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反共、抗日、抗美援朝、反導、網絡、金融戰等等

(2010-01-26 09:44:08) 下一個




反共、抗日、抗美援朝、反導、網絡、金融戰等等

莊冬

在這個帖子裏,我打算跟大家砍九個大山:1,反共、2,抗日、3,抗美援朝、4,反導、5,網絡、6,金融戰、7,美國也是一黨統治、8,美國也是黨指揮槍、9,美國的民主選舉是脫了褲子放 屁。

毛主席說過“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一萬年也是一樣。”的話。那是比較客氣的。有人說過根本就沒有什麽左派和右派,有的隻是聰明派和傻派。我以為這話的意思是左派和右派都相信自己聰明還認為對方傻。

比如說吧,有一個說土共傻的不知道馬克思不姓馬笑話。可是我們的有知識的知識分子是不是不知道得先生和賽先生都不是先生呢?還有“自由女神”其實是“自由雕像”呢?

我的這個帖子主要是給右派們寫的。

在全中國範圍內,中國今天的左派和右派的概念是從中國有了“共產黨”開始的,“共產黨”代表左派,“共產黨”的對立麵是右派,“國民黨”代表右派。中國的左派和右派都“愛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右派的代表“國民黨”翻譯成英文是“Chinese Nationalist”也就是“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們”的意思。後來,“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們”去了台灣以後就好象不太那麽民族主義者了。

中國的左派和右派的“愛國”活動從“北閥”開始。後來,中國的右派的“愛國”活動從“北閥”轉向了“反共”。

這就是我打算跟大家砍的第一個大山:

1,反共

中國的右派的“愛國”活動(也就是“反共”)是在他們的民族英雄和“國民黨”,也就是“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們”的領袖蔣介石領導下的。他們認為當時中國的最大問題是“共產黨”,因此為了“愛國”就必須消滅“共產黨”。

但是,十分可惜的是“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們”的領袖蔣介石既不英也不雄,雖然鍥而不舍地三番五次“圍剿”“共產黨”也沒有達到消滅的目的。

因此,我們似乎可以總結一下說,中國的右派的在蔣介石領導下的“愛國”活動是心有餘而力十足,百分可惜的是無謀因此效果有限或幾乎無效。

這裏,我希望右派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你是“愛國”的,因此你是反共的,那麽假使有機會再來一次的話,你又特別關心反共的成敗,你還會聽蔣介石的嗎?

這時,日本有意侵華,也就引出了我打算跟大家砍的第二個大山:

2,抗日

日本開始侵華時出了一個非常有名的事情叫“九一八”事件,也就是日本侵占中國的東北三省,而中國方麵(蔣介石的結義兄弟)張學良的東北軍一槍不放撤出東北。幾十年後的後來張學良說了蔣介石沒有下令不抵抗,不過蔣介石也沒有對不抵抗治臨陣脫逃罪其實就等於下令不抵抗了。再說了,雖然蔣介石沒有下令不抵抗,蔣介石也沒有下令抵抗嘛。

我以前說過,由於鴉片戰爭是1840年,從那時起,中國的戰火就燒起來了,日本侵華是幾乎100年以後的事情,因此日本侵華是趁火打劫,而且還是趁燒了100年的火打的劫,所以談不上什麽牛B。

這裏我想順便說一下日軍的拚刺刀退子彈的事情。我要說的不是日軍的技術上的怕傷自己人的考慮。我要說的是大的地方,拚刺刀退子彈是一片樹葉,侵略戰爭是以強欺弱的事情是森林。我們不可以一葉障目就不見森林。拚刺刀退子彈是一葉,日軍用先進武器對付手無寸鐵的中國人是森林。

這個時候,中國就有兩個主要的抗日戰略出現和被實施,一個是中國的右派的“攘外必先安內”和“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另一個是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的“人民戰爭”戰略。

“攘外必先安內”這一點是清楚的。“以空間換時間”這一點比較滑稽!其實呢,“以空間換時間”就是“以土地換時間”,也就是說“以中國的土地換時間”。

這天下有“以芝麻換綠豆”的和“以蘿卜換白菜”的,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東西“換”各樣各種的東西。

但是呢,正常人之間的“換”是各種各樣的東西的持有者之間的換。這一點嘛,我猜有基本正常智力的人都會看得見的。

在這個“換”裏麵,蔣介石給了日本人中國的土地。蔣介石號稱換來了時間,也就是說蔣介石用中國的土地跟日本人換來了時間。可是你們知道不知道這時間它不是日本人的呢?

可是你們知道不知道在蔣介石用中國的土地跟日本人換來了時間的這個交易中,日本不僅得到了中國的土地也得到了跟老蔣用中國的土地跟日本人換來了的同樣長的時間呢?

