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紅葉

帶著對盛夏的眷戀,新綠的期盼,以其生命中最璀璨的瞬間,迎接寒冬......
個人資料
深秋的紅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那條令人生更完整的T線

(2023-06-01 18:16:41) 下一個

世紀疫情肆虐三年多,我也與這個詭異的病毒“捉迷藏”玩了三年多,可幸的是,它一直沒捉到我。不知是我一直以來小心翼翼的躲避,還是體內基因對這個病毒有著比較強的抵抗能力?然而,沒想到的是,我在大洋那邊堅守了三年半的“貞潔牌坊”,回到國內不到幾個星期就毀於一旦了,不得不承認,這邊的病毒太猛太毒了,我在那邊躲過了初一,在這邊還是逃不過十五。

據說這波疫情是在“拾遺補漏”,專挑那些沒進過“羊圈”的來偷襲,看來我這條在海外的“漏網之魚”,回到海內正好被逮個正著。

本以為,去年底那場洪水猛獸般的疫情,已悄然無聲地離去,雖然誰也不知道它已流浪何方,隻是人們幾乎忘了它曾經駐足,生活又回複到它該有的模樣,以至於它詭異地附上我身,還懵懂地以為是南方潮濕的酷暑引起不適,直到出現的症狀已經超越了我對一般酷暑“上火”的認知時,才想起拿出從美國帶回來的自測盒測試一下。果然,一條若隱若現的T線,雖然羞澀隱晦,但卻很無情地告訴我:我的“貞潔牌坊”從此破防失守了。

測出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知會父母,然後馬上把自己在房間隔離起來。本因擔心會傳給父母,打算找個酒店隔離,但媽媽說住酒店連吃都沒人照顧,就堅持讓我在家裏隔離了。雖然說,在家隔離可以被伺候得悉心周到,但卻令我如履薄冰、提心吊膽,生怕同一屋簷下的家人被傳染。

都在傳說,目前的毒株是新變異的XBB,傳染性雖強,但毒性在減弱,因而染上後的症狀也會減輕,普通感冒而已。對於首陽的我,新冠經曆為零,也不知何為輕、何為重,況且,我相信,各人身體對病毒的反應都會不一樣的吧?不管輕重,既然惹上了,就既來之、則安之,聽天由命吧。

在家隔離的日子,我心安理得地地享受著一個傳染性病人的懶惰,享受著飯來伸手的厚待,同時也獨自承受著病毒帶給我的各種肆虐。測出後的第一天症狀就輪番上陣,頭疼、喉嚨疼、咳嗽、發燒、關節酸痛……該來的都如期而至。還好,燒不算高,還不到39度,吃了總共兩顆Tylenol後就控製住了。第二天隻剩幾分燒,第三天就完全退了,關節酸痛也隨之逐漸消失,隻剩下一些咳嗽依然與我不離不棄地同行,估計還要再溜達一段時間才肯放手。還有那條從第一天的羞澀隱晦變成落落大方的T線,依然耀武揚威地依附在試紙上。何時,你才舍得帶著肆虐的滿足揚長而去呢?

在家隔離的日子,當症狀來襲時,隻顧與其抗爭、或是昏昏欲睡,但當症狀漸退,精神漸複,每天關閉在這狹小的睡房,其實也是件挺無聊的事情,好在有手機、電腦同在,有文字、音樂相伴,還有微信那頭朋友們的關心,才讓我還不至於與外界隔絕,不至於眼睜睜看著天亮等天黑。窗外的大操場,成了我唯一觀看外麵真實世界的視窗,那些閃動的青春身影、四周居民晨運、晚運的勃勃生氣,都化成一股陽氣滿滿的正能量,驅走我體內的陰霾。此刻,我正在坐電腦前,把這些天與病毒不期而遇的交鋒,從飄忽的思緒,沉澱成鍵盤下的文字,再化作一份人生的見證。

我常常問自己:人生要經曆多少個第一次才算圓滿?這個世紀疫情、詭異病毒誕生以來,我一直都是旁觀者,記錄者,如今“有幸”晉升為體驗者了。新冠的厲害,無論輕重,也算是嚐過了,經曆完這個曾經充滿好奇而又懼怕的劫,人生又向完整邁進了一步。如果說,在這個與病毒共存的世界裏,每個人遲早都難逃一劫,那我這次與它的初相遇,也該算是為我的人生寫下了不該留白的一筆了吧?

我在想,如果我這次沒有回國,又或者如果我沒有選擇在這波疫情又抬頭的時候回來,我是否還會繼續“守身如玉”?也許會,也許還是逃不掉,這是一個永遠都沒有答案的問題,但重要嗎?正如有位文友前輩對我說:比起和雙親團聚,這代價值得!是的,值得!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冥冥注定,人與人,人與事,乃至人與病毒,該來的都在路上,該相遇的都不會錯過。

據報道說,這波正在抬頭的疫情會在6月底到達高峰,在這個暑熱的盛夏,在這個人口密集的環境,病毒的侵襲的確讓人防不勝防、逃無可逃。然而,當我打完這針天然疫苗,走出“羊圈”,在之後的幾個月裏,我是否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橫著走呢?如果是的話,那我這個代價,是雙倍的值得!

 

此文原發於《星星生活周刊》5月26日1130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深秋的紅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ina_芬蘭' 的評論 : 國內人口太密集了,而且目前國內的人對該病毒已經不怎麽當回事,所以,滿街羊影憧憧,防不勝防,逃無可逃。沒急事的話,最好等這波平息了再回國吧。
深秋的紅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是5月中下開始比較大規模感染的。
Tina_芬蘭 回複 悄悄話 看得我都不敢回國了,太可怕了。。。。。。。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多謝分享,真不容易。我們倒是逃過了,但五月份在上海的朋友也感染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