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國故事(3)伊凡一家子

(2005-06-12 15:00:37) 下一個
俄國故事(3)---伊凡這一家子 從公元862年留裏克(RURIK)王朝建立,到1613年這個王朝在饑荒和 混亂中消失,前後一共751年。751年是個不短的年頭,夠一個人生生死死活 上14-15回,讓一對恩愛夫妻生生死死鬧上15-20盤(這個答案比較精確, 自個兒去算:))。 這期間,這個家族裏的皇帝,來來往往達19個之多,還不算蒙古人金帳汗國那幾 個可汗。不過,這十幾個皇帝也和咱們中國曆朝的皇帝一樣,有拔尖兒的,也有窩 囊得要死的。 那幾個‘拔尖兒’的皇帝,名字都叫伊凡:伊凡一世,二世,三世,伊凡大帝和伊 凡四世。這裏要說明的是,前麵三個伊凡是父-子-孫的承襲關係,伊凡大帝是三 世的曾孫。而伊凡四世就更晚了,是伊凡大帝的孫子,和伊凡三世隔了174年。 這皇族的家譜嘛,走到那裏都是繞來繞去的一大溜,象俺這樣腦子慢的,整整繞了 三天三夜才繞明白:)。 那幾個‘窩囊’的皇帝倒都不叫伊凡(名字也有風水?),一位是費多爾二世,一 位是瓦西裏四世。751年之久年的留裏克王朝就終止於瓦西裏四世。老費和老瓦 都不是伊凡家的血親,而是伊凡四世第二個兒子(第一個被他殺了),費多爾一世 的妹夫鮑裏斯。戈東諾夫的後代。費多爾一世本是個昏君,又沒有子嗣,臨死前, 稀裏糊塗地將權杖交給了妹夫繼承。幸好,這位老鮑也不是什麽等閑之輩,他是當 時朝裏的一品大官人---宰相,是個蠻有能力的弄權之士。他上台後還真是‘明 君’般地勵精圖治,整理了一下亂七八糟的朝廷,挽救了一陣子頹勢。俄國作曲家 穆索爾斯基用他的故事編了一出歌劇‘鮑裏斯。戈東諾夫’,成了莫斯科大劇院的 保留劇種,至今還在上演,老鮑的名字也由此劇而代代相傳。隻是可惜了,他的兩 個後代,一個比一個無能,眼見著這個700多年的王朝在連年的戰爭,饑荒和宮 廷混亂中,從俄國曆史上消失而去。。。。。。。 現在來講這幾個‘拔尖兒’的伊凡。 伊凡一世又叫‘錢袋子伊凡’,老百姓之所以給他取這麽個綽號,是因為他的苛捐 雜稅太沉重。不過,他也是沒有法子,因為那時候蒙古人的金帳汗國駐守在水草豐 美氣候溫和的南方,得找人管理北方那一大片數目眾多的小公國。看他人還忠厚老 實,便任命他在北邊莫斯科地區負責向各個大公國收稅,最基本的稅賦是上交10% 的所得,還不算其它七七八八的項目。伊凡和莫斯科周圍的大公們雖然不喜歡蒙古 可汗,可是,他們卻都是由可汗冊封的地方官,負責收稅和征兵,以換取可汗給他 們的奉祿,以養家小。‘錢袋子伊凡’就在各位莫斯科大公和蒙古可汗之間來來往 往充當‘消氣人’,實際上呢,是在‘韜光養晦’,計算著有那麽一天,將蒙古霸 權趕下寶座呢。 伊凡一世死後,兒子‘紅胡子伊凡二世’繼位,和他爸爸一樣,雖然在蒙古人手下 幹活,卻從來沒有忘記擴大北方莫斯科大公國的權力,並把各位大公團結在他的旄 下,繼續與蒙古可汗周旋,為他的兒子伊凡三世於與寓居南方的蒙古人對抗打下了 政治和物資基礎。 伊凡三世於1359年繼位,那時候,莫斯科大公國通過兼並周邊小國,發展生產, 力量越來越強大,而蒙古金帳汗國卻因不斷的內訌和宮廷政變,二十年間竟然換了 14位可汗,出現了頹勢。