蔣介石抗日的策略是需要以土地換時間的。可是日本人侵略中國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還要掠奪中國資源往日本運和欺侮殺害中國人,這些也同樣是需要時間滴!

所以啊,不要以為時間是屬於日本人的,當老蔣把中國的土地給了日本人以後,日本人就給了中國人時間,中國人就得到了時間,日本人就失去了時間,就好象蔣介石為中國人跟日本人做了一樁好買賣一樣!

毛主席的《論持久戰》裏說的是“人民戰爭”戰略,由於發動、團結和組織人民需要時間,因此抗日戰爭是長期的。因此,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和“以空間換時間”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這一點也可以從國軍抗戰基本上是拿將領說事兒幾乎不提士兵更不提老百姓抗日看出。

現在我們就看看至今還被中國的右派們津津樂道的“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是怎麽被民族英雄“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們”的領袖蔣介石實施的吧:“開戰上海,利用地理條件減弱日軍攻勢,阻日軍到第二棱線(湖南)形成對峙,形成長期戰場”。

這就又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有人說過的“根本就沒有什麽左派和右派,有的隻是聰明派和傻派”的說法。

中國的右派們在實施“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開戰上海,利用地理條件減弱日軍攻勢,阻日軍到第二棱線(湖南)形成對峙,形成長期戰場”的過程中就是沒有注意到時間是公平的也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財產(當然也不是日本人的!)。

在中國的右派們實施的“以空間換時間”戰略中,中國的右派們認為他們占了便宜得到了時間,可是日本人也得到了同樣的時間。更要命的是中國的共產黨也得到了相等的時間!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中國的右派們在實施“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是“開戰上海,利用地理條件減弱日軍攻勢,阻日軍到第二棱線(湖南)形成對峙,形成長期戰場”(!!!),結果呢,還讓中國的共產黨也得到了空間!!!

“開戰上海”和“阻日軍到第二棱線(湖南)形成對峙”的“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就把華北也給了日本,這才有了中國的共產黨的在敵後建立根據地的可能性。這就是中國的右派們相信的抗日戰爭給了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機會的由來:蔣介石和國民黨給的。

特別好笑的是居然還有人用毛主席的講話「隻有擁護蔣委員長領導抗日,才可以救中國。」來證明什麽東西。是啊,隻有擁護蔣委員長領導抗日,“以空間換時間”“開戰上海”和“阻日軍到第二棱線(湖南)形成對峙”,才可以給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時間和空間(根據地),最後讓共產黨救中國。

在我跟大家砍抗日這第二個大山的一開始,我就提到了“九一八”事件和蔣介石沒有下令抵抗。

這裏,我希望右派思考一個問題,如果蔣介石下令抵抗了,如果張學良的東北軍放了幾槍抵抗了幾下。當然啦,也許張學良的東北軍跟抵抗不了日軍,那麽至少的也能抵抗一天吧?那麽如果“九一八”變成了“九一九”呢,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機會是不是就會晚一天到來?

這裏,我希望右派再思考一個問題,如果蔣介石下令抵抗了,如果張學良的東北軍放了幾槍抵抗了幾下。如果日本晚一天開始侵華呢,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機會是不是就會晚一天到來?

這裏,我希望右派再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你是“愛國”的,因此你是反共的,那麽假使有機會再來一次的話,你又特別關心反共的成敗,你還會聽蔣介石的實施“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給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時間和空間(根據地)嗎?

千分可惜的事實是:“以空間換時間”“開戰上海”和“阻日軍到第二棱線(湖南)形成對峙”,不僅給了日軍時間和空間也給了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時間和空間(根據地),最後讓中國共產黨占領了全中國。

中國共產黨占領了全中國,也就引出了我打算跟大家砍的第三個大山:

3,抗美援朝

對應“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們”的領袖蔣介石當年鍥而不舍地三番五次“圍剿”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可以說抗美援朝是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中國的第一次圍剿。

由於說抗美援朝的文章實在是太浩如煙海了,我就隻說一句:美國人送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禮和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以弱勝強的史詩。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點擊看看我的這個老帖子“抗美援朝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勝利

這裏,我希望右派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你們相信日本侵華給了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的機會,那麽美國人占領朝鮮駐軍鴨綠江邊萬一也侵一下華是不是可以成為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機會呢?

所以嘛,抗美援朝是必要滴!

