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低勝率的盈利交易係統!
理論上,正確概率33%的判讀係統,若要達到保本,統計上必須保持每次盈利的幅度是每次虧損幅度的2倍!
這話聽起來是否就不大對?
對任何行情的判讀,無論手中有無倉位,都應該是一樣的,更與手中倉位的盈利與否以及盈利大小、虧損大小都無關!也即,低勝率(方向判讀正確概率小於50%)的係統,若能盈利,必須在事實上錯的時候倉位小(Post-Verification),而事實上對的時候倉位大(Post-Verification),這是違反Common Sense的,因為Common Sense表明,正確的方式是:
正確概率高的時候倉位大,正確概率低的時候倉位小,概率極低的時候零倉位!(Pre-Verification)
所以,Common Sense宣告:根本就不存在低勝率的盈利交易係統!
否則,就是概率論在數學上錯誤了:Post-Verification != Pre-Verification?
如果存在一個可靠的低正確概率行情判讀係統,簡單的正確使用方式是:
反著用,每次操作等倉位分配資金就行了!
立刻就變成高勝率的簡單盈利係統了!
現實中,勝率很關鍵。
有必要重複:
現實中,勝率很關鍵。
勝率與盈利性相輔相成,靠所謂資金管理取勝的低勝率盈利係統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因為資金管理本身的原則必須是“勝算高時,倉位大”,勝算一方麵是方向判讀正確期望值(Pre-Verification),具體表現就是勝率(Post-Verification);另一方麵是價格波幅期待值,與勝率的重要性相比,絕對居於次要地位,原因有:
1,大行情和大波幅是時刻跟蹤The Current Market逐步判斷出來並參與其中的,無論是否有倉位!
2,基本沒有任何有效手段預測波幅!PA根本不著邊!FA被價格圍繞“價值”完全否定!TA對此的有效程度很有限,相比於方向預測,TA的波幅預測能力大大減弱!比如,對剛創曆史新高的股票,TA、FA、PA在任何Time Frame上的預測漲幅的能力都是Exact Zero!而此時,唯一有效的高概率正確手段是:根據TA,Making all time high is bullish!幅度預期呢?根本就沒有!這當然也說明,賣在最高位是不可能的,在Trading Philosophy上,無論用什麽工具或原則指導,試圖賣在最高位根本就是錯誤的!
(概念上,勝算!=勝率,而高勝算必須以高勝率為基礎!"低勝率的盈利交易係統"就是神化資金管理的作用,從而偷換概念!資金管理的基礎和原則是什麽?是"Pre-Verification判讀正確概率=Post-Verification勝率" + "The bigger probability of being right = The more percentage of capital allocated to the position"!)
Trading Success需要的是:簡單地重複高概率正確的簡單動作!否則,在勝率低的交易係統裏連續止損後,帳戶資金Drawdown變大的同時,心態和信心都受影響。實際上,“連續止損”本身就是錯誤的,錯誤在於:
1)這些倉位根本就不該以這種連續的方式建立;(行情判讀和資金管理的問題)
2)係列入點有大問題;(行情判讀的問題,具體情況可能是大市方向判讀錯誤,或各自個股判讀錯誤、也就是選股錯誤,至少是係列個股的Timing錯誤)
3)行情判讀的概率質量已經不適合操作了!應該空倉等待!(交易原則問題或心態問題)
