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的功德
(2010-02-05 02:31:27)
下一個
忍辱的功德
很多人將忍辱看成是無能或懦弱的表現,而今百草止水越來越發現,忍辱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品德,其功德非常人所能了知。
為了說明忍辱的功德,我們就說說不忍的後果。大街上,兩個路人偶然出現摩擦,便都憤怒交加,你指責我,我指責你,互不忍讓,互不妥協。結果就是,由爭吵上升至辱罵,再由辱罵升級到打架,最後出現了難以挽回的互殘或死亡事件。設若兩人都能忍讓,豈非早就風平浪靜?即便隻有一人忍讓,另一人雖然可能會得寸進尺,忍讓者固然可能要吃很多虧,可也不至於演變成損失更大的傷殘死亡事件啊?可見,忍辱是有重大利益的!古人常雲,“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啊!
過去西方社會盛行決鬥,一言不合或有分歧,人們就會用生命作為賭注決一雌雄。丹麥天文學家第穀在1566年的20歲時候,在教授家裏參加婚宴時和一名貴族發生爭執,十幾天後兩人再次相遇又吵了起來,於是決定用比劍解決爭端。這次決鬥第穀還算幸運,隻被削掉了大半個鼻子,終於還是保住了性命。但是,1832年時年21歲的法國天才數學家伽羅華就沒有這麽幸運,他是為在遺書中被他稱之為“下流而又風騷的女人”決鬥的,而且決鬥的對象還是他的朋友,就這樣他為自己喜歡的女人丟掉了性命。在*的關係場裏,男男女女都會為自己所喜歡的異性而爭風吃醋,因此而出現的打仗鬥毆乃至傷生害命的事不勝枚舉。就拿決鬥來說,身在局中的男子們往往就不明白,如果你喜歡的女人喜歡的是對方,就算你殺死了情敵難道就能贏得芳心?假若你喜歡的女人也喜歡你,你又何必冒著生命風險去決鬥,從而因此丟掉自己性命或者讓別人丟失生命?如果那個女人在你們之間左右搖擺,說明她腳踏兩隻船或者一個都沒看中,這樣的女人你又何必為她奉獻生命?因為不忍,因為不忿,從而在雄性荷爾蒙的刺激下挺胸上陣,這不是很愚蠢很無知的嗎?
古代越國國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如果勾踐不忍辱負重,別說複國報仇,性命也早就不知要丟掉多少回了!然而,恰恰是因為他忍常人所不能忍,為常人所不能為,為消除吳王夫差的疑慮甚至興高采烈地嚐其大便,這種忍辱的功夫又是何其高深啊!再就是後來的韓信,早年窮困潦倒時鬱鬱不得誌,竟為一紈絝惡少所欺。紈絝惡少要挾他,要麽從惡少的褲襠底下爬過,要麽就用手中劍把惡少殺了。韓信甘願低頭認辱,果然從惡少褲襠底下爬了過去。設若韓信不堪其辱,爭執不下拔劍搏殺,命案發生後又焉能有他馳騁沙場左右天下風雲的機會?所以古人才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行拂亂其所為,增益其所不能”。有誌者不能忍辱,又焉能有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也許有人會說,勾踐韓信的忍辱功夫真高啊,真是常人所無法企及。其實這種忍辱功夫還不是最高的,勾踐複國後由於難以容忍有功之臣,令兩大功臣範蠡和文仲走的走亡的亡,最終越國本身也江河日下氣數已盡。韓信功高震主,不知忍辱收斂,反而挾主難以邀功,收容國家罪臣以彰義,終致一世功名不得善終。反而像張良、劉伯溫之流,在功成名就之際反而能夠忍受舍去權位之痛而主動求去,終得安享晚年保全家口,這又哪裏是勾踐、韓信的忍辱功夫所能比擬的?然而張良、劉伯溫的忍辱功夫也不是最高的,最高的忍辱功夫在佛教裏麵,那裏有專門的一種修行功夫叫“忍辱波羅蜜”,這是菩薩六度萬行中的修行功夫之一。
那麽佛教的忍辱功夫怎樣?據佛教典籍記載,佛陀釋迦牟尼在尚未成佛的世代輪回中,有一世曾專修菩薩道的忍辱波羅蜜。他在一座高山上終日打坐,不吃不喝不起身,以至於頭發胡子都很長了,身上的塵土也積得很厚。有一天,當時的國王哥利王來此山狩獵,並攜帶了他成群的妻妾婢女。妻妾婢女們先發現了修忍辱功夫的菩薩,先是驚恐,接著好奇,最後便親近菩薩聽其說法。哥利王後來發現了,對妻妾婢女親近的怪男人非常嫉恨,便喝問那怪男人是幹什麽的,菩薩說在修忍辱功夫,就是一切淩辱在身都不會在內心裏起一絲嗔恨。哥利王一聽更加痛恨,便砍下他一隻手臂問他恨不恨,菩薩說不恨。於是哥利王便接二連三地砍下他雙手和雙腳,菩薩還說不恨。哥利王不信,便說菩薩內心其實嗔恨到極點,隻是不說而已。於是菩薩對天宣誓,設若他未生一絲嗔恨,他的手腳當複原如故,否則手腳就不會複原。宣誓已畢,手腳即複原如初,哥利王才真的相信遇到了忍辱聖人!
當然,不信佛教的人,是很難相信以上故事的。但是,就算你不相信,這個故事也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忍辱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起一絲一毫的嗔恨!也就是說,無論何種淩辱臨身,都能坦然受之,而內心竟然不起一絲一毫的惱恨波瀾。當然,這同時也告訴我們,忍辱的功夫就是控製或降服嗔恨。當屈辱來臨,你雖然憤怒嗔恨至極,卻不將它發作於言行之上,這樣的忍受和退讓就是最初步的忍辱。初步的忍辱功夫,可以避免災禍升級,以及更加可怕而無法預料的後果出現。麵對屈辱,不僅言行上選擇忍讓,而且內心裏會想方設法地調伏嗔恨降低憤怒,這就是忍辱功夫的第二層。這第二層功夫,不僅擁有第一層忍辱功夫的所有功德,而且調伏嗔恨降低憤怒有助於身心愉悅、增益健康、智慧增長。能夠達到第二層忍辱功夫的,在人世間已是人中龍鳳,其品格之高尚足以令人讚歎。第三層忍辱功夫就是徹底熄滅嗔恨,任屈辱千錘百煉,內心仍穩如泰山波瀾不驚,以至於連最微細的嗔恨都不起分毫。這第三層功夫,恐怕隻有佛教中的高僧大德或入世的菩薩才能做到,其功德之不可思議更是我們凡夫所難以想象!
當然,要我們凡夫一下子就做到聖人的忍辱功夫,是很難的。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明確,忍辱的功德是無量的,不忍辱的災難是無窮的。所以,在現實生活的待人接物中,我們一定要時刻動腦筋想一想:多一絲忍讓就多一些平和與安詳,多一些包容就會多一些朋友和天空,世界會因我們的忍辱而愈加寬廣,也會因我們的嗔恨而日趨窄狹!何去何從,難道不是一目了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