抗美援朝是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中國的第一次圍剿,後來還有各種“圍剿”。這也就引出了我打算跟大家砍的第四個大山:

4,反導

關於“反導”也已經有了很多很好的文章,這裏我隻給大家補充一點。

有人指出“反導”對於“飽和打擊”的無用性。其實呢,戰爭都是一步一步發展起來的,一旦到了“飽和打擊”的地步就是全麵開戰了。

前麵我說了抗日戰爭。大家想一想,即便是抗日戰爭戰爭那樣的敵我勢力懸殊,日本人還需要搞一個士兵失蹤的借口開始盧溝橋事變呢。

因此,避免戰爭就是要從避免任何可能導致戰爭的挑釁開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反導”的價值是不可低估的。

抗美援朝是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中國的第一次圍剿,後來還有各種“圍剿”,包括政治文化圍剿。這也就引出了我打算跟大家砍的第五個大山:

5,網絡

今天的網絡,大家貼帖子寫博客讓我想起了文革時提倡的所謂“四大”:大鳴、大放、大字報和大辯論。

因此,今天的網上貼帖子寫博客這一套嘛,中國人在文革時搞“大鳴、大放、大字報和大辯論”的時候早就經曆過了。

抗美援朝是美國人對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中國的第一次圍剿,後來還有各種“圍剿”,包括政治文化圍剿,也包括金融圍剿。這也就引出了我打算跟大家砍的第六個大山:

6,金融戰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點擊看看我的這個老帖子“金融戰爭美國更是紙老虎!

我的那個帖子的大意是美國的金融戰爭的手下敗將們就非常的屈指可數的。因此,人們不僅不應該看見美國人手裏的武器就嚇的不寒而栗,更不應該看見美國人成天玩股票就以為自己不如人家聰明。美國的純粹金融戰爭最大的勝利應該是打日本了吧?

不就是一個什麽“廣場協議”就搞定了嗎?“廣場協議”聰明嗎?咱以為不需要多少智商就可以看出“廣場協議”的圈套,而且咱相信日本人在“廣場協議”上簽字的事後甚至以前就清清楚楚地知道那是個什麽協議。但是由於日本人其實是某種意義下的“亡國奴”,因此是毫無不簽“廣場協議”的餘地的。

我以為美國的金融競爭力還不如美國的軍事競爭力更強大。因此,如果說美國的軍事競爭力是紙老虎的話,那麽美國的金融競爭力就更是紙老虎啦。

這是什麽原因呢?這是由軍事戰爭和金融戰爭的性質所決定的。

因為軍事戰爭是你死我活的事情,因此一個國家往往可以(至少是在短時間裏)調動全國的力量參加軍事戰爭。但是金融戰爭裏的你死我活就不是那麽明顯了,因此一個國家很難調動全國的力量參加金融戰爭。

因此,打金融戰爭就不象打軍事戰爭那樣,一個國家往往不可以(至少是在短時間裏)調動全國的力量參加金融戰爭。就跟有錢人的孩子們不會去伊拉克一樣,特別是窮人也有孩子們可以去,所以有錢人的孩子們不去伊拉克也問題不大。但是金融戰爭就不同啦,因為窮人沒有錢,打金融戰爭就基本上全要靠有錢人的錢啦!

但是有錢人也不願意自己出錢打金融戰,可以事實又明擺著是老百姓有命沒錢,因此他們就決定了大家一起湊份子來來打金融戰爭。西方的財團們一起湊份子來來打金融戰爭的機構就是那個“世界銀行”!

具體的就事論事說美國的最近的金融戰爭吧,大家知道的美國人當年曾經拿下日本、韓國和一些其它國家。但是,美國的金融大軍在香港(好像還有老撾和泰國)就知難而下啦。

為什麽呢?

這又是美國的私有製跟軍事戰爭和金融戰爭的不同性質所決定的。軍事戰爭對國家經濟往往有刺激作用還有很多行業會發戰爭財,如果戰爭不發展到影像了多數財團的利益的時候是不會停止的。但是金融戰爭就不同啦,金融戰爭對國家經濟恐怕不僅沒有刺激作用還會抽取國家發展經濟需要的資金,而且發金融戰爭財的機會也隻有當對手是日本和韓國還有東南亞國家的時候才有保證。

再加上軍事戰爭投入的是武器和士兵,戰場上死的也是當兵的,就目前的美國的國情來說,當兵的也是一些找不到工作的人和綠卡兵。所以,對於特別珍惜生命的美國決策者們來說繼續軍事戰爭倒不是什麽難事。

但是金融戰爭就不同啦,因為窮人沒有錢,打金融戰爭一開始就全要靠有錢人的錢或者至少也是中產階級的錢。有錢人不會隨便拿他們自己的錢打仗也是跟他們不會送他們的孩子們去伊拉克是一個理由。

下麵我跟大家砍的第七個大山:

7,美國也是一黨統治

這裏,我必須給大家澄清一個錯覺,那就是美國(主要)是共和黨和民主黨這兩個黨的“民主”國家。

為什麽說美國也是一黨統治呢?