如果不得不量化,勝率應當至少到75%,即四次裏至少對三次,75% - 25% = 50% = 至少有一半結果是有效的!這時交易者才能有正確的“感覺”!這一點,對DT和短線交易尤其重要,原因在於,Because of Small Time Frame,DT和短線既不存在順勢加倉,也不存在讓利潤奔跑(若違反這兩點,就是交易哲學有問題!順勢加倉和讓利潤奔跑必須在行情判讀正確[Market Reading]和Being Profiting [Trading action]的基礎上,讓時間[關鍵詞:時間]轉化成利潤),幾乎等同於單純博勝率(是“幾乎”而非“就是”:Difference of initialized position size)!DT和短線的統計正確概率要高到至少80%+(五次裏正確四次,80% - 20% = 60% = 及格了,一多半結果是有效的!),否則會影響心態(比如,如果五次裏隻正確了三次,有效結果3-2=1次,交易者肯定會思考:還不如想辦法提高精度隻做一次就算了!事實上,這是當然正確的思考!)。
統計勝率時,可以把盈利/虧損小的操作結果都剔除,定義“小”可以是比如:
1,P/L都小於給定值,比如$500;
2,P/L Percentage of the Position,比如2%,此時,$50買入的股票,$49-$51賣出都是無效操作,應該反省信號精度;
3,整體帳戶資金的比例,比如0.5%(這種方式已經考慮了資金管理因素)。
這些操作都是無效操作!同時,研究這些無效操作的具體原因有助於提高交易信號精度,比如買入價格過高、賣出太遲、離關鍵價格比如重要SMA或支撐/阻力太遠,等等。有時,對無效操作的深入分析比對虧損操作的深入分析更有價值,因為:
無效操作幾乎肯定是不對的(除非主動啟動風險防禦措施而主動平倉而例外),而有些虧損的操作是完全正確的!
減少無效操作至少在客觀上的結果會:減少操作次數,就自然提高了勝率。而能否提高信號精度,則在於行情判讀能力的進階,資金管理和心態都靠邊站!
Consistently Profitable Trading System的正常Statement應該是:
1,少比例的大盈利Trades。大盈利Trades必然持倉時間長,占用資金長,消耗了更多的機會成本,所以客觀上限定了整賬戶的操作次數,自然個數和比例不會大。這些大盈利Trades可能決定了總體盈利量,也可能不具有這種決定性,這取決於操作模式或該采樣時間段內的具體市場狀況。
2,係列的適度盈利Trades,數量占至少一半。
3,係列的無效Trades和一些適度虧損Trades,兩者的總數量占頂多一半,且無效Trades的數量多於適度虧損Trades的數量(這表示適度虧損Trades的數量肯定不超過總Trades數量的25%)。
(交易者在成長過程的進階時,可以按以下逐步提高的標準衡量自己:
1,把嚴格按預期止損點止損的Trades,無論是否盈利,都算作好的;(能嚴格止損,入門了,真不容易!)
2,把無效Trades,無論是否盈利,都算作好的;(有些無效Trades是由於未到止損幅度就正確地主動平倉了,是進步!)
3,把小贏的無效Trades算作好的;(心理作用,到了需解決心理和心態問題層次了)
4,不計算任何無效Trades;(心理作用,因為,到了這個水平,這樣做可以使正確的適度盈利比例顯得更大。
每個進階都解決了一些特定的交易問題。)
統計上,在給定的Time Frame內,適度虧損的額度要小於適度盈利。不能混淆Time Frame,各Time Frame要獨立核算!比如,若在某一個星期市場很沉悶,在一個$100K的帳戶上,隻做了兩筆交易,一個是動用資金量$30K DT P $700,一個是總持倉5天的短線,動用資金量$45K L $900。就不能按總結果L $200斷定該周績效不好,因為Time Frame不一樣,DT機會抓的很好,短線的虧損卻不大。這種結果,可能證明在市場沉悶、高勝算機會少的情況下,總體輕倉的戰略反而是正確的,應該繼續多看少動。
主要利潤來自於很少量的操作是非常可能的,也是很正常的。
單筆倉位的大利潤都是從小利潤成長起來的,讓利潤奔跑,具體操作上隻有兩種手段(或兼而有之),即,都是在時間的相對較大的Time Frame上(強調:DT和短線不存在讓利潤奔跑!):
1,持單倉和/或持多次的累積倉位至價格大波幅;
2,加大倉位;
相對應地,對於事實上的取得了一個倉位(關鍵詞:單個倉位而非整體帳戶)的大幅度利潤,原因隻能是必定兼而有之的兩個:
1,From Smaller to till the given employed Time Frame,跟蹤手段有效,也就是行情預測係統在這所有Time Frame內、在該段市場環境下都Work well!
