父 上台的。這俄國的王朝和世界上任何一個王朝一樣,父殺子,子殺父,妻殺夫,夫 弑妻,黑古隆冬地一團糟。當然,英國人,法國佬也好不到那裏去,就不用得意了。 最近的一次?戴安娜死於‘意外’車禍,那是用的現代弑妻殺媳法。美國佬兒曆史 比較短,要再長一點,您就看吧,好戲還在後麵。真正是‘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 蒿’。 話說,當時的歐洲是拿破倫興起的天下,亞曆山大一世上台以後就特別地小心翼翼, 為防止拿破倫坐大,他和英國,普魯士媾和,簽訂友好條約,意在一同對抗那個科 西嘉小暴發戶。1804年,亞曆山大一世和奧地利結成同盟,在奧斯特裏茨和拿 破倫決戰,結果是俄軍大敗。1807年,亞曆山大卷土重來,親自帶七萬多俄國 兵和法國軍隊在東普魯士的弗瑞德蘭德交手,又被打敗,一路逃回俄國本土。這一 敗,亞曆山大隻好同法國媾和,定立了一個由法國主導的不平等條約。1807年 中,他和拿破倫在涅曼河上梯爾西特城的一條船上會麵,締結了和約。和約規定, 俄法共同對付任何敵對的第三國;俄國和英國絕交,承認法國對東西歐洲的統治地 位。作為補償,法國同意俄國向瑞典,芬蘭和土耳其進犯。 凡是不平等條約,都會引來受挫一方的消極抵抗。所以,這個俄法之間的協議自簽 訂之日起,一直進行著台上言歡台下踢腳的動作。首先,俄國和英國有著非常密切 的貿易關係,這一條約下來,無疑斷了俄國一條財路,亞曆山大哪忍得下這口氣, 便仍然與英國作秘密‘黑市交易’,對法國的封鎖政策不管不顧。第二,矮子波拿 巴不知怎麽的,看中了亞曆山大的妹妹安娜,執意要娶她為妻,亞曆山大一世雖然 戰敗於他,卻從心眼裏不服氣,堅決不同意妹妹嫁給那個科西嘉矮子,讓波拿巴很 是忿忿。第三,也是最傷人的一點,拿破倫居然並吞了波羅地海沿岸德國的土地, 占到俄國大門口來了。忿忿的結果是,兩個簽了和約的國家,五年以後,又重新劍 拔弩張。 1812年6月,拿破倫率領60萬大軍,幾乎是不宣而戰地進攻俄國,進展神速, 在一馬平川的俄羅斯大平原上風馳電擎般地奔跑,馬上就要打到莫斯科了。8月2 6日,在離莫斯科西麵112公裏的鮑羅丁洛村,雙方軍隊進行了自開戰以來最為 血腥的一場戰鬥,經過一天犬牙交錯,天昏地暗的撕殺,雙方死傷人數共達10萬 人。這一仗,大大挫傷了法國軍隊的銳氣,拿破倫失去了6萬士兵,外加47位將 軍,他開始嚐到打敗仗的滋味。列夫。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對這次戰爭的 慘烈程度有非常生動的描述。如果我沒有記錯,主人公之一的安德烈公爵就是在那 場血戰中犧牲的。托爾斯泰對指揮官庫圖佐夫元帥的描寫尤其生動,這個統領萬軍 的獨眼矮個子元帥,在他的筆下成了個活生生的可愛又固執的小老頭兒。 俄國在隨後的戰役中幾乎是采用咱們中國軍事家們熟用的‘誘敵深入’的策略,讓 法國人盡量拉長他們的戰線,後勤發生困難。反正國土遼闊,你要進來就讓你高興 一陣子。當拿破倫軍隊最後占領了莫斯科時,卻發現他們得到的是一座燒焦了的空 城,連吃的住的都找不到。這時候的拿破倫,和他130年以後的德國老表希特勒 一樣,犯了同樣的錯誤:戰線拉得太長,供應困難,又碰上了頑強抵抗的俄國人。 10月份,俄羅斯的冬天開始了,嚴寒又一次拯救了俄羅斯:沒吃沒穿,來自溫暖 的法國南方的士兵和軍官們開始招架不住了。拿破倫麵對著兵員日減,破破爛爛的 士兵和武器,動了撤退的念頭---他終於在俄羅斯嚴寒和泥濘的大平原上一點一 點地撤了回去。不過,這一次,亞曆山大一世卻沒有放過他,他帶著頓河哥薩克的 軍隊一路跟在後麵追趕,當拿破倫跑到白俄羅斯的維爾紐斯時,終於發現,他當初 那60萬大軍,隻剩下2萬人了。 就這樣,追追打打,從1813年打到1814年,亞曆山大一世的軍隊在181 4年春天開進了巴黎,他帶領著哥薩克騎兵們操練凱旋門下。自此以後,俄國成了 歐洲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國,她的疆域北至芬蘭,東吞波蘭,南逼土耳其和伊朗,東 跨過烏拉爾山。到了1815年,以俄國為主導,英國,普魯士和奧地利加入,組 成了歐洲‘神聖同盟’,意在壓迫其它敢於反抗的弱小民族和民主勢力。這時,拿 破倫已經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作了囚徒,新上台的法國政府執意表示要加入‘神 聖同盟’,加入到原來的敵人中去,和現在普京一味要加入‘北約’,大概是一個 意思。 亞曆山大一世和拿破倫的交手還留下兩個小尾巴。 第一個尾巴:亞曆山大一世帶去占領巴黎的那一批軍人中有不少貴族和高級軍官, 他們耳聞目睹了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以後的法國,受其熏染,回國以後,就在他們 的俱樂部裏組織起來,也想在俄國搞一個類似的革命。這就是著名的‘十二月黨人’。 這些人在1825年起義失敗,全遭鎮壓,活著的貴族軍官們,無一例外地被流放 西伯利亞。 第二個尾巴比較有趣:1812年拿破倫的軍隊打到聖彼德堡,對凱瑟琳二世精心 搜藏的幾千件藝術珍品大勢洗劫了一番,帶回法國珍藏。1814年,亞曆山大一 世的哥薩克兵打到巴黎時,也來了個如法泡製,不僅將法國在盧浮宮裏珍藏的俄國 藝術品找了回來,還進一步,變本加利,順手牽羊,將約瑟芬皇後在巴黎郊外別墅 的奇珍異寶搶劫一空。其中有一件公元前三世紀埃及法老王的珍貴寶石浮雕也被俄 國人從約瑟芬那裏奪過來,成了沙皇的國寶。 唉,想起了咱們的圓明園和故宮,想起那些散落在大英博物館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裏的國寶。 什麽時候也去‘搶’回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