1377年起,伊凡三世的軍隊不斷地和蒙古軍隊在頓 河流域發生衝突,直到1380年,俄國軍隊在頓河附近的庫裏科沃,一次性發彪, 第一次大敗蒙古軍隊。就象中國人民誌願軍第一次在朝鮮戰場上打破了美軍不敗的 神話一樣,200年蒙古軍隊不敗的神話被伊凡三世第一次打破,人們給了他一個 綽號,叫‘頓河的德米特裏(DMITRY  DONSKOY),以紀念那次在 庫裏科沃的勝利。 伊凡三世以後的幾位皇帝一直在和蒙古人打仗,而且還念滋在滋地不忘擴張領土疆 域。一直到人們稱為伊凡大帝的皇帝從12歲開始治理國家開始。這位伊凡之所以 叫‘大帝’是因為在他的手中,終止了蒙古人金帳汗國曆時240年對俄國的統治, 他將俄羅斯從一些分散的小公國統一成中央集權的國家,功勞大概與咱們的秦始皇 相近,俄國的版圖在他手裏也大大擴張了一下。伊凡大帝的童年是一個‘苦難的童 年’,他父親瓦西裏二世被政敵刺瞎了雙眼,史稱‘瞎子瓦西裏’,父子二人雙雙 被趕出了莫斯科。第二年,擁戴他父親的大臣們又發動政變,殺掉政敵,將父子二 人迎回領導崗位。 隨著俄羅斯的不斷強大,金帳汗國勢力不斷衰退,伊凡大帝開始減少對蒙古霸主的 進貢,到1479年,他乾脆‘革命’了:停止進貢,等著蒙古人來討伐。果然, 金帳汗國的阿合馬大汗為此龍顏大怒,囤兵奧卡河,準備進攻莫斯科。伊凡大帝派 人駐守河對岸,兩軍對持,蒙古軍屢次強渡奧卡河不成,士氣大減。雙方堅持到1 1月,又是俄羅斯的嚴寒幫了伊凡的忙,這一仗,蒙古人敗得很奇怪,正當他們饑 寒交迫,糧草缺乏時,俄國軍隊突然從對岸的克列緬次向鮑羅夫斯克轉移,蒙古人 以為他們要繞道襲擊,陣腳大亂,倉惶逃跑,結果是不戰自敗。阿合馬在內訌中被 殺,金帳汗國從此分裂成許多小汗國,再也無法行使對俄國的統治。於是,伊凡大 帝完成了他父輩的宿願,將統治俄羅斯240年的蒙古霸主滅了。 最後一位伊凡是伊凡四世,曆史上稱伊凡雷帝,也叫‘恐怖伊凡’,是伊凡大帝的 孫子。俄羅斯油畫大師,巡回畫派著名畫家列賓有一幅‘伊凡雷帝和兒子’,畫麵 上,年老的皇帝睜著一對驚恐的大眼,懷抱著被他親手殺死的兒子,那年青的繼承 人滿臉是血,在父親懷裏作著臨死前的掙紮。實際上,伊凡四世的悲劇性格是從童 年就開始的。他三登基,由母親葉蓮娜。格林絲卡亞攝政,八歲時親見母親被政敵 毒死,叔叔安德烈公爵串位攝政。安德烈是葉蓮娜的宿敵,他奪位後,殺了小伊凡 最親近的老師別利斯基,冷酷地折磨小伊凡。一幕幕的宮廷鬥爭使他從小養成孤傲 多疑惑,冷酷無情的性格。13歲時,他自封為‘俄國沙皇--TSAR’,TS AR是從拉丁語凱撒而來,自他以後, 俄國曆屆皇帝都稱自己為TSAR,直到1 917年的十月革命,推翻最後一位沙皇---羅曼洛夫王朝的尼古拉二世為止。 伊凡雷帝恐怕是俄國曆史上對內實行恐怖統治最厲害的一位皇帝,據說,他的暴虐 始於他心愛的妻子安娜斯塔西亞死後。他在25歲時娶安娜斯塔西亞為妻子,恩愛 生活五年後,妻子突然死去,伊凡懷疑她是被政敵毒死的,性格頓時大變,從此以 後,開了殺戒。 可見,幸福的家庭生活不僅對一個凡人,對皇帝也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到關係著千 百萬人頭落地的大事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