這是行情判斷方麵。
2,(連續)對該倉位的Hedge手段有效,Balance大倉位持倉風險有效,初始倉位合適,(連續)加倉手段有效。
這一點,是因為,任何具體的持倉除了行情判斷之外,都必須在資金管理的指導下。初始倉位要服從資金管理;加倉更要服從資金管理,因為盈利可能被放大的同時,潛在虧損風險也被放大!
Hedge手段與Balance大倉位持倉風險有些微區別。Hedge一般指用小損失或期望值為正的小盈利來防範風險,前者可以是比如Buy Naked Put,後者可以是比如Sell Covered Call,這不單純屬於資金管理,因為隻涉及到該單個倉位的行情判讀和處理。
而Balance大倉位持倉風險指該倉位雖大,但正確概率很高,而錯誤概率雖很小,而由於倉位大,一旦錯誤,造成損失就大,所以,屬於純粹資金管理範圍裏、行情方向正確讀判讀概率很高時的倉位搭配(資金管理的原則要求:方向判讀概率高才能重倉;而波幅預期的正確概率遠低於方向判讀正確概率,此時如何具體操作?),方法可以是比如:
1,重倉該股的同時,持同方向同一板塊內另一隻股票;(考慮ER Timing的不同,等等)
2,重倉該股的同時,持同方向同一板塊內、Leading大盤股或Leading小盤股;(考慮由於盤子大小不同對漲幅的影響,等等)
3,重倉該股的同時,持同方向波動關聯度高的其它股票;(比如,若該重倉股要上漲需要/或會帶動指數上漲,而現階段指數上漲必須要金融股參與,就可同時買入金融領漲股,等等)
4,重倉該股的同時,重倉另一高概率股票;(方向可以相反,也可以相同!方向相反時,大多是市場熱烈但個股或板塊已有較大分化時,比如重倉Short AAPL的同時重倉Long 金融股,因為市場主力在拉抬金融股操縱指數上漲以掩護AAPL派發)
5,重倉該股的同時,分散持有一強勢板塊內的多隻股票,對該板塊的總持倉量對重倉股有Balance作用(同樣,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對於跟隨者來說,“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固然正確,但基於此而流行的“分散風險”卻是極端錯誤的!基於“分散風險”的風險控製落實到資金管理就是分散倉位。單個倉位所分配的資金量相對於帳戶整體總資金量而言的“描述性輕倉重倉”的Guideline可以參考:
1,重倉是至少40%帳戶的資金量,即,使用Balance策略時,可重倉兩隻股票,頂多三隻股票時已經用了20% Margin Leverage;
2,低於33%的持倉叫適度倉位;(同時持3個就滿倉)
3,20%-25%是一般性倉位;(同時持4-5個就滿倉)
4,小於20%資金量是輕倉;(等資金量多於5個才達到滿倉就沒必要地太分散了!)
5,小於10%是試探性質的小倉位試倉;
6,$100K的小資金任何情況下同時持倉不超過頂多三隻股票,否則每個單個的操作結果在資金波動量上都沒意義。
你注重的邏輯本身存在很大缺陷,1931年歌德爾(2002年美國時代周刊,20世紀震撼人類思想界的四大偉人之一)不完備性定理從數學上證實了邏輯的巨大局限。
恕我孤陋寡聞,我隻知道投機是藝術,沒聽過投機是邏輯的。
不過有些數字偏激了,75%/80%至少的勝率,no,外匯市場上比方,就很少有這種牛逼係統,諸多發財者用50%的一樣行。