因為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這兩個組織雖然都叫“黨”(英文叫“party”也就是說“一夥人”的意思),其實並不是現在一般的中國人心目中的“黨”的概念,事實是這兩個組織所代表的價值觀和政治理念是同一個:資本主義!

因此,事實上,說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這兩個組織是同一個“資本黨”的兩個派別比說它們是兩個黨更準確。

因為,雖然在組織上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是兩個不同的組織,但是在價值觀上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這兩個黨所代表的卻是同一個價值觀。

所以,美國人的所謂的“民主”選舉的結果永遠都是“資本黨”勝利或者叫美國人的所謂的“民主”選舉的結果永遠都是“資本黨”執政。

這也就引出了我打算跟大家砍的第八個大山:

8,美國也是黨指揮槍

我為什麽說“美國也是一個黨指揮槍”呢?

因為,事實是自從美國建國的兩百多年以來,美國的軍隊都是被執政黨指揮著的。

有人也許會馬上指出,美國的執政黨有時是共和黨和有時是民主黨,因此美國的軍隊不是被某一個黨指揮的。

但是,大家有沒有看到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都是“資本黨”這個事實呢?

總之,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必須是代表同一個價值觀的,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必須是被同一個價值觀指揮的。

這也就引出了我打算跟大家砍的第九個大山:

9,美國的民主選舉是脫了褲子放 屁

首先,由於國家都有國家機密,(再加上老百姓不懂治國,就跟雇工不懂治理企業一樣,因此沒人跟雇工民主企業管理,)因此選舉時隻能討論無所謂的問題,比如說安樂死和同性戀婚姻等等。

其次,美國人的所謂的“民主”選舉的結果永遠都是“資本黨”勝利或者叫美國人的所謂的“民主”選舉的結果永遠都是“資本黨”執政。

因此,我說美國人的“民主”選舉當然是脫了褲子放 屁啦!

因此,美國的軍隊永遠都是被永遠執政的“資本黨”指揮著的。

現在一般的中國人心目中的“黨”的概念是含有價值觀或者理念的內容的,所以現在一般的中國人心目中的在中國的“兩黨”或者“民主”的概念是兩個價值觀或者理念不同甚至相反或者對立的“兩黨”和它們之間的“民主”,比如說一個“共產黨”和一個“資本黨”(這個“資本黨”可以叫國民黨或者什麽別的黨)。

我開始時說了,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必須是代表同一個價值觀的,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必須是被同一個價值觀指揮的。因此,價值觀或者理念不同甚至相反或者對立的“兩黨”是不可能和平共處的,因為它們的利益是對立的,所以它們之間的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我請大家都想一想中國是共產黨執政這個事實。如果中 共分裂成兩個組織叫“中 共甲”和“中 共乙”,要不然趁早就叫中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也行。然後中國也搞一番“民主”選舉,有時是“中 共甲”執政和有時是“中 共乙”執政,反正都是中 共執政。

這樣一來大家就高興了嗎?這樣一來“民主”就在中國實現了嗎?

有人也許會問了,那美國人的脫了褲子放屁式兒的“民主”選舉就沒有用了嗎?

我必須承認,美國人的脫了褲子放屁式兒的“民主”選舉是有用的。

美國人的脫了褲子放屁式兒的“民主”選舉的結果永遠都是“資本黨”勝利有什麽用呢?

我請大家回憶一下兩千多年前《莊子·齊物論》裏講的一個叫“朝三暮四”的故事。雖然今天“朝三暮四”早就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成語說的是拿不定主意或反複無常頻繁改主意也就是說靠不住,但是莊子講的“朝三暮四”的這個故事的意思可不是這樣的。

“朝三暮四”的這個故事的出處:“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朝三暮四”的這個故事的原文:“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已也,先誑之曰:“與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伏而喜。”

“朝三暮四”的這個故事的譯文:“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養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裏養了許多猴子。日子一久,這個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溝通講話了。

這個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別給每隻猴子四顆栗子。幾年之後,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數目卻越來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顆改為七顆,於是他就和猴子們商量說:“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三顆栗子,晚上還是照常給你們四顆栗子,不知道你們同不同意?”

猴子們聽了,都認為早上怎麽少了一個?於是一個個就開始吱吱大叫,而且還到處跳來跳去,好像非常不願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這個情形,連忙改口說:“那麽我早上給你們四顆,晚上再給你們三顆,這樣該可以了吧?”

猴子們聽了,以為早上的栗子已經由三個變成四個,跟以前一樣,就高興地在地上翻滾起來。”

大家都看到了美國人的脫了褲子放屁式兒的“民主”選舉的結果永遠都是“資本黨”勝利的用處了嗎?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點擊看看我的這個老帖子“美國也是一個黨指揮槍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